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最爱的那个女人是谁?武则天连边都沾不上

唐太宗最爱的那个女人是谁?武则天连边都沾不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37 更新时间:2023/12/31 20:03:32

在李世民的生命中,最重要、最难忘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就是他的妻子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贤德皇后,这从她的谥号为“文德圣皇后”也可以体现出来。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她的祖先为北魏宗室,父亲名长孙晟,为隋朝的右骁卫将军,母亲也是名门闺秀,为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是贞观时代的名士。长孙皇后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长大。

长孙皇后小时候遇一个算命的人,就预言她将来“贵不可言”。长孙在十三岁时嫁李世民为秦王妃,她性格温柔贤惠,气度宽宏,还有过人的机智,很得李渊后宫妃嫔的欢心。出于对长孙皇后的喜爱,她们替李世民在李渊面前说了不少好话,使李渊对李世民在诸子中被刮目相看,可见夫人路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唐高祖李渊武德末年的储位之争期间,长孙皇后与房玄龄等人齐心辅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后宫之中,李世民只带了长孙皇后一人在身边。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为李世民争取了人心,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册封长孙为皇后。

在夫妻生活上,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留下了三男四女: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四女: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在政治上给了李世民很多有益帮助。临终前,长孙皇后与太宗辞诀,提及还是国事。当时房玄龄因故被太宗谴归,长孙皇后言到:“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安排自己的后事:“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言毕而终,时年才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香消玉殒,李世民悲痛万分。送长孙皇后下葬后,他命人在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一间房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的灵位——这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为李世民首创。李世民还在宫内搭了一座高台,以便能时常站在哪里观望长孙皇后的陵墓,又是何等地痴情。可惜魏征不解风情,硬是劝谏李世民把这个高台拆了。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文德皇后既葬,帝念后不已,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

这种对爱情的真诚令人感动。

在魏征的劝讽下,高台与起舍最终拆除了,但太宗对爱妻的思念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越发汹涌难以自控,以至于他在一次诏令中,公然向大臣诉说起了自己丧妻之后的悲苦心情:“顷年以来祸衅既极,又缺嘉偶,荼毒未几,悲伤继及。凡在生灵,孰胜哀痛,岁序屡迁,触目摧感。自尔以来,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答魏征手诏》)。真可谓一字一血泪,看后令人不免唏嘘。李世民那么刚强的男子汉,何曾会流泪?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世上能让李世民流泪的,只有三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妈妈,另外一个就是长孙皇后,还有一位晋阳公主,长孙皇后的女儿。

长孙皇后知书达理,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她曾著有《女则》三十卷,用来教育后宫的女性,可惜均已佚失。长孙皇后现存的文学作品仅有诗一首,但这足以让我们领略到这位贤后的另一面,这首诗名为《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留在史书中的长孙皇后,是她母仪天下的贤德端庄,而这首诗中展现的长孙皇后,却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女人,是一个被皇帝丈夫深爱着,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幸福女人。她自豪地宣称“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不用别人去宣传,自己的美名已远播在外。因为她知道,在丈夫的心里,自己是一朵永远怒放的盛世牡丹!

在太宗晚年的感情生活中,还有一个女人也令人梦绕魂牵,这就是后宫才女徐惠。徐惠,是李世民晚年最受宠爱的妃子。在李世的心中,徐惠的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徐惠是浙江湖州人,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徐惠小时候就喜欢诗歌诗,八岁的时候巳能出口成章,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一次,父亲徐孝德想考考她的文才,就让她仿照屈原的《离骚》作一首离骚体诗。徐惠找来纸笔信手一挥,片刻即成《拟小山篇》一首:“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想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这首小辞写得声情并茂,流露出小徐惠对屈原高洁人品的崇敬与仰慕。十一岁时,徐惠的才气已经名扬遐迩,以至传到离江南千里之外的宫廷,李世民闻其才名,纳为才人。

徐惠十一岁入宫,先是当后妃嫔中最末级的才人,不久就封为婕妤,又很快升三品充容。宫中的藏书超过任何一个地方的收藏,求知欲极旺的徐惠一入宫中,就如饥似渴地钻入文学典籍中,几年下来,已遍览宫中藏书,才学和见识也迅速提升。李世民是个极有品位的人,对身边的女人也有很高要求。看到徐惠如此好学,他也十分高兴,对她也十分照顾,,而徐惠反赠给李世民的却是许多的快乐。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叫徐惠来见自己,本来兴致挺高,结果徐惠迟迟不来。李世民等了很久很久也没见徐惠的影子,好心情变成了一腔怒火。当徐惠姗姗到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李世民冷脸如冰,她知道了李世民的不快,嫣然一笑,挥笔写了一首诗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这首小诗写和既有傲气,还有娇气。既有青春女孩聪慧多情的娇媚可人,也有知识女性孤高自尊的品格。这首诗就是后来收入《全唐诗》的《进太宗》篇,李世民读完之后,不禁哈哈大笑。

虽说是李世民对徐惠宠爱有加,但后宫佳丽如云,李世民毕竟不能把所有感情都专注于她一人身上,徐惠做为后宫众多妃嫔中的一员,也常常有失宠之忧。《长门怨》原为乐府诗题,长门指长门宫,是汉武帝罢弃陈皇后使之退居的地方,相当于冷宫,后代文人遂长门宫来指代失宠嫔妃的居所。徐惠这首诗所写的是汉代班婕妤被汉成帝冷落之事,但也表现了她自己心有戚戚焉。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徐惠悲痛忧思成疾,却婉拒太医诊治,病危中,还诗行连珠,寄托对李世民的深厚感情与追思。唐永徽元年,也就是李世民去世后的两年,徐惠告别人世,终年二十四岁。

高宗感念徐惠的贤德,下诏追谥她为“贤妃”。并按徐惠的遗愿,把她葬于昭陵,除了长孙皇后,她是离太宗最近的一位妃子,了却她“日夜侍奉在先帝身边”的心愿,她也是太宗后妃里唯一一位和长孙皇后一起被列了传的。太宗病故前,遗诏将后宫未有子女的嫔妃全部出家,当时的才人武则天也在此列,但徐惠却是个例外。

标签: 唐朝李世民徐惠

更多文章

  • 唐朝历史上让武则天品尝到情场失意的美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后宫,武则天,徐惠

    在李世民时代,武则天是比较吃不开的,当然,这是因为她的对手太多了,随便数数这一时期武则天的政敌和情敌就有30多个。这些人都是武则天的上司,她们压在她的头顶上,不管怎么样,武则天是PK不过她们的。PK不过那些上司,那就只好跟同级别的同事较量了。可遗憾的是,武则天在跟同级别的同事较量中,也不占优势。当时

  • 揭秘:出身寒门武则天父亲竟然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武则天,武士彟

    几乎所有的史书和人物传记都说武则天出身寒门,这就让人不理解了:她出生前后,她老爸武士彟(yuē)担任工部尚书(建设部部长,正三品),还被封为应国公(爵位,从一品),在今天看来,这也算是省部级的领导干部和中央要员了,怎能算是寒门呢?武家世代居住在山西文水县,被划分为地方小姓,世代都以务农为生,武则天连

  • 独尊牡丹: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么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媚娘,即武则天,名武曌,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即公元642年,李世民听闻武则天精通文史且容貌妩媚,便将之召入宫闱,封为“才人”,赐名“媚娘”。这一年武则天才14岁。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媚娘被送去感业寺为尼。李世民第九子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三年后,

  •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死后却留下了这样的遗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唐朝,遗书

    无字碑,高7.53米,宽2.10米,厚1.49米,约有一百吨重,附有雕刻花纹,精美之至。这是武则天死后的三大遗制之一,此碑如其名,最开始时是无字的,直到北宋才开始有人在碑上题字,后来在明代仆倒,从此再无人题词,直到1957年才有被扶正……武则天死后,大唐君臣宣读了她的遗书。首先,抹去自己的帝号,仍为

  • 李世民的妹妹太平公主 却拜武则天为干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公主,李世民

    野史中喜欢渲染武则天的情史,把她描绘成一个淫魔,事实上,武则天的情夫只有四人——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唐高宗在世时,武则天并无情夫,她一心想掘取权力,无暇顾及此事。唐高宗去世时,她虚龄六十,迟暮之年,唯亲情可滋润心田,老伴高宗已经去世,儿子们是她争夺最高权力过程中的阻碍,不是被她除掉,

  • 唐朝徐慧:唐朝后宫争宠中唯一斗败武则天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后宫,徐惠,武则天

    武则天,不,那时候还不是,是媚娘。她坐在镜前精心梳妆打扮后,踌躇满志的在那里,等着太宗皇帝的召见。一群内侍从她门口飘过,为何,没有停住脚步走进来,他们毫不迟疑的继续往前走去。太宗要宠幸的是另外一个女子。紫衣当时就十分好奇,能把武媚娘打败的女子,该是何等的绝代风华,何等的柔媚入骨?贞观十年,唐太宗那位

  • 中国几个女皇帝中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独一无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女皇帝,中国

    本鬼人在前文《鲜为人知的历史:武则天竟然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中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惊人的“历史真相”:武则天不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既然如此,有些人就要问了:既然武则天不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为什么中国史学界还是一致地评价武则天是“空前绝后的女皇帝”呢?第一个原因:所统治的朝代不同中国历史上其

  • 武则天的故事:大唐江山是如何落入武则天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皇后,武则天

    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的?武则天进宫被封为才人之后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象母亲杨牡丹希望的那样发展。当时与袁天纲齐名的另一星相家、当朝天文宫太史令李淳风观天象时,发现太白星连日出现在白天,于是,便占卜一卦,这一卦非常奇怪,李淳风不敢怠慢,奏太宗皇上说:“女主当昌。”与此同时,长安民间亦流传出一种

  • 女皇武则天怎么死的?真的是被男宠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武则天,男宠

    过去看过的讲武则天的文章,对武则天的死都是最后廖廖数笔就很简略地交待过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到了后来,年老卧病,被逼让位于太子了”,就完了,对此一点儿深入的分析都没有。我却总感到,史料所反映的,有一些地方似乎不大对劲,似乎有点奇怪,是不是因为有一部分真相被隐瞒了,或者根本就和事实有出入?可能这些就是所

  • 武则天之母:出身名门望族 不惑之年曾下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望族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古装剧《武媚娘传奇》掀起了一轮轮收视高潮,“百变范爷”在剧中将一代女皇武则天演绎得淋漓尽致。追剧的粉丝们在高呼过瘾的同时,不免生出疑问:武媚娘是在怎样的熏陶下,顶着男权至上的重重压力,成长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父亲武士彟(yuē)因病早逝,她几乎是在母亲杨牡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