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濮阳兴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濮阳兴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34 更新时间:2023/12/13 15:09:49

东吴的临终托孤人选:周瑜濮阳兴,越到后面越差。在三国这个时代,托孤往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戏码,比如说到了后期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成为了君臣配合的一个良好的模版。曹丕在临死之前还拉着司马懿以及一些大臣们的手,也想来一出类似于刘备这样的托孤,让他们效仿诸葛亮。可是让曹丕死都没有想到的一件事情,是他信任的司马懿最终会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拉倒了魏国的江山,最终建立了晋朝。

如果其实小编不得不说的是,相比较蜀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而言,在东吴托孤这件事情上一直都是有着一个非常深的传统的,并且做的要比这两个国家更好。从孙策在位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直到东吴的倒数第二任皇帝都曾经以托孤来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只是东吴的托孤水平竟然是一代不如一代,这到底是怎么样的回事呢?难道是这些皇帝真的没有能够使人善辩的能力了吗?

那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东吴最早的托孤大臣,也就是当时孙策去世的时候留给孙权的周瑜和张昭这两位大臣了。这两个人对于当时的东吴来说,堪称是两根大柱。周瑜主要管的是外在的战争之类的事情,训练军队,而张昭主要管的是朝堂上面的一些事情处理国政大事。

而当时孙权虽然说名义上是占据了江东这一块儿地区,在实际上他们的根基仍然非常的不牢固,那些世家大族们跟孙权仍然是没有建立什么正式的君臣关系,本来孙策如果能够多活几年的话,小编相信这些根本都不是事情,可是孙策这个人并没有将自己的基业打的非常牢固,就已经去世了,那这样的重大的全部都落到了刚刚继位的孙权的身上。

而孙策对于周瑜和张昭这两个托孤大臣的信任,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把他们选为托孤大臣上面,他甚至对张昭曾经说过,如果孙权真的不能担当起东吴的大任的话,那张着就可以自己去占据自己所打下来的这份成果,而孙策对于张昭的这种信任,想必对于周瑜以及张着这两个大臣而言,自然也是非常的感动,并且也一定会下定决心,一定好好为东吴出力。

而孙权在刚刚继位的时候,大家只是把他当作一位高权重的将军对待罢了,只有周瑜对待孙权用了应该有的君臣的理解,而后来曹操在发动大军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想要吞并江东,也是周瑜站了出来,为了孙权主动的去迎接这场战争,最终也是击败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且是在这件事情不得不提的就是,虽然说在赤壁之战这场战争之中,张昭主张试和,但也并不是出于私心的,而且在世纪之战之后,他对于东吴的国中也是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东吴在后来的礼仪制度也全部都是张昭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大成所立下的,可见孙策留下来的这两位托孤大臣的能力,以其其他的方面也都是非常的不错的,而孙权临终之前,把托孤大臣的重任交给了诸葛格,他是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说是诸葛亮的侄子。这个人自幼就是非常的聪明,而先前对于他也是非常的信任。

而孙权对于这个大臣可谓是非常的信任,甚至是在托孤的时候,除了没有把一定的生杀大权交给他,其他任何的大权已经全部都交给了他。而这个人在位的时期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得到了东吴百姓们的拥戴,也算的上是一件良臣了吧,不像是那种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为主工作的人。

而且,这一个托孤大臣其实小编认为他和东吴还是有一定不太能够磨合的地方的,比如说这个大臣他特别主力想要北伐,而东吴我们也都知道他向来都是主张保守的,在北伐的过程之中,他也是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再次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声望可谓是非常的高,只不过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却遭遇了失败,被众人们反对,最终在宫廷酒宴上直接被谋杀了。

而后来在他去世之后,托孤大人也是正式交到的成像濮阳兴的手里面,这大概也是动物最后一次托孤了吧?当然小编也认为这是最为失败的一次,因为在皇帝意外去世之前,他让濮阳兴先交给自己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也让他作为辅政大臣去帮助他的孩子。

如果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是,这个人在皇帝刚刚去世没多久,就已经把皇帝的命令丢到了一边,甚至直接让孙浩这一个暴君来登基,认为如果真的是他当皇帝以外,这不仅只是对东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对于濮阳兴也同样是一个灾难。

因为在孙浩继位后不久就找了一个借口,把这一个曾经拥护他为皇上的濮阳兴给流放到了广州,后来又派人在半路上直接将他杀掉,并且杀了他三族的所有人口。小编也认为,如果孙策还活着的话,估计肯定会站起来教他们如何正确的挑选一定的托孤人选,但是,也是对于濮阳兴这个人还是比较心疼的,毕竟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明明想要选择一个能够听从自己话的皇帝,却是这个皇帝最终将自己杀掉,并且也给自己的家族带来了重大的为难。

那其实小编写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明显的能够看得出来,东吴的托孤大臣总共算的上是历经了三代了,这三带从刚开始的周瑜以及张昭这两个应该算得上是最优秀的,并且他们两个本身的能力,以及中忠心也确实是值得大家去赞扬了。而到再到后来诸葛恪以其濮阳兴真的可以算得上是越来越差。而至于为什么他们的托孤大臣变得越来越差,小编其实认为也和最终皇帝的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标签: 濮阳兴三国

更多文章

  • 从周瑜到濮阳兴 为何东吴的托孤大臣们越到后面越不靠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周瑜,东吴,濮阳兴

    在三国时代,托孤往往是一出重要戏码。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成了君臣配合的千古绝唱。曹丕临死前,拉着司马懿等人的手,也想来一出托孤大戏,让他们效仿诸葛亮。可曹丕也没想到,他信任的司马懿,最后会带着两个儿子,挖倒了魏国的江山。不过,相比较于蜀国跟魏国,东吴在托孤这件事上,一直有很深的传统。从孙策时期开始,直

  • 鲜卑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的尊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神元皇帝拓跋力微

    自古以来皇帝以及首领都是一些短命人,普通人能活到七八十岁已经很不错了,而中国历史有这样一个长寿的领导人,他去世的时候已经一百零四岁了,他也就是历史上的“神元皇帝”,也正因为这位神元皇帝活的如此长命,流传于后世的就不仅是他的英明神武,还有他的身世。下面就来看看拓跋力微简介。拓跋力微简介中介绍拓跋力微是

  •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活了104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拓跋力微,鲜卑族,神元皇帝

    自古以来皇帝以及首领都是一些短命人,普通人能活到七八十岁已经很不错了,而中国历史有这样一个长寿的领导人,他去世的时候已经一百零四岁了,他也就是历史上的“神元皇帝”,也正因为这位神元皇帝活的如此长命,流传于后世的就不仅是他的英明神武,还有他的身世。下面就来看看拓跋力微简介。拓跋力微简介中介绍拓跋力微是

  • 蜀汉“牛人”董和,董和为什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和

    纵观百余年的三国历史,可谓是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但是这些纵横乱世一生的英雄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当然曹魏和东吴还算是比较好的,曹操在与东吴的战争中,见到孙权后就大发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之子,若豚犬耳!”可见三国时期,自己干得好不如儿子生得好,守业更比创业难。在看看蜀汉的人才,不禁喟然长叹

  • 秦宓的文才辩论能力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宓

    秦宓怎么读秦宓,读作QinMi。秦宓,字子敕,是四川德阳人。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才华,众人都十分欣赏他。州郡征召他,想要任命他,但他总是称自己有病而不能任职,因此一直拒绝。秦宓雕像如今的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伺,在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有十四尊塑像,是用来缅怀蜀汉朝廷的文臣武将,称其文臣廊。秦宓塑像就在

  • 秦宓为何会被刘备囚禁起来?他的辩论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宓,刘备,诸葛亮,三国

    秦宓,字子敕,是四川德阳人。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才华,众人都十分欣赏他。州郡征召他,想要任命他,但他总是称自己有病而不能任职,因此一直拒绝。如今的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伺,在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有十四尊塑像,是用来缅怀蜀汉朝廷的文臣武将,称其文臣廊。秦宓塑像就在其中之一,排在第十一位,此塑像塑于清光道

  • 揭秘:秦宓究竟是谁?秦宓论天的典故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宓,刘备,诸葛亮,三国

    秦宓,字子敕,是广汉竹绵人,就是现在的四川德阳人。他是三国蜀汉时期的谋臣,年轻时就非常有才华,最善长的便是舌辩。初仕益州牧刘璋,刘璋投降。刘备派简雍出使,但简雍十分傲慢无礼,于是就遭到了秦宓的怒斥。刘备称帝后,提升秦宓为学士。孙权一直想偷袭取得荆州,杀了关羽,对此刘备非常愤怒想要讨伐孙权,秦宓苦苦劝

  • 陈祗是什么人?三国陈祗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陈祗

    陈祗小时候是个孤儿,在司徒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朝廷任命为选曹郎。陈祗矜持严厉,相貌威武,擅长多种技艺,还懂得一些旁门左道,费祎对他另眼相待,故此破格让他接替董允担任内侍。延熙九年(246年),侍中董允去世,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不排斥宦官黄皓,并与黄皓互为表里,使得黄皓开始有机会参与政

  • 诸葛亮推荐的费祎死后推荐了陈祗,为什么导致蜀汉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乱世之中,没有任何权势的刘备最终凭借着自己是皇室宗亲的身份赢得了许多能人的辅佐,其中最重要的人便是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并最终建立了蜀国。然而,陆逊一场大火烧了刘备的七百里连营,最终使得蜀国国力大损,而刘备也在不久之后仙逝。此时的国家的重担便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中,但是,蜀国

  • 陈祗真的是乱政佞臣吗?刘禅的评价最公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

    陈祗的历史评价并不高,人们甚至把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一归结于陈祗乱政。然而小编却认为这是有待商榷的。由于蜀汉人民对诸葛亮的怀恋,每当朝廷颁布比较好的政令措施,即使不是诸葛瞻所提倡的,百姓都认为是他做的。(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三国志)然而事实上,这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