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庙七十二将之吴明彻,成也北伐、败也北伐

武庙七十二将之吴明彻,成也北伐、败也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6 更新时间:2023/12/6 8:43:09

——史料摘译——

原文:

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馀斛,而邻里饥餧,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陈书·吴明彻传》

译文:

到侯景侵犯京城时,天下大乱,吴明彻有粟麦三千多斛,但邻居乡人却饥饿不堪,于是就对各位兄长说:“现在草寇盗贼横行,人人难以考虑长久,为什么有这么多粟麦却不和乡邻共同分吃?”于是按人口平分,自己分得的这份跟邻居分得的同样多。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就躲避走开了,靠这些粟麦活下来的人有很多。

1

他人生的巅峰是因为北伐的胜利,同样因为北伐,他无奈束手就擒,成了被活捉的名将。

他战功还算不错,但似乎到不了名将的程度,总觉得有开后门的嫌疑。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在当时,汉人政权里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汉人将领了。

武庙七十二将是汉人选的,即使都是矮子,也要拔个将军出来,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南北朝汉人政权的最后一个汉人名将,略有些名不副实的名将吴明彻。

2

作为一个名将,并不是不能打败仗,但吴明彻的败仗貌似有些多。

——公元554年,吴明彻率军攻打北齐,包围了海西(今江苏灌南),敌军固守,敌军物资匮乏到“削木为箭,剪纸为羽”的程度,但吴明彻打了一百多天还是无功而返。

——公元557年,吴明彻和侯安都周文育三位陈国大将联手出战,征讨军阀王琳,大败,周文育、侯安都统统被俘,吴明彻率军撤退。

——公元559年,吴明彻一败于王琳部将曹庆,二败于王琳部将任忠,吴明彻仅以身免,孤身逃脱。

——公元562年,吴明彻攻打反叛的江州刺史周迪,未获战果,被临阵换将。

…………

3

吴明彻真正打出自己的名气,还是公元567年的沌口之战。

当时,吴明彻对阵的是一支由西梁、北周、叛臣华皎组成的联军,战斗在水上进行,两军实力相当。

在南北朝时代,水战的大杀器是拍杆,利用重物从高处落下时得到的动能,拍碎敌方船只。

吴明彻采用了后发制人的战术,先组织了一批小船去“找死”,在敌军拍杆用尽之后,主力齐出,暴揍失去还击能力的敌军。

敌军眼看不妙,采用火攻,没想到风向突变,反而祸及自身,大败。

吴明彻再接再厉,又在第二年乘胜追击,用掘堤引水灌城的方法攻占江陵。

吴明彻是个水属性的将领。

4

公元573年,吴明彻迎来军旅生涯最高光的一年。

当时,北齐自毁长城,先后自己干掉了名将斛律光高长恭,西面又被北周步步紧逼,左支右绌。

这一年,陈国决定趁你病要你命,发动北伐,史称“太建北伐”(这个名字貌似不太吉利)。

吴明彻的家乡在淮河北岸的“沦陷区”,有着“打回老家去”的积极意愿,因此被选为北伐军的统帅。

虽说陈国军队的战斗力其实不咋地,但北齐的境况更加糟糕。吴明彻率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克秦州、历阳、合肥、合州、仁州。

在寿阳(今安徽寿县)城下,吴明彻再施故伎,决堤引水灌城,就在即将破城的时候,敌军大批援兵前来救援,手下将领面对“坚城未拔,大援在近”的局势有些慌乱,吴明彻果断出击,“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

之后,吴明彻又在徐州附近取得大胜。

但是,陈朝“小富即安”的心态,以及落后的持续作战能力,使得这次很可能取得更大战果的北伐戛然而止。

为什么不继续打下去?如果继续打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这些都是后世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5

距离上次北伐只过了4年,公元577年,北齐灭亡,陈国又起了摘桃子的念头,再度出师北伐,争夺空虚的淮北地区。

已经六十五岁的吴明彻再度挂帅出征,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出征。

陈国军队和北周军队在徐州附近对阵,吴明彻一招鲜吃遍天,引来河水淹没城池,陈军在船上向城墙发动攻击,把陆战变成了水战。

北周援军赶到,极有针对性地在水中布设障碍,“横流竖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

陈国军队惊慌失措,竟然想出自掘河提、顺水势退兵的超级大昏招,背上生疮还在病中的吴明彻同样无计可施,同意了这个明显没有常识的应对办法。

结果,水势根本无法维持陈国军队的撤退行程,撤退没多远,水势就变小了,陈军的船只纷纷搁浅,部队溃散。

吴明彻走投无路,被追击而来的敌军活捉。

活捉了?!

6

南北朝时期,俘虏敌方重要将领,很少有杀害的情况,要么养着,要么换将,实在不行,还可以出钱赎身,。

北周并没有加害吴明彻,但也没有释放,因为吴明彻是陈国硕果仅存的名将,北周封吴明彻为怀德郡公,官拜大将军,当然都是虚的。

一年不到,吴明彻因为忧愤加重了病情,死于长安。

又过了四年,隋朝取代北周,再过了七年,陈国被隋朝灭亡。

哪怕吴明彻还在,恐怕也不能改变什么。

7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汉人政权,先后发动了多次北伐,有的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大多数都虎头蛇尾。

吴明彻所领导的两次北伐,也是南北朝时期最后的两次北伐。

成也北伐,败也北伐。

8

关于吴明彻,小时候曾经有过灵异事件,这个事件被记载在《陈书》上。

吴明彻的父亲死得早,因为家里穷,没能父亲置办一块像样的坟地。14岁的吴明彻很孝顺,辛勤地下田耕种,筹措丧葬费用。但这年偏偏遇上了大旱,禾苗全枯死了。

吴明彻很伤心,坐在田间放声痛哭,向老天诉说家门不幸。或许他的哭诉感动了上苍,过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告诉他,禾苗又都奇迹般地活了,到了秋天,大获丰收,吴明彻终于有了充足的费用给父亲选了一块好坟地。

当时有一个姓伊的人,会看墓地风水,他告诉吴明彻的哥哥,你家老父亲下葬那天,会有一个人骑着白马、赶着鹿经过坟地,这就是你家最小的孝子(幼子吴明彻)将要大富大贵的征兆。

到了下葬那天,果然有一个骑白马的人经过。

好吧,就算这是真的,但个人的富贵,在国家的兴亡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更多文章

  • 南陈大将军吴明彻:武庙七十二子唯一的陈朝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明彻,陈朝,武庙七十二子,

    吴明彻(512年―578年),字通昭(一作通炤 ),秦郡(今南京市六合区)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将领。吴明彻的祖父吴景安,是南朝齐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是南朝梁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丧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乱时,秦郡大饥,吴明彻将粮食分给邻居。承圣三年(554年)三月,陈霸先在京口与吴明彻结交,封他为戎昭将军

  • 慕容绍宗为什么会自杀 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东汉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早年先后追随尔朱荣、尔朱兆,可惜都不受重用。后来归顺高欢,历任青州刺史、晋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封燕郡公。高欢死后,慕容绍宗击败反叛的侯景,大放异彩。549年,在围攻颍川城时,未免被敌军生擒,被迫投水而死

  • 慕容绍宗用兵如神 为何却在英年时投水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慕容绍宗,侯景,慕容恪

    从东汉末年开始战乱不断,中国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长期的封建割据、连绵不断的战争,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其中也不乏魔将杀星。诸如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他先是在东魏为将,后归梁,掀起叛乱,祸乱江南长达三年之久,使得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

  • 东魏名将慕容绍宗:北朝第一祥瑞克死无数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慕容绍宗,北朝,名将,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早年先后追随尔朱荣、尔朱兆,曾任并州刺史,封索卢县子。可惜都不受重用。后来归顺高欢,历任青州刺史、晋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封燕郡公。高欢死后,慕容绍宗升任尚书左仆射。并率军击败反叛的侯景,在此战中大放异彩

  • 梁士彦要反隋的原因是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梁士彦,南北朝

    梁士彦是北周大臣、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武帝信心大增,率

  • 梁士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梁士彦,南北朝

    梁士彦,字相如,北周大臣、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

  • 南北朝真正的草根英雄,梁士彦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士彦,北周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梁士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这是一个极度注重家世背景的年代,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梁士彦就是这样一种人,一个真正的草根英雄,可惜两个不靠谱的酒友外加一个胡说八道的算

  • 北周大臣梁士彦简介 他生平经历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周,梁士彦

    梁士彦(515-586年),字相如,安定郡乌氏(今甘肃省泾川县)人。北周大臣、名将。少时仗义,刚烈果敢,好读兵书,涉猎经史。积累军功,拜为仪同三司。随从北周武帝宇文邕东征,攻取晋州,进位柱国,授晋州刺史,封郕国公,进位上柱国。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以为徐州刺史,擒捉了陈朝名将吴明彻,夺取淮南之地。从

  • 梁士彦为什么会选择谋反呢 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杨坚

    梁士彦(生卒年不详),字相如,他是北周定安乌氏(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年少时行侠仗义,不愿在州郡做官。性情刚烈果敢,喜欢评判别人的是非曲直。好读兵书,并涉猎经史。北周时凭军功拜为仪同三司。周武帝将要与北齐作战,听说梁士彦勇敢果决,便把他从扶风郡郡守提升为九曲镇将,晋位上开府,封为建威县公,北齐人对

  • 历史上的王宪嫄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凤囚凰的那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刘子业

    近日《凤囚凰》播出以后,观众们对饰演刘子业、刘楚玉亲生母亲王宪嫄的杨明娜评价甚高,皆称其演技爆发。在此剧中,王宪嫄虽然是刘子业和刘楚玉姐弟的亲生母亲,还是当朝的皇太后,但是姐弟俩都不亲近她,刘子业甚至还十分嫌弃王宪嫄是个病人,直称“病人身边多鬼怪”而不肯看望身患重病的母亲,刘楚玉亦是如此。历史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