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僧人一般都姓释? 是东晋释道安定的规矩

为什么僧人一般都姓释? 是东晋释道安定的规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2/4 15:35:03

苻坚进攻襄阳,既为公也为私。从公事而言,是想和朱序掰掰手腕,试探实力;从私事而言,苻坚想得到“一个半人”,都是“天王巨星”级的偶像人物。先来说“一个人”,他叫释道安

他一天能背上万字

释道安出生在312年(西晋316年灭亡),常山扶柳人(今河北冀州)。从小父母双亡,被亲戚孔氏收养。7岁的时候开始读书,学习《诗》、《书》等儒家经典。大家惊讶地发现,他的记忆力超常地好,什么书只要读两遍,就背熟了,真是神童啊。12岁时,他出家为僧。但因长得又黑又丑,师父看不上他,说:先去做做杂事吧。

从此,他就在寺院里扫地、砍柴,无怨无悔。一晃3年过去了。他一次跑到师父面前,说:能不能给我一本经书看看?

师父没有当回事,随手拿给他一卷《辩意经》,大概有5000字。他就带着这卷书继续干体力活去了。第二天,他又跑到师父面前,说:这卷书还给你,能不能再借一本?

师父很奇怪,问:这本你还没有看,怎么又要?

他说:这本已背熟了。

师父非常惊讶,但还是给了一卷《成具光明经》,有近一万字。

他转身走了,到了第二天,又跑到师父面前,要求换书。师父大惊,拿着经书要他背诵,他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师父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眼前的“丑八怪”可能是个“外星人”。从此,释道安不再做杂活,专门读书。过了几年,这个寺院的书都被他背光了。于是跟师父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从此,他开始浪迹天涯,到处游学。当他到邺城时,遇到了佛图澄,两个相当投缘,谈了一整天。释道安心悦诚服,拜他为师。

佛图澄的学生很多,但他后来居上。每次佛图澄讲经结束,都是释道安重新复述一遍,然后再解释。其他的僧人愤愤不平: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插班生”,怎么变成我们的大师兄了?

于是提了很多疑难的问题,释道安“舌战群僧”,对答如流。众僧灰头土脸,一个个败下阵来。跟着佛图澄一段时间后,他又告别师父,再次云游四方。

此时,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已经跻身一流高僧的行列,不论到哪里演讲,无数的“粉丝”拥挤着来听讲座。

周围的人对他无比崇拜

后来北方大乱,365年,他带着众多弟子来到襄阳。这一年,东晋的第6任皇帝晋哀帝司马丕吃药太多死了;大诗人陶渊明也是生于这一年。随着“大明星”的到来,整个襄阳城轰动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无数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当时,桓豁(桓温的弟弟)任荆州刺史,镇守江陵,再三邀请:请大师到江陵暂住一段时间。释道安来到江陵,但很快,朱序屡屡请他,请大师还是回到襄阳吧。

释道安又回到襄阳,朱序非常客气,和他结为知己。常常感叹说:道安法师是佛门的栋梁啊!

他在襄阳一带住了15年左右,孝武帝也经常派使者问候,并下诏书表扬他,还给与王公的待遇。

襄阳本来有一个白马寺,但地方狭小。道安决定再修建一座寺院,取名为“檀溪寺”。消息一传出去,当地有钱有势的人,一个个都特别兴奋,纷纷来送钱,转眼就修建一座五层的佛塔,盖起400间房屋。

凉州刺史杨弘忠又送了1万斤铜,说能不能做成承露盘。承露盘又叫金铜仙人承露盘,是什么东西呢?在古人眼中,“露”是代表祥瑞的东西,露色浓的被称为“甘露”。如果天上降了甘露,皇帝就会龙颜大悦,认为这是施行仁政、德泽万民的征兆。汉武帝有个浩大工程,建了高27丈的承露盘,下面是巨大的柱子,上面是一个仙人举托着巨大的盘,全部是用铜制成。传说汉武帝把里面接到的露水分给群臣喝,不论老小,凡是喝过的人病都好了,所以汉武帝相信喝了露水能长生不老。

于是汉武帝就把这些凝结的水珠,交给方士。方士再把露水和美玉的碎屑调和,成了特殊的药,让汉武帝服下,可惜汉武帝并没有能延长寿命。其实承露盘中承接的仙露,不过是早晚由于温差凝结在盘中的水蒸气。

汉朝灭亡以后,魏明帝曹睿,也就是曹操孙子,下令把承露盘从长安搬迁到洛阳。但在搬迁途中,承露盘就彻底损坏了,破损的部件也被丢得不知所终。

所以大家都抢着出钱,重建承露盘。

标签: 僧人宗教释道安

更多文章

  • 道安简介 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道安,晋朝,东晋佛学家

    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

  • 晋朝名僧支遁的生平简介及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朝,支遁,文学家,佛学家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新昌嵊州一带)沃洲(新昌县)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

  • 历史人物:支遁是晋朝著名的佛学家和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佛学家,文学家,支遁,晋朝

    支遁(314—366),是晋朝名僧,号道林,俗姓关,陈留人。亦说河东林虑人。约晋愍帝建兴二年(314),他出生在一个释教徒的家庭里。幼年时期即流寓江南。在京城建康时,他同一些名士如王蒙、殷融等有交游,并备受赏识。在余杭山隐居时,他研讨《道行般若》等经典。二十五岁落发。这今后他回到吴地建立了支山寺。后

  • 常山公主: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山公主,晋朝

    常山公主,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儿 ,母不详,丈夫西晋骠骑将军王济。常山公主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儿,母不详,从小双目失明。她的兄弟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封她为常山公主,嫁骠骑将军王济。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人,父亲王浑是司徒、京陵公;母亲钟琰是魏太傅、大书法家钟繇的曾孙女,不仅写得好诗文,而且美貌机敏,谈

  • 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常山公主简介 常山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常山公主,唐朝公主,

    常山公主,唐玄宗李隆基之女,生母不详。开元十六年(728年)进封公主,实封五百户。同年下嫁薛谭,不足一月薛谭猝死。公主改嫁窦绎。窦绎是窦诞曾孙。常山公主(?—?),唐玄宗李隆基女,母不详。开元十六年(728年)与唐昌公主同时封公主,实封五百户。同年嫁薛谭(或作谈),薛谭是睿宗女凉国公主和薛伯阳的儿子

  • 简亲王济度怎么死的?爱新觉罗·济度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简亲王济度,清朝

    简亲王济度怎么死的?爱新觉罗·济度结局是什么爱新觉罗·济度(1633年-1660年)清朝宗室,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第二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为简郡王;九月,封为世子。九年十月,议政大臣。十一年十一月,授定远大将军,出师福建,与郑成功作战。十四年三月,师还北京,五月袭爵,改称号为简亲王。顺治十七年七月初一

  • 多情江山简亲王济度结局是什么?济度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简亲王济度,多情江山,清朝,爱新觉罗·济度

    《多情江山》剧中简亲王济度文韬武略无一不通,政野朝事无一不晓,却也心狠手辣嗜血暴虐,戏剧感十足。历史中的爱新觉罗·济度改为简亲王济度,简亲王济度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带兵战场杀敌一向是冲锋在前,百战一输。电视剧中高仁饰演的简亲王济度也很好的迎合了史实,他武艺高超,几乎无人能敌,训练将士也别有一套自己的

  • 晋朝史上的美男子裴楷:死前惊现异兆的“玉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朝,才子,裴楷

    裴楷,字叔则,他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即使粗服乱头,亦气宇不凡,时人称他为“玉人”,想来,裴楷的美,如玉般温润雍容;他的风采,亦如玉般清修高洁,虽起于容貌,却真正发自他的才华、气度和修养。据史书记载:裴楷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的父亲是冀州刺史裴徽,素喜结交名士

  • 中国古代五大美男之裴楷 魏晋时期的低调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裴楷,美男

    中国古代五大美男之裴楷:裴楷,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低调帅哥,关于裴楷的事迹,熟知魏晋历史的都会有所了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位低调帅哥的事迹吧。裴楷,字叔则,他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即使粗服乱头,亦气宇不凡,时人称他为“玉人”,想来,裴楷的美,如玉般温润雍容;他的风采,亦如玉般清修高洁,虽起于容貌,却真正发

  • 西晋末年名将苟晞简介 他的人生都做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朝

    苟晞(?-311年),字道将。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西晋末年名将。苟晞出身寒微,精通兵法,时人比之韩信、白起。八王之乱时候,先后投靠多王,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石勒等,威名甚盛,人称“屠伯”,累官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等,封东平郡公。后为石勒所败,遭其俘虏,署为左司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