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恩、卢循起义中的卢循是谁 历史上卢循是怎么死的

孙恩、卢循起义中的卢循是谁 历史上卢循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42 更新时间:2023/12/28 13:09:57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名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晋末群雄之一。东晋末年,随孙恩起兵反晋,在孙恩死后接替天师道起义军领袖,史称“孙恩卢循之乱”。后乘东晋桓玄作乱之际,攻占广州,据十七郡,称雄岭南,自封平南大将军和广州刺史,设置百官。占据岭南八年之久,410年乘刘裕北伐南燕之际,发兵进犯东晋都城建康,接连击败何无忌刘毅的军队。刘裕灭燕回师,随即发兵反击,大破卢循。后刘裕乘势进击岭南,卢循兵败自杀。

起兵作乱

卢循神态风采清秀雅静,擅长草书、隶书、弈棋等技艺。卢循年幼时,当时佛门僧人慧远(一作惠远)善于品评人物,当他见到卢循之后,便对卢循说:“你虽然体态状貌比较有素雅的儒风,但是心里却隐藏着不遵守法度的志向。”

卢循的妻子孙氏是孙恩的妹妹。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兵作乱,与妹夫卢循共同策划。孙恩性情残酷,卢循时常劝谏制止他,因此人们多依赖卢循得以活命。

推为首领

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兵败自杀,孙恩的残余部众数千人推举卢循为首领。当时,太尉桓玄打算用安抚的手段使东部地区的局势稳定下来,于是,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虽然接受任命,但是却依然为非作歹,行劫施暴。同年五月,卢循从临海进犯东阳,桓玄派遣抚军中兵参军刘裕带兵进攻卢循。卢循失败,逃往永嘉。

占领广州

元兴二年(403年)正月,卢循派他的姐夫司马徐道覆进犯东阳。二月,建武将军刘裕率军击败徐道覆。八月,刘裕在永嘉打败卢循,乘胜追击卢循到晋安,再次将他打败。卢循形势窘迫,于是渡海向南逃走。

九月,卢循攻打广州南海郡的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广州刺史吴隐之率军固守抵抗。十月,卢循夜袭攻陷番禺,抓获吴隐之,将城中府舍、民居焚烧殆尽。卢循于是自称平南将军,自己主持广州事务。卢循下令聚集焚烧数万死者遗骨,共同安葬在洲上;并派徐道覆攻打始兴,抓获始兴相阮腆之。

进贡授官

义熙元年(405年)四月,卢循派遣使节前往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献贡品。当时东晋朝廷刚刚诛灭桓氏,内外多事,没有时间前往征讨卢循。四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

[13] ,徐道覆为始兴相。卢循赠送给刘裕益智粽,刘裕回赠给他续命汤。

卢循任命前琅邪内史王诞为平南长史。王诞游说卢循道:“王诞我本来不是军旅出身,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我一向被刘镇军厚爱,如果能够回到北方去的话,一定会得到他的委派重用,这样,不管是为公为私,遇到机会,我一定要报答您的厚恩。”卢循认为他说得很对。这时刘裕写给卢循一封信,让他派吴隐之回去,卢循没有听从。王诞又对卢循说:“将军这次扣留吴公,对公对私都不是好计策。孙策岂能不想扣留华歆?只是因为一个地方容不下两个君长罢了。”于是,卢循派吴隐之与王诞一起回去。

兵败自杀

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带兵北伐南燕,徐道覆得知后,便派人劝说卢循乘东晋空虚之机袭击建康,卢循没有听从。徐道覆亲自来到番禺,向卢循游说道:“我们住在这五岭以南的地区,难道你还以为是因为理该如此,并且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吗?我们正是因为刘裕力量强大,很难跟他为敌才这样的。现在刘裕的大军集结在坚固的城池之下,什么时候回来还说不定,我们用手下这些希望回到故乡的敢于拼命的士兵,突然进攻何无忌、刘毅这些小辈,不过就像把手掌翻过来而已。不趁这个时机起事,而只是追求一天的平安,朝廷却一直把您当做心腹大患。如果刘裕平定三齐地区之后,让军队休息一二年,再先用诏书征召您进京,随后刘裕亲自在豫章屯兵,派遣几个将领率领部队翻过五岭,即使将军再神机勇武,恐怕也不一定能抵挡。今天这个机会,是万万不可错过的。如果我们抢先攻克建康,把他们的根基全部摧毁,刘裕即使回来,也没有什么办法。您如果不同意,我就要率领始兴的兵众直接进攻寻阳。”卢循非常不愿意起事,但却没有说服徐道覆的办法,因此,只好同意他的意见。

当初,徐道覆暗地准备制造船只,便派人到南康山砍伐可以制造船只的木材,谎称要到下游城中贩卖。后来,徐道覆说劳力少无法运到下游,便在始兴廉价出售,价格比市面上低好几倍,居民们贪图便宜,卖掉衣物而争相购买木材。赣江水流急而且多石,出船很难,木材都储存在当地。因而这样许多回,百姓的船板积存得极多,百姓却没有任何怀疑。徐道覆举事起兵后,根据卖木材的收据一一索取,不准隐藏不报,雇用许多人拼装战船,十多天便完成。卢循从始兴出发进犯长沙,徐道覆进犯南康、庐陵、豫章诸郡,这些地方的官员都放弃职守逃跑。东晋安成公、镇南将军何无忌从寻阳带兵出发迎击卢循。三月二十日,何无忌与徐道覆的军队在豫章遭遇,何无忌兵败阵亡。

不久,卢循向北方进犯,派徐道覆进攻寻阳(一说江陵),自己准备攻打湘中地区各郡。荆州刺史刘道规派遣部队迎战他们,在长沙战败。卢循开进到巴陵,打算直奔江陵。徐道覆听说刘毅就要攻来,派信使飞马报告卢循说:“刘毅的军队很强大,我们的成功失败,关键就在这次战斗,所以,应该同心协力把他打败。如果这次能够取得胜利,那么江陵就不值得担忧。”卢循当天便从巴陵出发,与徐道覆的兵力会合,然后顺流而下,兵卒十万,战舰数以千计。

五月初七日,卢循与刘毅在桑落州摆开战场,将刘毅的军队打得大败,一直打到江宁。刘毅扔掉船只,只带着几百名下属步行逃走,剩下的士兵全部被卢循俘虏。他们丢弃的军事物质堆成小山。当初,卢循抵达寻阳时,听说刘裕已经北伐回师,还有些不相信。击败刘毅的军队后,才从俘虏的口中得到证实,他和他的党羽们互相对看着面色大变。卢循打算退回到寻阳,攻克江陵,占据这两个州来和朝廷对抗。徐道覆很有胆略和决断力,打算与敌军拼死一战,于是对卢循说应该乘胜直接进攻,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卢循犹豫好几天,才依从他的建议。

五月十四日,卢循大军抵达秦淮河口,东晋朝廷都城内外戒严。徐道覆请求从新亭进军白石,然后烧掉战船登陆,分几路进攻刘裕。卢循多智谋而少决断,打算以尽可能保险为目的,便对徐道覆说:“我们的大军还没有到,只听见一些风声孟昶便被吓得自杀,根据大趋势来说。敌人自会在几天内崩溃散乱。现在,决定胜负也就是一个早上的事,一味凭侥幸在战场投机取利,既不是一定能战胜敌人的办法,还可能损伤我的士卒,我看不如按兵不动,等他们上来。”徐道覆因为卢循疑心太重而缺决断,于是叹息道:“我终将被卢公耽误,事情一定不会成功。如果我能有幸为一位英雄卖命奔波的话,天下早就平定。”

刘裕害怕卢循发动突然袭击,所以采用虞丘进的建议,砍伐树木在石头城和秦淮河口等地全部立起栅栏。卢循把伏兵布置在秦淮口南岸,命令一些老弱将士坐船向白石进发,并声称全部大军准备从白石登岸作战。刘裕留下参军沈林子、徐赤特戍守南岸,切断通往查浦(一作祖浦)的交通,命令他们坚守阵地,不要轻举妄动。刘裕和刘毅、诸葛长民等向北出兵迎击卢循军。

五月二十九日,卢循火烧查浦,进兵到张侯桥,以伏兵大败徐赤特,徐赤特乘船逃往秦淮河北岸。沈林子、刘钟据守栅栏奋力作战,朱龄石亦率援军赶来相救,卢循军才撤退。卢循带着一支精锐部队急进,到达丹阳郡。卢循不久因攻打栅栏失利,战舰遭暴风吹翻,死者众多。在南岸列阵交战,再次大败。

六月,卢循进攻京口,掠夺各县,但什么都没有抢到,对徐道覆说:“军队出来时间太长,已经疲惫不堪,我看不如回到寻阳,合力攻取荆州,这样我们占据三分之二的天下,就可以慢慢地再与建康的东晋政权争强斗胜。”七月初十日,卢循从蔡州向南撤退回寻阳,留下他的部将范崇民带领五千人据守南陵。七月十四日,刘裕派遣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钟、河间内史蒯恩、中军谘议参军孟怀玉等人带兵追击卢循

[33]

,自己率领大军随后进击,在雷池打败卢循。卢循想逃回豫章,便拼全力在左里设置栅栏。刘裕命令部众攻栅栏,卢循军队虽然死战,还是不能抵抗住官军。刘裕乘胜进击,卢循单船逃脱,收拢逃散士卒得到一千多人,退还再保广州。刘裕先派孙处从海道占据番禺城,卢循攻城不下。徐道覆退保始兴,依险固守。卢循袭击合浦,攻克合浦后,进攻交州。到龙编时,刺史杜慧度用巧计战败卢循。

卢循势力丧败,知道不能免死,先把妻子儿女十余人毒死,又召集妓妾问道:“我现在要自杀,谁愿意跟我一起死?”多数人说:“麻雀老鼠还贪生,去死实在是人情所难。”有的说:“官家还准备死呢,我岂能想活着!”于是把那些不愿随死的人全部毒杀,便投水自尽。杜慧度捞出卢循的尸体斩首,连同他的父亲卢嘏一同处死。同党全部擒获,把首级传送到京都。

更多文章

  • 荆州刺史刘道规危难不惊:定人心定东晋卢循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道规,刘裕,东晋,

    东晋安帝义熙六年,盘踞在广州一带、海盗出身的卢循和徐道覆趁大将军刘裕北伐之机,经过精心密谋筹划,率领几十万大军杀奔都城建康。一时之间,东晋国内动荡不安,外围的强敌也伺机而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荆州遭到敌人的包围。叛逃到后秦的桓谦卷土重来,荆州是桓氏家族的起家之地,根基深厚,他一回来,就招集了过去的部

  • 祖约东晋时期的将领镇西将军祖逖之弟祖约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祖约,晋朝,东晋将领

    祖约(?-330年),字士少,东晋将领、叛臣,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镇西将军祖逖之弟。在兄长死后任豫州刺史,并接掌其部众,但不仅不能延续兄长北伐事业,更无法抵抗后赵石勒的进攻,失去早前北伐所收复的失地。327年,与苏峻一起发动叛乱。但期间先被后赵军击败,后又朝廷勤王军所攻,被逼投奔后赵。330年

  • 东晋第三世帝王司马衍如何平定苏峻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衍

    晋成帝司马衍是东晋王朝的第三世帝王,他年幼由庾太后辅佐登基。司马衍亲政之后为了能够削弱王导为首的门阀世家的强大政治势力,于是重用外戚势力,司马衍任命庾亮执掌丞相位,将王导排挤走。可惜庾亮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因而擅杀大臣,致使咸和年间发生了苏峻之乱,使得王导得以重新掌权。那么晋成帝司马衍在历史上是个什

  • 晋成帝司马衍几岁登基?苏峻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衍,进程地

    晋成帝司马衍是东晋王朝的第三世帝王,他年幼由庾太后辅佐登基。司马衍亲政之后为了能够削弱王导为首的门阀世家的强大政治势力,于是重用外戚势力,司马衍任命庾亮执掌丞相位,将王导排挤走。可惜庾亮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因而擅杀大臣,致使咸和年间发生了苏峻之乱,使得王导得以重新掌权。那么晋成帝司马衍在历史上是个什

  • 东晋王朝一场荒唐内乱:苏峻之乱背后的黑色幽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苏峻,庾亮,

    苏峻,东晋著名将领。曾经在平定王敦之乱中立下战功,因此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拥劲卒数万,是东晋的江北屏障。坐拥强藩日久之后,苏峻慢慢滋生出骄横之心,暗中招纳流亡,对于朝廷稍有不满就恶言怒骂,因而和朝廷渐生间隙。太宁三年(325年),晋明帝司马绍去世,年仅五岁的晋成帝即位。皇帝年幼,母后临朝,

  • 古代贤淑女性典范王元姬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元姬是谁,王元姬

    王元姬是谁?历史上著名的曹魏三朝重臣王朗曾经评价过:“兴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为男矣!”短短数句就肯定了王元姬在历史上的正面形象,而且大有惋惜她不是男儿身的说法!王元姬是三国时期晋文帝司马昭的原配妻子。她出身十分尊贵,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士,而对她肯定和惋惜进行高度评价的王朗就是其祖父,父亲则是曹

  • 王元姬是谁?古代贤淑女性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元姬,

    王元姬是谁?历史上著名的曹魏三朝重臣王朗曾经评价过:“兴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为男矣!”短短数句就肯定了王元姬在历史上的正面形象,而且大有惋惜她不是男儿身的说法!王元姬是三国时期晋文帝司马昭的原配妻子。她出身十分尊贵,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士,而对她肯定和惋惜进行高度评价的王朗就是其祖父,父亲则是曹魏时

  • 王元姬的丈夫是谁?她的儿子是西晋开国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王元姬,司马炎,晋朝

    王元姬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昭的妻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母亲,当时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王元姬出身当时著名的贵族之家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从王元姬的祖父王朗开始,便开始成为门阀士族,王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她的父亲王肃也是曹魏的大将军,封为兰陵侯。王肃这个人非常有眼光,正是他看到司马昭

  • 杜弢简介 西晋荆湘地区巴蜀起义军首领杜弢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弢,晋朝,起义军领袖

    杜弢,字景文,蜀郡成都人。初为别驾,永宁中,剌史罗尚举秀才,以谋不用,致板而归。后为醴陵令,流民共推为主,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讨降,杜弢部因败而互相猜忌,降晋者日增。后与陶侃相攻,再遣王真出战。王真被陶侃说降,众军溃散,杜弢逃遁,死于途中。杜弢(?-315)西晋末

  • 东晋恐怖的门阀势力:王导谋反 皇帝无法处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王导,司马睿,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正月,东晋首都建康城内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当朝丞相王导带着王邃、王彬、王侃等在朝廷任职的王氏宗族二十多人,跪在皇宫门外痛哭流涕。这件事情的奇怪之处一是王家是权势熏天的显赫贵族,尚书将军出了一大堆。现在跪在那里痛哭的王家子弟往日可都是光彩照人、不可一世的主儿;二是皇上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