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方山水画之祖荆浩流传于世的作品有哪些?

北方山水画之祖荆浩流传于世的作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35 更新时间:2023/12/21 14:01:47

荆浩出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成年之后由家乡前往开封,后得友人关照当过唐末小官。但他一生当中最大的成就是他的山水画,他是中国五代后梁著名的山水画家。荆浩是士大夫出身,后来为了躲避战乱隐居太行山洪谷。他非常擅长山水画,他的作品对中国山水画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荆浩不仅创造很多山水画,还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他在《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荆浩六要是专门为山水画创作制定的六条标准。之前谢赫也曾根据人物画提出过“六法”,但荆浩的“六要”可以说是“六法”的继承与发展。荆浩六要不仅结合了山水画的要求,同时还加上了自己的创作灵性。

荆浩六要主要是指哪六要呢?一日气,二日韵,先说气和韵吧。荆浩把六法中的气韵分开了,主要意思是画家思想左右笔法,先有心才能画得好,笔迹不能脱离形象,气和韵主要是指山水画中的神韵。三日思,四日景,这里的思是说画家要聚精会神的去思考表现的对象,要在没有出现的画面上构思出来。景主要是说自然景物要貌神兼备,自然真实景物要与思想中的统一起来。

荆浩六要中的五日笔,六日墨主要讲的是笔墨,荆浩对笔墨非常重视和追求。荆浩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将笔墨并重的人,表现出了他对具体技法的追求。荆浩六要中气,韵,思可以说在创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笔墨正是为以上几点服务的。

荆浩关仝

荆浩关仝都是五代后梁著名的画家,荆浩擅长山水画,其画具有北方山水雄伟气势的特点,他是北方山水画之祖,同样关仝也是山水画家。荆浩.关仝都生活于同一时代,荆浩曾经是关仝的师父,但在作品上两人还是有自己独有的风格。

荆浩作品有笔有墨,下笔坚定挺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空旷高远,山势宏伟的气势。他在自己的著作《笔法记》山水画理论当中提出了“六要“,“六要”的真正含义是荆浩对绘画创作提出的六个要求。荆浩的很多作品都与他早年经历有关,提倡山水画也要形神兼备,情景交融。那荆浩关仝这两师徒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对于后梁画家关仝从小刻苦学习,为了荆浩学画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关仝的作品很能表现出关陕一带的山势特点,不仅具有雄伟气势之感,也不缺乏灵秀之气。关仝作品的立意造境甚至超过了其师父荆浩的格局,并且还具有自己独有风貌,他的作品曾被称为关家山水。关仝的画不仅形象鲜明,笔法气势有力,墨韵跌宕起伏,个性十分鲜明。北时期他与成,范宽三人并称“三家鼎峙”,可见关仝影响是非常大的。

荆浩关仝两人作品有相同的主题,却有不同的艺术手法,可以说都为山水画提高了一个台阶。荆浩关仝两人是后梁画家之典范,为山水画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两人提出的一些作画方法,要求,构思都值得后世学习与研究。

荆浩作品

荆浩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为后来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历代绘画史书记载,有关荆浩作品大约有五十多幅,这些作品当中主要是山水画占绝大部分,只有少数的人物画。其中山水画有《图画见闻志》主要描绘了四时的山水,三峰,桃源与天台等景物。

荆浩作品大部份都已经失传,不过还有匡庐图尚在保存当中。很多人可能会说荆浩作品当中还有五幅画尚且留存,但是对于这五幅画,虽说存在但对其真伪却存在许多争议。关于荆浩作品还具有他自己独有的特色。

荆浩作品流传至今的并不多,但其作品对后世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荆浩不仅是著名的笔墨派山水画家,同时他还被后世称为山水画派之祖。荆浩为后人留下的著名山水画理论《笔法记》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笔法记》中他采用假设遇到一老翁,并与之互相问答提出了山水画精髓“六要”。

荆浩作品力求笔墨并重,他认为山水画也必须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宋画的典范。荆浩作品《雪景山水图》是一幅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表现出荆浩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入造和突破。《雪景山水图在》给人有种古墓出土之感,这种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在当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荆浩还有一幅作品《匡庐图》也极其出色,具有非凡的神韵和独特的风格。

更多文章

  • 中国五代四大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荆浩,五代

    五代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明王世贞说:“山水至二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二李系指李思训父子)。五代四大家之特色:荆浩之画雄伟、深厚、峻拔、坚凝;关同之画雄伟、坚定

  • 荆浩的传奇人生:退隐不仕,躬耕自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荆浩,五代

    荆浩是我国唐末至五代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十分重视在山水画创作中对“真”的思考和运用。在《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图真”、“四品”、“二病”等理论要点,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

  • 吴越末代国王钱俶为何愿意拱手相让土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越末代国王钱俶

    吴越王钱俶,生于公元929年,在位时间30年。原名是钱弘俶,字名文德,是有名的吴越王钱鏐的孙子,也就是钱元瓘最小的儿子。钱俶是吴越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晋开元时期,他在台州做刺史,最后当了吴越的国王。赵匡胤平定江南的时候,他出兵有功,被封为兵马大元帅,进入朝廷之后,仍被封作吴越国王。公元978年时,他献

  • 钱俶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他的墓志铭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吴越王

    人物影响好吟咏,自编其诗为《正本集》,陶谷为序。今存一首“宫中作”。钱俶一生酷爱佛教,在吴越国亡国前一年建造雷峰塔,造塔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供奉如来佛祖的佛螺簮发,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此说有误。钱俶墓志铭并序其墓志于洛阳出土,现藏洛阳博物馆石刻馆。大宋故安时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中正功臣、武胜军节度、

  • 钱俶和刘禅相比 谁才是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禅

    在历史上,大多数亡国之君的结局都很悲惨,不过也有少数亡国之君得到了善待。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汉献帝刘协、蜀汉孝怀皇帝刘禅、陈炀帝陈叔宝,以及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那么,谁才是中国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呢?有人认为没心没肺的安乐公刘禅应当位居第一,也有人认为成为新中国公民的末代皇帝溥仪才是第一

  • 身为亡国之君的钱俶 为什么还会深受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崇祯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多被史书诟病——身死社稷者,如明思宗崇祯、宋末帝赵昺等,尚能令人同情,而屈膝投降者,如蜀汉后主刘禅、后蜀孟昶等则被人唾弃,然而有这么一个亡国君王,他不仅没有死社稷,而且还率臣民主动投降,但是他却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钱俶。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中

  • 钱元瓘第九子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忠懿王钱俶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吴越王

    吴越忠懿王钱俶(929年9月29日-988年10月7日),原名钱弘俶,因犯宋太祖之父赵弘殷名讳,入宋只称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钱元瓘第九子,钱倧弟。十余岁时即任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钱倧继位后,特将其从台州招回,参加主持相府工作。后晋开运四年(947

  • 徐温为何搬出杨隆演来当“汉献帝”,而自己做“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温,五代十国

    倘与杨渥比起来,杨隆演实在算不上一个胡作非为的皇帝。他不胡作非为,并不是他不想,而实在是他不敢,因为就连他的帝王之位也是捡来的。原来,在谋杀了杨渥之后,弑君事件的两个主谋张颢和徐温曾想将杨氏江山一剖为二而瓜分之。只是由于分赃不均,徐温接受了手下人的建议,抬出杨隆演来当“汉献帝”,自己做“曹操”,这才

  • 杨隆演: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隆演,五代十国

    杨隆演(897年-920年6月17日),字鸿源,初名杨瀛,又名杨渭,南吴太祖杨行密次子 ,南吴烈祖杨渥同母弟,母夫人史氏,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920年,杨隆演受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年二十四岁,谥号宣王。其弟杨溥称帝后

  • 历史上的杨隆演是什么样的?五代十国时期最为年幼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杨隆演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最为年幼的皇帝杨隆演。杨隆演出生在公元897年,南吴太祖杨行密的次子,你是南吴的列祖杨渥的弟弟。在公元908年,在徐温何张颢在诛杀了杨渥之后,张颢便想违约自立,于是徐温便非常的忧虑。在当时张颢询问手下的门客,我自称帝如何,而手下的门客觉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