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武则天女儿死因之谜 杀害武则天女儿的凶手到底是谁

揭秘武则天女儿死因之谜 杀害武则天女儿的凶手到底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16 更新时间:2024/1/30 22:50:1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女儿之死的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的事情,记载在《新唐书》里:“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 发衾视儿,死矣。”

就是说,武则天生了个女儿。皇后过来看,抱在怀里逗弄了一阵。王皇后走后,武则天悄悄把女儿捂死。然后治过来,看见女儿死了,非常生气。也因此,武则天成功嫁祸于王皇后,让李治说出“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这样的话,也因此彻底下定决心,要废掉王皇后。

(武则天剧照)

那么,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呢?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于情不容。

在人类世界中,如果只有一种感情确切无疑是真的话,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一个人可能不爱自己的父母,可能对丈夫(或妻子)的爱会变,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子女的爱。

为什么唯有这种爱不会变?

因为这种爱,是来自于本能的爱。人类是从动物界来的,不管是哪一种动物,对自己的后代,都有一种本能的爱。为什么会有这种本能的爱?因为只有这样,只有动物爱护自己的后代,后代才可能繁衍下去。达尔文的进化论讲得很明确,最初有不爱后代的,有爱后代的。发展到后来,不爱后代的动物,也就逐渐绝种了。爱后代的动物,就得到了很好的繁衍生息。这样一代一代发展到今天,爱自己的后代,就成了动物的天性,当然也就成了人的天性。

既然是人的天性,武则天捂死自己女儿,就于情不容。她要扳倒王皇后,还有其它的办法。毕竟那时候,李治已经彻底在她身边了,她用不着用这样残忍得连她自己也无法接受的办法来做这件事。

(李治剧照)

二、于史不符。

武则天捂死自己女儿的事情,记载在《新唐书》里。《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完成的史书。在《新唐书》之前,还有两部正史。一部是《旧唐书》,一部是《唐会要》。然而,这两部正史中,都没有武则天捂死自己女儿的记载。

《新唐书》应该是主要是在《旧唐书》和《唐会要》基础上完成的。既然这两部书里都没有,那么说明,《新唐书》不是采信这两部书。那么,它是采信什么书呢?只可能是一些野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由于当时已经过了一两百年,关于武则天这个话题人物的野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肯定已经很多了。而这些记载和传说要能够流传下来,必然要把武则天妖魔化。只有把武则天妖魔化,流传才会广。《新唐书》根据他对武则天的想象和理解,采信这样的东西,其可靠性有多大呢?

(王皇后剧照)

三、于理不合。

为什么于理不合?

我们来看看《新唐书》记载的那个过程。

王皇后去看生了孩子不久的武则天,把孩子抱在怀里看了看。接着就走了。

那么,王皇后看孩子的过程中,武则天在不在场?肯定在场。不可能武则天让宫女把女儿抱出去给王皇后看。既然武则天在场,王皇后怎么有机会用被子把武则天女儿捂死呢?别说捂死,王皇后就是对武则天的女儿的动作稍微大一点,都可能引起武则天的注意。

就算武则天不在场,宫女把武则天女儿抱出去给王皇后看。抱回来以后,也得交给武则天,或者是交给其它宫女。那么这时候武则天的女儿是否还活着,是很清楚的。

再假如,王皇后并没有把武则天女儿交还给宫女,而是直接把她放在床上,并且给她盖上被子。那么,旁边肯定有宫女在。王皇后也是没有机会下手的。就算王皇后不是直接捂死,而是用被子全盖住,宫女看见了,也会去把被子给挪开一点。

总之,王皇后没有任何机会对武则天的女儿下手,也不可能下手。

(李治和武则天)

这些道理,都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既然是简单的道理,李治的脑袋再有问题,他也是想得到的。何况,李治其实并不笨。

我们说了王皇后不可能动手,那么,武则天有没有可能自己动手呢?我觉得也不可能动手。首先,她要动手,必须要做好布局,和宫女们做好串供。否则的话,宫女们肯定很容易说漏嘴。但是,这样的事情,怎么和宫女们串供呢?

其次,她要动手,必须要确定李治相信这事。万一李治并不相信呢?既然我们都不相信,李治也很可能不相信啊。如果李治不信,她不是让自己的女儿白死了吗?或者李治详细地调查一下,做个判断,那不是女儿白死了,还露馅了吗?总之,武则天不会轻易做这种没把握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问。事实上武则天的女儿是夭折了。那么,她是怎么死的呢?

是怎么死的,我们不清楚。可能是生病,也可能是其它,毕竟小生命毕竟脆弱。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武则天是看见女儿死后,悲痛之余,才灵机一动,嫁祸给王皇后的。这个,应该才最接近于史实。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唐会要》)

标签: 武则天女儿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作为上官婉儿的仇人 上官婉儿为什么一点也不记恨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上官婉儿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唐高宗之时,武则天将其家族抄没。虽如此,上官婉儿在长成之后,却一直忠心服侍武则天,并没有记恨被灭族之仇。令人不禁疑惑,这样的仇恨竟然可以不记,还要一心一意服侍仇人,这是为何呢?据说婉儿在母亲腹中之时,某一

  • 武则天为什么最终没能延续武周政权?把儿子改随母姓能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为什么最终没能延续武周政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的女皇帝,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号——周。但无论武则天如何强势,其始终无法将武氏的大周王朝延续下去,这是为什么呢?1、武则天确实是要改朝换代的公元690年,武则天“革唐命,改国号为周”,

  •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江山还给李家 其实在立李治为太子就有打算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李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和李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她是历史上唯一统一的女皇帝。她不是唯一的皇后。还有一个女皇帝叫陈硕真。但这位皇后不是统一的皇后,只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时代,武则天登上皇帝的位置无疑是非常强大的。她绝对是名留青

  • 武士彟和武则天什么关系?武士彟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武士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武士彟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他从一位木材商人成为大唐的开国元勋,有人认为是靠他和唐高祖李渊的良好关系。这种论断不免有失偏颇,武士彟虽然不算当时最顶级的贤臣良将,但足可算是忠于任事、颇具才干的能臣干吏。颇有抱负的成功商人

  • 同样都是女人专权 吕后为什么被清算而武则天却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后,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和武则天的下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什么吕后家族被清算,武则天家族却没有?其实这个说法并不严谨,因为武则天其实是被清算了的,只是事情搞得没有吕后那么大,另外说句题外话,慈禧也没有被清算。来,我们一个个说。清算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清算,为什么要清算。在

  • 武则天陵墓多次被盗和挖掘 乾陵为什么还能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唐朝

    对武则天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经过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迭,很多帝王的陵墓都曾被盗,有的甚至已经毁于一旦,但也有一些古墓,虽然被盗掘多次,却仍然安然无恙。乾陵就是这样一座陵墓。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境内,它凿山建穴,是女皇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因此它也是中国唯

  • 王求礼:性情刚直的清官,敢当面指出武则天的不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求礼,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求礼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求礼是今河南省许昌市下面县级市长葛市石象镇冢王村人。他官至监察御史,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不畏权贵,敢说敢言,不徇私情,连武则天有问题,都直接指出来。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一年,他的老家长葛石象一带先旱后涝,灾害连着灾害,庄稼歉收

  • 武则天死后还有三个人想当女帝 可惜都没有武则天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唐太宗时,才貌双全的武则天被雪藏,根本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乘机勾搭上了太子李治。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尽管被发配到感业寺当尼姑,但后来在唐高宗李治的支持下,很快又回到了宫中。接着,武则天成为皇后,后来,武则天利用唐高宗身

  • 李世民得知预言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一生风流好色,拥有数百个妃嫔,虽然他一度惊羡于女皇武则天的美貌,但武则天性格泼辣强势,而李世民偏爱性格温柔和顺的妃嫔,所以武则天在贞观后宫并不突出,只封了正五品的才人,性格温柔贤惠的韦贵妃、齐王妃、徐惠等均受

  • 此人大骂武则天却受武则天欣赏,有一首诗人人皆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骆宾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骆宾王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通的狼山,高不过百米,却远近闻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仙人”骆宾王长眠于此。骆宾王,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他出身寒门,七岁能赋诗,善属文。传七岁时著有《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