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彭羕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诸葛亮要弄死他

彭羕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诸葛亮要弄死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1/1 19:35:40

蜀汉政权建立初期,发生了一件扑朔迷离的事情,也就是彭羕事件。话说彭羕因为军事才能,而受到刘备器重和,后来因为诸葛亮劝说,刘备渐渐疏远彭羕,并将彭羕流放外地。彭羕离开成都时,和马超吃了一顿饭,酒席之间,彭羕发了几句牢骚,结果被告发,最后被处以极刑。

话说彭羕原本是刘璋手下的小官,因为得罪了刘璋,刘璋很生气,于是把他的头发胡子剃了,给他戴上枷锁,去当了奴隶。正赶上这时候,刘备入川,彭羕考虑再三,于是投奔了刘备。经过庞统法正的推荐,彭羕投到了刘备麾下,并得到了重用。

然而虽然彭羕受到重用,但是却始终得不到诸葛亮的接纳,诸葛亮对他有很深的敌意。《三国志》记载到诸葛亮表面上对彭羕不错,但是那内心对他有很大的抵触,屡次对刘备说彭羕不堪重用,有二心,将来会有问题。刘备信了诸葛亮的话,慢慢的疏远了彭羕,后来彭羕被贬为江阳太守。理论上说彭羕被贬为太守,结局也不是很差。但是一顿莫名其妙的饭局让他走上不归路。

彭羕走时没有程,而是去了马超家。马超刚开始看到他也很诧异,但是马超也很热情,招呼他留下了吃饭。然后吃饭之时发了几句牢骚,说了一句话最终让他走向悲催的结局。他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也很吃惊,彭羕走后,马超将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快将彭羕下到大狱里。一般看来,彭羕是咎由自取的,然而仔细品味,事情却并非如此。

先说彭羕虽然心里不痛快,断然决然不敢给人面前说到造反,彭羕造反找到人也不对,马超虽然官职不低,但是彭羕职务能否高攀的上呢?再者马超并不领兵,彭羕与其联系马超,还不如联系南方的雍闓和孟获更合适;彭羕和马超不沾亲带故,为何彭羕临走之时却去了马超家呢?这令人费解。

由此可见,马超的饭局就是一个陷阱,专等彭羕往陷阱里面钻。二人并没有太多厉害关系,那么要对彭羕出手的又是谁呢?由《三国志》记载可以看出,真正要陷害彭羕的是诸葛亮,而马超只是个帮凶而已。依据《三国志》记载,可以知道刚开始刘备非常认同彭羕,信任他。可是这件事引起了诸葛亮的不快,诸葛亮感觉了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

为了打击彭羕,诸葛亮多处向刘备进言,但是刘备也仅仅将彭羕贬官而已,诸葛亮为了达到目的,给彭羕致命的打击,于是在彭羕未离开成都之时,让马超引诱,诬陷彭羕。基本上可以肯定,彭羕并没有主动去找马超,马超应该是主动邀请彭羕的。彭羕受到马超邀请,不自觉地放松警惕,于是大发牢骚。这下正中马超下怀,于是不久马超就进言给刘备,很快彭羕就走向生命的终点。

其实彭羕一事也是蜀汉政权内斗的表现。刘备和诸葛亮手下的大部分人都是荆州人士,入川之后,本地人对荆州人很排斥,蜀汉政权只要有三个主要派系:荆州派,西川派,元老派。元老派大多权柄已失,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荆州派和西川派。荆州派在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刘备为了安抚人心,重用了一批西川人士,如法正,孟达,彭羕等人。但是即使如此,两大主要派系也是明争暗斗。

诸葛亮为了自己能更好的把持政权,排斥了一帮有能力的人,西川派系自法正去世后,孟达投降曹魏,彭羕诛死,大部分西川人士不得已开始改换门庭,而刘备对此也听之任之。表面上看这个责任与刘备无关,实际上这恰恰损坏了刘氏政权的利益。而彭羕也是这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可见彭羕的悲惨结局并不仅仅因为一顿饭局,而是蓄谋已久,是一场政治阴谋。

标签: 彭羕

更多文章

  • 这座山有多牛?古代帝王连膜拜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帝王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整个国家都是他的,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就是有这么一座山,一般的帝王都没有资格膜拜,除非是建立了丰功伟绩。它就是被称为“五岳之首”的泰山。泰山,又被称为又名岱山、岱宗、东岳等。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头颅幻化而成,自古就被认为是神山,被世人所崇拜。

  •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吓得朝鲜国王连连谢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

    在统治前期,朱元璋极少杀文臣。到了洪武中期,天下已如磐石之安,朱元璋对自己的流氓本性不再刻意压制。他对文臣,一方面要任用他们安邦治国,另一方面,因为知识分子到处都是,用不过来,稍不高兴,就随手杀掉,毫不可惜。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死于朱元璋的文字狱。虽然朱元璋越来越看不起知识分子,但他对知识分子的防范戒

  • 这座山有多牛?一般帝王连膜拜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泰山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整个国家都是他的,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就是有这么一座山,一般的帝王都没有资格膜拜,除非是建立了丰功伟绩。它就是被称为“五岳之首”的泰山。泰山,又被称为又名岱山、岱宗、东岳等。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头颅幻化而成,自古就被认为是神山,被世人所崇拜。

  • 揭秘: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一向宠信的侍从学士宋濂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宠信,宋濂,明朝

    导读:金华府浦江县人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坛翘楚,据说他“六岁能为诗歌”,先后游学于吴莱、柳贯、黄溍,文名满海内。元末,当局延聘他为翰林学士、国史馆编修,他婉言谢绝,遁入仙华山当了道士,道号玄真子。至正二十年(1360),他接受正在打天下的朱元璋邀请,出山前往金陵。他是一个纯儒,没有刘基的谋略,甚至也提不

  • 宋仁宗向宠妃施“苦肉计”:大臣唾沫留脸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仁宗,苦肉计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

  • 张裔一生有哪些成就?三国张裔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裔

    张裔研究《公羊春秋》,广泛涉猎《史记》、《汉书》。汝南人许文休进入蜀地后,认为张裔干练敏捷,是中原一带像钟繇一类的人物。刘璋时期,张裔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张飞从荆州由垫江进入蜀地,刘璋授予张裔军队,让他在德阳陌下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张裔作为刘

  • 三国时期的倒霉蛋张裔,有多倒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时,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张飞入蜀地,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刘备答应他对刘璋以礼相待并安抚刘璋部下,张裔

  • 解密:蜀国俘虏张裔是如何巧妙地羞辱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国,张裔,孙权,

    张裔是三国史上一个不太知名的人物,但在蜀国的职务还是比较高的,不然《三国志》也不会给他立传。张裔出生于165年,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博学多才,又精明能干,深得当时刘璋的器重。后来刘备占据四川,也很重用张裔,任命他为巴郡太守。张裔有段时间运气不太好,任益州太守时,在赴任的路上竟然被叛贼俘虏,送到东吴孙

  •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杨洪人物生平简介,诸葛亮为什么看好杨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洪

    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杨洪曾在益州多个郡中任职,刘备夺取益州以后,犍为太守李严任命杨洪为功曹。后来因李严意欲搬迁犍为郡的治所,杨洪极力劝谏未被采纳,于是辞去功曹职务,请求退居。李严打算推荐杨洪到州府,任蜀部从事。刘备前往征夺汉中时,急信要求朝中发兵援救,军师将军诸葛亮以此事询问杨洪,杨洪说:“汉中之地为

  •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发生动乱,杨洪一人就平息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

    夷陵之战是刘备军事生涯里最为惨败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损失了当时蜀汉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战败之后的刘备聚拢溃兵扼守在白帝城企图阻止东吴的军队深入蜀地,不过还好孙权见好就收并没有将蜀国赶尽杀绝的意思主动派遣使者求和,刘备有了一个台阶下当然就答应了孙权请和的要求。刘备和孙权讲和暂时是缓解了外患的问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