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简介 三国魏国曹操麾下御史中丞徐庶生平

徐庶简介 三国魏国曹操麾下御史中丞徐庶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3/12/18 1:31:59

徐庶,字元直,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长社县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徐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曾推荐诸葛亮给刘备,曹操南下时与刘备、诸葛亮等一起南逃,因曹操在长坂之战中捕获其母而不得不弃备北上投操,临行前对刘备说自己方寸已乱。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国史书《魏略》中以其原名徐福为其立传,《三国志》中则没有立传。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曾化名单福,并在离开时推荐诸葛亮。

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魏略》中为徐庶立传也是以徐福的名义立传【《三国志·裴潜传》:魏略列传以徐福、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十人共卷,其既、习、俨、潜四人自有传(指的是在三国志中有传),徐福事在诸葛亮传。】)。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中平末年(188年),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徐庶外逃。从此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以下为演义内容】当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徐庶与崔州平经常与诸葛亮畅谈天下形势,以后司马徽也因避乱寓居荆州,二人在庞德公家见面,畅谈天下时势,徐庶受司马徽劝,投奔刘备,备以上宾礼待徐庶,并命为军师,共谋天下大业。刘备称赞徐庶有王佐之才。徐庶称卧龙先生诸葛孔明才是天下奇才。“后引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他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后迫于曹操将其老母胁于曹营,而不得不离开刘备。但从不为曹操设谋。故后世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谚俗。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

标签: 徐庶三国魏国谋士

更多文章

  • 孙尚香的结局 孙尚香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尚香,结局

    在三国演义中,女人虽然着墨少,但是作用却丝毫没有减弱,著名的赤壁之战,即是因大乔小乔而起。在为数不多的女性中,孙尚香之死,不免让人感慨红颜多薄命。孙尚香出生名门,有着闭月羞花之色,却偏爱舞刀弄剑。又以“非天下英雄不嫁”的睿智豪言而扬名天下。如此出类拔萃,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实在令人惋惜!“思亲落

  • 孙尚香是谁? 孙尚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尚香,孙尚香简介,三国人物

    导读:孙尚香,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未载。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刘备每入,心内常觉凛然惊惧。诸葛亮曾说:“主公(刘备)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盛,东惮孙权之进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此之时

  • 北宋宰相吕蒙正生平简介 吕蒙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蒙正,北宋,宰相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 宋朝太宗年间第一贤相是谁?吕蒙正当之无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蒙正,宋太宗,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被录取为进士第一名,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命令,政事如果有不便处理的,允许骑驿马前来上告,赐给他钱二十万。待调回到京师,遇上皇帝亲征太原,召他到行宫晋见,任为著作郎、直史馆,加任左拾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皇帝亲自任命他为左补阙、知

  • 历史上的鲁肃真的呆吗?吴国名臣鲁肃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肃

    名臣鲁肃怎么死的?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

  •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鲁肃,吴蒙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

  • 三国名将之鲁肃简介 吴国名臣名将之一鲁肃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鲁肃,鲁肃简介

    导读: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

  • 揭秘:三国史上第一喷子诸葛亮是如何骂死王朗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王朗

    三国演义里,谁的口才最好?那当然要数诸葛亮了!诸葛亮曾经孤身前往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将江东的谋士说的汗颜无地,真可谓称的上是三国第一“喷子"。而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口才,更堪称杰作,我们来欣赏下:“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

  • 诸葛亮是怎么骂死王朗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王朗

    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对垒,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第二天,两军相迎,列阵势于祁山之前。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王朗对孔

  • 王朗简介 三国时期魏国经学家重臣王朗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朗,三国,魏国重臣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重臣。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服毕,举孝廉,不应。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后迁会稽太守,在任四年,获百姓爱戴。孙策攻会稽,王朗为其所败,逃亡不得,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