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关羽的大将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

杀关羽的大将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69 更新时间:2024/1/14 9:02:47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潘璋擒获关羽,并夺取了青龙偃月刀及赤兔马,而且描写了在夷陵之战被为父报仇的关兴所杀,但实际上都是虚构的小说效果。

网络配图

潘璋是东吴名将,然而更让他出名的是杀了三国名将关羽。关羽最终是被谁杀的,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各种史料的指向却是潘璋无疑。有文章专门论述此事,在此只说说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潘璋是东郡人,孙权当阳羡县长的时候,潘璋就前往跟随孙权。潘璋性情放荡,喜欢饮酒,但因为家里贫穷,经常是赊账买酒。债主上门催讨,潘璋就说等我以后大富大贵了再还。这等无赖之人,孙权反而认为他奇特可爱,于是让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孙权就让他带领。由于在讨伐山贼时立有战功,任别部司马。潘璋担任吴郡大市刺奸官期间,盗贼绝迹,因而被升任为豫章郡西安县长。刘表任荆州刺史时,百姓屡屡遭到贼寇侵扰,自从潘璋担任西安县长,贼寇不敢入境。邻县建昌强盗作乱,让潘璋转领建昌县令,加官武猛校尉。潘璋任职后,讨伐惩治百姓中的恶人,一个月便全部平定。潘璋还召集本地的散兵游勇,得到了八百人,带领着他们返回建业。可见,潘璋的行政治理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

当然,动乱年代更看重的还是军事能力。合肥战役中,魏国将军张辽突然从城中杀出,江南诸将没有防备,陈武战死,宋谦、徐盛及其部队全部败逃。潘璋由于位置在后,便驱马向前,横过马头,斩了宋谦、徐盛军中的两名叛逃者,这才止住了溃散,士兵们也再次回头接战。孙权赞赏他的勇壮,任命他为偏将军,让他带领百校部队,屯兵半州。

网络配图

孙权讨伐关羽时,潘璋与朱然截断关羽的退路,来到临沮,驻扎在夹石。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活捉了关羽,以及关羽的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孙权当即分出宜都郡的巫县、秭归二县作为固陵郡,任命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为溧阳侯。甘宁去世后,他的部队划拨给了潘璋。刘备东征伐吴,潘璋与陆逊合力抵御刘备的进攻,潘璋斩杀了刘备的护军冯习,由于杀死杀伤的敌人很多,孙权任命潘璋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魏、吴争战荆州期间,潘璋和其他将领一道抵御夏侯尚,后驻防陆口(现湖北省嘉鱼县境内)。孙权称帝,任命潘璋为右将军。

潘璋能够擒获关羽,斩杀刘备的护军将军冯习,拒敌魏国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可见其军事能力并非泛泛之辈。潘璋虽然粗鲁凶猛,但他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的兵马不过几千,但让人感觉好像是有一万兵马。潘璋还在争战驻扎时,设立军中市场,其他部队也靠他的军中市场补充军需物资。

不过,潘璋这个人军功大毛病也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问题官员。他天性奢侈,到了晚年更是变本加厉,衣服器物都超出了自己的身份而和他人攀比。更为恶劣的是,对一些富有的官兵,潘璋会杀了他们将财物夺走,像这种不守法令的事情经常会有发生。监察官员将潘璋的违法行为举报上奏,孙权爱惜他的功劳总是原谅他而不加责问。

网络配图

在《三国演义》中,潘璋是在夷陵之战中被关羽的儿子关兴杀死的。而实际情况是,潘璋死于嘉禾三年(公元234)。建安元年(公元196),孙权任阳羡长的时候,潘璋就跟随孙权,到死的时候,应该在六十岁上下。考虑到三国时期的人均寿命,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年龄。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2年,到潘璋死还有十二年的时间。尽管说小说多有虚构,但这种使用真名真事的人物,为什么会让他早死?这除了小说作者因为他杀关羽要得到报应之外,是不是与潘璋品行不端,作者的理念是这种人就不应该善终有关?

潘璋的儿子潘平,没有学到老爹打仗的本事却继承了父亲的无良品行,潘璋去世后,被流放到会稽。

三国时期,功臣爵位一般都会被儿子继承,有大功勋的人,除了有一个儿子继承父亲爵位,皇帝还会额外降恩,给另外的儿子赐爵关内侯。潘璋很早就被封为溧阳侯,死后儿子有没有继承爵位不得而知。《三国志》写潘璋死后,紧接着写儿子潘平被流放,不知是爹带坏了儿子还是儿子坑了爹?这笔账虽然是算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情却能够说得明白,这父子俩都是品行不端。

标签: 关羽潘璋

更多文章

  • 潘璋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潘璋是如何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潘璋,东吴十二虎臣,三国名将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小

  • 潘璋简介 三国东吴名将率部生擒关羽的潘璋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潘璋,东吴十二虎臣,三国名将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小

  • 曹操与张绣:为何“盗婶”仇人相见分外亲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张绣,三国

    张绣的那笔旧账,曹操父子都明明白白地记着呢! 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族子,张济死后,张绣接手他的工作。不久,曹操打来了,张绣吃了败仗,投降了曹操。本来,张绣这次是准备跟着曹操闹革命的,但没有想到曹操会在吃紧的战事里,和自己的婶婶,即叔叔张济的遗孀好上了。这曹操也是欺人太甚。又气又恨又悔的张绣决定反曹。

  • 揭秘:三国中为何曹操与张绣仇人相见分外热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张绣,仇人

    导读: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族子,张济死后,张绣接手他的工作。不久,曹操打来了,张绣吃了败仗,投降了曹操。本来,张绣这次是准备跟着曹操闹革命的,但没有想到曹操会在吃紧的战事里,和自己的婶婶,即叔叔张济的遗孀好上了。这曹操也是欺人太甚。又气又恨又悔的张绣决定反曹。张绣在夜间突袭曹营,沉醉在美色中的曹操根

  • 曹操长子曹昂简介 曹昂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昂,曹操,三国

    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後,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於宛城。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

  • 曹操长子曹昂怎么死的?曹昂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曹昂,三国

    曹操一生杀人无数,杀了一些该杀的人,也杀了一些不该杀的人。比如征讨吕布,扫平袁术,剿灭袁绍,安定张鲁,曹操的杀戮让混乱的中原终于能够一统,让奄奄待毙的小民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曾经“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中原地区,在曹操的努力下又有了一丝人气,代价很沉重,但总算是以杀止杀,利大于弊。曹操也凭此建立

  • 兵精粮足的刘璋为何弃城投降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璋,刘备

    刘璋,是汉末实力强劲的诸侯之一,从黄巾起义之初,其父刘焉就主动申请担任益州刺史。之后二十多年盘踞益州,成为独立于中央之外的一方霸主。益州,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有都江堰的灌溉,有山川的护卫,使得益州粮草丰美,而且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之说。三国中后期,司马懿多年来对蜀国采取守势,也正是因为蜀

  • 三国中荆州高士刘巴为什么看不起仁德之主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巴,刘备

    刘巴是位高人,天下知名。当刘巴去世之后,魏国的尚书仆射陈群还专门写信给诸葛亮,打听刘巴的消息,称呼刘巴为“刘君子初”,语气非常尊敬。即便是东吴的孙权,也说:“若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哉!”孙权称赞刘巴为高士,主要是指刘巴做了两件一般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当初,在曹操攻破襄阳之

  • 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 三国传奇人物刘巴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巴,诸葛亮,三国

    导读: 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巴十八岁时,刘巴就在荆州担任郡署户曹吏主簿。当时刘备正好来荆州投奔刘表

  • 刘巴简介:令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三国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国人物

    导读: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见《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彻”,就是刘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