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将邓艾、钟会、姜维一网打尽的竟是一介书生!

将邓艾、钟会、姜维一网打尽的竟是一介书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35 更新时间:2024/1/29 4:14:42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魏国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的姜维等三员大将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三杰,若论三人的才干,其他人简直是望尘莫及,罕有其匹。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三人最终却栽在了一介书生的手里,唐人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书生又是谁呢?

这个人名叫卫瓘(guàn),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感到陌生。卫瓘字伯玉,220年出生,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瓘出身魏国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卫觊曾担任尚书之职,而且卫家一门是书法世家。受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而且精通隶书、章草,唐朝人曾评他的章草为“神品”。

卫瓘10岁丧父,于是他很早就承袭了父亲阌乡侯的爵位,20岁时他竟然做到了尚书郎的高位。但当时魏国法度严苛,权臣当政,卫瓘的母亲陈氏担忧儿子的处境。卫瓘非常聪明,“优游其间,无所亲疏”,十年间安然无事,曹魏重臣傅嘏因此对卫瓘非常欣赏,称他为当代的宁武子(宁武子是春秋时的一位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为孔子所推崇)此后司马昭拥立曹奂时,曾派遣卫瓘持节慰劳河北,从此卫瓘命运与司马家族的兴衰捆在了一起。263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两路大军伐蜀,同时任命卫瓘为以监军的身份持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代理镇西将军司,统兵一千人,可见他深得司马昭的信任。

不久后钟会率军攻破汉中,直抵剑阁,而邓艾则出奇兵,偷渡阴平,直插蜀汉心脏地区。面对突如其来的魏军,蜀国国内人心汹汹,最终后主刘禅出降,蜀汉政权灭亡。此时灭蜀有功的邓艾志骄意满,以皇帝的名义封刘禅为骠骑将军,对蜀汉的官员封官进爵。而此时钟会接收了蜀汉大将姜维,两人也心怀异图。钟会欲先除掉邓艾,于是与卫瓘一起秘密上奏司马昭。不久后钟会得到司马昭的指示,便派遣卫瓘去逮捕邓艾。钟会很狡猾,他认为卫瓘兵马少,一定打不过邓艾,等到卫被瓘邓艾杀死后,他在将邓艾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卫瓘对钟会借刀杀人的伎俩心知肚明,但他有自己的打算。卫瓘趁夜抵达成都,向邓艾手下的的将领发出檄文,“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若来赴官军,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诛及三族”。

第二天鸡鸣时,邓艾的部将们纷纷来到卫瓘军营中,只有邓艾还在帐内未出来。天亮后卫瓘乘使者车,进入蜀汉的皇宫,将尚未起床的邓艾父子捉获。此时邓艾的部将计划营救邓艾,率兵来找卫瓘。卫瓘轻装出迎,并假称正在写奏章,要为邓艾的事向朝廷申辩,诸将相信了他的话,没有采取武力营救。此时钟会大军进城,将胡烈等诸将全部囚禁,决意谋反。当时“士卒思归,内外骚动,人情忧惧”,钟会于是与卫瓘在宫中商议,并在木片写上“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卫瓘不答应两人便开始互相猜忌。卫瓘去上厕所时,碰到胡烈原本的左右将领丘建,便要他把钟会谋反的消息传到军中。而钟会逼迫卫瓘作出决定,当夜他们两人经宿不眠,各自握刀于膝盖上。

此时在外的军队得知钟会谋反的消息后,包围了皇宫,但忌惮卫瓘在里面,没敢行动。此时钟会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派遣卫瓘出去安抚诸军而。卫瓘也打算趁此机脱身,故意跟钟会说:“卿三军主,宜自行。”钟会却说:“卿监司,且先行,吾当后出。” 卫瓘刚离开,钟会便后悔了,急忙便派人去追。卫瓘也十分机智,不知从那找了些盐水喝,便开始呕吐,加上他本来身体赢弱,钟会认为他病了,便放他出城。天黑城门关闭后,卫瓘亲作檄文宣示诸军,讨伐钟会。钟会也率领亲信士兵出战,双方在蜀汉的宫廷内展开激战,最后钟会被杀,姜维自杀。卫瓘约束诸将,将这场祸乱平息。此时邓艾本营的将士也追破槛车,准备解救邓艾回归成都。卫瓘认为他曾和钟会一起诬陷邓艾,担心会有变故,于是派遣与邓艾有仇的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邓艾,最终邓艾父子在三造亭被杀死。就这样钟会、邓艾、姜维,这三位后三国时期一流的军事天才被一介书生卫瓘收拾了。

此时也在钟会大军中担任长史的杜预(关于杜预,请见小编【甜心即可】撰写的《文才武略第一人:唯一同时进入文庙、武庙的儒将竟是他!》一文)听闻邓艾被杀的消息后,叹息道:“伯玉(卫瓘的字)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当何以堪其责乎?”没想到杜预一语成谶,卫瓘人生最终未得善终。平蜀归来,朝廷准备对卫瓘进行封赏。但卫瓘认为“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因此坚辞不受。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卫瓘先后担任征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镇守青州、并州等地。278年卫瓘入朝担任尚书令、侍中、司空等宰相级别的高官,他“为政清简,甚得朝野声誉”。

卫瓘对晋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他见司马炎的儿子、太子司马衷痴傻,不能理政,屡次想上奏废除太子,另立储君,但都没有机会。后来司马炎在陵云台大宴文武,卫瓘假装喝醉了,跪在武帝御座前说道:“臣欲有所。”司马炎说道:“公所言何耶?”卫瓘卫瓘再三欲言又止,只好用手抚床说道:“此座可惜!”司马炎何其聪明,马上领悟了,说道:“公真大醉耶?”此后卫瓘再也没提及此事。卫瓘的行为得罪了太子妃贾南风,贾南风因此对卫瓘怀恨在心。插一句其实最初司马炎准备给太子娶卫瓘之女为妃的。290年司马炎病死,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由曾与卫瓘有矛盾的太傅杨骏辅政。291年杨骏被楚王司马玮诛杀。卫瓘便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被赐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资格。

不久后司马亮上奏让诸王回归籓国,与朝臣商议,无人敢应,只有卫瓘同意。因此司马玮十分记恨卫瓘。贾后也因为卫瓘正直,自己无法插手朝政。于是两人便以“欲为伊霍之事”(废立)的罪名,免去卫瓘的官位。同时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最终卫瓘与子孙九人一同遇害,享年72岁,他的结局正应了杜预当年的判断。卫瓘在曹魏末年的政治斗争中独善其身,在与钟会、邓艾的较量中大获全胜,最终却死在西晋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卫瓘死后多年,经过他的女儿以及朝臣们上书,卫瓘一案才得以最终昭雪,晋惠帝司马衷下诏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

标签: 三国邓艾钟会姜维

更多文章

  • 钟会伐蜀:揭开三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历史

    既然说到邓艾和钟会,那就必须回溯一下伐蜀这个事情,事情理清楚了,其他的就明明白白了。钟会伐蜀,是三国时期最黑的一段历史;他涉及魏、蜀、乃至未来的晋三个国家的权利走向,蜀国灭的很莫名其妙,可谓猝死;钟会反的很莫名其妙,死的更莫名其妙;而邓艾似乎很无辜,姜维似乎很忠勇,到底如何,且听我细细道来。公元 2

  • 钟会的叛变功亏一篑:无组织者仍旧会出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钟会,叛乱,灭蜀,

    各时代的各级政府都很害怕下面人组织起来,因为松散的个体能力有限,一旦组织起来杀伤力就会大很多,比如黑社会。不过世事无绝对,无组织也一样可能出事。三国后期,魏国派邓艾、钟会两员大将出动大军,对以刘禅为核心的蜀国进行灭国性进攻,战争迅速取得胜利。邓艾、钟会分处蜀国两地,掌握重要兵力,进行善后工作。此时,

  • 周胤:东吴名将周瑜次子,因犯罪而被免官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胤,东吴

    周胤(?—239年),庐江舒县人,出身庐江周氏,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次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任兴业都尉,娶宗室之女为妻,领亲兵一千,驻守公安。黄龙元年(229年),封都乡侯。后因罪被免官为民,迁徙庐陵郡。赤乌二年(239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替他求情,请

  • 东吴名将周瑜长子周循简介:迎娶了孙权的长女孙鲁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循,东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周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循,生卒年不详,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吴名将周瑜长子,周循有当年父亲周瑜的遗风,被孙权

  • 辽东王公孙康的生平事迹,公孙康的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

    公孙康在父亲公孙度死后,任辽东太守,曾经斩了势穷来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四于韩濊势强,早在桓灵之世,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康遣公

  • 袁绍与曹操火拼后被公孙康所杀 只怨他太蠢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绍

    建安十二年,袁熙与袁尚二人来投奔公孙康,有人向曹操建议,乘此机会,以追击二袁为名,派兵将公孙康解决,曹操说:“不必,我有办法,叫公孙康把二袁的头颅送来。”曹操的办法十分简单:不派兵,也不叫人去命令公孙康如何如何。曹操知道,倘若派了人去,公孙康反而会与二袁及其残部合在一起;不派兵去,公孙康就不怀疑曹操

  • 公孙康是三国官二代胜过刘禅为大汉开疆辟土教棒子怎么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公孙康,刘禅

    在汉末三国时代,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争霸,天下混战不休。网络配图汉末诸侯,先后有董卓、曹操、袁绍、刘备等人共同征战天下,兵锋四起,可是自古素来有英雄的老子,可是并不是英雄的老子,都有英雄的儿子。像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之后,长期在诸葛亮以及诸大臣的庇护之下,一生都没有大的战绩与能力,从蜀汉的整体

  • 关羽曾欲娶秦宜禄之妻 结果被曹操抢先霸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

    关羽是中国的“义”之典范,历来受封建君王尊崇,各地皆立有关庙,而以其老家山西运城的解州关帝庙规模最大。据说当地县令曾挨着关庙盖了个关夫人庙,直到庙宇落成,方才暗呼糟了!毕竟关夫人姓甚名谁?有何事迹?请看正文分解。 “花关索”的故事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曾引《蜀记》材料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

  • 关羽曾再三表示娶秦宜禄之妻 却被曹操抢先霸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导读:大意是说,吕布被围困时曾遣秦宜禄出城求救,谁知秦宜禄竟然丢下妻子,借机投奔袁术;而关羽则几次向曹操表示想娶秦宜禄之妻。史称曹操见关羽再三要求,自然暗中留意,结果抢先霸占了秦宜禄的妻子。关羽是中国的“义”之典范,历来受封建君王尊崇,各地皆立有关庙,而以其老家山西运城的解州关帝庙规模最大。据说当地

  • 能将邓艾钟会姜维一网打尽的竟是一书生!卫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卫瓘,三国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魏国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的姜维等三员大将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三杰,若论三人的才干,其他人简直是望尘莫及,罕有其匹。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三人最终却栽在了一介书生的手里,唐人有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书生又是谁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