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能够一直放心南伐的保障 还得亏一个叫做阎柔的人

曹魏能够一直放心南伐的保障 还得亏一个叫做阎柔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8 更新时间:2023/12/8 10:58:50

在后世排三国名将榜的时候,往往都忽略了一个超级牛人,此人是曹魏能够一直放心南伐的保障,这人就是阎柔;甚至历史上都对阎柔的记载极为简略,生卒年都不详;可见当时的国人,对于抗击外族的战争,都不怎么重视,反而同族之间的战争,却记载的很详细。

阎柔出生于边疆,很小的时候就先后成为乌丸和鲜卑人的俘虏,但由于阎柔作战勇猛而且为人机敏,加上阎柔从小就在草原长大,所以备受草原人亲近信任;后来在鲜卑人的帮助下,阎柔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并取而代之。

公元195年,原幽州牧的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因阎柔的名气而推举他为乌桓司马,得到鲜卑的帮助对抗杀害刘虞的公孙瓒,与公孙瓒将领邹丹战於潞河之北,大破其军,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

刘虞在镇守幽州的时候,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所以在东北各少数民族人心中很有威望;而公孙瓒好战,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

后来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阎柔在鲜卑人的帮助下对抗公孙瓒,并打败了公孙瓒手下大将,逐渐成为鲜卑人和乌丸人的主心骨;袁绍见阎柔在北方游牧民族心中有如此大的威望,于是就让阎柔镇守北方。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阎柔遣使曹操,获封护乌丸校尉。曹操在击败袁绍後又攻破南皮,阎柔领导乌丸、鲜卑等归附,又献出名马,跟随出征三郡乌丸,阎柔因功被封关内侯。在官渡一战后臣服于曹操,对曹操讨伐乌丸很有贡献。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将其视若兄弟,镇守北方,统帅幽州兵马。

曹丕即位后,拜阎柔为度辽将军;终曹魏一朝,北方边境一片安宁和谐,这在整个古代封建王朝时期都是极为少见的;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曹魏集团才敢于不断南下;而刘备集团是直到诸葛亮降服孟获后才算安宁;孙权集团就更麻烦了,山越之乱牵扯了太多精力。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后两位名将:羊祜与陆抗的完美对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羊祜

    核心提示:陆抗从容应战,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展现了过人的军事谋略。一《三国演义》前半部分精彩纷呈,魏蜀吴三国无数武将谋臣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呈本领,煞是好看。大概以关羽身死失荆州为界,以后再出场的出类拔萃的将领就比较少了,蜀国人才凋零自不必提,

  • 晋朝陆抗的后代:陆抗儿子中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陆抗

    在公元272年,晋朝国派兵攻打东吴,此时的东吴早已失去蜀国的盟军,只能独自抵抗晋国的攻打。东吴的统帅是陆抗,他率领东吴军多次击败晋军,大涨军中士气,抵抗住了晋军的攻势,陆抗因为功劳甚大被加封为都护。吴国名将陆抗虽然这个时候吴国的整体实力日益衰弱,但是仍还具有一定的实,特别像荆州的统帅陆抗,他还是一

  • 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西陵之战大胜为国增寿8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吴名将,陆抗,孙权,三国,西陵之战

    孙权能在江东之地称孤道寡,和他会用人有直接关系。东吴最著名的几场生存战役中,都是靠孙权的大胆用人胜利的。赤壁之战,周瑜纵火,一把火把曹操烧退;夷陵之战,陆逊放火,把刘备逼得差点没能活着回去。当然,自吕蒙、陆逊等名将死后,陆逊之子陆抗可以说是东吴最后的屏障了,在西陵之战中的出色表现,有乃父之风,也不输

  • 西陵之战东吴灭亡前最后一次大胜:陆抗屡出奇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陵之战,东吴,陆抗,灭亡

    这次对决史称西陵之战。是两大名将之间的对决,如同一局精彩的掼蛋大赛。陆抗在一手差牌的情况之下屡出奇招,虚虚实实,让人叹为观止。成就了史上的经典之战。他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力挽狂澜,东吴得以残喘。但不久病逝,让人扼腕痛息。这是东吴灭亡前的最后一次大胜,悲壮而凄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残阳如血。西陵(

  • 陆抗和羊祜:吴国和西晋两国之间是对手更是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羊祜,陆抗,西晋,

    羊祜出身名门,他祖宗八辈都是二千石以上的高官,爷爷羊续在汉末时,任南阳太守,父亲羊衜为曹魏时的上党太守,母亲蔡氏是蔡邕的女儿,也就说蔡文姬是他的姨姨。他的姐姐嫁给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为妻。可谓是家道隆昌,清贵无比。而陆抗的身份也丝毫不差,和羊祜堪称是“门当户对”,他们陆家是江东世族,祖父辈的那些荣耀就

  • 三国蔡瑁张允被杀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允

    蔡瑁张允被杀真实原因三国蔡瑁在《三国演义》中,蔡瑁是一个小小的人物,并且也是一个品行不太好的奸佞小人。蔡瑁剧照据《三国演义》介绍,蔡瑁原本是荆州刘表麾下的一名大将,但是品行不是太好,在侍奉刘表的时候,便选择了刘琮,之后便想尽一切办法,将刘琮立为储,之后便辅佐刘琮。因为刘表的妻子是蔡瑁的姐姐,所以,按

  • 历史上蔡瑁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什么杀蔡瑁张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蔡瑁,张允

    曹操杀蔡瑁“曹操杀蔡瑁”是在《三国演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那么,“曹操杀蔡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蔡瑁是因为蒋干的挑拨离间,假装是来到情报,但其实是挑拨蔡瑁、张允和曹操的关系,使曹操误以为蔡瑁是吴国的间谍,之后在一气之下,便将蔡瑁和张允一起杀死了。也正

  • 三国蔡瑁是奸佞小人吗?蔡瑁张允被杀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瑁,张允

    三国蔡瑁在《三国演义》中,蔡瑁是一个小小的人物,并且也是一个品行不太好的奸佞小人。据《三国演义》介绍,蔡瑁原本是荆州刘表麾下的一名大将,但是品行不是太好,在侍奉刘表的时候,便选择了刘琮,之后便想尽一切办法,将刘琮立为储,之后便辅佐刘琮。因为刘表的妻子是蔡瑁的姐姐,所以,按道理蔡瑁更应爱好好的守护荆州

  • 成济为什么最后会成为司马昭的“替罪羊”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政权历经数代,到了曹髦执政的时候,政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方面是来自皇权的日益衰落,另一方面则是司马昭篡夺之心的昭然若揭。国家军政大权已完全掌握在司马昭之手,而身为皇帝的曹髦却成了傀儡,任人摆布。网络配图大权旁落,受制于人,曹髦的日子很不好过。对此曹髦是忧虑交加,夜

  • 刺客成济:谁是三国中替人“背黑锅”的冤大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刺客,成济,司马昭,

    人们通常把在他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代人受过的行为称为“背黑锅”。这个词虽然起源于现今,但代人受过的事情却不仅是今人才有。话说在三国时代,就曾有人蒙受不白之冤,成了替罪羔羊。自从魏国统兵大将司马懿死后,子承父位,其子司马昭顺理成章的执掌了兵权。手握重兵的司马昭飞扬跋扈、独断专行。他曾一度胁迫魏主曹髦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