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才女苏若兰 为劝丈夫回头写下旷世神作《璇玑图》

千古才女苏若兰 为劝丈夫回头写下旷世神作《璇玑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56 更新时间:2023/12/7 3:17:49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作过一首诗:“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只有英灵苏蕙子,更无悔过窦连波。”诗中的苏蕙姑娘,字若兰,魏晋时期的三大才女之一,她在中国史学界、文学界留名,是因为她留下了一首传诵千年的回文诗《璇玑图》,而这首令人称赞的诗背后,隐藏着的是苏若兰的痛苦和泪水。

东晋时,苏若兰出生在陈留县令之家,从小不仅研习诗文书画,还学习刺绣、织锦,如此已是心灵手巧、兰心慧质,偏偏她还拥有秀美的容颜,这样一位白富美到了及笄之年,吸引无数的媒婆前来提亲,直踩破了门坎。对于媒婆所言之人,若兰小姐却一个也看不上眼,除了爆发户就是莽夫,全是庸碌之辈,她在心中描绘了一个完美爱人的形象:风流俊逸,文武兼备,气宇不凡。终于有一天,苏若兰遇到了他的白马子。

那一年,十六岁的苏若兰跟随父亲外出游览,行到一个池塘边,忽见一翩翩少年,正挽弓搭箭,只见他仰身射箭,飞鸟应声而落;俯身射水,游鱼飘浮,岸边一件青衫,一把宝剑正压着几卷书籍,少女的仰慕之情顿生,不禁芳心暗许。父亲察觉到女儿的心事,几番打听,终于得知这位少年名叫窦滔。

佳人配才子,简直天作之合,双方家长对于这样的好事当然极力促成,终于,苏若兰与窦滔在前秦建元十四年(公元374年)喜结连理。若兰没有看走眼,窦滔不仅文武兼备,而且颇有才略,为人温文尔雅。婚后,两人情意绵绵,诗书唱和,小日子温馨浪漫,一对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可男儿终究不能整日厮混于闺房之中。当时苻坚建立前秦,正在大刀阔斧进行各项改革,加强统治,窦滔遂入仕前秦。很快,他的才干得以显露,政绩显著,得到苻坚的赏识,被升任为秦州刺史。官运亨通之时,厄运却悄然而至。一心为政的窦滔无意中得罪了小人,受谗言陷害,一朝沦为阶下囚,被发配到沙州(今敦煌)服苦役。

恩爱夫妻就要远别,苏若兰梨花带雨,窦滔无语哽咽。前途叵测,窦滔面对娇妻欲言又止,若兰看出丈夫的心思,抹掉眼泪,坚定地说:“就算海枯石烂,我也要等你回来团圆!”两人执手,万般情愫尽在心底。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QQ、微信啥都没有,别说视频,想捎句情话都是万难,何况窦滔还是带罪之身?所有的想念只能对残月诉说。日子就这样在思念中缓缓流走,若兰最好的年华在一寸一寸的相思中消逝。

苻坚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开始企图灭掉东晋。用人之际,他又想起了正在服役的窦滔,一纸令下,窦滔被起用为安南将军,派往襄阳,这已经是窦滔离家五年之后。

去往襄阳的途中,窦滔顺势拐弯回家一趟。当丈夫出现时,苏若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如梦里一样,出现在眼前,激动的泪水还没落下,苏若兰又呆住了,丈夫的身边竟然还站着一位如花美眷!“她叫赵阳台......”窦滔的话仿佛从天边飘来,苏若兰的笑容瞬间凝结,一言未发转身回到房里。

原来,窦滔服役时,日子过得还不差,偶有歌舞相伴,寂寞无聊的日子难捱,于是将这位名叫赵阳台的歌舞妓收为小妾。也许自觉愧对若兰,窦滔没有停留,带着新妇匆匆赶赴襄阳。苏若兰的心如刀绞一般,她无法相信恩爱的丈夫竟然另觅他人,曾经的山盟海誓如在耳畔,负心的窦滔身边却已是别人相伴,若兰泪如雨下,她由爱而怨,由怨生恨,恨爱人移情别恋,恨自己无能为力。

恨有多深,爱就有多重,若兰回忆起两人从前的点点滴滴,也许他还爱着自己?脑中闪现过那位美人的身影,若兰又不禁怀疑起来。如此愁肠百结,辗转反侧,苏若兰度日如年,无限的情思与哀怨,心中百般滋味转诸文字,一句句如泣如诉。她拿起五彩丝线,将这些情真意切的文字一针一线地绣在锦帕之上,一共841字。末了,她派人给窦滔送去。

窦滔收到锦帕后,仔细品读,他发现,妻子绣的是回文诗,不论从哪里切入,都可成句,正读反读,亦可成文,或四言,或六言......841字,字字含情,句句有泪,总之,若兰真挚的情感全部隐藏在这针线字迹里。读罢诗文,一时之间与妻子的情义全部涌上心来,窦滔怪自己耽于享乐,辜负了苦等自己的妻子!幡然醒悟的窦滔当即送走赵阳台,准备好车舆回乡迎接若兰。再次见面,苏若兰与窦滔四目相对,所有的阴霾散去,两人和好如初。

苏若兰绣的841字的锦绣回文图,名叫《璇玑图》,诗文取名为《璇玑织锦诗》。苏若兰用自己的真情感动了窦滔,赶跑了小三,重新赢回丈夫的爱,更留下《璇玑图》这个传诵千年的佳作。上至宫廷,下到民间,人们争相传抄吟诵。它是文学史上的佳作,也是史学界的宝物,文人墨客纷纷赋诗颂扬,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也赞不绝口,为其作序:“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因述若兰之才美。”引得女诗人朱淑真“坐卧观究,悟因璇玑之理......”

苏若兰的《璇玑织锦诗》,经过千年的传诵,已被人读出7000多首,至今,人们只要谈起回文诗,都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年前创始回文织锦《璇玑图》的才女——苏若兰。

标签: 晋朝苏若兰

更多文章

  • 两晋时期女英雄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灌

    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究竟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荀灌

  • 揭秘:作为女儿身的荀灌是如何突围救父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荀灌,荀崧,西晋

    荀灌是西晋时期大将荀崧的女儿,虽然是女儿身,但是荀灌却从小就有着男孩子的性格,小时候又总是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而且对武艺十分地感兴趣,所以尽管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但是却能够做出带领士兵突围救父的事情来,从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究竟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关于荀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巾帼英雄荀灌娘:带人突围后拯救被围的襄阳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荀灌娘,巾帼英雄,拯救,

    荀灌(303年―?),字灌娘,故亦称荀灌娘,颍川临颍(今河南临颍县)人 ,散骑常侍、平乐伯荀崧之女,是中国古代智勇双全的女英雄。她13岁时,便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荀灌的父亲荀崧是襄阳太守。荀崧在任上做了一些受百姓欢迎的事,同时也得罪了一些人。部下杜曾对荀崧不满,为报私仇,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发动

  • 春秋时期的晋国,解析曲沃恒叔和晋昭侯的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曲沃桓叔,春秋

    晋国的第一代受封者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晋国位于今天的山西,北方是各族混居的大草原,晋国国内生活着大量戎狄部族。周公制定周礼颁行天下,唯独晋国以戎狄习俗治国而不依周礼,这可以说是西周版的一国两制,晋国就是特区。晋国按说兵强马壮,但就是没啥作为,这因为晋国内部出现了动乱,这场动乱被后世称为曲沃代翼,整个

  • 春秋时期的晋国,曲沃恒叔和晋昭侯一系得斗争是怎么回事?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国,曲沃桓叔,晋昭侯

    晋国的第一代受封者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晋国位于今天的山西,北方是各族混居的大草原,晋国国内生活着大量戎狄部族。周公制定周礼颁行天下,唯独晋国以戎狄习俗治国而不依周礼,这可以说是西周版的一国两制,晋国就是特区。晋国按说兵强马壮,但就是没啥作为,这因为晋国内部出现了动乱,这场动乱被后世称为曲沃代翼,整个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曲沃恒叔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曲沃恒叔,篡夺政权,晋朝

    仆固怀恩(?-765年9月27日),铁勒仆骨部人,唐朝中期名将。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时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与回纥和亲。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

  • 司马德宗的老婆是谁 司马德宗的老婆王神爱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德宗,晋朝,皇帝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司马德宗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后追尊为德皇太后)。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

  • 唐太宗轶事:作为王羲之的粉丝为何贬低王献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王羲之,王献之,

    历史上往往以“二王”并称,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立价值。王羲之至会稽后,书法艺术成就达到顶峰。但誓墓不仕后因笔札多为代笔人所书,乃有非议。王羲之逝世后到南朝梁初,约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王献之书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学其书者盛极一时。其间名家师法小王者,如《书断》所载,即有桓玄

  • 王献之简介 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献之,晋朝,东晋书法家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

  • 谢奕作剡令是什么?谢奕作剡令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谢安,谢奕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翻译;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醇酒罚他喝,以至醉得很厉害,却还不停罚。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