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超简介:三国五虎上将之马超的资料简介

马超简介:三国五虎上将之马超的资料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73 更新时间:2024/1/14 23:04:44

导读: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羌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

马超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马腾少时家贫,全靠砍柴卖柴为生。他身长八尺,体貌雄异,性情贤厚,人多敬之。马超从小生活在羌族地区,因此当为羌族人。

汉灵帝末年,马腾与韩遂、边章等人在西州起兵。董卓入关,劝说马腾、韩遂共图山东。于是,初平三年(192年),韩遂、马腾率部到长安。适逢董卓死,李催等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让他回金城,任命马腾为征西将军,派他驻守郿县。后马腾、韩遂想袭击长安,诛杀李催,兵败,退还凉州。

司隶校尉钟繇镇守关中,写信给马腾、韩遂,向他们陈说祸隔利害。马腾便派长子马超随钟繇到平阳去讨伐郭援、高干,大破之,马超部将庞德亲手斩杀郭援。马超作战中曾被飞箭射中,他用布袋把伤脚装缠起,继续作战,名动三军。战后,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后又受任命为谏议大夫。

马腾与韩遂,原来关系比较密切。但时日一久,渐生嫌隙,反目成仇,互相攻杀,连年不息。后经人劝说,二人方才和解。

建安十三年(208年),朝廷将马腾调还京师,任命他为太尉,任命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让他统领马腾的部队。马超统军后,即与韩遂联合。马超转战关西一带,甚得当地羌族人民的拥护。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讨伐张鲁,派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钟繇合兵。此举威胁到马超部的存在和发展。

关中诸将见曹操舍关中而远征张鲁,怀疑他的目的不在张鲁,而是用伐虢取虞之计,于是,十部皆反,拥众十万,屯据潼关。这十部包括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粱兴、成宜、马玩。曹操派安西将军曹仁引兵抵挡,并对诸将说:“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同年七月,曹操亲自率兵进击马超等。八月,兵至潼关。

曹操在与韩遂、马超单马对话,马超恃勇欲捉曹操,但见许褚嗔目而盼,未敢妄动。曹操遂密遣徐晃、朱灵率4000精兵从蒲阪津(今山西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乘虚渡过黄河,据河西为营,截断马超退路。接著,曹操安排船筏,欲率大军渡河北。马超对韩遂说:“我们应该预先到北岸驻军,阻挡曹兵,使他们不得渡河。不过二十天,河东粮尽,曹操的部下一定会大乱溃逃。”韩遂却说:“可以让他们渡河。兵法云:‘兵半渡可击。’待他们渡到一半,我们从南岸击之,岂不痛快!”马超的计策没有被施行。曹操后来知道此事,叹息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

闰八月,曹操挥军北渡,曹操自领卫队百余人留在南岸断后。这时,马超率步骑兵万余人追击而来,箭如雨下。超率步骑兵万余人追击而来,曹军处境十分危急。曹操部下校尉丁斐放出大批牛马,马超军争相取马,曹操遂在卫将许褚掩护下渡过黄河。尔后沿河岸立栅,为甬道南进。马超退守渭口(今陕西华阴境)。

时至九月,西北气候已相当寒冷,曹操用娄圭之谋,夜渡渭水,聚沙灌水,一夜之间冻冰为垒,架起浮桥,曹军全部渡至渭南。曹操料马超必来夜袭攻营,于是预设埋伏,击败马超军。马超受挫,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

这时,曹操采纳谋士贾诩的计谋,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利用过去与韩遂的友谊,故意在两军阵前和他叙旧;又故意涂改给韩遂的书信,使之落到马超手里,引起马超的疑忌,促使他们内部矛盾激化。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军发起进攻。先以轻装骑兵向马超挑战,以机动战法与之周旋,俟其疲惫,将马超等诱入伏击地域,然后出动精锐重装骑兵由两翼夹击,遂大破关中军,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逃往凉州(今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曹操统兵追击,直到安定(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时曹操闻北方田银、苏伯在幽州、冀州起事的消息,即率军撤回。

建安十七年,汉廷下诏,杀死马腾,夷其三族。曹操退兵时,杨阜曾劝他。杨阜说:“超有信(韩信)、布(英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曹操东归不久,马超果然卷土重来,率领羌人、胡人袭击陇西,各郡县都起来响应。只有凉州刺史韦康在冀城(今甘肃甘谷东)坚守不降。

建安十八年(213年),马超尽得陇西所有部队,又得到张鲁派大将杨昂所率援军的帮助,集中1万余人进攻冀城。马超军将冀城重重围困,从正月一直猛攻到八月,朝廷救兵也没到来。韦康便派别驾阎温出城向驻军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的夏侯渊告急。阎温乘夜从水中潜出,第二天,马超的士兵发现了水迹,捉获了阎温。

马超带著阎温到冀城外,让他向城中喊话,说东方没有救兵,想以此瓦解城中守军斗志。但阎温却大声救兵不过三日就到,请诸位勉力守城。马超大怒,但由于冀城久攻不下,就慢慢劝导阎温,让其回心转意。阎温说:“臣子事君,有死而已,决无二心。而你却让我说不义之言,作不义之人,你还是死了心吧!”马超只好斩杀阎温。

冀城守军待援无望,于是,刺史韦康及太守不顾杨阜的劝阻,向马超献城投降。马超入城后,杀死韦康及太守,自称征西将军、凉州牧,掌管凉州地区的军政大权。曹操令夏侯渊率军驰援冀城,未到而冀城已落入马超之手。当援军进至距冀城200余里时,马超军出城迎击,夏侯渊军与战失利。此时,又有氐人首领从兴国(今甘肃秦安东北)起兵响应马超,夏侯渊恐腹背受敌,遂率军撤回。

原冀城属吏杨阜不满马超残暴,借为妻子办葬事之机逃出,投奔驻军历城(今甘肃西和北)的表兄抚夷将军姜叙,劝说他以所属兵力铲除马超,为韦康等报仇雪耻。姜叙又联络赵昂、尹奉、李俊等人,秘密磋商讨伐马超的谋略。他们先派人进入冀城暗中结交梁宽、赵衢,使他们在城中作内应。九月,杨阜与姜叙率兵袭击卤城(今甘肃礼县境),赵昂、尹奉进兵占据祁山城(今甘肃西和东北)。马超闻讯大怒,赵衢趁机故意怂恿马超亲自出城进击。等马超一出城,赵衢和梁宽立刻紧闭城门,把马超的妻儿老小全部屠杀。马超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遂突击历城,掳杀姜叙的老母和赵昂之子赵月。杨阜率军与马超决战,身负五处重伤,终于将马超击败,马超向南投奔汉中张鲁。经此战,马超拥兵割据的势力被翦除。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马超在张鲁支持下,为夺取凉州,卷土重来,包围祁山(今甘肃西和东北)。杨阜、姜叙向驻守长安的护军将军夏侯渊紧急求援。有人说,须报请曹操批准,然后才能发救兵。夏侯渊认为,曹操远在邺城,往返几千里,若去请示,必然贻误战机。于是,当机立断,立即出兵援救祁山,命将军张郃率5000步骑兵,担任先锋。援军与姜叙守军共同击败马超军。马超战败,退走汉中,依附张鲁。

张鲁任命他为都讲祭酒,并想把女儿嫁给他。有人劝阻,认为马超妻子遭受惨祸,均由马超引起,他不能爱亲,焉能爱人,张鲁这才作罢。

马超当年未与曹操作对时,他妾的弟弟叫种的居留在三辅。马超兵败来投,种已先在汉中。正旦,种向马超祝寿。马超捶胸吐血,说道:“一家百口,同日丧生。如今剩我二人,还祝贺什么!”

马超见张鲁难成大事,又遭到张鲁部将杨昂的嫉妒,心中抑郁不平。时刘备正围攻成都,日久不下,知马超情况后,派江宁督邮李恢前去劝说。马超便从武都逃入氐中,给刘备写密书请降。

刘备得信大喜,说:“我的益州免”。于是,派人迎接马超,让他先停下来,暗地拨给他不少士兵,增加他的兵威。然后,命他率兵直逼成都城下,屯驻城北,城中震怖。不到十天,慑于马超的威名,仅打开北门投降了刘备。刘备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并让他沿袭了曹操封的都亭侯。

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马超为右将军,授予符节。章武元年(221年),马超升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漦乡侯。策曰:

“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章武二年(222年),马超去世,亨年四十七岁。临终,马超上书刘备:“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刘备追谥马超为威侯,其子马承嗣。马岱后官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

点评:马超戎马半生,但有勇无谋,以至家族覆灭,自己也颠沛流离。他的遭遇,正是当时军阀混战社会的缩影。

标签: 马超马超简介

更多文章

  • 马超和赵云谁厉害?马超和赵云的武力哪个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超,赵云,三国人物

    导读:马超与赵云两人都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两人终其一生未曾交手,所以很难判断谁更胜一筹。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来看:马超更胜于领兵打仗,而赵云更胜于冲锋陷阵。因为据史书记载,马超的西凉军与中原的军队做战方式迥异,他是采用古罗马的做战方式,持巨盾,投标枪,所以西凉军的做战能力远远强于中原军队,这是马超的军队能

  • 三国大将黄忠是怎么死的?黄忠的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忠

    大将黄忠怎么死的?黄忠,字汉升,公元147年生,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

  • 黄忠简介 三国刘备时期蜀汉三老将之黄忠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忠,三国,蜀汉名将

    黄忠(?-220年),字汉升(《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引《蜀志》中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黄

  • 三国演义第80集剧情 黄忠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忠,战死

    三国演义第80集剧情富池口吴军大败,东吴老将程普也中箭而亡。战后,黄忠箭伤加剧,不治身亡。刘备立誓攻克东吴,斩杀孙权。随后,蜀军直逼东吴的最后屏障——彝陵。危急之下,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吴军韩当军营,蜀军猛攻,连续攻克吴军数十座军寨。韩当奉陆逊之命后撤,继续扎寨抵抗。吴军帐内,陆逊继续命令

  • 武将太史慈的墓在哪?武将太史慈的墓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墓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挡土墙长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宽约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7个大字“东来太史慈之墓”。太史慈墓早已不见,1872年修筑城墙时发现,后屡次修治。抗战前,曾修葺一新,建国

  • 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三国名将太史慈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史慈,怎么死的,死因

    太史慈之死:太史慈,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以孝、信、义见称。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

  • 太史慈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武将太史慈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史慈,三国,吴国武将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

  • 凌统与甘宁什么关系?凌统与甘宁有什么恩怨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凌统,甘宁,三国

    凌统与甘宁什么关系?凌统与甘宁有什么恩怨纠葛两人先敌后友。甘宁先是江贼,后来在黄祖手下做事,在这时候杀死了孙策的部将凌操,就是凌统老爹,又因为一直不受重视,投靠了孙权.这时候甘宁和凌统一起在孙权手下为将,凌统一直想杀甘宁为父报仇。甘宁也不是怕事的,凌统找来就打,孙权不知道劝解多少次.这两个一个是忠良

  • 甘宁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甘宁,三国,吴国大将

    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当地闻铃响,即知道是甘宁出现。夺取船货二十余年,后停止抢劫,熟读诸子。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不

  • 许褚怎么死的 历史上曹魏虎将许褚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许褚,三国,魏国虎将

    许褚怎样死的:许褚,生年不详,天生神力,谯国谯人。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许褚是曹操帐下数一数二的猛将。许褚与张辽分别担任曹操军中重要的文武代表,二人经常作为曹操的心腹爱将而并列。在接上来就由小编来探讨下许褚是怎样死的。三国志中只有这几个字:褚薨,谥曰壮侯。附《三国志魏书许褚传》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