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在洛阳干的六件大事: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武则天在洛阳干的六件大事: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2/14 6:36:30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独掌政权的21年中,以洛阳作为京城,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等,确保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至今,我市留有许多与武则天有关的遗迹、遗物和传说。

(朕当年女性称帝,在那个年代,那是何等的魄力!!!)

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围绕武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民族关系及中外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武则天与洛阳的关系。

(朕当年立无字碑让后人评说,千年后你们还对朕深入研究,朕很欣慰!可爱的子民们!!)

武则天在洛阳做过六件大事:

一、举行登基盛典。公元690年,女皇登基前,有“六万余人”上表请女皇登基,改国号为周,世人称之为“武周政权”。

网络配图

二、抑制、清除酷吏政治。武则天对酷吏的态度分重用、抑制、清除三个阶段。她登基后主要是抑制和清除,结束酷吏政治,平反冤假错案。

三、提拔狄仁杰为宰相。这是女皇任贤纳谏的典型事例。

四、命群臣学习《臣轨》。该书以儒家学说、臣事君以忠为核心,博采诸家之长,成为大周朝的政治思想纲领。

五、登嵩山封禅,展现武周盛世伟业。

六、复立李显为太子。这是女皇15年的一个重大转折,显示女皇身后归唐的抉择。

(朕喜欢洛阳,长驻洛阳,做这些事也是应该的嘛!!!)

武则天对洛阳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修明堂,立天枢,建天津桥……武则天在洛称帝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者张萍认为,隋唐时期洛阳作为东都所在,其城市发展在整个洛阳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武则天将洛阳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改东都为神都,设官分署,对洛阳的城市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大规模进行地方移民,使洛阳及城郊人口迅速增加;在都城建设上,修筑了大规模的都城礼制建筑如明堂等;加强东市、西市、南市建设,促进了洛阳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宗后,随着国家政权中心复归长安,洛阳城市地位下降,城市发展也步入衰落期。对比前后,可以明显看出武则天对洛阳城市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网络配图

(洛阳人民现在已经把朕的天堂、明堂在原址复原了,爱卿们想我了便多去看一看!)

武则天与唐玄奘

唐玄奘和武则天之间,既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又有宗教与政治的相辅相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48岁的唐太宗在洛阳宫接见刚刚由印度回国的46岁的玄奘法师,21岁的武则天目睹了这两位历史伟人的隆重会见。公元656年,武则天分娩第三子李显前夕,玄奘为之诵经、祈祷。婴儿出生后,被玄奘收为徒弟,剃发,命名为佛光王,佛光王即后来的唐中宗。武则天信仰佛教、利用佛教,当皇帝后下令撰写《三教珠英》,致力于三教融合,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唐代牡丹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喜欢,许多文人墨客以牡丹为题材创作诗赋。关于牡丹的来历,人们历来认为是武则天从其家乡引种至长安的,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栽培基地。关于洛阳牡丹的来历,史书中并无正式的记载,只见于古人的小说描写。“武则天怒贬牡丹于洛阳”一说,已被证实是不足信的。依据当时洛阳的重要性以及武则天长期居住在洛阳的事实,武则天时期牡丹应该已经被移植到洛阳,至少当时洛阳宫廷里的牡丹是比较繁盛的,只是后来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及安史之乱的影响,洛阳牡丹在唐代没有兴盛起来,到了宋代才形成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局面。武则天对洛阳牡丹的引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洛阳牡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朝游上苑 , 火速报春知 。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

网络配图

武则天与卢舍那像龛

据传,精美绝伦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是仿照武则天的容貌雕凿的,武则天为卢舍那大像龛的雕凿“资助”了2万贯脂粉钱。韩国釜山大学学者梁银景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学者杨超杰提出,卢舍那大像龛系唐高宗即位之初为亡父唐太宗祈福而造。由于工程浩大,加之唐初社会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工程进展较慢。武则天捐助的2万贯脂粉钱,折合银两仅2000两,对于大像龛工程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因此,武则天捐助脂粉钱的目的是在不动用国库银两的前提下,号召王公大臣踊跃捐助以加快工程进度,是示范行为。从时间上来看,从唐高宗即位的公元650年开始,经过漫长的23年,大像龛工程仍未完工。公元672年,武则天捐助脂粉钱后,工程速度明显加快,3年后即宣告完工。

朕当年真的是大手笔打造,斥资“2万贯脂粉钱”,还好朕的子民们对寡人也不错,把朕的明堂与天堂重新修建在世人眼前,以至于爱卿们在1300年后还对朕念念不忘的呢!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身世之谜: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传说武则天尚在襁褓中时,有一天,精通相术的袁天罡为武氏一家人看相算命。当他看到穿着男装的武则天时,大为震惊,说:“此君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又说:“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后来这个襁褓中的女婴果然成了女皇帝。武则天的身世当真充满着传奇色彩吗?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关于她的研究,一直是中外

  • 女皇武则天为何要杀自己的第一个男宠薛怀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大家应该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名副其实的正统女皇帝,她的一生都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的的男宠很多,可是她这传奇的一生和多少男宠有过啪啪啪的关系呢?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几千年来以来都是男权社会,所以武则天能在当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谋略书写了一代女

  • 武则天不怕天不怕地 最忌惮的人竟是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古人说:食色性也,这话在普通人身上体现得并不明显,普通咱普通人杂事太多,能一人吃饱饭不行,还得全家都不饿肚子,在这种太多顾虑的情况下,食、色在我们的本性中,就被其它杂性给掩盖了。要说最能纯粹体现这句话的,应该是在封建社会的皇帝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古话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 武则天男宠三大来源:女儿试验后引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女儿太平公主亲自试验引荐,这是武则天男宠最主要的来源。太平公主身为武则天女儿,朝夕相处自然知母莫若女,而且她身上也遗传了武则天风流的血脉,深谙武则天喜好,为了讨母亲欢心,她甘于冲锋陷阵,为武则天做药引子。网络配图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她14岁入宫,被唐太宗

  • 一介女流武则天打下的江山却不比任何男皇帝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自高宗显庆初年开始,已安定多年的唐朝边境,形势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突厥向唐朝西域侵扰,使西域少数民族不得安宁。东部与唐朝关系官切的新罗,受到高丽和白济的包围,频频向唐朝求救。武后和高宗奋太宗贞观讨伐四方之威猛,对突厥和高丽用兵。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以十年努力,使唐朝边事大

  •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十三年为啥没能生出一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关于这个问题小编早就写过,但是还有人不明白,老问我,我再说一遍。说这个问题之前讲讲关于武则天影视的良心剧,小编首推范爷的《武媚娘传奇》。这部剧的长处并非所谓还原唐人穿露胸装,而是用最大篇幅讲了李世民和武媚娘的一段情。后世历史为尊者讳,将这段情抹杀了。而在当时,李治和武媚娘两位当事人为了自己二人能够名

  • 逼迫武则天退位的大臣下场如何?多死于女人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做皇帝?答案是为了拥有权力。权力真是个好东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富有天下,也可以随意杀戮,操持生杀大权。为此,在历代的皇位争夺中,男人想做皇帝,女人也想做皇帝。但女人坐上皇位的几千年来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经过多年酝酿后,罢黜李旦,宣布改唐为周,

  • 女皇武则天是如何顺利毒杀唐高宗的小情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有一个姐姐,嫁给了贺兰氏,很早就守寡了。武则天得幸于高宗之后,就把姐姐接到了身边,姐姐还带来了一儿一女。后来,风流的姐姐不守规矩,和高宗勾搭成奸,还买一送一,饶上了外甥女贺兰氏。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姐姐韩国夫人很快就死去了,但小外甥女魏国夫人仍然不知天高地厚,她觉得自己好歹年轻,十几岁的花季少女

  • 武则天搞定唐高宗的“杀手锏” 瞬间让你倒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病榻偷情,主动迎合太子李治一看到武则天英姿飒爽的形象,马上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就是史料中所说的“悦之”,一见钟情。那么,武则天怎么处理和太子之间的感情呢?必须注意到,太子喜欢武则天的时候,唐太宗已步入晚年了。武则天明白,皇帝行将就木,要为自己的前途打算了。可以肯定,以武则天的性格,她必定会积极促成这段

  • 武则天最惧怕的两个官人是谁?让她知错就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俗话说:“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食色性也,你去挑战人家的个性,难免令人产生厌恶情绪。男人好色风流,女人也一样。屁股决定本性,一旦坐到很高的位置,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武则天当了女皇,也充分暴露了她好色的本性,先后宠幸冯小宝(后赐名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等人还将自己的后宫制度化,设立了“控鹤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