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华佗能为关羽刮骨疗伤为何不能为曹操治病?

华佗能为关羽刮骨疗伤为何不能为曹操治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88 更新时间:2024/1/16 1:13:04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共有两次出场,当关云长在襄阳之战时为魏军毒箭所中时,华佗不请自来,在观察了关羽的伤口后,他说:毒已至骨,需用刀刮骨。关羽回答:任汝医治。于是,华佗开始在血流盈盆中挖肉刮骨,悉悉有声,旁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掩面失色;而关羽却是神态自若,虽然汗流如注却依然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谈笑奕棋至华佗手术完毕,华佗也果真是手到病除。为此,关羽很高兴地送给了华佗百两黄金的“大红包”,华佗却坚决不收,于是留下了“华佗手术不收礼”的千古美谈。

如果说上一次出场颇有几分“浪漫”,那么华佗的另一次出场却显得有几分“悲壮”。那是在三国演义中的著名白脸曹操患头痛风疾之时,深知华佗医术不俗的曹操星夜请他入诊。华佗在了解了病情后说:病根在脑袋,需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劈开头颅,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曹操听罢大怒,认为是华佗要加害于他,遂急令拿下,囚禁追拷,一代名医冤死狱中。杀了华佗后,曹操的病势愈重,无人能治,遂一命归西。

华佗与关羽、曹操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也就是医患之间的关系,与关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坦诚相待的基础之上的,医生竭尽所能的救助,而病人则全心全力的配合,这样,治疗就得到了最佳的效果。这其中一方面是患者对医生的尊重与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医生对患者的负责与照顾。

可同样是医患关系,华佗与曹操之间却仿佛隔着一座大山。华佗的大胆提案在今天看来也的确有惊世骇俗之处,更何况疑心多多的曹操,选择对了治疗方法,但选错了治疗手段,让华佗的处境非常微妙。当然,以现代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曹操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疑心重,主观性强,过分敏感,不愿信任别人。而作为医生的华佗本应循循善诱,对这样的病人加以合适的心理引导,并说明其认知上的误期,可是他却偏偏在当面前说出了曹操担心多疑的弱点并以关云长作比:“大王曾闻关公中毒箭,伤其右臂,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

关羽

于是,曹操对华佗妙手回春的轶事奇闻的期许一下变成了震怒,并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变成了最后的“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于是痛下杀手,自身也与治病的良机交臂而过。而华佗因为与病人无法得到良好的沟通,又拿不出令曹操信服的诊断依据和资料,也是最终酿成悲剧的缘由。关于华佗之死,也有专家考证说其绝非是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是要为曹操做开颅手术而为曹操怀疑要谋害自己,终于不幸蒙难。据说,历史上华佗对自己的医生身份,一直是耿耿于怀的。史曰其:“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医生,在史书上归入《方技传》,绝无可能单列一传,从这个上面也可窥知一二。所以,华佗时刻在寻找走上仕途的机会。

华佗的机会到来是因为魏王曹操患有头痛病,后来尤甚。华佗医术出名,曹操遂“使佗专视”,华佗成为了曹操的“御医”,华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后表示这个病一时难以治好,需要假以时日方可。在为曹操治疗的过程中,华佗便开始故意拖延进程,并又借口“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乃归家。而到家以后,又假辞以妻子生病,数次逾期不归。究其本意,乃是意图要挟曹操,谋取官职。

曹操屡次手书招呼,又敕令郡县发遣,但华佗却始终我行我素,直到谎言被揭穿,下狱。

从这段考证来看,作为一个医生,把为病人治病当作一个走上仕途的手段而故意拖延并以此为要挟,华佗此举实在是有损医德,是可称为无良医生。医学和医术本身具有极强的道德属性,《论语·子路》中指出“人无恒,不可作巫医。”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厚德,就不可以做医生。由此可见,医患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既是一种具有较强道德价值的“信托”关系,又是一种具有特殊性法律意义的“契约”关系。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医德的重要以及良好的沟通都应该是医患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中要条件,从华佗的遭遇中,我们也可看出医患关系不仅要求医生有过人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满意,得到患者的信任、配合与支持都是医疗纠纷中的关键点,而患者对医生的理解、接纳与合作更是减少双方隔阂的关键。

所以,在我们不停探讨体制与改革在医患关系中产生的作用之时,不妨先静下心来想想人的因素……

标签: 关羽华佗刮骨疗伤

更多文章

  • 华佗之死:华佗为谁所杀 历史上华佗的真正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佗的真正死因,华佗之死,华佗

    神医华佗之死: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

  • 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惠帝,刘盈,皇后

    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氏,是汉代的第二位皇后。她是惠帝的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即惠帝刘盈的外甥女。惠帝是她的舅舅,她十二岁时,惠帝成了她的丈夫。《汉书》、《史记》没有记载,皇甫谧不知依据什么说她叫张嫣,字张嫣淑君。长得很漂亮,姿容秀美,典雅端庄。她的父亲即鲁元公主丈夫,是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张耳好招贤纳士

  • 汉朝汉惠帝刘盈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惠帝,刘盈,死

    名称:刘盈谥号:孝惠皇帝(史称汉惠帝)性别:男所属年代:汉代生卒年:前211—188相关人物:刘邦吕后生平简介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了。

  • 汉惠帝刘盈男宠是谁?刘盈男宠宏籍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惠帝,刘盈,男宠

    汉朝各个皇帝都是双性恋。汉高祖刘邦有没有男宠不得而知,但是刘邦之后的皇帝,各个都有男宠。首先,刘邦的儿子刘盈,就有一个男宠,这个男宠名叫宏籍孺。宏籍孺也叫做宏孺。那么,汉惠帝刘盈死后,宏孺该何去何从?他的人生又该怎么过?他是怎么死的?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后要为二十一岁的刘盈选后,为怕自己

  • 汉惠帝刘盈死后谁继承了皇位?刘盈死后谁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惠帝,皇位,继承

    刘邦死后,吕后儿子刘盈当上了皇帝。刘盈死后,谁当上了皇帝呢?刘盈死后,刘恭当上了皇帝。刘恭是谁的儿子?刘盈之后的皇帝刘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怎么死的?汉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公元前188年),孝惠刘盈崩。九月辛丑,葬。太子刘恭继位当上皇帝。刘恭不是刘盈的皇后张嫣的儿子,张嫣一生没有儿子,吕雉就抱了刘

  • 观人彘而罢朝的仁弱之君---汉惠帝刘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17岁的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惠帝出生在公元前211年,当时刘邦还只是亭长,兵荒马乱,日子并不好过,从小和姐姐鲁元公主随母亲下地干活。父亲起义后,跟随全家长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楚汉战争爆发后,和姐姐鲁元公主跟着父亲一起逃难,刘邦为了马车能逃得快些,把姐弟俩踢下

  • 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及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惠帝刘盈,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汉朝皇后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鲁元公主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

  •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最幸运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文帝,刘恒,母亲

    薄太后,名薄姬,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之母。刘恒即皇位后,尊其母为太后娘娘。娘娘怀文帝后,却遭恶妇吕后的极端仇视,汉高祖刘邦也听信吕后谗言,阄薄姬诬贬于荒野,逃到河曲黄河孤岛上避难,此岛故名娘娘滩。相传娘娘来到此岛后,到附近另一黄河岛上生了汉文帝刘恒,此岛故名太子滩。经过两千余年的沧桑岁

  • 汉文帝怎么出生的?刘邦走错门误幸其母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文帝,薄姬,刘邦

    说到汉文帝的能忍,不得不首先说到他的母亲薄太后。民间俗话说“儿子随娘”,这位身世坎坷的女人,同样是一个能“忍”的人。薄太后的本名,现在说法多种多样,真实姓名已不可考,但说到她的身份,可以说既很好,却又很惨。她是苏州人,母亲是魏国的王族,但她却不是“合法出生”,她是母亲和人私通的私生子,又兼秦朝治下,

  • 刘邦老婆薄姬怎么死的?汉朝薄姬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薄姬简介,刘邦薄姬,薄姬的儿子

    导读:汉朝薄姬,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的母亲。汉文帝刘恒的生母。刘恒即皇位后,尊其母为太后,即薄太后。西汉薄太后活了多少岁?薄姬庙是谁为其建的? 薄姬原来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薄姬被召入汉宫。 薄姬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薄姬年少时,与闺中好友管姬、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