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表: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陈表: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3/12/7 0:21:40

陈表(204年—237年),字文奥,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偏将军陈武庶子,校尉、解烦督陈脩异母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陈表最初以太子中庶子之职,担任翼正都尉。后升任无难军右部督,封都亭侯。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兼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孙权以陈表兼任新安都尉,与诸葛恪互相协助治理其地。后来,鄱阳百姓吴遽等作乱,攻占城池,陈表率军奔赴征讨,吴遽兵败投降。陆逊任命陈表为偏将军,晋封都乡侯。陈表三十四岁时,死于任上。

人物生平

年少知名

陈表是偏将军陈武与小妾所生之子。陈表年少时便有名声,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人一同侍奉太子孙登,相互间友好和睦。尚书暨艳也与陈表友爱,后来暨艳犯罪,当时人人都设法保护自己,许诺帮助他的人很多,而真正出头的却很少,惟独陈表不这样,因此士子们都很敬重他。陈表后来从太子中庶子之职,被任命为翼正都尉。

劝诱施明

建安二十年(215年),陈表的父亲陈武在跟随孙权攻打合肥的战役中阵亡。 陈武死后,陈表以父亲战死沙场为由,请求被任用为将领,率领一支由五百人组成的队伍。陈表为了得到兵士们的效力,便倾心善待他们,兵士们都很爱戴和依附服从他,乐于为他效命。当时有人偷盗官家的财物,众人怀疑是“无难军”中的兵士施明所为。施明一向强壮剽悍,拘捕后受到极为惨毒的拷打,但他宁死不说一句话,廷尉就将此事上报朝廷。孙权考虑到陈表能得军中将士们的信任,诏令将施明交给陈表处理,让陈表随自己的方便去获取事情真相。陈表便打开施明的枷锁并让他洗澡,换上他的衣服,厚办酒席,在酒席间劝诱施明。施明于是自首服罪,将同党一一交代出来。陈表上表汇报。孙权认为陈表非同常人,为了保全他的名声,特地赦免了施明,而将施明的同党全部斩首。 施明感激陈表,自己转变为良好品行,终于成为军中健将,官至将军。

事后,孙权升任陈表为无难军右部督,封爵都亭侯,以继承他父亲陈武生前的爵位。陈表上书全部辞让,请求将这些封赐转给他已故的哥哥陈脩之子陈延,孙权不允许。

充实部伍

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平定山越,孙权任命陈表兼任新安都尉,与诸葛恪互相协助治理其地。起初,陈表曾获得新安县二百家食邑的赏赐,此时陈表调察这些人,发觉他们都能用来作很好的兵士,于是上表辞让,请求将他们归还国家,以充实精锐兵力。孙权下诏书说:“您的先人陈武将军有功于国,国家将这批人作为赏赐来报答,您怎么能推辞呢?”陈表于是解释说:“如今歼灭国家的仇敌,为我父亲报仇,应以人为根本。徒使这些精锐的兵力作为我的家仆,并非我的心愿。”于是他将这些人选取以充实自己的部队。当地官员将这一情况上报朝廷,孙权甚为赞赏,下令郡县挑选安排官府服役的人家与贫民来充实陈表所受赏赐的户数。

去世

陈表在官任上三年,广开门径招纳兵力,招募得到一万多人。情况紧急便率领他们出战。正值鄱阳的百姓吴遽等作乱,攻占城池,所属各县动荡不宁。陈表便越过郡界奔赴征讨,吴遽兵败投降。陆逊任命陈表为偏将军,晋封为都乡侯,北往驻守章坑。陈表三十四岁时,死于任上。陈表的家中财物全部用来供养士人,去世当天,他的妻子儿女都露天站立,太子孙登得知后,命人为他们建起屋宅。

轶事典故

黄龙元年(229年),陈表的哥哥陈脩去世。在陈脩死后,陈表母亲不肯侍奉陈脩的母亲,陈表对自己的母亲说:“哥哥不幸早逝,我总管家中事务,理当奉养嫡母。母亲如能为我受屈一时之情,承顺嫡母的话,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母亲不能做到,就只好出去另外居住。”陈表对于道义的公正之心都是这样。由此两位母亲深受感悟而相处和睦。

标签: 陈表东吴

更多文章

  • 三国陈表是什么人?陈表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陈表

    陈表是偏将军陈武与小妾所生之子。陈表年少时便有名声,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人一同侍奉太子孙登,相互间友好和睦。尚书暨艳也与陈表友爱,后来暨艳犯罪,当时人人都设法保护自己,许诺帮助他的人很多,而真正出头的却很少,惟独陈表不这样,因此士子们都很敬重他。陈表后来从太子中庶子之职,被任命为翼正都尉。劝诱施明

  • 三国陈表文言文原文翻译,陈表,字文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表文言文

    陈表,字文奥,武庶子也,少知名,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并侍东宫,皆共亲友。尚书暨艳亦与表善,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徙太子中庶子,拜翼正都尉。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 孙权嫁妹妹嫁给刘备,为什么媒人非得是吕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刘备

    吕范这个人在演义里面是个小人物,实际上是奠定孙吴政权基础的关键人物,喜欢的不妨看一看《三国志》,《三国演义》里周瑜设计招赘刘备。原话: 权看毕,点头暗喜,寻思谁人可去。猛然省曰:“非吕范不可。”遂召吕范至,谓曰:“近闻刘玄德丧妇。吾有一妹,欲招赘玄德为婿,永结姻亲,同心破曹,以扶汉室。非子衡不可为媒

  • 【孙权重用吕范】原文翻译,孙权为什么重用吕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重用吕范》

    吴王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初,孙策使范典财计,时吴王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吴王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王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孙权重用吕范》译文吴王任用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信

  •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据,东吴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

  • 曾击败曹魏大军的东吴名将,朱异怎么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东吴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对此,在笔者看来,和陆抗一样,朱异也出自东吴的武将世家。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一开始,朱异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兵

  • 从地痞无赖到皇帝宠臣,朱异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异,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异,梁武帝宠臣之一。出身官宦世家,其父朱巽官至吴平令,生母顾氏。朱异少年时期,喜好聚众赌博,曾为患乡里,是个令乡邻头疼的小痞子。朱异人如其名,确实很怪异。成年后突然勤学苦读,博览经史子集,涉猎博弈、书算等杂艺,尤精通《

  •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异人物生平简介,主要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朱异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爵嘉兴侯。赤乌四年(241年),朱异献计攻破吴国樊城

  • 三国时期的两个“孙虑”分别是什么身份?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虑,三国

    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以单字为名,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

  • 孙虑:16岁封侯18岁封镇国大将军,却在20岁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虑,孙权,东吴

    他是孙权的次子,16岁封侯,担任镇军大将军,却在20岁时英年早逝,感兴趣的读者快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虑生于213年,他是孙权的次子。孙虑自幼机敏聪慧、多才多艺,因此深得孙权的喜爱和器重。228年,年仅16岁的孙虑被孙权封为建昌侯,封地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一带。孙虑不仅有智慧,而且善听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