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士不厚道:暗用拆字法骂至交嵇康的兄长是庸人

名士不厚道:暗用拆字法骂至交嵇康的兄长是庸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5 更新时间:2023/12/6 9:20:07

戎是魏末晋初人,“竹林七贤”之一,位至三公。说到他,就令人想起与李子相关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夸赞他早慧,逻辑思维强:小时候,王戎跟小伙伴们出外游玩,见到路旁一棵李树果实累累,小伙伴们一窝蜂跑去采摘,他却岿然不动,有人问他为何袖手旁观?他说:李树长在道旁而能结满果实,一定又苦又涩,谁都不爱吃。小伙伴们一尝味道,果然如此。第二个故事则批评他悭吝:王戎做了高官,家里种了不少良种李树,果实又大又甜,京城的“果粉”们愿出高价购买,但他们只有口福尝鲜,却没有办法留种。原因非常简单,王戎出售李子前,已令仆人用锥子一一钻破果核,来年春天,它们不可能发芽。

名士吕安与嵇康交情极深,“每一相思,千里命驾”。某日,吕安兴起,去寻访嵇康。吕安到了嵇家,叩门一问,这才知道,嵇康出门逍遥快活去了。其兄嵇喜出来迎客。吕安灵机一动,在嵇喜家的门扉上题写了一个“鳳”字,算是聊尽宾主之礼。嵇喜以为吕安夸他。殊不知,吕安暗用拆字法,骂他是“凡鸟”(即庸人)。吕安与嵇康是至交,却不能亲其所亲,反而变着戏法糟践其兄长,这叫哪门子雅事呢?真叫不厚道。名士性格强悍,唯我独尊,唯我独赢,要他们态度谦逊,尚且难上加难,何况待人厚道。

相比魏晋名士,不少民国名士喝过洋墨水,若论叛逆性和侵略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辜鸿铭喜欢骂人,章太炎喜欢骂人,钱玄同喜欢骂人,黄侃喜欢骂人,鲁迅尤其喜欢骂人……有些骂对路了,有些则只是任性和逞强,将对方骂得狗血淋头,甚至骂成枯鱼之蠹,那些文字如同泰山压顶,阻断了许多人的自赎之路和自新之路。

在民国名士的行列中,蔡元培是敦然长者,胡适是蔼然仁者,对此评定,少有异议。前者肯为陌生的工人写求职推荐信,后者肯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为留学生垫付学费川资,仁行义举,还有许多成例。就算是他俩,居然也有不厚道的时候。

1922年秋,北京大学突发“讲义费风潮”,数十名学生聚集到校长室外大声抗议,蔡元培苦劝无效,不禁怒火中烧,他捋袖出拳,当众吼道:“我跟你们决斗!”事后,他愤然辞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时间人心惶惶,校政难以维持不坠。经多方慰留,最终,蔡元培勉强收回辞呈,但他开出的先决条件是必须严惩带头闹事的学生。结果如何?一名专敲边鼓的“拉拉队员”冯省三充当了替罪羊。冯省三申诉无门,跑去向胡适求助,胡适仰天打个哈哈,敷衍道:“你既已做了英雄,就英雄到底嘛!”拒绝为他洗雪冤情。在这件事情上,许多人都能体谅蔡元培的那句老实话——“纸老虎哪能戳一个洞”,但也都认为两位名士的做法有失公允,有欠妥当,在真相混沌的情况下,悍然断送掉一位青年的前程,确实不够厚道。

标签: 名士魏晋竹林七贤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何嵇康被奉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嵇康,嵇绍,竹林七贤

    导读:他和阮籍等人称为“竹林七贤”,他是精神领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什么规矩、传统啊,都不要了,人活着就是潇洒、快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喝酒、吟诗、弹琴、嗑药,醉生梦死。实际上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外表风光,内心沧桑。嵇绍的父亲是嵇康,但他的性格和父亲完全相反。嵇康喜欢无拘

  • 嵇康之死 魏晋朝美男嵇康究竟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嵇康,魏晋人物,晋朝

    导读:魏晋风流人物,以嵇康为首。他不但文采飞扬、精通音律,而且“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可谓是天之骄子。然而嵇康横遭杀戮,又仿佛是天妒英才,究竟原因何在?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司马昭在继承父兄权力之后,篡位的野心暴露无疑。据考证,嵇康被杀于魏景元三年(262年)前后,其

  • 刘禅简介:三国蜀国后主刘禅的资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禅,三国蜀国,刘禅简介

    导读: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为甘夫人所生,223年即位,在位41年,时年17岁。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但诸葛亮数次伐魏,均告失败,于234年死于五丈原。后,蜀汉政治腐败,国力日弱,于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擒到

  • 扶不起的阿斗之刘禅 刘备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阿斗,刘备,刘禅

    刘禅 字 公嗣小名:阿斗籍贯:[幽州]涿郡涿县 [今河北涿州]职位:蜀国皇帝(后主) 谥曰思 晋之安乐公生卒:207 — 271(65岁)家族资料 :父亲 刘备 母亲 甘氏 配偶:敬哀皇后,敬哀皇后亡后立敬哀皇后之妹为后,敬哀皇后为张飞之女兄弟姐妹:刘封 刘永 刘理所属势力:蜀汉 西晋子女:刘璿,刘

  •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做魏王?荀彧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荀彧,曹操

    导读: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荀彧帮助曹操是因为曹操乃治世之能臣,荀彧反对曹操是因为曹操乃乱世之枭雄,因为荀彧忠于汉室。前期,曹操羽翼未丰,还不能篡权,而是为朝廷更为自己翦灭八方诸侯,在荀彧看来,曹操所做的即是他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但他也竭力为曹操出谋划策。后期,曹操统一北方,野心随着

  • 荀彧怎么死的 曹操首席谋臣荀彧为什么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荀彧,曹操,三国人物

    导读:荀彧(163-212年),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

  • 荀彧怎么读? 曹操手下谋臣荀彧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彧,三国人物,曹操

    导读: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其中魏国开国之君曹操身边不乏大量的谋臣,而荀彧就是其中一位谋臣,好多人不知道荀彧怎么读?接下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

  • 三国演义第95集剧情 司马懿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

    三国演义第95集剧情许昌大殿,曹睿身体日益衰微。司马懿觐见,曹睿任命其为太尉,彻底消其兵权。司马府中,静姝与司马懿互诉衷肠。司马懿决定与之成亲,静姝感动万分。病中的曹睿召司马懿进宫,假意将摄政大权交付于他,以测其用心。司马懿推辞不受,并主动要求辞去所有官职,并将雍凉旧将削官去职以打消曹爽的猜疑。不久

  • 诸葛亮精囊妙计之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中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有2500 名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忽然,哨兵飞马来报:“司马懿引大军15 万,往西城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位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立即传令道:“将旌旗全部隐藏

  • 晋宣帝司马懿简介 三国的终结者,西晋王朝奠基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宣帝司马懿,晋朝皇帝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