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安七子——应玚的生平简介,应玚的一些人物事迹

建安七子——应玚的生平简介,应玚的一些人物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67 更新时间:2023/12/8 1:57:17

应玚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玚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著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玚的父亲应珣也因其才学著名,任司空掾官职。

应玚自幼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诗学文章自然大为长进。但因他生逢乱世,到处飘零,虽踌躇满志而壮志难酬。应玚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他和其弟应璩在当时均被称之为汝南才子,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应玚初来邺都时,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经常邀他和众人一起宴游吟诗,曹操闻其名,任命他为丞相掾属,后又转平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与徐干陈琳刘桢皆卒于疫疾。

个人影响

应玚长于赋,有文赋数十篇,诗作不多。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音调悲节,多写离居飘零之感,曹丕说应玚“和而不壮”,又称赞他说:“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见他为曹丕所赏识。

应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标签: 三国,建安七子

更多文章

  • 如何从应玚的作品中了解到东汉末年的社会百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应玚的作品

    应玚是建安七子之一,在歌赋领域有很高的成就,《灵河赋》、《愍骥赋》、《征赋》等都是应玚的代表作品。为了全面地了解应玚生平经历,那么还得从应玚简介开始说起。应玚通过应玚简介得知,应玚生于公元177年,卒于公元217年,为当今河南人士。应玚在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祖父应奉才思敏捷,在文学领域颇有建树。伯父应

  •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的简介 后人如何评价应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应玚

    应玚是建安七子之一,在歌赋领域有很高的成就,《灵河赋》、《愍骥赋》、《征赋》等都是应玚的代表作品。为了全面地了解应玚生平经历,那么还得从应玚简介开始说起。应玚通过应玚简介得知,应玚生于公元177年,卒于公元217年,为当今河南人士。应玚在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祖父应奉才思敏捷,在文学领域颇有建树。伯父应

  • 刘桢与曹氏父子关系如何?刘桢的历史事迹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桢,曹丕,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17),

  • 建安七子——刘桢的生平简介,刘桢的一些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建安七子

    成长经历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后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太平御览》卷385卷引《文士传》)公元197年,因避兵乱,十一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

  • 三国演义中孟达不仅背叛刘备还敢写信戏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孟达,刘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夫子的意思是,如果你这个人不对长远进行思考,必然就会有眼下的问题爆发。三国里面,就有一个人几次三番去印证这个道理,不断地因为目光短浅而深受其害。这个人就是孟达。孟达本身是刘璋手下的谋士,刘备入蜀的时候,他和法正、张松都是属于“通敌”一派的,变着花样引诱刘璋一步一步走进

  • 三国猛将孟达:诸葛亮 司马懿都非常欣赏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孟达,诸葛亮,司马懿

    在刘备死后,可以说诸葛亮就接管了蜀国的大小事宜,不但为蜀国份内的事操碎了心,就连魏国的事诸葛亮也是操着一万个心呢。魏国的孟达,当曹丕在位的时候,孟达就受到他的宠信,并且孟达还和桓阶,以及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尚的关系也非常的基情。但是,当这三个人都去世了以后,这个孟达心里那个愁啊,没了靠山,他该怎么继续在

  • 跑龙套人物潘凤:三国中的“无双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潘凤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在书本上很少有人去关注的历史人物,她就是三国中的“无双上将”——潘凤。潘凤这个人物其实是《三国演义》中杜撰出来的,类似的虚构人物在小说中还有很多:比如给关二爷扛了一辈子刀的周仓,被赵云抢去青釭剑的夏侯恩,“吓汝一跳”的邢道荣等等。他们存在的价值往往是用来烘托别人的,戏份也是有多有少,

  • 盘点三国中那些被秒杀的武将:潘凤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武将

    三国中豪气干云的武将有很多,自然有强的就有弱的。这其中单挑一直是,最能评论武力的一大依据,而在单挑中被秒杀那就丑到家了。下面,小编就来数数三国中都有那些武将在单挑时是被秒杀的。网络配图1、潘凤《三国演义》描述。冀州刺史韩馥麾下上将。汜水关之戰中,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

  • 孙权的妃子步练师简介 步练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步练师,三国

    步练师是谁?步练师简介步练师(?-238年),又称步夫人,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与吴国丞相步骘同族,吴大帝孙权的妃子。步练师在孙权众夫人中最受孙权宠爱,生有二女:孙鲁班、孙鲁育。赤乌元年(238年),步练师去世,追封为皇后,葬于蒋陵。获孙权宠爱东汉末年的时候,步练师的母亲带着她准备迁徙到庐江

  • 步练师是谁?孙权最宠爱的步夫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步夫人,步练师,三国

    步练师(?-238年),又称步夫人,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与吴国丞相步骘同族,吴大帝孙权的妃子。步练师在孙权众夫人中最受孙权宠爱,生有二女:孙鲁班、孙鲁育。赤乌元年(238年),步练师去世,追封为皇后,葬于蒋陵。孙权宠爱东汉末年,步练师的母亲带着她准备迁徙到庐江,当时庐江被孙策所攻陷,于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