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这项发明影响一千多年,至今全世界都在用,究竟是什么发明?

武则天这项发明影响一千多年,至今全世界都在用,究竟是什么发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7 更新时间:2024/2/19 5:29:09

一说起武则天,绝对是毁誉参半的一个人,在古代没有哪个人像武则天这样走两个极端,要么是死忠粉,要么反对到底,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对于武则天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一个人总有好的一面也总有坏的一面,就像一个事物总有两面性一样。

我们在评价唐朝的皇帝的时候,总是会高估唐玄宗的功绩,低估武则天的作用,实际上唐玄宗之所以能够开创开元盛世,完全是站在李治和武则天的肩膀上,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的积累,唐玄宗最多也就是个守成之主,安史之乱唐朝迅速又盛转衰就是证明,唐朝还是一蹶不振,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武则天值得说的地方很多,这次我们关注武则天一个很小的发明,正是这个小的发明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包括现代学子,那么这个发明到底是什么呢?

不卖关子了,其实就是糊名法。

说糊名法法,从小考试的我们都不陌生,每次考试都要在试卷的一侧填写姓名、学号等个人信息,等交卷以后,这栏信息就被封起来了,然后进行阅卷,这样阅卷老师就不知道是哪个考生了,批改的试卷就相对公平,为了防止老师徇私舞弊,阅卷还是交换进行,能够防止老师通过对字体的熟悉徇私舞弊,破坏教育的公平。

隋唐时期开始举行的科举也遭遇同样的困扰,科举考试为朝廷选择了大量的人才,随着科举的推广,徇私舞弊也大量出现,有人先打听考官的姓名,再通过各种关系递条子,送礼物,让自己或者家人能够考中进士,这对没有门路和钱财的穷书生是极大的不公平,武则天发明的糊名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隋唐嘉话》曰: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封弥。”

《隋唐嘉话》虽然不是史书,《资治通鉴》《旧唐书》中很多内容都是从这本书里取材,可见这本书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证明武则天发明糊名法并非编造。

糊名法的发明和使用,让科举考试的考官没法直接看到考生的姓名,从而能够客观的给试卷进行评价,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国家选材,这一发明在唐朝却没有大规模的推广使用,直到宋朝,才正式成为科举考试的制度。

糊名在宋代常称为“弥封”,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说:“本朝进士,初亦如后制,兼采时望。真宗时,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糊名法的使用,得到很多朝臣的反对,如范仲淹苏颂等,都曾提到糊名过于冒险:平时声名狼藉,考试成绩上佳,你录取他不录取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和正直的大臣才意识到,糊名是阅卷最合理最公允最无话可说的一种手段。科举本来就是唯才是举,不应以道德水准强加。

糊名法以后,又有通过笔迹进行作弊的,所以又发明了誉录制,就是把考生的试卷誊写到新的纸张上,这样笔迹都一致,就无法明目张胆的作弊了。

可以说糊名法极大的推动了科举选才的公平性,直到现在我们还是这项发明的受益者,发源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就是参考科举制,也保留了糊名法,中国现代的考试也是同样,只要有考试都采用糊名法。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最公平的。

武则天虽然做了很多残酷的事情,但是我们至少要为武则天的糊名法点个赞吧。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都自愧不如的东晋女皇——一生历经六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朝,东晋

    东晋咸康八年(342年)夏,晋成帝司马衍病重,因诸子年幼,下诏立弟弟司马岳为皇太弟,司马岳即皇帝位,是为晋康帝,立褚蒜子为皇后。但天不假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晋康帝司马岳在即位不到三年时就一病而崩。只留下皇后褚蒜子主年仅两岁的太子司马聃,为了维持着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维持司马氏在江南的统治,这个传奇女性

  • 武则天留下的无字碑,这是怎么回事?有碑文的会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无字碑,李显,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伴随着她的一生,充满各种争斗以及复杂的评说。一方面,为了攀登上女皇的帝位,她铲除异己,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另一方面,在她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稳定,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好发展。然而,在她去世之后,却于她与高宗的陵寝乾陵之前梳理起了一座无字碑,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

  • 武则天登基之后,下令禁止在这条河中捕鱼,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洛河,

    武则天当女皇帝,确实是开天辟地的一个壮举。我们抛开她发展了当时的经济,任用正直的人才,也不谈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盛世”贞观遗风,小编今天只谈帝位的传承,武则天在这里,确实满身污点,她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皇帝”。如果按照近代的民、选体、制,一个英明伟大的领、导,确实能带领着黎民百姓过好日子

  • 武则天一生最敬重最珍惜的男人竟然是他,死后为他痛哭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

    狄仁杰的才华得到了大家广泛认可,最辉煌的时候还一度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宰相,不仅在武力方面可以攻破契丹,还特别擅长举荐人才。正是因为如此,才受到了武则天的喜爱,他无疑是自己身边最值得信任的助手。想当年胜任宰相的时候,已经快80岁高龄,我们估计这个年纪都开始卧病不起了,不过此时的武则天并没有嫌弃他老。掌权

  • 曾由武则天命名的一个省和一个市,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2]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公认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

  • 萧淑妃死后,她的三个子女结局怎么样?竟被武则天如此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淑妃

    史书中一般把萧淑妃称为萧良娣,“良娣”是指皇太子身边的女人,地位仅次于太子妃。这说明,当李治做皇太子的时候,萧良娣就早早来到了他身边。后来李治登基,就是唐高宗,第一位皇后是王皇后,萧良娣进封为淑妃。唐代的后宫制度是:皇后的地位最高,皇后的下面设有四位夫人,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都为正一品。可

  • 这位少数民族将领对唐朝忠心耿耿,为什么武则天还要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武则天

    黑齿常之,百济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在百济。660年,唐将苏定方攻克百济,黑齿常之率领部下跟着众人投降唐朝。苏定方统率的唐罗联军中有五万新罗兵,而新罗和百济又有世仇,有可能新罗兵在破城后趁机对百济进行报复劫掠,很多百济成年人被杀死。黑齿常之害怕,与手下十多人逃归本部,收集逃亡失散的

  • 远比武则天更早,虽然只当了一天皇帝,元姑娘才是中国最早的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姑娘

    提起女皇,世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然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女皇,比武则天还早了一百多年,她就是北魏殇皇帝元氏。关于这位女皇的名字历史没有记载,后世称之为元姑娘。与武则天不同的是,元姑娘是正统的皇室之女,是北魏孝明帝元诩唯一的女儿。提起孝明帝元诩与皇女元姑娘,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人,那就是北魏灵太后胡

  • 武则天当皇帝十几年,为何不敢把皇位传给武家人,原因竟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老牛吃嫩草,武则天14岁便进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就是陪李世民暖床睡觉批阅奏折打豆豆,从14岁朦胧少女到26岁成熟少妇,把12年最美好的少女青春给了当时已经年仅50岁的半老头子李世民,就这样武则天还不满足,竟然趁老公李世民病重期间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搞起了不清不楚的关系!据史书《资治通鉴》记

  • 是哪五位大臣逼武则天下台的?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

    武三思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最后抓住敬晖的一个把柄告发了张柬之等五人。唐中宗李显下诏说:“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