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武则天成为皇后竟因一首宫廷艳曲?

揭秘武则天成为皇后竟因一首宫廷艳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73 更新时间:2024/2/11 22:48:24

武则天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其实武则天并不是他的名字,严格意义上说,武则天并非一个人名,而是姓氏和尊号的组合。武则天的闺名,时至今日历史学家们仍在不断地探究中,但她有另外两个名字,一个是她称帝时自创的“武瞾”,一个是她刚入宫时唐太宗所赐的“武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皇后的吧。

媚,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作为动词时,媚属于贬义,如媚惑、媚上;作为形容词时,媚属于褒义,如《尔雅》称“媚,美也”,《广雅》称“媚,好也”。形容词的媚,多指女子姿态可爱,更侧重于婀娜多姿,惹人喜爱。

网络配图

武则天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载,“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载,“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新唐书·后妃传》载,“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父士彟……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

从以上史料可知,武则天不仅“美容止”,而且“有色”,唐太宗听说后,便将其纳入后宫,还赐了名号。《新唐书·后妃传》载,武则天入宫后,“既见帝,赐号武媚”。应该说,这是一个充斥着宫闱春色、儿女之情的别致名字。

唐太宗是好色之人,其后宫美女如云,相貌在武则天之上的应不在少数。武则天固然长得标致,又是太原从龙功臣、应国公武士彟的爱女,既有出众美貌,又有身份背景,各方面比较优越,但这不是她被赐号“武媚”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被赐号“武媚”,应该与一首宫廷艳曲有着莫大关系。

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后期的梁、陈时期,宫廷艳曲盛行,其中以《舞媚娘》《玉树后庭花》《伴侣曲》等最为出名。这些曲子,特别是《舞媚娘》,虽然是靡靡之音,无益于朝政和民生,但深受上层社会喜爱,民间传唱也比较广泛。

《舞媚娘》有四个版本,最早为庾信所作。庾信原为南朝梁人,后入西魏、北周,早年在南梁时作《舞媚娘》词:“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庾信虽然去了北方,但其杰作《舞媚娘》词仍在南朝传唱。

网络配图

后来,梁覆亡,陈建立,《舞媚娘》成为陈朝宫廷热门曲子。陈后主多才多艺,亲自为《舞媚娘》赋写新词,其一:“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转态结红裙,含娇拾翠羽。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其二:“淇水变新台,春炉当夏开。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其三:“春日多风光,寻观向市傍。转身移佩响,牵袖起衣香。”儿女气息越发重了起来。

从词意中不难看出,《舞媚娘》是描写舞女歌伎曼妙秀丽的宫廷艳曲。自南北朝至隋唐,虽然朝代几次更迭,但这支曲子仍久经不衰,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乐通二》中称《舞媚娘》等三十七首曲“并周、隋以前之曲,在唐犹盛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唐书》云:“高宗永徽末,天下歌《舞媚娘》”。

唐太宗是政治家,也是音乐爱好者,音乐素养颇高。他曾对大臣魏征杜淹说过“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能为公奏之”(《贞观政要·礼乐》)的话。在这段话中,唐太宗虽然没有提到《舞媚娘》曲,但从《舞媚娘》曲“在唐犹盛行”的记载看,他本人应该对这首风靡数代的《舞媚娘》曲耳熟能详。

网络配图

武则天进入后宫,其青春,其美貌,其妩媚,其婀娜,让唐太宗神魂颠倒。出于儿女情长,出于男女暧昧,唐太宗便有意为武则天赐号,而且是一个充满宫闺色彩的别致名字。舞与武谐音,且武媚与妩媚谐音,唐太宗下意识地联想到了耳旁时常萦绕的《舞媚娘》曲,这应该就是武则天被赐号“武媚”的由来。

然而,武则天外表妩媚,内心刚强,唐太宗对她越来越冷淡。后来,唐太宗病重,太子李治前来服侍,便与妩媚的武则天产生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肉欲情感,更是一种懦弱性格与刚强性格之间的互补。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不几年,就被高宗李治接入后宫,既恩爱,又依赖。

永徽末年,在高宗的宠爱下,武则天在政治上迅速崛起,并设计害死了王皇后萧淑妃。当时,高宗有意立武则天为皇后,但遭到多数臣属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一方面拉拢党羽,为其上位摇旗呐喊;一方面另辟渠道,把《舞媚娘》曲演绎为《武媚娘》曲,通过民间传唱,借助民间舆论,以抬高自己的曝光度。《舞媚娘》曲最终成为武则天登上后位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

标签: 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揭秘武则天陵墓前的61尊无头番臣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陵墓前的61尊无头番臣像是怎么回事?武则天的一生可以说是个传奇,即使是在死后,先是为自己设立了无字碑,还在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墓旁设立了61尊无头番臣像,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谜团,没想到竟被一位专家一语揭秘,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乾陵陵园朱雀门外分布着61尊石人像,石人像残高在1.5米至1.77米

  • 武则天立无字碑真相曝光 并非武则天自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8000余字的碑文虽然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其实也是武则天在借机抬高自己。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

  • 武则天创下的世界纪录从未打破 陵墓至今未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世界纪录不仅存在于赛场上,其他领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世界纪录。作为中国统治者中的一个特例,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四项皇帝中的世界纪录,不仅国内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这四项纪录分别如下:一、任用宰相最多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

  • 武则天墓:一旦挖开乾陵能解多少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墓

    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无字碑”?至今仍然是个谜。比较多的一种猜测是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将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去评论,这是聪明之举。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稀罕

  • 探秘武则天挑选男宠都有哪些特殊的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在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妻纳妾,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嫔纳妃;而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女人只能与其他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人,能不能分得一杯羹还两说。究其本质,还是一个“权”字。网络配图男人打盹的时候,女人偶尔也会掌权,但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以及女性在传统观念下因长期压制

  • 揭秘武则天后宫,第一女皇如何避孕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揭秘武则天后宫

    夕阳如此多娇,你却如此风骚,这里的骚指的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骚,不解释一下,一会儿又被骂鼻子了,小编为什么说这个,主要就是为了说武则天,武则天文水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只要是被挂上唯一这两个字的,那必然是不同凡响,现在很多电视剧已经在演武则天了。网络配图正史呢,小编这里就不说了,主要说说关

  • 武则天死后,无字碑一字不铭,到底用意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身后千年以来,“牝鸡司晨”的抨击不绝于耳,直至明清,仍有人为“武曌以女统男”,当时公侯卿相无不“以男而事女”而愤叹。足见武则天称帝对男尊女卑社会的撼击是何等强烈、影响是何等深远?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人们对她褒贬不一,毁誉并至。综观一千多年来的评论,大致是: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

  • 唐高宗为何默许武则天清洗朝廷 屠杀他的亲舅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宗,武则天

    我们先来看看在武则天和唐高宗对反对派进行大清洗的时候,长孙无忌在干什么呢?他在著书立说。中国古代政治家的传统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被重用的时候就胸怀天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被任用的时候,就退回书斋之中,加强自我修养,著书立说。这叫进可攻,退可守。自从武昭仪被立为皇后以后,长孙无忌感

  • 唐太宗李世民爱的是武则天的色 还是风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

    《旧唐书》中写道,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新唐书》中写道,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网络配图其实我开始那句,真是废话,能被太宗高宗两代皇帝先后看上的妹纸,能长得不漂亮吗?只是,漂亮二字,重在下判断而无具体描绘,多少有些遗憾,若能描摩其状,以供后人瞻仰,就最好了。

  •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能肆意屠杀李唐皇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李淳风、袁天罡便算出武媚娘就是“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箴言的主人公,太宗曾想杀之,袁天罡道留下此人尚可保留李唐一脉,若杀之,再出现更暴戾者,恐怕要杀尽李氏,太宗遂听之。果不其然,武则天专权以后,将李唐皇族杀得只剩下李治一脉,但问题是,李唐皇族号称铁血皇族,名人名将辈出,唐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