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国四朝元老丁奉有何传奇故事:丁奉定计斩孙綝

吴国四朝元老丁奉有何传奇故事:丁奉定计斩孙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3/12/15 14:36:30

丁奉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他一直尽心尽力的辅佐皇帝,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丁奉从小便十分的聪慧,有着他人所无法比拟的军事天赋。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丁奉多次取得战役的胜利,成为朝中的肱股之臣。那么,丁奉雪中奋短兵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公元252年即太元二年,这注定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吴国的皇帝孙权因病去世,其最年幼的儿子孙亮继承皇位,成为一国之君。丁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获得新帝的赏识,被封为都亭侯。也是在这一年,魏国派兵进犯吴国。当时,皇帝派吴国的太傅诸葛恪前去抗敌,以诸葛恪为首的吴国将领都不将魏国放在眼里,认为只要大军上岸,魏国就会不战而逃的。但这些人中并不包括丁奉,他并不赞同其他将领的意见,他认为不能指望敌人不战而逃,而是应该主动出击,占据有利位置。

但当时吴国军队的统帅是诸葛恪,但诸葛恪并不认同丁奉的建议。无奈之下,丁奉只能自己独自带领三千士兵向前行军。当时的天气环境十分的恶劣,刮着凛冽的北风,下着大雪。当丁奉看到了魏国的先行部队时,他对自己的士兵们说道:“现在已经到了立战功的时候了。”士兵们都被丁奉所激励,大家纷纷脱去盔甲,然后手中拿着短兵器。魏国的士兵看到他们这个样子,都认为自己会赢,也没有多做防备。结果可想而知,丁奉所率领的军队获得了战役的成功,丁奉为吴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以上就是丁奉雪中奋短兵的故事。

丁奉定计斩孙綝

孙綝一生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虽然名义上是吴国的丞相,可是手中却始终掌握着大部分的政权,在很多时候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位大臣的生死,尽管朝中很多人对他不满,但是却苦于没有计策将他拉下马。直到孙休登上王位之后丁奉定计斩孙綝,这才将他置之于死地。那么丁奉定计斩孙綝是怎么回事呢?

丁奉雕像

丁奉定计斩孙綝这件事还要从孙休登上王位开始说起,当时他也知道孙綝在朝中有着太大的权力,因此对他时刻保持着戒备和警惕,始终不敢放松一分。大臣张布、丁奉等人早就对孙綝十分的不满,一直寻找着出掉这个谋臣的机会。而魏邈看到这种情况也向孙休谏言,称如果继续让孙綝嚣张下去,那么吴国一定会出现大的纷争,国家也不会再平稳。于是孙休向张布和丁奉征求意见,商讨着如何将孙綝杀死。在这种情况下丁奉制定了斩杀孙綝的计策。

丁奉等人制定了诛杀孙綝的计策之后就准备操作起来,但是孙綝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所有在腊祭的宴会中他说自己的身体不舒服而没有参加,孙休就派遣了十多个人前去请他,孙綝见没办法推脱只好前去应酬。在宴会进行的时候他看到自己的家中起了火,于是在孙休不同意他离开的情况下依旧想要回家,当时丁奉等人迅速的将他捆绑住,这时候孙綝才知道丁奉等人的意图,可是他已经没有办法翻身了,就连提出成为官奴的缓兵之计也没有让孙綝放松警惕,并且很快下令要将他斩首。丁奉制定的计策终于杀死了孙綝。

丁奉杀张辽

张辽不是丁奉所杀,而是病逝的。赤壁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乐进等人镇守合肥,在此期间,孙权多次来犯都被张辽打退。在公元215年的逍遥津战役中更是名声大噪,以寡敌众,差点活捉孙权。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防守孙权。公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身染重病,抱病期间依然抵御孙权来犯。公元222年,在江都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丁奉杀张辽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里边编撰的,不符合史实,就和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一样,不是真实的历史。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将领,在孙权的领导下奋勇杀敌,屡建奇功。丁奉一生征战,侍奉了从孙权到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时代的兴衰。

历史上丁奉杀张辽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公元222年,孙权再一次向曹魏假意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驻在雍丘,在此期间身染恶疾,曹丕亲自派郎中前往诊断,时时命人报告张辽的病况,可见,曹丕对张辽的重视。张辽的病始终不见好,曹丕命人将他接到自己的营帐里,亲自照料,病情总算有所控制。只是刚见好,张辽就请求回来雍丘驻扎,果不其然,孙权再次背叛曹魏,张辽奉命与孙权对阵,经过逍遥津战役之后,孙权很是忌惮张辽,知道张辽来了以后,仍然忌惮,并告诫众位将士,张辽虽然有病在身,可依然勇猛难当,千万谨慎。同年,张辽与诸将大败吕范,但他的病情也一日比一日严重,最终在江都病逝。所以,张辽死于疾病,而不是被丁奉所杀。

丁奉活了多少岁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将领,他一生共侍奉过四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丁奉为人正直,有着极其出众的军事天赋,深得皇帝的重用。其实,从丁奉侍奉过四位皇帝这件事来看,就可以推测出丁奉应该是一位十分长寿的人。那么,丁奉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丁奉出生于公元186年,并于公元271年去世,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推算出丁奉应该是活了八十五岁。三国时期天下战火不断,各国为了抢夺地盘纷纷发起战争。丁奉在年少时就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小兵。在战争中,丁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屡建奇功。丁奉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天赋,很快就被当时的皇帝孙权所赏识,被封为偏将军。荣升为将军的丁奉也越发努力,在对外战争中多次取得战役的胜利。

公元252年即太元二年,吴国皇帝孙权去世,其皇七子孙亮继位成为吴国的皇帝。同时,丁奉也因为战功被擢升为都亭侯。当时,魏国派兵进攻吴国的东兴,丁奉领兵前去抗击。吴国当时的将领都十分看不起魏国的军队,认为魏国最后一定会输的。但丁奉却不这么认为,他小心谨慎的安排战略,不敢轻敌。最后,因丁奉的缘故,吴国大胜魏国。公元前258年,年仅十六岁的孙亮去世,他的哥哥孙休继位。后孙休去世,丁奉等人又迎立孙权的长孙孙皓为帝。

丁奉一直兢兢业业的侍奉皇帝,丁奉凭借自己的军事天赋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71年,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丁奉因病去世。跟同时代的其他人比起来,丁奉应该算是一个十分的长寿人了。

更多文章

  • 丁奉定计斩孙綝怎么回事 孙綝人物关系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奉

    三国孙綝是一位十分著名的人物,他也是那个时期吴国的权臣,手中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他也是王室的成员之一,开始的时候在军队中担任偏将军的职位,他的兄长孙峻去世之后,将后事和权力都交到了他的手中,于是开始掌控朝中的重大权力。当时有些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了反对,但是不久之后都被他陆续杀死,并且成功的成为当

  • 东吴后期的两次鸿门宴 孙休以孙綝之道诛杀孙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吴,孙休,孙綝

    孙休是孙权的第6个儿子,也就是孙亮的哥哥。当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王。258年,孙綝派两个大臣去请孙休登基时,24岁的他都傻了,馅饼还是陷阱?去还是不去?头脑中两个小人不停地打架辩驳。几天以后,才磨磨蹭蹭地动身,诱惑实在太大了,就拿身家性命赌一次吧。孙綝被怀疑心里不爽到了建业的近郊,看到上千人黑压压

  • 东吴暴君孙皓竟把大臣王蕃的脑袋当球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皓

    孙皓是东吴的一位暴君,暴君本来并非暴君,之所以会成为暴君,和身边众人的长期呵护是分不开。不过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皓成为暴君的原因,就单讲一个叫做王蕃的东吴名士的坎坷人生,就可以知道孙皓为什么被称为暴君了。王蕃的列传王蕃本是一文艺青年,码字功夫高超,不但会做诗词歌赋,对学术也颇为懂行。东汉的科学大佬张衡曾

  • 历史上贺邵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贺邵,三国

    历史上贺邵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 ,是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政治家、书法家。他的爷爷贺齐是三国时期的孙吴名将,父亲贺景官职灭贼校尉,带领部下严格有恩惠,兵器精饰,为当时第一。太平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少帝孙亮被权臣孙綝所废,第二

  • 贺邵:东吴官员、书法家,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贺邵,东吴

    贺邵(226年—275年),字兴伯,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政治家、书法家。吴国将领贺齐之孙,贺景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太平三年(258年),吴景帝孙休即位,贺邵由中郎之职升任为散骑中常侍。贺邵后来出朝担任吴郡太守。吴末帝孙皓在位时期,贺邵入

  • 贺邵简介 吴国后期能正直进言的大才贺邵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贺邵,三国,吴国大臣

    贺邵(226年—275年),字兴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东吴官员、政治家、书法家,东吴将领贺齐之孙,贺景之子,仕三朝,官至太子太傅。后为孙皓所枉杀,其家族被流放到临海郡。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今江苏绍兴)人,东吴将领贺齐之孙,贺景之子。吴景帝孙休即位后,贺邵由中郎升任散骑中常侍,出朝外

  • 段煨没用出头也没有造反 段煨为什么会被讨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刘协,李傕,段煨,郭汜

    李傕、郭汜在张济的调停之下,达成和解协议,放皇帝刘协出了长安。刘协在张济、郭汜、杨定、杨奉、董承等人的护送下匆匆东行。可张济、郭汜、杨定、杨奉、董承个个想法并不单纯,都想着如何逐鹿,如何最终将其他人搞定,独占汉献帝这头失落的“鹿”。郭汜最先按耐不住,要汉献帝放弃东归的想法,跟自己去高陵(今陕西高陵)

  • 段煨是谁?董卓旗下的猛将段煨的生平简介及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段煨,段忠明,三国,董卓

    段煨(?-209年),字忠明。 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原为董卓帐下将领,董卓令他屯兵华阴。他与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为同族,且名同从火,字号为明字辈,两人应该是族兄弟或从兄弟关系(辈分与年龄无关)。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雒阳,行至华阴。段煨出营迎接,供给献帝衣食。护送献帝的杨定与

  • 吕壹做了哪些事?三国酷吏吕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

    吕壹,三国时吴国人,受孙权用为心腹,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壹为人险狠,曾经诬陷宰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后因诬告事发,被斩首。吕壹极受孙权宠信,玩权弄法,大臣潘濬、步骘、陆逊时时刻刻上书指责。潘濬甚至打算把吕壹刺杀。吕壹有门客违法,被建安太守郑胄所杀,吕壹非常愤恨,于是中伤郑胄,孙

  • 孙权任命的总特务官吕壹为什么敢肆意陷害忠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壹

    孙权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人情味的一个君主,他很可爱。曾记得他和吕蒙倾心交谈,让吕蒙成为儒将,而对周瑜,就更是留下君臣相得的美谈,至于其他臣子,也是一样交心,他曾写过一封给所有将领的一封信,上面强调他和他们虽然大义上是君臣,但私情上是亲如骨肉的一家人。为什么会写信呢?原来,他曾有过一项任命,那就是任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