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这个官员凭借一张嘴,让唐高祖李渊又爱又恨

这个官员凭借一张嘴,让唐高祖李渊又爱又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1/19 17:13:21

在唐高祖李渊称帝的九年之中,能够让他有敬畏之心的大臣只有一个。

他不是别人,正是时任谏议大夫的苏世长。

高祖李渊和苏世长、以及另外一个名叫卢行褒的人,本是旧相识,都曾是隋朝的官员。

但是,隋炀帝死后,苏世长和卢行褒并没有投靠建立新王朝的李渊,而是投靠了王世充

虽然,苏世长和卢行褒对于王世充后来废掉小皇帝,自立为帝的举动非常不满,但他们并没有投靠李渊的想法,依旧在为王世充服务。

后来,为了试探苏世长和卢行褒两人的心意,李渊还曾经数次派出使者找他们两人谈心。

但是,前去找卢行褒的使者,都被卢行褒所斩杀;

而苏世长的方法则相对温和一些——拒而不见。

所以,后来在平定王世充之后,卢行褒被李渊所斩杀,而苏世长则被留了下来。

因为深知苏世长为人正直,而且喜欢直言不讳,故而李渊任命他为谏议大夫,时刻监督自己这个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言行举止。

然而,不久之后,李渊就吃到了来自苏世长的一个苦头。

一次,苏世长陪同李渊外出打猎,一众人大获而归。

龙颜大悦的李渊,当即询问众人,面对如此丰盛的收获,高兴不高兴?

然而,还没等其他人回答,苏世长便先说话了。

他表示,陛下外出打猎,荒废朝政的日子还不满一百天,还不足为乐(陛下游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足为乐)!

听到苏世长如此说,李渊当即就不高兴了——因为他知道这是苏世长在讽刺自己。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失了颜面的李渊自然是不高兴。

然而,随即李渊又想到,苏世长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为了国家和自己这个皇帝好,便饶恕了他的这一疯狂举动。

还有一次,苏世长和其他几位大臣在皇宫披香殿陪同李渊饮酒。

酒过三巡之后,醉意盎然的苏世长,便又开始讥讽起了唐高祖李渊。

他明知道这座宫殿是新修建的,却反问皇帝李渊:“这座披香殿是隋炀帝当初修建的么?”

李渊听到苏世长的这个问话,当即就知道这是苏世长又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回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稍不大意,就会中了此人的圈套(卿谏似直而实多诈)。

于是,李渊想了想,表示披香殿是新修建的,根本就和隋炀帝没有任何关系,不知道你为何在如此高兴的宴会上会提起隋炀帝?

见皇帝把球又踢给了自己,苏世长开始装起了傻,表示自己不知道披香殿是近几年才修建的。

但是,他话锋一转,又说虽然披香殿是最近几年才修建的,但它的奢华却和隋炀帝时期的宫殿没有什么差别,不是一个有为之君的所在地。臣当年跟随陛下您在武功(地名)的时候,住的只是仅仅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屋,陛下当时却已经很满足(臣昔侍陛下于武功,见所居宅仅庇风雨,当时亦以为足)。

最后,苏世长说出了他的最终意思——隋朝因为广修殿宇、穷其华丽而灭亡,而陛下您却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是想走隋炀帝的老路吗?

苏世长这句话说得很重,让李渊和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李渊放下了酒杯,脸上的笑容也随即消失。

他接受了苏世长的批评,停止修建新的宫殿。

而已经修建完成的宫殿,也尽量少过度装饰。

标签: 苏世长唐朝

更多文章

  • 隋炀帝听信方士的妖言,处死32名李姓族人,李渊用一招成功保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炀帝,隋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频繁更替的时期,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军阀连年混战,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成千上万的百姓苦不堪言!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之后,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继秦始皇之后又实现了统一大业的皇帝,即隋文帝杨坚。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并没有像历代开国皇帝那样名垂千古,即使他功业煌煌,却也是名不见

  • 李渊的“关陇集团”是在哪个地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陇集团,北魏

    唐高祖李渊取代隋朝建立唐朝,虽然是改朝换代了,实际上也只是关陇集团内部的转移而已,即国家的政权由隋朝的杨氏家族所控制而改由唐朝的李氏家族来统治。因为这两个家族都属于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是就地域而言的,并非是严格的派系。所谓“关”指的就是关中,“陇”,通常指的是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甘肃陇

  • 屈突通不是说要至死效忠隋朝 为什么后来却又投降李渊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唐朝

    隋末唐初,有一名隋朝大将当众指着自己的头颅发誓,这颗脑袋一定会为大隋江山而死。可是,他后来还是投降了李渊,还成了凌烟阁24功臣之一。他就是屈突通。屈突通在隋文帝时期就已经担任官职。有一次,他奉命到甘肃检查朝廷养的马群,他严格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对于屈突通的严格,人们很是敬畏,当时有个顺口溜“宁

  • 如果此人不死,李渊父子没机会建立大唐,但天下还姓“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李密

    隋朝末年,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起义,瓦岗军鼎盛时期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纷纷加入,然而不久之后瓦岗内部爆发内讧,李密诛杀恩人翟让,导致军心涣散,加上错误的战略方针,瓦岗兵败如山倒,在王世充和宇文化及的双重夹击之下,最终溃败。《资治通鉴》中多次提到过李密的为人,起初李密投靠翟让,并为翟让招揽了各路英雄,

  • 为什么说李渊是“玄武门之变”爆发的第一责任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

    众所周知,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位当上皇帝的。因此“玄武门之变”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名的宫廷政变,也是唐太宗李世民这块“美玉”上最刺眼的瑕疵。“玄武门之变”的爆发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宫廷悲剧,后世妄人多以此指责唐太宗。但很多学者都认为:与李世民相比,唐高祖李渊才是“玄武门之变”爆发

  • 唐高祖李渊的妃子:宇文昭仪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宇文昭仪,唐朝

    宇文昭仪,唐高祖李渊的昭仪,隋朝大臣宇文述之女,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的妹妹,生子李元嘉,李灵夔。后以太上皇太妃位病逝长安。宇文氏有宠于李渊。李渊即位后,因原配窦氏(窦皇后)已逝,欲立宇文氏为后,宇文氏固辞。后宇文氏被封为昭仪。其子李元嘉以母宠的缘故,被唐高祖特别宠爱,后来出生的诸皇子无及者。

  • 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李渊一点都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一点也不愤怒,只淡淡的说了十个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翻开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很多反常之事:曹操临死之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岳飞被杀之后,十万岳家军为何不报仇?皇太极死前,为何不杀死多尔衮,而免除戴绿帽?诸如此类的疑问,可谓数

  • 李渊临终前察觉武后和儿子有猫腻,他为什么什么都没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唐朝

    唐太宗看人很透,临终前察觉武后和儿子关系密切,为何不将其除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是唐朝大帝国的一代雄主,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天可汗”。他一生灭掉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众多枭雄,通过玄武门之变接过李渊的权杖二次创业,打造了为世人称颂的贞观

  • 隋末群雄争霸,李渊为什么会甘愿当个小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唐朝

    还不知道隋末群雄争霸,谁能让唐高祖李渊甘当小弟?兵威震天下为唐做嫁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是李唐王朝剪灭群雄,一统了天下。不过,在当初诸侯争霸时期,曾经有那么一位枭雄人物实力还在李唐之上。为了和此人搞好关

  • 玄武门之变的重要任务是谁 李渊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626年7月2日,唐朝长安城发生了一起政变,太子、皇子被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对于“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前因后果,我们后人只能依旧《旧唐书》、《新唐书》及后世一些史料来判断唐朝初期这起政变。之所以叫“政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