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哪五位大臣逼武则天下台的?最后结局怎么样

是哪五位大臣逼武则天下台的?最后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90 更新时间:2024/1/22 17:29:37

武三思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最后抓住敬晖的一个把柄告发了张柬之等五人。唐中宗李显下诏说:“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

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张易之兄弟有没有造反谋逆的计划呢?我们找不出确切的证据来。但张易之两人极有可能怕武则天去世后不仅权势不在,还可能大祸临头,所以结纳羽林军将帅和部分大臣以防不测也是可能的事情。反正当时长安城中出现了“易之兄弟谋反”的传闻和帖子。

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决定乘机诛杀张易之,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迅速安排桓彦范、敬晖两人担任羽林将军,掌握禁兵,为政变提供保障。当时皇太子李显在北门起居。桓彦范、敬晖利用禁军将军身份拜谒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太子的赞同。张柬之早年在外地担任刺史时,曾与荆州长史杨元琰一同泛舟。谈起武周的乱象,两人相互约定:“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张柬之此时也推荐杨元琰担任羽林将军,共同筹划政变。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在迎仙宫的消息越来越少。政变集团决定就此发难。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联合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官兵五百余人向宫中进发。其中李湛、李多祚前往东宫迎接皇太子李显。李显毅然出宫,走到了羽林军的前头。一行人走到玄武门时,官兵们看到太子出面,山呼万岁。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就簇拥着李显冲向迎仙宫。在宫门口,守卫与叛乱者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张柬之簇拥着李显轻易就斩关而入。当时武则天在迎仙宫的集仙殿养病。张易之、张昌宗两人就在集仙殿内,听到外面喧嚣,拿着兵器出来观看。在廊下,汹涌而来的羽林军将张易之兄弟当场杀死。张柬之等人事先还分派羽林军去各自的家中斩杀张易之的哥哥、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张家兄弟的脑袋很快就出现在天津桥南。长安的士庶百姓见了,没有不欢叫相贺的。有的人还脔割张家兄弟的肉,在一夕之间就只剩下骷髅架子了。

却说殿内的武则天听到外面人声杂沓,心知有变,撑起病体出来察看。她看到了张易之兄弟的尸体,看到张柬之等人持剑而来,大致知道了什么情况。武则天毕竟是政治老手。只见她缓缓地回到病床,聚敛精力厉声问道:“何人作乱啊?”张柬之推拥着李显,并示意武士们涌到武则天病床前,说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怕计划漏泄,所以事先没有禀报皇上……”

武则天强硬地打断张柬之的话,怒目瞪着李显,喝问:“这是你的主意?你怎么敢这么做?现在张家两兄弟已经伏诛了,你还不快回到东宫去!”

张柬之同样强硬地回答:“太子不能再返东宫了。以前高宗皇帝将太子殿下托付给陛下。现在太子年纪已长,天意人心都归顺太子。臣等不忘太宗、高宗皇帝的厚恩,所以奉太子诛贼,请陛下立即传位太子,上顺天心,下孚民望。”

武则天这才明白张柬之此行不单是为了诛杀张易之兄弟这么简单,而是冲着自己的皇位来着。这是逼宫。突然间,武则天感觉到一阵晕眩。她没有精力再跟儿子和大臣们理论了,只能默默地低下头。“谢皇上恩准!”张柬之朗声谢恩。

当时,相王李旦也率领南衙禁兵在宫外加强警备,配合宫内的政变行动。李旦和李显一样是个懦弱的皇子,他为自己今天的行动吓了一跳。一旁参与行动的儿子李隆基惊讶地看着父亲。李旦意识到在儿子面前要维持一个果敢、英武的父亲形象,忙挺直了腰板。就在他胆战心惊的时候,宫外传来了阵阵欢呼声。李旦的一颗心落了下来。

政变成功了!

神龙政变的血腥气只停留在当天的张氏兄弟之死上。张柬之和李显并没有大开杀戒。

病中的武则天得到了妥善安置。她虽然被迫将国政交给李显监国,并在不久之后禅位给了李显,成了“大圣皇帝”。1年后,武则天即将逝世。朝廷适时公布了武则天的“遗制”。武则天在遗制中说要“祔庙”、“归陵”,也就是主动要求归附到李唐的宗庙,去丈夫高宗的陵墓合葬。武则天还主动要求去掉帝号,自己不愿意做皇帝了,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最终还是作为唐朝的皇后进入了干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前朝廷公布的所谓武则天“遗制”极可能不是武则天的意愿,但之后公布的赦免武则天情敌王、萧二家及政敌褚遂良韩瑗等人子孙亲属的罪行,令他们复业的内容极可能是她真实的意思。

没几天,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享年83岁。唐朝上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祔葬于唐高祖干陵。唐睿宗李旦在李显之后即位,给“则天大圣皇后”改了一个字,叫“天后”,不久又追尊为“大圣天后”,改号为“则天皇太后”。

武则天最终还是失败了。

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因为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对于张柬之等人的政变行动,当时和后来的人都持支持肯定态度。唐人皇甫澈就在《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一诗中写道:

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

茂勋镂钟鼎,鸿劳食茅土。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但是张柬之五人的下场并不好,这和他们的政治幼稚病有关。当初,敬晖和桓彦范等人诛杀张易之兄弟后,洛州长史薛季昶曾经对敬晖说:“二凶虽除,吕产吕禄那样的人物依然存在。大人们应该借着兵势诛杀武三思等人,匡正王室,以安天下。”敬晖多次向张柬之提起,张柬之都不同意,敬晖也没坚持。薛季昶感叹道:“我不知道日后会死在什么地方了。”之后,武三思勾结李显的韦皇后,“内行相事,反易国政”,武氏家庭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为天下所患”。一些议论就将责任推卸给敬晖。

武三思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最后抓住敬晖的一个把柄告发了张柬之等五人。唐中宗李显下诏说:“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晖等因兴甲兵,铲除妖孽,朕录其劳效,备极宠劳。自谓勋高一时,遂欲权倾四海,擅作威福,轻侮国章,悖道弃义,莫斯之甚。晖可崖州司马,柬之可新州司马,恕己可窦州司马,玄暐可白州司马,并员外置。”张柬之五人都被贬官。敬晖在失掉权柄,受制于武三思后,每每推床嗟叹惋惜,直至弹指出血。政治斗争往往是残酷的,没有后悔药可吃。张柬之这时才说出当初不乘胜追击,顺便将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家势力铲除干净的原因:“这应该是皇上的事情。皇上还是英王的时候,以勇烈闻名。我留下武家子弟,是希望皇上能够亲自锄奸立威。现在大势已去,再来说这些都没有意义了。”敬晖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杀。张柬之在新州忧愤病死。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袁二人则被李显派遣的使者杀害。

杀害张柬之五人的唐中宗李显实在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确实控制不了处于转折关头的唐朝天下。新的政变已经在长安城里酝酿了。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登基称帝到底杀了多少李唐宗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

    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起,唐高宗李治的头痛病日益加重,这给武则天提供了参与政务的更大空间。据史书载,高宗非常信任武则天的政治判断力,大小事情都交武则天处理。武皇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武天后,而且从幕后走到台前,成功打造了“二圣临朝”的局面。但武后想要在宫廷权力斗争中走得更远,李氏皇族成为最大的障

  • 武则天杀人前为什么在其嘴里塞木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

    不得不说武则天在获取权利的每一步都是充满了血腥与杀戮,这一条用血铺成的路最终使她问鼎权利的巅峰成为了天下第一女皇帝,但杀人终究使武则天问心有愧,以至于每每在武则天杀人之前都会对死者做一件事。其实对于武则天如何取得皇位大家都有一些了解,从最初的才人一步步到掌权的皇后再到女皇帝,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每一次晋

  • 中国第一女陛下庾文君:早武则天四百年,因内乱忧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庾文君,晋朝

    东晋建政初期,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主政令,王敦专征伐,兄弟俩类似“张昭周瑜故事”,皇室有点跛脚。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皇族人丁单薄,“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仅此而已。司马睿比孙权差远了,堂堂皇帝陛下,年纪也不小了,竟以王导为“仲父”,可怜可叹!比司马睿更为可怜可叹的,是他的儿媳

  • 李义府为何得罪众权臣,公开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义府,唐朝

    “笑里藏刀”古之贤相,居庙堂之上,领百官辅君王,忧国忧民,以社稷之治为己任。然古之奸相,虽高高居于庙堂之上,党同伐异,排除异己,谄媚君上成其为政之术。为奸者,阴险狡诈,笑表于面,而诈藏于心,善常出于口,而恶常存于腹。奸者为相,社稷之乱,国家之害,百姓之祸。享誉四海,国富民强的大唐王朝,虽贤相辈出,君

  • 武则天素来爱才,但为什么奇才陈子昂得不到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子昂,唐朝

    初识陈子昂,就是那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曲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这是一声怀才不遇的千年叹息。天涯从此寂寞,尘世无比孤独。其实,陈子昂刚开始的仕途还是比较顺利的。他24岁考中进士,就得到武则天的召见,因文采出众受到赏识,被提升为麟台正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究竟有多少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武则天的开始。武则天,14岁时入宫,被赐名“武媚娘”,初为唐太宗的才人,而且并不怎么受待见,所以在太宗当朝时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么一个小人物。然而,聪明的武则天并不甘心就这么在唐太宗死后与一般后宫妃子一样,就此一生在感业寺中度过。于是她早早开始秘密接触皇储

  • 中国女皇武则天挑选男宠有什么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

    在漫长的历史中,女性的地位和男性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古代,对女人的要求就特别的严格,男人做的很多事女人都不能做。到了现代才好起来,提倡男女平等,尽管是这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观念守旧,不能接受男女平等这一说法。你可能觉得如果在古代的时候女人权力大的话可以破除这一规定和观念吧。其实并不是这样,就算

  • 狄仁杰去世武则天罢朝3日,他的遗物中写了那几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狄仁杰,唐朝

    提及中国古代的神探必定绕不开三个人,首先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包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一心为民伸冤,其次就是唐朝的狄仁杰,有着“东方福尔摩斯”之称,另外还有宋慈,法医学的鼻祖,真正的刑侦高手,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在全世界的医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三个人里面狄仁杰

  • 武则天晚年想到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会将皇位还给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女皇帝,也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她就是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唯一一位统治大权的女皇,在那个女子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一个女子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很不可思议了。但是在历史上,他并不是唯一的女皇,其中还有一个女皇帝,叫陈硕贞,然而他却不是大统一的女皇,他只见了一个短暂的王朝,

  • 开创贞观之治和武周之治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中国历史五千年,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叫出不下于几十位的皇帝,而其中的女皇帝我相信很多会第一个想到武则天,武则天本名武瞾又称武媚娘,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登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她登基时已经67岁了!而且她也特别长寿,驾崩时都已82岁。历史学家对其褒贬不一,其中对武则天的负面评价占绝大多数,我们也应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