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战功卓著的朱灵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战功卓著的朱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85 更新时间:2024/1/4 2:20:12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唯我独尊的霸气,还是刘备的韬光养晦、机敏应变,都十足地体现出了他们那种乱世奸雄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各路英雄的品头论足,就像是整部三国历史的微缩预告一样,那种对人性的洞察、对时事的把握堪称经典。

网络配图

可能由于曹和刘的光芒太过耀眼,其他任何同台的角色除非有一定气场,否则都难免被掩盖。紧接着“煮酒论英雄”登场的朱灵便是这些倒霉蛋之一。当时,刘备为挣脱曹操控制,以讨伐袁术为理由从曹操处借兵后出走。为监视刘备,曹操遣朱灵、路昭一并“协助”。但当刘备击溃袁术后,便用玉玺将朱、路二人打发会许都了,逼得曹连夜急书徐州太守车胄。但由于准备仓促,车胄被杀、徐州失守。朱灵第二次在演义中出现是在曹操与马超的战斗中。当时朱灵是与曹手下另一员著名猛将徐晃并肩行动,对马超的河西大营进行袭扰。由于出现次数屈指可数,而且每次出现都是配角,所以朱灵一直没能在读者的心中“建功立业”,最终造成一代名将“名落孙山”,只在历史的背景中留下了一抹模糊的背影。

其实历史中的朱灵不仅战功卓著、深受士兵爱戴,而且还具有识人的智慧和舍私为公的高风亮节,颇有名将之风。陈寿在《三国志》中也将朱灵与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一并立传,看得出后世之人对朱灵还是非常认可的。《三国志》中记载朱灵最早仕事于袁绍,后在曹操讨伐陶谦的时候被借调入曹营,战斗结束后朱灵看出曹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老板,因此毅然从祖上“四世三公”并且当时也正虎踞冀州事业如日中天的旧老板袁绍跳槽到正处于创业期的曹操那里,并且由于深受士兵爱戴,还将他自己的团队整个儿带到了曹操的麾下。而后面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他独特的眼光。

网络配图

初,清河人朱灵为袁绍将。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

让朱灵能够与张辽、徐晃等名将同列的除了异于常人的眼光外,更重要的恐怕是他能够在关键时刻经得起私情的考验,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朱灵还在袁绍阵营效力的时候,清河的季雍叛降公孙瓒。袁绍派遣朱灵讨伐,公孙瓒也派兵协防,两军在“鄃城”交战。交战中,公孙瓒将朱灵一家从城中抓出来诱降朱灵。朱灵悲愤不已,但依然掷地有声地说出“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然后力战拔城,活捉季雍,但此时朱灵全家已遭杀害。在“孝悌”观念十分浓厚的东汉,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实非易事,这也是朱灵异于常人之处。

初,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绍而降公孙瓒,瓒遣兵卫之。绍遣灵攻之。灵家在城中,瓒将灵母弟置城上,诱呼灵。灵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遂力战拔之,生禽雍,而灵家皆死。

网络配图

朱灵的才能和忠心得到了曹氏父子的肯定和嘉奖。在文帝曹丕时期,曹丕为表彰朱灵多年来的功劳,封朱灵为高唐侯。

文帝即位,封灵鄃侯,增其户邑。诏曰:“将军佐命先帝,典兵历年,威过方、邵,功逾绛、灌。图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内,元功之将,社稷之臣,皆朕所与同福共庆,传之无穷者也。今封隃侯。富贵不归故乡,如夜行衣绣。若平常所志,原勿难言。”灵谢曰:“高唐,宿所原。”於是更封高唐侯,薨,谥曰威侯。

标签: 朱灵

更多文章

  • 三国曹操手下大将朱灵为何会沦为打酱油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灵

    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朱灵这个人在曹操集团早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资历能力堪比“五子良将”,地位也比较高,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用曹丕诏书中的话说,是辅佐先帝带兵多年,功

  • 朱灵带兵似徐晃一次失误让大汉王朝延续几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灵,三国

    《三国演义》有蜀汉五虎上将,另有魏延后上替补。《三国志》有曹魏五子良将,又有清河朱文博最佳第六人。如果不是他的一次致命失误,也许他会更受曹操重用,甚至会打上五子首发。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忠孝不能两全朱灵,字文博,冀州清河国鄃县人,早年跟随袁绍为将。袁绍手下有一个叫季雍的将领占领鄃县投靠公孙瓒,袁绍便命

  • 被罗贯中埋没的魏国开国名将:朱灵五虎将排名第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名将,朱灵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全书前期的一个小高潮。在这章中,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命中劲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品酒论英雄”这种和平的方式展开了步步惊心的较量。无论是曹操的锋芒毕露、唯我独尊的霸气,还是刘备的韬光养晦、机敏应变,都十足地体现出了他们那种乱世奸雄的特质。尤其是他们对

  • 高顺简介:三国中最被忽略却又武力值惊人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高顺,名将,

    客观地评价高顺,将他排为三国中一流的武将应不为过。先来看高顺的地位。在吕布军中,高顺和陈宫一武一文,应算是左膀右臂。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只是吕布的八健将而已(好比成吉斯汗的四鹰四狗)。“威震逍遥津”的张辽名满天下,众人皆知;臧霸后来被曹操委以方面之任,袁曹争霸时以类似游击战

  • 三国战将高顺是不是猛将 关羽是其手下败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人物,关羽

    三国战将高顺简介: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张辽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在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两把刷子的人物。我们先来看一下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

  •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历史笔下漏掉的名将高顺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三国人物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高顺简介统陷阵营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

  • 三国排名第一的枪神童渊 赵云也只能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

    核心提示:赵云虽然年近七旬,但却宝刀未老,在敌人面前枪法不乱、对韩德五员大将的五种不同器械,赵云采用了不同的枪法来交战。网络配图一枪的起源历史久远,《绍代丛书》 记载 “黄帝与蚩尤作战就有枪”。 枪在古代称作矛,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故称为 “百兵之王”。《三国演义》中的武将使用的器械各

  • 三国周不疑是谁?曹操为何要派人杀死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周不疑,曹操

    周不疑堪称三国二号神童,曹操却派刺客将其刺杀。曹操杀人一向是光明正大、明正典刑,为何要采取雇凶这种不光彩的手段呢?周不疑是谁?曹操为何要派人杀死神童周不疑?周不疑是谁?周不疑,字元直(或作“文直”),零陵重安人(今湖南衡阳县),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在十七岁时就著有文论四首。提起三

  • 三国著名天下名士刘巴为何不愿意教神童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巴,周不疑

    在汉代末年,有两大神童,一个是曹操的儿子曹冲,一个是荆州的周不疑。周不疑在荆州之乱后被曹操逮住了,当时只有十三岁,可是曹操第一次见面就非常吃惊,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周不疑以笼络其心,可是被周不疑拒绝。之后,周不疑一直和曹冲在一起,关系很融洽。可不久之后曹冲死了,曹操就下令把周不疑给杀了。当时,曹丕

  • 黄权是何许人也?刘备为何说辜负了叛将黄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备,黄权

    《三国志》评价刘备,说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英雄之器”。纵观刘备一生,跟着他奔波四海、纵横天下的人不少,用现在的话说,跟随刘备的人大多数都是“铁杆粉丝”,很少有人半路上“跳槽”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以说,这是刘备能够容人,善于检讨自己有直接的关系。黄权的离蜀归魏,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