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00 更新时间:2023/12/27 1:57:37

司马允,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西晋宗室、诸侯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晋时期,曾出现过一次遍布全国的,由西晋皇族为主角,互相征战不休,互相争夺权力的一场大动乱,史称“八王之乱”。

皇族争权历来有之,哪个朝代都不可避免,只不过看规模大小而已,是否在国家承受的范围之内。

“八王之乱”的起因和经过,基本上已经被史学家们研究透了,现在公认的,“八王之乱”从可控到变得不可控,主要是期间发生的一件标志性事件。

这起事件就是西晋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后称永宁元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司马懿幼子)废掉晋惠帝司马衷,篡位自立事件。

此前,西晋宫廷内部从晋武帝司马炎病死后,就开始动荡不休,发生了一系列夺权杀人事件。

如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杀掉外戚杨骏(其堂侄女和女儿分别是司马炎的两任皇后)一族,杀掉晋惠帝的独子、皇太子司马遹,司马伦杀掉贾南风等等。

但不管怎么乱,怎么争权夺利,怎么杀得血流成河,参与者都还维持着一块遮羞布,即都是打着晋惠帝司马衷的名义。

这样的话,动乱就是可控的,全部限制在宫廷内部,最高领导人在名义上没有变化,依旧是晋惠帝司马衷,哪怕他是个傀儡。

因为,司马衷虽然是个痴呆皇帝,大家也知道他是傀儡,可到底是根正苗红,法理上是全国各个势力承认的,最合法的皇帝。

他的位置没有变化,外面的诸侯就只能看热闹,而不方便主动参与动乱,以争取最大利益。

就好像西晋之前的三国时期,曹操生前一直就打着汉献帝的名义搞事情,其余诸侯就算被恶心住了,也没什么办法,该打还是打,可名分上一直被曹操压一头。

但等到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敌对的刘备孙权就都解脱了,开始陆续称帝,开始能在名义上跟曹魏并驾齐驱,搞事情的手脚也都放开了。

同样,“八王之乱”期间发生的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司马衷禅让,自己当了皇帝的事件,也让遍布全国的,比较有实力的司马王爷们的手脚被放开了。

自此后,“八王之乱”进入到了真正的全国大混战时期,逐渐变得不可控。

其实,司马伦废帝自立,本来是可以被制止的。

当时,已经有人在发觉到了司马伦的野心后,在国都洛阳发起了铲除司马伦的行动,甚至差一点成功,可因为愚蠢,在最后关头失败了。

发起铲除司马伦行动的人叫司马允,当时的爵位是淮南王,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九个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弟弟,赵王司马伦的侄孙。

司马允在当时也有极强的号召力,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杀掉皇太子司马遹后,就有很多人建议让司马允当皇太弟,让他做晋惠帝的继承人。

只不过,司马伦杀掉贾南风夺权后,他自己想当皇帝,就没有再提这事,还立了司马遹的三岁儿子司马臧为皇太孙,只是给司马允加官进爵,安抚而已,《晋书·司马允传》中记载:

初,愍怀(司马遹)之废,议者将立允为太弟。会赵王伦废贾后,诏遂以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都督如故,领中护军。

司马允的号召力不仅仅是在朝堂和民间,还包括部分宫廷护卫,“允性沈毅,宿卫将士皆敬服之。”

这就让他有了一定的颠覆朝堂上现任政权,发动宫廷政变的能力。

司马允和司马乱当然是互相防备,司马伦知道司马允是个威胁,司马允知道司马伦想篡位,也想干掉自己。

两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司马伦想篡位,就必须要解决掉司马允,司马允想保住自己,也想保住晋惠帝,就必须要跟司马伦对着干。

对于司马允来说,能保住晋惠帝,自己就真有可能取代那个三岁的皇太孙,能当皇太弟,能名正言顺的当皇帝。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两人之间的矛盾终于来了个大爆发(时间大概在当年的六月至八月)。

当时,司马伦为了干掉司马允,给他定了个谋反罪,还让自己的人写了份假的诏书去逮捕司马允,结果被司马允看出了真假。

司马允一看都搞这一套了,马上就召集府中亲信死士七百余人杀出府中,宣布司马乱造反,准备进皇宫保护晋惠帝,或者,劫持晋惠帝,好以皇帝的名义铲除司马伦。

但因为宫门关闭,他进不去,只能去攻打司马伦的府邸。

司马允的部下战斗力超强,杀得司马伦的护卫节节败退,内部还有人带兵响应司马允。

司马伦跟部下们被司马允部下的弓箭所威胁,只能躲在大树后面,寸步不能动,《晋书·司马允传》中记载:

允所将兵,皆淮南奇才剑客也。与战,频败之,伦兵死者千余人。太子左率陈徽勒东宫兵鼓噪于内以应,允结陈于承华门前,弓弩齐发,射伦,飞矢雨下。主书司马畦秘以身蔽伦,箭中其背而死。伦官属皆隐树而立,每树辄中数百箭......

司马允毫无疑问离成功不远了,如果没有援兵,或者意外事件,司马伦眼看着就要被司马允干掉。

关键时刻,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虔“遣司马督护伏胤领骑四百从宫中出”,来援救司马伦。

伏胤看情况危急,想了个妙招,“举空版,诈言有诏助淮南王允”。

司马允一看有皇帝的诏书,心中一喜,这样杀司马伦就更名正言顺了,没有仔细思考,就把伏胤和四百骑兵放进身边。

不但如此,司马允还下了战车,准备跪拜接受皇帝的诏书,完全没有防备之心。

结果可想而知,伏胤带着四百骑兵轻松干掉了卸下一切防备的司马允,帮助司马伦扭转了不利局面,“允三子皆被害,坐允夷灭者数千人。”

司马允在最后关头处理事情的能力真的很愚蠢,就算不防备诏书的真假,也不应该让那四百骑兵也跟着伏胤到自己身边来。

他完全是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最关键的时候做了最愚蠢的决定,其实,他是被自己打败的。

在这起事件中,不管司马允当时的心态如何,是为了自己还是真为国家,只要他能干掉司马伦,就能避免其篡位,就能阻止“八王之乱”变得不可控。

可惜,因为在关键时刻愚蠢的应对,司马允遗憾的失败了。

他的这次铲除司马伦的行动如果成功,制止了司马伦废帝的举动,或许能让大的动乱来得晚一些,或许能让西晋多存活一些年份。

司马允死后不到半年,司马伦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逼迫晋惠帝司马衷禅让,自己做了皇帝,这样一来,也释放出了所有诸侯王心中的野心。

司马伦这个皇帝也就当了几个月,随即就被另外三位司马王爷起兵推翻。

从此,司马王爷们周而复始的,互相起兵争斗,“八王之乱”开始覆盖全国,直至整个西晋王朝被异族推翻。

标签: 司马允晋朝

更多文章

  • 司马允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允,西晋

    司马允(272年~300年),字钦度,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九子,母为李夫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濮阳王,出任越骑校尉。太康十年(289年),迁镇军大将军、都督江扬二州军事,改封淮南王。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朝中有意拥立司

  • 司马允:晋武帝司马炎第九子,受到将士敬重却不幸遇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允,西晋

    司马允(272年~300年),字钦度,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九子,母为李夫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濮阳王,出任越骑校尉。太康十年(289年),迁镇军大将军、都督江扬二州军事,改封淮南王。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朝中有意拥立司

  • 发动起义当上皇帝,齐万年最后被孟观俘虏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齐万年

    在西晋短暂51年的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不可小觑,故有「五胡乱华」之乱世。而在「五胡乱华」的高潮就是西晋的氏族领袖齐万年被拥立为帝。今天就给大家剖析齐万年的生平事迹。齐万年先说说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景象,主要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原百姓生灵涂炭,人口锐减,军队为了补充士兵巩固军力,东汉

  • 齐万年被推选为皇帝,率领羌胡北上,击杀忠晋周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齐万年

    魏晋时期,统治者从封建阶级的利益出发,对内部属于氐族的统治阶级上层,一方面赏赐爵位,一方面又派旁人严厉监管.氐族人民受到了严重的残害,继而奋起反抗.294年,秦.雍等地的氐族,羌悉起义,立将领齐万年为皇帝.齐万年起兵的中心在陇山一带。当年的秋天齐万年被推选为皇帝后,率领羌胡北上,一路打到安定郡,围攻

  • 刘穆之死后,为什么被两朝帝王追封了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穆之,东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穆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起萧何、张良、荀彧、诸葛亮等名字,热爱历史的朋友都耳熟能详,他们都是名臣谋士,靠自己的才智谋略辅佐主子成就功业,名扬后世。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历史上的名气不如萧何、张良、诸葛亮大,但其才能政绩却不亚于他们。不少后世史家

  • 真实的刘穆之时什么样的?刻苦勤奋,才华超人,恪尽职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穆之,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刻苦勤奋,才华超人,恪尽职守,南朝的第一元勋,刘穆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穆之,字道和,小名道民祖辈几代居住京口。刘裕讨伐桓玄,进攻建康,请何无忌推荐个人给自己做主簿。何无忌举荐刘穆之。刘裕说:“我认识他。”立即派人前去征召。刘穆之见到来使,只简单收拾一下行

  •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送王昌龄之岭南,孟浩然

    古诗《送王昌龄之岭南》年代:唐作者孟浩然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 孟浩然《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孟浩然

    古诗《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年代:唐作者:孟浩然一作与王昌龄宴王十一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 王羲之发妻才女郗璿为何被称为女中笔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郗璿

    中国历史上关于东晋书法家郗璿简介的内容,多半被收录在《晋书》以及她的夫婿——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资料中。据郗璿简介描述,郗璿家境十分显赫,娘家世代书香,父亲郗鉴是东晋初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书法家,在当时的书法界很有影响力。郗璿自幼耳濡目染,经常与父兄切磋,因而也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郗璿就

  • 揭秘王羲之发妻郗璿为何被称为女中笔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郗璿

    中国历史上关于东晋书法家郗璿简介的内容,多半被收录在《晋书》以及她的夫婿——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资料中。据郗璿简介描述,郗璿家境十分显赫,娘家世代书香,父亲郗鉴是东晋初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书法家,在当时的书法界很有影响力。郗璿自幼耳濡目染,经常与父兄切磋,因而也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郗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