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是三国第一名将?擒拿关羽勇斗张辽举世无双

谁是三国第一名将?擒拿关羽勇斗张辽举世无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1/4 19:53:08

《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不仅功勋卓着,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

据记载,春秋初年吕国灭亡后,吕氏子孙逃散到邻近的郑、晋、齐、鲁、卫等国。如今,吕姓人在全国均有分布,甚至播迁到了海外。

这2000多年间,吕姓人都经历了哪些大规模的迁徙?迁徙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不寻常的故事?

北方播迁

秦汉时,吕氏主要在北方迁徙

据记载,春秋初年,吕国的邻居申国被楚文王攻灭。吕国公族害怕强楚也来攻打他们,遂举国东迁,在新蔡一带重新建立吕国,史称“东吕国”。

然而没过多久,当时较为强大的宋国举兵攻打东吕。人单势孤的东吕很快被消灭,吕氏家族四散逃亡,来到郑、晋、齐、鲁、卫等国居住,从此不再显赫。

在宗法制盛行的先秦时代,家族地位一旦丧失,族人很难重整旗鼓,吕氏也似乎从此销声匿迹。史籍记载中,“吕氏”的称号直到战国晚期才重新出现,这就是卫国人吕不韦。吕氏家族潦倒到什么地步?看看吕不韦的商人出身就知道了。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在当时是“下等人”,比一般平民的身份还差两级。

秦汉时期,吕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并主要向北、向西播迁,在山西西南部一带形成望族。这时的吕氏以吕公家族为代表,他的女儿便是汉朝第一位皇后吕雉,这支吕氏家族在汉初盛极一时。

西汉末年,吕尚的一支后裔迁居琅琊郡(今山东日照一带);东汉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一支吕氏迁居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一带),当时着名的猛将吕布,便是这支吕氏家族的后裔。

吕氏南下

曾因战乱大规模南迁

吕氏文化研究者吕明强介绍,吕氏南迁始于汉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有吕氏族人聚居,但人数尚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吕氏开始大量南迁,尤其是永嘉之乱以后,迁徙规模就更大了。这一时期,南方北方都出现了不少十分有名的吕氏族人。

爱玩“三国杀”游戏的读者,对吕蒙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不仅功勋卓着,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

而同时期的吕岱吕范两人,也同是孙权帐下的重臣、大将,他们的功劳与吕蒙相比不遑多让。三吕同在一朝,可见当时吕氏在南方已经发展兴盛。

而北方吕氏则以南北朝时期的吕光为代表。他建立的后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吕姓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后凉在历史上存在了48年,开发了当时的西部地区。

两宋时期

“三世四人”的吕氏家族

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吕姓政治家、思想家,而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三世四人”的吕蒙正家族。

《宋史》记载,后晋年间,吕蒙正出生于洛阳一个官宦家庭,但幼时和生母被赶出家门,寄居在洛阳郊区的寺庙里。他在一座山洞里苦读十年,并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考中状元。

11年后,他被宋太宗任命为相。不过,他多次直言上谏触怒皇帝,并因此三次遭贬,三次复任宰相。吕蒙正有7个儿子,均在朝为官,宋真宗有心提拔他们,而吕蒙正却称“诸子皆不可用”,只有侄子吕夷简是“宰相才”。他“荐侄不荐子”的做法,在当时被推为公正无私的典范。

宋真宗死后,继位的宋仁宗年幼,刘太后临朝称制。身为宰相的吕夷简一方面要小心翼翼约束刚愎自用的刘太后,另一方面还要辅佐教导年幼的宋仁宗,并在这种情况下使“朝中无事、四海晏然”,可谓鞠躬尽瘁。

吕公着是吕夷简的长子,在宋哲宗年间官居宰相,与司马光同心辅政,他辅政期间四海承平。

吕公弼是吕夷简的次子,与长兄吕公着同朝为官,官至枢密使,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部长。此外,吕公弼的书法也着称于世,《子安贴》等流传至今。

此外,在宋一朝有名的吕氏家族还有以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为代表的蓝田吕氏,以宰相吕惠卿为代表的泉州吕氏,以及以名相吕颐浩为代表的齐州吕氏等,可见吕氏家族在宋朝人才辈出,并且多出名相。

标签: 三国名将关羽张辽吕蒙

更多文章

  • 张辽简介 三国魏国曹操五子良将之首张辽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三国,魏国猛将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

  • 白马义从是什么? 东汉将领公孙瓒麾下部队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白马义从,东汉,公孙瓒

    白马义从:白马义从原指跟随公孙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公孙瓒在与胡人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由于公孙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三国

  • 公孙瓒与袁绍为何翻脸?公孙瓒和袁绍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公孙瓒,袁绍,三国人物

    袁绍、公孙瓒之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众位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其中袁绍和公孙瓒就是最先登上舞台的两位。尽管是同台表演,但是二人是前世无冤,近世无仇,而且二人的根据地也没有重合之处,为何二人最后水火不容,兵戈先见呢,这话要从头说起。公孙瓒,字伯珪,出生在幽州辽西郡令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有着

  • 夏侯渊的儿子们都叫什么?夏侯渊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夏侯渊,三国人物

    夏侯渊的儿子们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敦的族弟,曹操的小姨子的老公,有勇力,有将才,屡创战功,是曹操手下一个重要的战将,在三国中大大的有名气。读夏侯渊的传记读到他的那些儿子,忽然发现他的儿子们也都很有意思,他们的经历又各不相同,有喜有忧,有顺利有挫折,更有激烈的矛盾和叛逆。夏侯渊一共有7个亲生儿子,衡,霸

  • 夏侯渊用什么武器?曹操手下猛将夏侯渊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侯渊,三国人物

    导读:三国时代里,大多数武将的武器都是枪和弓,夏侯渊能骑能射,应该是拿弓箭吧,腰间应该配了把刀。据三国演义中所述,夏侯渊的武器是枪;但是在很多史书中又说他斩杀某某来看,用的貌似又是刀;在权威一点的三国志总并没提到他的武器。不过就近年来以三国为题材的游戏中看的话,大家都比较认同他拿刀的说法.。另外弓箭

  • 夏侯渊简介 三国征西将军夏侯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渊,三国人物

    导读:夏侯渊(?-219年),东汉末年名将。字妙才,夏侯惇族弟,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擅长千里奔袭。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

  • 揭秘:历史上曹操为何对典韦和郭嘉大哭特哭?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典韦,郭嘉,哭

    导读:“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操就是一个有泪不轻弹的热血男儿。曹操得知父亲曹嵩被人谋财害命后,也不过“哭倒于地”。曹操的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为了掩护曹操脱险,一个被“乱箭射死”,一个被“砍为肉泥”,曹操“俱无深痛”。自己的亲人死了,曹操除了心中哀伤,更多的是“切齿”愤怒。但是,当典韦和郭嘉这两个与自己

  • 三国典韦简介 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典韦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典韦,魏国,魏国猛将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

  • 庞统之死:围攻雒城中箭而亡 并非是死于落凤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庞统,落凤坡,三国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

  • 庞统献连环计:凤雏庞统的连环计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凤雏,庞统,连环计

    导读:庞统是刘备政权中与诸葛亮齐名的谋略家。司马德操号称水镜先生,他曾说过:“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之才与诸葛亮孔明不相上下。庞统小的时候,由于长得丑,又黑又矮,所以别人没有发现他的才华,但当时颖川的司马徽却善于发现人才。一次司马徽在树上采摘果实,庞统就坐在树下,两人开始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