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瑒最后世怎么死的?南北朝孙瑒生平简介

孙瑒最后世怎么死的?南北朝孙瑒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34 更新时间:2023/12/11 7:58:29

孙瑒的祖父孙文惠,曾任南齐的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孙循道,在梁朝时任中散大夫,以德操淡泊而闻名。孙瑒少时卓异不凡,喜用谋虑智略,博览经史典籍,尤其擅长作文书。孙瑒早年在梁朝时担任轻车将军、临川嗣王的行参军,经屡次升迁后任安西将军、邵陵王萧纶属下的水曹中兵参军事。萧纶出镇郢州时,孙瑒携全家相随,深受其赏识与恩遇。

崭露头角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孙瑒获授假节、宣猛将军、军主。王僧辩讨伐侯景时,王琳作为前军,王琳与孙瑒为同学,他便表荐孙瑒任戎昭将军、宜都太守。孙瑒又随王僧辩前往武昌援救徐文盛,适逢侯景部将宋子仙攻陷郢州,孙瑒等便留军镇守巴陵,修治战守之备。四月,侯景军抵达巴陵,日夜攻围,孙瑒率所部全力拒战,叛军败退。其后,孙瑒随王僧辩讨伐军顺流而下,及至克复姑熟时,孙瑒力战有功,被任命为员外散骑常侍,封爵富阳县侯,食邑一千户。不久后,授职假节、雄信将军、衡阳内史,未及赴任,又晋升为衡州平南府司马。因击破黄洞蛮贼有功,获授东莞太守,兼广州刺史。旋即任智武将军,督管湘州事务。

承圣三年(554年),广州刺史、曲江侯萧勃迁居始兴,继任广州刺史的王琳派孙瑒先行占据番禺。

承圣四年(555年),孙瑒听闻西魏已攻陷江陵,便弃广州而投靠王琳。同年,梁敬帝萧方智被陈霸先拥立,授孙瑒为持节、仁威将军、巴州刺史。

留守郢府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建立陈朝。天元年(558年),王琳在郢州拥立永嘉王萧庄为帝,在北齐支持下起兵对抗陈朝,征辟孙瑒为太府卿(一作少府卿),加职通直散骑常侍。

天启二年(559年)六月,陈霸先去世,其侄陈蒨(陈文帝)即位。王琳闻讯后,便任命孙瑒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荆巴武湘五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总揽留守事宜,自己则拥奉萧庄出兵屯驻濡须口。

死守孤城

天启三年(560年)二月,北周听说王琳东下进兵的消息,派荆州刺史史宁率军四万乘虚袭击郢州。孙瑒的属下助防张世贵以外城投降史宁,使孙瑒失去军民男女三千余口。北周军又建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趁风纵火,烧毁内城南面五十多座城楼。当时郢州城中兵员不满千人,孙瑒绕城固守,亲自巡视慰问将士,依次斟酒送食,将士都乐于用命。北周军苦攻不能下,于是假意授孙瑒为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孙瑒表面上答允,来延缓北周攻势,却在暗中修造战具、城楼、城堞及各种器械,一日之间完成严密的设防,北周军惊骇万分。

举州降陈

就在孙瑒固守郢州之时,陈朝将领侯瑱大败王琳,乘胜而进。北周军闻讯后,便解围而去。孙瑒于是拥有长江中游的全部土地,他聚集将士,并对他们说:“我与王公(王琳)协力同议,同心辅助梁室,也够得上尽心尽力了。现下时局如此,天命怎么能违抗!”于是派使者奉表向陈蒨投降。

同年,陈蒨授孙瑒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封爵定襄县侯,食邑一千户。孙瑒心中不安,坚请入朝,被征召为散骑常侍、中领军。还未拜官,陈文帝陈蒨加以斡旋,对他说:“当年朱买臣愿在本郡为官,你莫非有朱买臣的意愿吗?”于是改授他为持节、安东将军、吴郡太守,并赐鼓吹一部。等到孙瑒将要赴任时,陈蒨亲自在建康周围为其饯送,他的乡人都以此为荣。

天嘉二年(561年),孙瑒任满,被征拜为散骑常侍、中护军,赐鼓吹如故。同年,东阳太守留异叛乱,陈蒨命孙瑒督率水师进讨。

天嘉三年(562年),留异之乱平定。天嘉四年(563年)正月,孙瑒转任镇右将军,所领散骑常侍、鼓吹如故。不久后,出任使持节、安东将军、建安太守。

光大元年(567年),因公事被免官,不久后仍被起用为通直散骑常侍。

宣帝倚信

光大二年(568年),陈宣帝陈顼即位。陈顼因为孙瑒的功勋名望一向显著,所以对他深加信任。

太建四年(572年)三月,孙瑒担任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在任内,孙瑒增修城池,怀柔边远,使其顺服,为邻国所畏惧。在职六年后,又因公事被免职,改任通直散骑常侍。

太建十年(578年)二月,吴明彻北伐失利,于吕梁兵败被俘。同年三月,陈顼授孙瑒为使持节、督缘江水陆诸军事、镇西将军,赐鼓吹一部,与淳于量等防备北周进攻

。同年十一月,任散骑常侍、都督荆郢巴武湘五州诸军事、郢州刺史,所领使持节、镇西将军及鼓吹均如故。

太建十二年(580年),因与边境勾结之罪名而受处罚。

晚年经历

太建十四年(582年),后主陈叔宝继位,授孙瑒为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六月,任中护军,

恢复其爵位及食邑,入朝担任度支尚书,兼步兵校尉。其后再晋升为散骑常侍,调任侍中、祠部尚书。陈叔宝频频驾临其府第,与孙瑒一同写诗作赋,来撰述美好的功勋德行,申述君臣之胸怀。之后又任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之职如故。孙瑒因年老多次请求致仕,陈叔宝优诏不允。

倍极哀荣

祯明元年(587年),孙瑒在任上逝世,享年七十二岁。陈叔宝亲临哭悼,极尽哀情,追赠护军将军、侍中如故,赐鼓吹一部、朝服一具、衣一袭,对于丧事所须由朝廷酌量加以供给,赐谥桓子。孙瑒去世后,尚书令江总为他作墓志铭,后主在墓志铭后题写四十个字,派左民尚书蔡征宣敕,镌刻在墓宅上。时人都以此为荣耀。

标签: 孙瑒

更多文章

  • 孙瑒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瑒

    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祖文惠,齐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循道,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瑒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瑒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

  • 隋朝将领周法尚战功卓著却不幸在军中得病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将领周法尚

    周法尚简介根据记载他是一位隋朝的将领,周法尚的籍贯在汝南安成。出生于做官世家。周法尚祖祖代代都是有官职的人。周法尚的曾祖父周强为齐官,官职为太子舍人;祖父周灵起是南朝的梁官员,官职为直阁将军;父亲周炅为南朝的陈官员,官职为定州刺史。周法尚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为灵寿县令;少子周绍范为左屯卫的大将军。周

  • 隋末大将周法尚:屡立战功却病死在三征高丽前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法尚,隋炀帝,三征高丽,

    周法尚(556年―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人,北周、隋朝将领。周法尚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初仕陈朝,后遭长沙王陈叔坚谗言陷害,而投靠北周。曾大败陈将樊猛。隋朝建立后,周法尚历任巴州刺史、黄州总管等,封谯郡公。周法尚击败三鵶叛蛮,击退陈军进犯。隋灭陈之战时,周法尚经略江南,观察陈朝动静,击败

  • 《与阳休之书》原文译文,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与阳休之书》

    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傍沼星罗,檐下流烟其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椿柏而葱蒨,时一褰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

  • 曹雪芹家江宁织造是多大的官?两江总督都惧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江宁织造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且他的家世也颇为令人好奇。明、清两朝都有在南京设织造署,专门为朝廷督造和采办绸缎。明朝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时期,也由宦官主管。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上任,衔名“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

  • 两江总督曾国藩收入丰厚 一家却生活简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曾国藩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是具体如何运转。两江总督收入

  • 清朝唯一被刺杀的封疆大臣两江总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总督

    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清朝有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两江总督曾被刺杀,那么此人是谁呢?网络配图虽然两江总督从地位上低于直隶总督。但其实权还在直隶总督之上。因为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区域,特别是江苏省,属于当时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

  • 陶澍当上两江总督 方知结发夫人竟是冒名顶替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陶澍,清朝

    清道光朝的两江总督陶澍就名气来说是个冷门人物,但能做到两江总督,那也是官场上最顶级的人物,普通人知不知道,并不影响他书写属于自己的风云人生。陶澍除了会做官,还是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治理过泛滥一时的淮河,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而值得一提的是,陶澍在任两江总督时,时任他助手江苏巡抚的,正是虎门销烟的民族

  • 晚清两江总督被刺案疑云:到底谁是幕后主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两江总督,曾国藩,刺杀,

    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江宁这座太平天国的前都城"光复"不久,百业未定。这年8月底,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决定举行军队操演。谁知,该月23日,江宁将军魁玉飞章入奏: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封疆大吏、一品大员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军队环绕之中为歹徒刺杀,一时间朝野震惊,举国倾注。同治帝喻之为"武元衡盗起身

  • 江总简介 南北朝陈大臣文学家太常卿江总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江总,南北朝,陈大臣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