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无字墓碑背后暗藏的三个秘密 你知道吗?

武则天无字墓碑背后暗藏的三个秘密 你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4/2/14 11:52:32

中国古代的每个帝王将相可能都有这样的愿望:活着的时候大富大贵,建功立业;死了以后有人能给自己树碑立传,流芳千古。当然,遗臭万年的也有不少。但是,唯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没有希望能谁给她树碑立传。

在陕西咸阳有个古代帝王的坟墓叫乾陵,里头埋葬着两个皇帝,一个是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另外一个就是大周皇帝武则天。这两口子葬在一个坟墓里边。唐高宗李治那边立着一个碑,叫述圣记碑,就是讲述圣人事迹的碑。这个述圣记碑上面有五千多字,是武则天给她丈夫写的。可是,在她自己那里,虽然也立了个碑,而且碑上的格都打出来了——有三千多个格,意思是三千多字——但那上面却一个字都没有。所以,后世武则天这个碑叫作“无字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儿,没有任何一个帝王的碑文上是一个字都没有的。

网络配图

有人说了,皇帝死后的碑一般都是下任皇帝立的,我们为什么会说是武则天自己给自己立的无字碑呢?这是因为这个石碑并不是后人立的,而是武则天活着的时候就建好的,也是她自己提出要求不在这个碑上面刻一个字的。至于其中缘由为何,历史学家们经过多方考证也没有能够统一出一个标准答案。

第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功绩太多,用文字无法记述。这种说法都没有史料记载,只是后人猜测。那么,我们在这里可以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仔细说说,武则天是不是像民间传说的那样,认为自己功劳大得都没法用文字描述了,这才立了个无字碑。

从政治上来讲,武则天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是一位胸襟非常开阔的执政者。对这一点,她在用人上表现得最典型,不记前仇。因为她是在半中间改朝换代,把李家天下终结了来当皇帝的,尤其是一个女人当皇帝,违背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因此有很多人都恨她。但是,武则天对这些仇人却能够不计前嫌。当初,讨伐武则天的人有一位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骆宾王起草了一个《讨武曌檄文》,在里头把武则天给一通糟蹋、臭骂。但是,武则天不计前嫌,却道:“宰相安得失此人?”认为这么有才华的人却未受到重用,是宰相的失职啊!此外,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身边有个女秘书,叫上官婉儿。这个上官婉儿的父亲和爷爷都让武则天给杀了,可她还是敢重用上官婉儿为贴身女官。就这两件事,就说明武则天的胸襟相对来说是非常开阔的。

再一个,武则天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唐朝的时候,中国的门第观念非常强,一个人上辈是什么门第,到这辈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就造成了贵族系统内部循环,近亲繁殖,要是一个人没能耐就全家完蛋。这个时候,科举可以使平头百姓平步青云进入体制内。武则天把这方面发扬光大了,不仅废除了官员举荐制度,还下令,“无论是何出身,有无门第,皆可奉诏应试,三试之后再将中榜进士给予我殿堂之上,朕将亲自面试之”。由武则天开创的科举殿试,延续了将近四百年,这之后,北宋的皇帝将殿试的前三名命为“三元”,这就是中国科举中的状元称谓之始。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在唐太宗的基础上有所创举。大家记得周星驰演过一个电影,叫《武状元苏乞儿》吗?那么,武状元是什么时候有的?就是从武则天时候开始有的武状元,以前只有文状元。而且,若是有哪个大臣的建议好,她会推翻自己原先的那些观点而采纳他人观点,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网络配图

再说文化上,武则天是个有文化的人,而且也敬仰文化人。武则天字写得非常好,叫飞白体。特点是每个字都是连笔字,而且每个字都露白,疏密有致,很有美感。武则天喜欢王羲之,一打听当朝官员中有一位是王羲之第十代孙子,就把他叫过来了,问这个人家中是否还有王羲之的真迹,让其拿来欣赏一番。这位一听乐坏了,怎么的呢?皇上要找这玩意儿,那他就指日高升了。二话没说,这个人就把家里头留的王羲之的,乃至他上九辈人的真迹都拿出来,献给武则天了。没想到的是,武则天把这些东西拿去之后,找来书法高手照着字临摹了下来。临完了以后,把原版的字画找一流的裱糊匠都给裱好了,然后让人给送回去了。老王家人一看乐坏了,直说武则天既喜欢文化,又尊重文化。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信佛,所以大力推广佛教。众所周知,洛阳龙门石窟上面有个卢舍那佛,是佛祖的法身。而这卢舍那佛是唐高宗李治下令,让人在龙门石窟山上雕的。据说,这尊大佛就是照着武则天的模样雕的。所以,大家要想知道武则天长什么模样,就到洛阳龙门石窟看卢舍那大佛去。那像就是武则天的像,算得上宝相庄严,母仪天下。

由于在政治、文化上立得住,在经济上也是把好手,所以武则天继位时期人口增长得比较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包括她60 多岁当皇帝之前管理朝政的那些年——从公元652年到公元705 年这五十多年间,唐朝人口从380 万户涨到615 万户,翻了将近一番。这说明什么?说明不动刀兵,社会经济就能稳定发展,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

武则天积极鼓励农业。比方说,按照她的规定,官员怎么升职呢?是任职地方的老百姓要家家有余粮,才说明这个地方官干得好,抓农业抓得好,才会让你升职。如果官员任职的地方老百姓都逃荒去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那就处罚当地的官员。而且,武则天在发展经济上有一套很细腻的方式,在她执政期间也出了很多抓农业抓得比较好的官吏。

而且,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延展看出来。大家都知道,唐朝唐太宗时期叫“贞观之治”,这是武则天之前。武则天之后,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叫“开元盛世”。这两个重要的中兴节点是靠武则天来衔接的,如果没有武则天这时候的休养生息和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开元盛世”。

所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看,要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功劳大,尤其那个时期大臣和身边人还都捧着她,那她找不着北,认为自己功劳大得无法描述也很正常。

还有第二种说法,说武则天很惭愧,认为自己没干什么好事,往上吹捧功德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就决定什么也别写了。那么,武则天有什么事会让她觉得惭愧呢?必然是被人诟病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武则天造了一件工具,叫大铜匦。什么是大铜匦呢?就是用铜做的一个大箱子,四面分别是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一面有一个小口,作用跟现在的邮筒差不多,是往里面塞信的。塞什么信呢?一面是求职信,一面是给朝廷的意见书,一面是喊冤上告的,还有一面是用来告密的。当然,这四面里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告密的。前面我们讲了,武则天上台这件事令李唐宗室非常不服,就有人琢磨要打倒武曌恢复正统。武则天一看,得让心腹监视他们,于是才发布命令造了大铜匦。

而且,造这大铜匦还是她的侄子武承嗣出的主意。这件事开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罪恶的先河,等于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有人告密了,武则天就会派人去查,这事要是真的,那告密人就会受到重奖,连升三级。但是,一查是诬告的话,也不处罚告密人。大家想想,这事光有好事,没有坏事,没有成本在里头,很多小人都趁这机会告状。再者,在这个利益诱惑下,告密引发了人最恶劣的本性。两口子,因看一方不顺眼,于是就向领导告密,把一方弄死了。比如,明明是兄弟两个,一个告发另一个,借此发财。所以说,这其实是在助长败坏人伦的作风。关于此事,我个人认为这是武则天一辈子中最大的过错,她开了中国人亲人和亲人互相残害的潘多拉盒子。这个事情是武则天历史上不可饶恕的一个污点。

网络配图

上述事件,带来的另一个负面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重用酷吏,这是武则天被人诟病的第二件事。告密的事那么多,得一桩一桩查。但是,官场上,总是这个人和那个人有些关系,或是谁和谁之间有些关系,如果查案的人正好跟被查的人关系近,那他就不查了。于是,武则天为了能把这些事都搞清楚,就不用原有的官吏,而是从告密的这帮人里找人来查案子。告密的这些人多数是无赖,或者是底层人民,他们进了朝廷里头没有任何靠山,也没有宗派,只能效忠女皇武则天一个人,所以武则天对这样的人最放心。而且,这样的人上来查案,如果一查被告人没事,那查案子的人会觉得脸面无光,也没功劳。所以,这些人手段都非常狠毒,要口供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后来,人们就将这种人统称为“酷吏”,就是生性残酷、手段严酷的官吏。

武则天重用酷吏,一时之间搞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那个时候,进到监狱里头,就算没事,在严刑拷打之下也被屈打成招,其中含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在这些酷吏里头,有两个非常突出,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中国历史上有个出名的典故,叫“请君入瓮”,就是这两人创造的。周兴先当上了酷吏,来俊臣上来之后,武则天接到一封告密信,说周兴有不臣之心,要谋反。由于这周兴本身就是酷吏,于是武则天就起用来俊臣这个后起之秀,让他负责审理。来俊臣接了命令后,琢磨了半天,觉得靠已有的办法难不倒周兴。来俊臣也很狡猾,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周兴请到家里来喝酒,说自己有个难办的事情要请教周兴这个老前辈。周兴就问他何事。来俊臣就说自己遇到一个不肯招供、嘴硬皮厚、又有后台的囚犯,用尽了各种刑具,他还是不肯招供。周兴听后,就给来俊臣想了一个办法,让来俊臣准备一个大瓮,在大瓮四周架上柴火,将囚犯投入瓮中,死之能受,痛之难忍,能令囚犯生不如死,就是铁嘴钢牙也会立即招供。结果,周兴没想到的是,来俊臣竟然真的找来了大罐子,用火点着后,邀请周兴进去。这时候,周兴才知道,来俊臣是来审问他的。没办法,周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立即毫不保留地全部招供了。

武则天第三件被很多人诟病的事,其实这也不能叫大罪过,就是宠爱男人,任用男宠。关于此事,历史上都传遍了,武则天一辈子有四个男宠,头一个叫薛怀义。第二个是沈南璆,后两个是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俩。此事在历史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有野史记载,也有正史记载。但是,我们得承认,武则天后来用的这些男宠并没有做什么,她那时候都已经七十多岁了,有那心也没那力了。那么,她用这男宠干吗呢?其实就是心理安慰,也是女权主义的象征。就是男的当皇帝,甭管多大岁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堆女人都是他的,那她身为女的,也当皇上了,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占有更多的男人呢?所以,她用这种方式来强化自己女权皇帝的合法性。当然我认为这个不能算武则天一生的污点。

还有第三种说法,说武则天很聪明,这一辈子做了许多事情,其中有好也有坏,自己来说的话,难免偏颇,于是,碑上就不写字了,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吧。所以,有人认为立个无字碑恰恰说明了武则天任后人评说功过的本意。

标签: 无字墓碑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后宫面首三千,为何却没有怀孕?这些面首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面首

    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女皇帝后宫又该如何?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她说一没人敢说二,一生的功与过有人在赞扬也有人在贬低,没有一个直接的评论能够囊括她全部的是

  • 纲常伦理完全崩坏,武则天时期后宫淫乱完全超过你的认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唐朝

    自从武则天开创了女人当政的历史先河,后世的女人们就变得不安分起来。为维护来之不易的统治地位,武则天采取了前所未有过的高压手段。杀老臣,废太子,改国号。在这里,女人的温柔荡然无存。猎取了大唐最高权力的武则天,终于对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发出了最后的挑战,不仅在朝堂之上乾纲独断,后宫也效仿历代皇帝,建起

  • 李世民早就知道姓武的要篡位,为何李世民不杀掉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武则天,唐朝

    在唐朝有一部奇书叫做《推背图》,其准确预测了2000年后发生的事情,包括王朝更替,甚至近代日军侵华!而这部书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的相术预言家袁天罡。这位神一样的人物,在李世民时代就准确预测了武则天要代唐称帝,而李世民也知道,但是为啥李世民没有将武则天直接杀掉呢?据说,武则天还是个婴儿的时候,袁天罡看到

  • 武则天侍奉李世民12年却无一儿半女,为何嫁给他儿子立马生6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特别具有传奇色彩,一位非常有手腕而且而且心智较高的女人,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但是武则天从进宫到唐太宗去世一直没有今生甚至没有一儿半女,那么唐太宗为什么不喜欢武则天呢?我们首先看一下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唐太宗最喜欢的女人肯定就是长孙无忧皇后,长孙

  • 武则天为什么最后把江山还给了李家?其中竟有这些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姓武,为何最终没有把皇位给自己武三思等人继承权利,让武家继续担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去看看。武则天改唐为周,建立武周王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他需要克服很多的障碍。而在中国,这个重男轻女的国度。出现一位女皇帝,实

  • 武则天能成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和这六件惊天谋杀案脱不了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

    所谓做皇帝难,做女皇帝更难,武则天由一个皇帝的妃子坐上龙椅,其所经历的谋杀自然要多于常人。这其中,有六件谋杀案对武则天的帝业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她由一个弱势群体者变成了那个时代最强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去看看。第一次谋杀安定公主武则天从感应寺再次回到皇宫时只是唐高宗的一个普通嫔妃

  • 武则天也曾派人寻找过长生药,可怜被这三人耍的团团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武则天

    自古以来,很多帝王将相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和权利。到老了他们甚至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这样就能江山永固。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事件,当属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派徐福两度出海寻访仙药,并养了大批的方士,为自己炼药。可惜,最后还是没能如愿得长生!再比如,西游记唐僧取经,一路上不管妖怪还是凡人,听说吃了唐僧肉就可

  • 武则天的一生是充满传奇和波澜壮阔的,为何称帝后诛杀多位亲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父亲相信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对武则天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武则天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和波澜壮阔的一生,身为一个女子,她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公元690年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武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数千年来皇帝都是男性这一传统只有她一个人曾经打破过。她的事

  • 武则天作为女人如此强势,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却个个懦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帝王,不论是生前的几十年间,还是身后的几千年来,都从来没有真正脱离人们的视线。且不论正史野史如何记载,小说传奇如何演绎,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往她的无字碑上增添着更多的内容,记载着远远超越历史本身的厚重内容。她的一生是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一种极致,而这种极致又是方方面面的,

  • 比武则天情史更乱,居然为了男色不惜杀死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

    慈溪和武则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两个站在权利巅峰的女人,背后的私生活更是让人津津乐道,我们经常喜欢拿两人来相比,显然武则天是更胜一筹。但有一个和她们拥有同等地位的女人,情史方面比起两人更甚,其政治手段比起武则天不输毫厘,她就是冯太后。公元425年,当时13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之后就把11岁的冯氏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