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什么样的 难道真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

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什么样的 难道真的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39 更新时间:2024/1/30 11:35:56

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朱国治吴三桂叛乱的时候,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后让别人八抬大轿抬着他去质问吴三桂为什么反叛清廷,感觉这人很有正气感。其实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一个酷吏,而且他品行也不好,江南三大案(奏销案,哭庙案,通海案)都有他参与。

朱国治,字平寰,辽东抚顺人,隶属清朝汉军正黄旗。顺治四年(1647年)被选为贡生,贡生出来后被封为固安知县,一直被提拔到大理寺卿,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任命为江苏巡抚。顺治十八年,清朝对江南地区实行了比明朝是还要严厉的催科,地主豪绅必须交齐所有苛捐杂税,要不然就会被处罚。由于清朝刚建立不久,这些地主豪绅依托明朝以前的降官拖欠钱税,造成拖欠税务的额差在几十万。当时朱国治是江宁巡抚,他上书给皇上无论是谁只要是拖欠了税款,不管是探花,进士,举人一律革除功名。当时有个探花叫叶方靍的,他只欠了一钱,也被革除了功名。所以民间有“探花不值一文钱”的说法,当时受到牵连的有1.3万人,江南的大部分名人都在其内,致使江南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直到三藩发生叛乱,清廷为了得到江南的支持,才重新用了部分人才。

哭庙案也是发生在顺治十八年,是吴县的秀才们对县令任维初的不满,而组织的一次地方性请愿活动,秀才们没有造反能力,就到文庙中的先圣牌位面前哭,发泄他们的怨恨和恼骚。可是他们的运气又不好,哭庙的时候正好遇到顺治帝驾崩。他们要是哭在顺治帝驾崩之后还好说,但他们偏偏哭在顺治帝死之前。这个朱国治就抓住了这点大做文章,其实他是为了包庇县令任维初的。朱国治下令逮捕了秀才众人,其中包括金圣叹和丁子伟等名人,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这样在七月十三日,在南京三山街被处斩,这次被处斩的共有18人。哭庙原本是苏州一代的习俗,就是在祖师爷孔圣人面前哭诉,以召集民众向官府申告,一般官府都会不敢小视而往往会采纳,结果他们撞在了朱国治手里了。

通海案也是朱国治审结的,起因是金坛县令任体坤谎称金坛士民造反,然后又诬陷蔡默.于厚.周生等十名儒生及其他仇人,罗列出38人的黑名单,又诬告金坛富商于元凯。江南按察使姚延著按着“不欲于无事中生事,更不欲以灭门事发于起,恐株连不已”,就仅判处了知县任体坤一人。王重和袁大受又是同任体坤一起的,他俩觉得不甘心,所以他俩买通了京城的御史马腾蛟,后来马腾蛟因贪污案被先处死了。朱国治不经查实,将这些人全部以通海罪逮捕入狱。朱国治原本就是给酷吏,曾说过“欲行杀戮以示威”。清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庚申(1661年8月7日),金坛县判定通海罪犯有冯征远,王明试李铭常等65人在江宁执行死刑。

江南三大案可以说都是朱国治审理的,而且三大案挨着的时间很近,都是朱国治任江苏巡抚时发生的,你可想而知江南百姓对朱国治是恨之入骨。他在任江苏巡抚的时候,搜刮了很多钱财,人称“朱白地”。他先是以人们抗交粮为由,制造了奏销案,后有罗织罪名杀害苏州名士金圣叹,倪用宾等人。江南三大案中,经过他手处死的人有120多人,还有很多下狱的。后来他看到江南快待不下去了,就上书请旨回家丁忧去了,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被革职为民。在康熙十年(1671年),被康熙帝委派去任云南巡抚,加封为太子太保兼少保,算是升官了。康熙的目的也是很明确的,就是派朱国治去盯住吴三桂,要不然不会给你升官。但是在他任云南巡抚期间,一样克扣军粮,还导致叛乱。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造反,想要收买朱国治,被他言辞拒绝了。原本他在云南任巡抚期间克扣军粮就引起了公愤,最后他死后被将士们分而食之,尸骨都没有留下一点。至于他杀没有杀他孩子就无从参考了。

纵观朱国治的一生,真是应验了那一句话“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朱国治最后还算是保住了名节,民国《清史稿》记载,吴三桂反叛之处胁迫朱国治,按察使李兴元,知府高显辰一同反清,当时朱国治就破口大骂吴三桂为无信小人,先是反叛明朝皇帝,而后又再次反叛清朝。吴三桂气急败坏,首先就拿了朱国治祭旗。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清朝将朱国治列入了“忠义”死难臣子行列,并加以褒扬优恤。民国的《清史稿》甚至将他列入了“忠义传”中。朱国治主要是在江南地区做了太多坏事,而且还杀了很多名人和地主豪绅。但他还是有眼光的,因为他坚信吴三桂反叛不会成功的,要不然以他贪婪的性格,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反叛,最后还保住了名声,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标签: 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朱国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会杀自己的儿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吴三桂

    最近重刷十多年前的老剧《康熙王朝》,当看到云南巡抚朱国治亲手杀掉自己的孩子、劝说妻子上吊自尽的时候,真的有点接受不了了,当年看剧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现在也早已为人父,最接受不了的就是看到幼年儿童被侵害,而朱国治却能对亲生儿女下手,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愤怒异常。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他朱国治可以提前派心腹

  • 历史上的朱国治毫无功绩为何反而能屡屡升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国治

    清朝朱国治是顺治和康熙时期出名的大贪官,江南一带百姓对其十分厌恶,所以暗地里称其为“朱白地”;虽然朱国治为人阴险、贪得无厌,但是朱国治在官场上还是一帆风顺,在两代君王执政期间,朱国治都得到不小的重视,虽然本人没有什么才华,但是因为他能言善辩又很会察言观色,所以朱国治在与皇帝和其他官员相处过程中有着很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产生的“副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诸葛亮,七擒孟获

    导读:三国时代基本上是旷日持久的“内战”时代,在对外作战方面,鲜有“传奇”。但鲜者,并非无有,只是少见,东汉末期乃至三国近一个世纪,中原之外患并未停息,从北到南均有“夷犯”,令三国部队不得不腾出空来,对外征战。其中最著名的战例有两起,一是曹操北征乌桓,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后人在评价这两起“外战”时,

  • 五千年历史悬案: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孟获,南蛮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进入南中以后,连连取得胜利。他听说叛军首领孟获深被当地

  • 三国史上孟获的夫人叫什么?孟获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获

    孟获的老婆是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孟获的老婆是祝融夫人,传说为火神祝融氏之后裔,于演义第九十回登场。祝融夫人以丈八长标为兵器,背插五口飞刀,百发百中。三江城被诸葛亮取得后,祝融替丈夫出阵,以飞刀伤张嶷之手,又用绊马索擒下马忠,生擒了二人;然而因受不住赵云、魏延挑衅,深入敌军陷阱,旋即被马岱以绊马

  • 解密三国:诸葛亮在蜀汉内最怕的竟然是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诸葛亮,刘封

    在蜀汉内部,诸葛亮最怕一个人,他不是蜀汉钉子户关张马黄赵,外加魏延、李严,或者法正。这个让诸葛亮感觉到害怕的人,叫刘封,《三国演义》里蜀汉称他为少将军,刘备的养子,本姓寇。荆州人寇某和刘备本来无亲无故,直到刘备在中原反抗曹操失败,南逃到荆州,二人的缘份才开始。寇某的舅舅姓刘,是汉朝宗室,勉强能和刘备

  •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鲍勋简介:曾因性情刚正而得罪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鲍勋,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鲍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鲍勋(?-226年),字叔业,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故济北相鲍信之子,官至宫正

  • 曹魏官员鲍勋是什么形象?最后为何会被曹丕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鲍勋,三国

    纵观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人才之争更胜于地盘之争,成大事者,皆因得人,人才不仅是战争的需要,更在治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以微弱之身起兵之后同楚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让曹操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曹操的对待人才的态度。鲍勋(?-226年),字叔业,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

  • 鲍勋为什么会被曹丕处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鲍勋,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曹丕处死鲍勋,一时满朝为之震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皇朝,大部分皇帝的素质都是流氓型。因此,政坛上也就充溢着一股恶浊的痞气。比起痛恨秦始皇式那股穷凶极恶的匪气来,中国人民更憎恶痞气。那种挂羊头卖狗肉、出尔反尔、无厘头的不尽折腾,使老百姓

  • 蔡阳力大无穷被称刀祖宗 关羽靠耍诈偷袭才能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蔡阳,关羽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比如在三国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牛人,很多了不起的武将,很多谋划天下的谋士,可是三国中也有很多小人物,他们也是存在于那个时代,他们也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的小人物内心独白。严舆:我只是去谈个判,结果把命丢了我叫严舆,很多人都不认识我,可是大家都会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