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临终前察觉武后和儿子有猫腻,他为什么什么都没做?

李渊临终前察觉武后和儿子有猫腻,他为什么什么都没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99 更新时间:2024/1/8 2:34:35

唐太宗看人很透,临终前察觉武后和儿子关系密切,为何不将其除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世民是唐朝大帝国的一代雄主,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天可汗”。他一生灭掉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众多枭雄,通过玄武门之变接过李渊的权杖二次创业,打造了为世人称颂的贞观之治,让周边各国倾慕并膜拜。

这样一位经历过战争和政变磨炼的帝王,按道理说政治嗅觉应该非常敏锐,但是为何在对待武则天的为题上,他却犯了“糊涂”。生前儿子李治和武则天的亲密关系在宫中传了很久,他明明已经察觉了其中的情况,临终时为何不效仿汉武帝处理钩弋夫人那样斩草除根呢?

笔者认为李世民在对待武则天的问题上,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爱惜自己的形象,避免背上“杀兄杀妻”的恶名。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不是李渊长子,按照嫡长制的继承顺序,皇位本来是他大哥李建成的,但是由于李世民能力太强,光芒直接盖过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于是他联合手下大将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两位骨肉兄弟。

尽管史书上说李建成志大才疏、小肚鸡肠,几次陷害想要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求自保才痛下杀手取而代之。

但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事实上在《旧唐书》中,太子李建成能力虽不及其弟李世民,但是他的能力还是深得李渊的认可,在李渊起兵时,他率军多次出征立下很多战果,表现应该说是中规中矩,并不像影视剧中说的

那样是个“窝囊废”。

史书上刻意把李建成说的“一文不值”,很可能是为了掩盖“杀兄”的恶劣影响维护太宗形象,而这也是太宗的一块心病,如果此时太宗再次处死武则天很可能又背上“杀兄杀妻”的恶名

,这一点对于圣君形象的李世民来说,不得不考虑。

二、渴望亲情的温暖,不想再对自己的亲人下手。

李世民建立大唐,在登上权力的顶峰时,杀了很多人,这里面有自己的对手,有自己的政敌,有曾经跟随自己打仗的爱将。

其中他儿子太子李承乾和爱将侯君集谋反对他触动极大,从那时他就开始反省自己,渴望亲情的温暖,逐步减少了杀伐。

李承乾,唐太宗的大儿子,8岁就被立为太子,后纠结势力欲逼宫,事发后,唐太宗念及骨肉亲情,设免了其死罪发配边地,避免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侯君集,凌烟阁14功臣之一,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将,参与太子叛乱,事发后,唐太宗只是处死了侯君集和相关人员,并没有诛杀侯君集全家,给侯家留了一线香火。

李世民连谋反的人都能手下留情,更何况武则天作为自己的爱人和亲人,李世民自然不会忍心把刀挥向她!

三、李世民身体状况下降导致预判能力不足,再加上武则天很善于隐忍。

俗话说“不服老不行”,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打仗总是喜欢冲锋陷阵,受了很多伤。晚年的李世民饱受战伤困恼,再加上疾病缠身,这导致他的再也不复当年之勇,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也逐步下滑。

他虽然察觉到儿子和武则天的关系很亲密,也意识到武则天这个女人很有心计和野心,但是他认为这些都是可控的,所以临死前,他刻意安排“贞观两大元老”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李治!

旧唐书有言描述了太宗临死前的人事安排:“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李世民的临终安排虽然看似天衣无缝,但是却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他们的对手武则天是一位非常有能力善于隐忍的女强人。随着李治和武则天的感情的升温,武则天利用李治的宠爱,借力使力将元老们逐个除掉。

李世民临终前很显然是小看了武则天这个女人,对事情的走向预判不足,放过了武则天,而不是效仿汉武帝处理勾代夫人那样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除掉。这应了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

标签: 李渊唐朝

更多文章

  • 隋末群雄争霸,李渊为什么会甘愿当个小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唐朝

    还不知道隋末群雄争霸,谁能让唐高祖李渊甘当小弟?兵威震天下为唐做嫁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是李唐王朝剪灭群雄,一统了天下。不过,在当初诸侯争霸时期,曾经有那么一位枭雄人物实力还在李唐之上。为了和此人搞好关

  • 玄武门之变的重要任务是谁 李渊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626年7月2日,唐朝长安城发生了一起政变,太子、皇子被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对于“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前因后果,我们后人只能依旧《旧唐书》、《新唐书》及后世一些史料来判断唐朝初期这起政变。之所以叫“政变”,主

  • 李世民打下江山,李渊真的只是坐享其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历史上普遍认为,唐高祖李渊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有人甚至直接就把李世民称作“开国皇帝”。甚至按《资治通鉴》记载,玄武门政变之前,李渊曾给李世民说过“江山是你打下来的,我要把江山传给你”这样的话。(李渊剧照)那么,大唐江

  • 李密当乞丐时以树皮为食,却被李渊主动尊为大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密,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因开凿大运河及三征高句丽而导致国库空虚、民怨沸腾的隋王朝,最终迎来了覆亡的命运。在隋末唐初这段动荡岁月中,许多英雄人物粉墨登场并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最为后

  • 李渊为何要造表弟的反呢 这的要从一场诡异的“桃色事件”说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朝时期的桃色事件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清楚,唐高祖李渊是隋文帝皇后独孤氏的外甥、炀帝杨广的表兄,因为这层极其亲密的关系,备受文帝、炀帝的信任。然而令世人没想到的是,最终取代杨家统治、缔造新朝之人,正是这位貌似恭顺、备受皇室倚重的

  • 李渊能成功发家离不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高祖李渊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位集谋略与胆气于一身的唐朝开国皇帝凭着自己卓越的领导力,兴兵太原推翻了隋朝,随后以滚滚洪流之势逐一荡平了其他割据势力,实现了隋末乱世之后天下重归于一统,开创了彪炳千秋的大唐基业。但由于其儿

  • 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揭秘他的退休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渊,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太极宫的玄武门发动了一次政变,从此改变了唐朝,甚至是世界的历史。李世民有着怎样的成就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天我们来聊聊这次政变最大的受害者李渊,过着怎样的“退

  • 揭秘李渊为何差点失去建立唐朝的机会 最终还是自己的儿子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渊

    李渊差点失去建立唐朝是怎么回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渊建立唐朝,若不是李世民暗中密谋,李渊差一点错过机会。唐高祖李渊是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的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出身贵族,他的亲戚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君王。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是他的姨父,其

  • 历史上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 为什么争夺激烈的儿子只有三个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渊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渊儿子争夺皇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古代,皇帝的孩子还是非常多的,而当皇帝年纪渐大之后,自己的这些孩子们对于皇位的争夺也是非常激烈的。我们非常了解的,清朝的那几位皇子为了争夺继承人在当时也发生了很多的斗争,其中更是每个人身后都占领了一班臣子进行支持,甚至还有

  • 唐高祖李渊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渊

    【历史上的今天】635年6月25日唐高祖李渊驾崩唐高祖李渊(566年1月13日~635年6月25日,距今已1384年,农历566年十二月初六~635年五月初九)。唐代开国皇帝。西汉前将军李广、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之后裔。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鲜卑贵族后裔,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