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济为什么最后会成为司马昭的“替罪羊”呢?

成济为什么最后会成为司马昭的“替罪羊”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09 更新时间:2023/12/10 13:26:3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政权历经数代,到了曹髦执政的时候,政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方面是来自皇权的日益衰落,另一方面则是司马昭篡夺之心的昭然若揭。国家军政大权已完全掌握在司马昭之手,而身为皇帝的曹髦却成了傀儡,任人摆布。

网络配图

大权旁落,受制于人,曹髦的日子很不好过。对此曹髦是忧虑交加,夜不能寐。但就在这时,也不知道哪个好事之人,听说宁陵井中出现黄龙,并以此作为祥瑞,曹髦奏报。

不料想,曹髦不仅没有表现出些许的喜悦,反而不以为然地说:“非祥瑞也!”此言一出,众人不解。于是曹髦就解释道:“其龙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屋于井中,乃幽困之兆也!”一番感慨之后,曹髦更是触景生情,接着又作了一首《潜龙诗》:“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如然!”

很显然,这是曹髦极度悲愤且有无奈的内心表白。但不久,这件事就传到了司马昭的耳中。司马昭一听是勃然大怒,杀心顿起。为防万一,就安排贾充预做准备。贾充当然明白其中深意,不执行怕违抗了司马昭的命令,自身难保。而真要做得太过火,又怕留下千古骂名。考虑再三,权衡利弊,贾充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于是,专门安排手下成倅成济兄弟,若有事变,必当挺身而出。

网络配图

终于,曹髦受不了司马昭的专权欺凌,决定以皇帝名义,亲自率人诛杀司马昭。但曹髦手无兵权,追随者寡。无奈之下,只好召集手下御林军数百人,一路鼓噪着向司马昭府上杀来。结果半路之上,就被贾充和成济兄弟率领的部队给拦住了。两军相向,曹髦振臂一呼。箭在弦上,贾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示意成济一戟将曹髦刺死于马下,御林军作鸟兽散。

皇帝被大臣杀死了,这无论如都是大逆不道的。朝中正义之士由此发难,要求司马昭承担责任,惩处贾充。但贾充是司马昭的头等谋士,司马昭当然不肯。为了平息事端,安抚人心。司马昭只下令将成济兄弟推出去斩首,并诛灭三族。

关键时刻,丢卒保帅,舍重就轻。既给了大臣们一个合理的交代,也保住了自己的心腹近臣免受惩处。至此,成济兄弟才如梦方醒,敢情自己这是让人拿着当枪使了。临死,还在对着司马昭和贾充大骂不止。

网络配图

很显然,此次变乱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司马昭,以舍弃豢养的一条走狗,换来了弑君篡夺的最大效益,不费吹灰之力就消除了隐患,巩固了地位。这样做,对司马昭来讲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为国除害,诛杀凶手,掩盖了自己的罪行,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二是成济兄弟时常在司马昭左右,知道的太多,正好借此机会,杀人灭口,消除后患。可谓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司马昭从来就是玩人的高手。而无品无德、无头无脑之人,历来就是政治斗争中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对象。这些人,平时做猎犬豢养,给予优厚待遇。一旦事情败露,就拿来做“替罪羊”使用。

而成济兄弟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不辨是非,不计后果,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也就在所难免了。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刺客成济:谁是三国中替人“背黑锅”的冤大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刺客,成济,司马昭,

    人们通常把在他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代人受过的行为称为“背黑锅”。这个词虽然起源于现今,但代人受过的事情却不仅是今人才有。话说在三国时代,就曾有人蒙受不白之冤,成了替罪羔羊。自从魏国统兵大将司马懿死后,子承父位,其子司马昭顺理成章的执掌了兵权。手握重兵的司马昭飞扬跋扈、独断专行。他曾一度胁迫魏主曹髦封赐

  • 陈泰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他因为什么而和司马昭断绝关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魏

    司马懿父子掌权后,尤其是司马昭执政期间,为加快篡夺曹魏的江山,曾使用过很多的阴谋诡计,因此遭到天下正义人士的唾弃,其中便包括不少跟他很要好的朋友。在这些跟司马昭断绝关系的人中,陈泰的身份很特殊,最终的结局也令人扼腕。那么,陈泰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荀彧是陈群的岳父,陈泰的外公陈泰字玄伯,是汉末尚书令荀

  • 名将陈泰如何去世的?陈泰一生的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泰,陈群,三国,名将

    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的儿子,在青龙年间(233-237年)担任散骑侍郎,在正始年间(240-249年)转任游击将军,后来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成为护匈奴中郎将,主管并州事务。陈泰很注意对当地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有很高的威信。当时,京城的权贵托他在边地购买奴婢,并送来宝货。陈泰将所送之礼皆挂

  • 简介西汉王祥事后母是个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祥

    在中华传统礼教中,王祥肯定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但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王祥的这种孝顺是否真的可取,还是有待商榷的。王祥卧冰求鲤王祥对待后母非常的孝顺,这无论在什么方面来说都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但是王祥孝顺的方式是否真的正确,也许今天的普世的价值观能够给我们答案,也能给我们解释王祥到底是个

  • “二十四孝”王祥卧冰的真相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祥,二十四孝

    王祥卧冰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故事,故事中的王祥是一个大孝子,后人把王祥和其他的一些人的故事编辑在一起,称作《二十四孝》。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事情出自《晋书》。说王祥的父亲王融,娶了高平的一个薛姓女子,然后生了王祥。可是在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薛氏就死去了,于是王融二婚,娶了一位庐江地区的

  • 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一哭成就忠臣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二十四孝,王祥

    司马懿在曹髦时代终于爆发,杀掉了曹爽,独掌大权。而当曹髦奋起一搏,希望杀掉司马懿而夺回朝廷大权的时候,王祥做了什么呢?王祥做了一件事情,大哭。在曹髦和司马懿交战的时候,王祥没有露面。而当百官知道曹髦已经被司马懿的手下杀死了的时候,都很是震惊。就算司马懿再有权势,杀掉皇帝,总是大逆不道,骇人听闻的。百

  • 三国时期的"河北四庭柱"中谁最厉害?四人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孙权有"江东十二虎臣",吕布手下有"八健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今天就来说说"河北四庭柱"的人生结局。"河北四庭柱"是东汉末年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手下的四员大将,也是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人都是武艺高

  • 三国中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前三成了经验怪,第四搅乱诸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河北四庭柱

    作为曹操最大的敌人、最要好的朋友,袁绍手下有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虽然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过阴差阳错,皆与刘备势力结下“不解之缘”,前三位分别给关羽、赵云送经验,第四位做了一件事,却让诸葛亮为此痛哭流涕。No.1 颜良,以勇而闻名。公元200年,袁曹官渡之战爆发,颜良受命进攻白马,被曹操轻兵

  • 河北四庭柱是哪四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河北四庭柱,三国,袁绍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将军。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看以堪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八位有名的谋士田

  • 历史上的两个花蕊夫人:费花蕊与徐花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花蕊,徐花蕊

    这是两个绝色又惹火的女人,这是两个才貌无双的女人,因而被冠以“花蕊”之名,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花蕊,是花朵的精华,用来形容女性的一种美称,意为美中之美、华中之华。(一)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费花蕊提到花蕊夫人,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宋灭后蜀,后蜀皇帝孟昶沦为阶下囚,他心爱的妃子花蕊夫人随着孟昶被押往北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