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为什么说赵匡胤的梦想是“世界和平”?

揭秘:为什么说赵匡胤的梦想是“世界和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1/26 3:20:56

自古以来,帝难为,特别是开国之君,想要坐稳龙椅,往往需要大开杀戒,屠戮功臣,排除异己,以保江山。从刘邦朱元璋,在登基初的非常时期都曾采用过非常手段。而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却能屡屡用非常智慧取代非常手段,达到非常效果,堪称帝王楷模。

网络配图

以赵匡胤为男主角的几大历史事件都体现了赵匡胤非凡智慧,他总是能用温和、不流血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点很值得歌颂和学习。

黄袍加身:众所周知,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实现改朝换代、坐上皇位的。虽然这也是“造反”,但是相比于传统“革命”,赵匡胤的进阶之路要和平地多,大幅度减少了流血牺牲。

杯酒释兵权:自古以来的皇帝大都有杀害功臣、权臣的事情,那些手握兵权的开国元勋更是历朝开国皇帝的心腹大患。“被”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的身边更是有一帮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赵匡胤自然很怕历史重演,他身上的黄袍再加到别人身上,但他并未因此开展血腥屠杀,而是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和平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网络配图

发明长翅帽:我们都知道“乌纱帽”指代的是官位,但或许你不知道,乌纱帽两边的长翅竟然是用来防止官员在朝堂上交头接耳的,发明者就是赵匡胤。据说赵匡胤刚登基时,因为朝中重臣大多是他以前的同僚,对赵匡胤并没有臣对君的那种尊重和敬畏。

上朝时,这些大臣经常在下面交头接耳,嘀嘀咕咕。赵匡胤碍于旧时情面,并未当场发作,而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人将官帽两边加上很长的长翅,官员戴上这种特殊的官帽后,脑袋稍微一动,帽子上的长翅就会晃动地很厉害,这样谁在下面有点小动作,皇帝在上面看得一清二楚。而且有了长翅帽,官员们只能面对面交谈,如果并排说话,长翅就会撞在一起,很不方便。从此以后,朝堂上肃静了很多,赵匡胤又用他的智慧脑洞解决了一个棘手问题。

网络配图

赵匡胤是历史上受赞誉颇多的一位皇帝,他雄才大略,创下大好江山;他尊重人,不杀士大夫;他体恤百姓,大力发展经济,使宋代成为史上最富有的王朝;而且,赵匡胤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总能避开刀光剑影、流血牺牲,让帝国在平和宁静中日益强大。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文化爱好者赵匡胤 一生唯一留下的一首半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从小学习骑射武功,最终也是靠兵变登上皇帝宝座,是最典型、最成功的军人形象。网络配图 赵匡胤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文化、最器重文官的皇帝之一。赵匡胤秉承着“武官打天下,文官治天下”的理念,制定了很多发展文化的政策,广开科举,重用文臣,对知识分子的优待到了前无古人后

  • 赵匡胤最信任器重的人 为何被他罢免赶出京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被赶鸭子上架的赵匡胤,只能无奈地从上司的幼子手里接过禅位诏书,建立宋朝。宋初,武官权力过大。赵匡胤想要建立一个太平长久的盛世王朝,避免走晚唐时期的老路。于是他问赵普,应该怎么办呢?赵普说:“削兵权,用钱和美女堵住他们的嘴。”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由来。网络配图赵普和赵匡胤的关系很好,所以他一路官运亨通,

  • “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一生中最大政治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

  • “烛影斧声”宋太祖赵匡胤是因为一个女人而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公元976年死亡,正史当中没有明确记载他是怎样去世的。《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的也只有简单的两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急唤

  • 弟弟赵光义要干掉赵匡胤是为了继承皇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光义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的位置一般是由上一位皇帝传给自己的子嗣的,而且这个子嗣一般的要求的是嫡长子,这就是著名的“嫡长子继承制“。千百年这个规矩几乎很少被打破过。不过凡事总会有例外,比如说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其实

  • 赵匡胤为啥要搞杯酒释兵权而不搞火烧庆功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的一天,赵匡胤请石守信、高怀德等一帮禁军将领喝酒,酒过三巡赵匡胤打开了话匣子,宝宝心里苦,宝宝跟谁诉啊。我过的远不如你们开心快乐,整晚失眠睡不着觉。石守信等人问,纳尼,咋回事这是。赵匡胤说,我现在的皇帝宝座,天下人谁不想坐呢。石守信说,天下已定,谁还敢有反心。老赵说,我知

  • 赵匡胤墓撂在麦田无人问津 如今墓地凄凉破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每一个朝代都有开国皇帝,开国皇帝往往功勋卓著,后世称赞。自然开国皇帝的陵墓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他们往往斥巨资建造,最豪华的当属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可以说政治经济达到了顶峰,国力强盛,自然不会缺钱。按道理说宋朝的皇帝陵墓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一定相当豪华吧!网络配图谁成想,昔日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墓地

  •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烛影斧声千古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导读:烛影斧声之谜,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驾崩,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原因,宋人修史讳莫如深。野史笔记偶有记载,也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宰相脸上画圈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面对昔日的兄弟,今天的臣子,如何尽快的明确身份,赵匡胤颇费了一番功夫。按照惯例,大臣入见之时,可是坐着回话,有一天,赵匡胤召见丞相议事,借口说,我眼睛不好,麻烦把奏章拿到近前来吧。宰相范质于是上前,赵匡胤却暗示手下撤去范质座位。于是以后成为惯例。官员见皇帝,一律站着或跪着回话。网络配图而最嚣

  • 赵匡胤传位之谜 皇位为何被弟弟赵光义给抢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在做了16年皇帝却突然驾崩了,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谁,都没继承皇位,反而被他的弟弟赵光义抢先了。赵匡胤有儿子,由他弟弟继位这是违背原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网络配图这还要从哥俩一起获得北宋天下说起: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其中他弟弟赵光义的功劳很大,即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