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马超怎么死的? 简述马超之死

三国马超怎么死的? 简述马超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14 更新时间:2024/1/7 21:27:34

《三国志.彭漾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的彭漾被刘备贬官到外地,便满腹牢骚来找马超发泄。一开始,郁郁不得志的马超也随口附和了几句。彭漾以为遇到知己,便不知天高地厚地“煽动”马超:“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推崇自己和马超,一文一武,一相一将,一主内一主外,就可以安定天下;另一种就属大逆不道了:打算一内一外,里应外合,夺取政权。但不论哪一种解释,都是狂妄的,完全可能给自己招来灭们之祸。马超听了他的一番狂言,默默无语。待彭漾一走,便立即上表刘备,揭发他的“大逆不道”。彭漾立即被捕,不久被处死。

马超这番行为,确实不够光明正大。因为是他先符合彭漾,也发了几句牢骚,才引出彭漾后面的大逆不道之言。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了自保,便干起告密的勾当,把彭漾推入绝境,这样的行为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由此事也可以想象马超在刘备手下那种战战克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神态。可想而知,马超在蜀汉受到的猜忌和排挤是如何的明显。否则,他既不会有寂寞之感,也不会有“危惧”之感的。马超出身名门,为一代名将,为刘备取成都立过大功,却受到这样的猜忌和排挤,不是太冤枉了吗?同样为降将的马岱黄权王平,和姜维都受到了信任,授予重任。惟独马超却不同,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马超本人的因素了。

最能说明马超的行事与为人的,莫过于潼关大战了。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打算出兵汉中,讨伐割据该地的张鲁,准备先派大将夏侯渊率军出河东,再到关中与驻扎那儿的钟瑶会合,有人向曹操提出,大军西进很可能引起盘踞关中和河西地区的马超和韩隧的疑惧,以为此举是针对他们,从而导致他们互相煽动,其兵叛乱,请曹操慎重行事。曹操没有听从这个意见,在他看来,马超,韩遂这类地方军阀迟早要收拾的,如果他们起兵叛乱,

正好给他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乘机歼灭,即使如此,曹操还是认为马超不见得会起兵,因为马超有一个极其严重的顾虑,这就是他的父亲和马腾全家的的身家性命。

马腾的父亲曾在河西地区当过地方官,后来丢了官,就留居当地,还娶了一位土著女子,生下了马腾。马腾身材伟岸,仪表堂堂,但性情温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腾归顺了曹操,曾出兵帮助攻击袁绍的女婿高干,以后,马腾与韩遂不和,便上表请求到京城为官,决心依靠曹操这棵大树,安度晚年了。马腾全家居于邺城,实际上已成为曹操的人质,只要马超有任何“不轨”的行为,势必危及老父和全家,这是明白无疑的。正是基于上述两种考虑,曹操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毅然出兵河东。马超听到曹操出兵河东的消息,立即联络韩遂,程银,侯选等十部起兵叛乱。曹操亲率大军讨伐,与马超在潼关数度激战,最后大获全胜,完全控制了关中地区。

古代法律规定,造反者满门抄斩,铢灭九族,这一点马超不会不知道。然而,他为了自己的底盘和实力,只因为一种并不明确的威胁,便置父亲和全家的性命与不顾,悍然起兵叛乱。结果,马腾和的他的两个儿子马休。马铁以及全家两百余口全部成了曹操的刀下之鬼,而马超自己也一败涂地,人马底盘全部丢掉,到处亡命。

按照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马超的行为可谓不忠,不孝,不义,不智,既自私,又狭隘。自汉代统治者标榜“以孝治天下”以后,社会上最看重的道德就是“孝行”。因此,马超的所作所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遭到几乎所以人的蔑视和唾弃。

标签: 马超三国人物

更多文章

  • 马超简介:三国五虎上将之马超的资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马超,马超简介

    导读: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羌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超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马腾少时家贫,全靠砍柴卖柴为生。他身长八尺

  • 马超和赵云谁厉害?马超和赵云的武力哪个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超,赵云,三国人物

    导读:马超与赵云两人都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两人终其一生未曾交手,所以很难判断谁更胜一筹。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来看:马超更胜于领兵打仗,而赵云更胜于冲锋陷阵。因为据史书记载,马超的西凉军与中原的军队做战方式迥异,他是采用古罗马的做战方式,持巨盾,投标枪,所以西凉军的做战能力远远强于中原军队,这是马超的军队能

  • 三国大将黄忠是怎么死的?黄忠的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忠

    大将黄忠怎么死的?黄忠,字汉升,公元147年生,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

  • 黄忠简介 三国刘备时期蜀汉三老将之黄忠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忠,三国,蜀汉名将

    黄忠(?-220年),字汉升(《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引《蜀志》中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黄

  • 三国演义第80集剧情 黄忠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忠,战死

    三国演义第80集剧情富池口吴军大败,东吴老将程普也中箭而亡。战后,黄忠箭伤加剧,不治身亡。刘备立誓攻克东吴,斩杀孙权。随后,蜀军直逼东吴的最后屏障——彝陵。危急之下,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吴军韩当军营,蜀军猛攻,连续攻克吴军数十座军寨。韩当奉陆逊之命后撤,继续扎寨抵抗。吴军帐内,陆逊继续命令

  • 武将太史慈的墓在哪?武将太史慈的墓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墓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挡土墙长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宽约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7个大字“东来太史慈之墓”。太史慈墓早已不见,1872年修筑城墙时发现,后屡次修治。抗战前,曾修葺一新,建国

  • 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三国名将太史慈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史慈,怎么死的,死因

    太史慈之死:太史慈,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以孝、信、义见称。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

  • 太史慈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武将太史慈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史慈,三国,吴国武将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

  • 凌统与甘宁什么关系?凌统与甘宁有什么恩怨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凌统,甘宁,三国

    凌统与甘宁什么关系?凌统与甘宁有什么恩怨纠葛两人先敌后友。甘宁先是江贼,后来在黄祖手下做事,在这时候杀死了孙策的部将凌操,就是凌统老爹,又因为一直不受重视,投靠了孙权.这时候甘宁和凌统一起在孙权手下为将,凌统一直想杀甘宁为父报仇。甘宁也不是怕事的,凌统找来就打,孙权不知道劝解多少次.这两个一个是忠良

  • 甘宁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甘宁,三国,吴国大将

    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当地闻铃响,即知道是甘宁出现。夺取船货二十余年,后停止抢劫,熟读诸子。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