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于吴明彻的轶事有哪些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有关于吴明彻的轶事有哪些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34 更新时间:2023/12/12 15:47:26

轶事典故

吴明彻十四岁时,感慨父亲吴树去世却没有坟地,家中又穷得无力筹办,就努力耕种。当时天下严重干旱,禾苗庄稼焦枯,吴明彻哀痛悲愤,每次到田里都大哭流泪,仰面向天诉说苦楚。过了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说禾苗已经重新生长,吴明彻怀疑他说的话,以为是哄骗自己,等到去田里一看,竟然跟他说的一样。秋天大丰收,足够安葬之用。当时有一位伊氏,善于占测坟墓,对他的哥哥说:“你安葬父亲的那天,一定有一个乘白马白鹿的人经过坟场,这是最小的那位孝子将来大贵的预兆。”届时果然有这一应验,吴明彻即是吴树的幼子。

历史评价

徐陵: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

陈顼:雄图克举,宏略盖世。在昔屯夷,缔构皇业,乃掩衡、岳,用清氛沴,实吞云梦,即叙上游。今兹荡定,恢我王略,风行电扫,貔虎争驰,月阵云梯,金汤夺险,威陵殊俗,惠渐边氓。

陈叔宝:李陵矢竭,不免请降,于禁水涨,犹且生获,固知用兵上术,世罕其人。故侍中、司空南平郡公明彻,爰初蹑足,迄届元戎,百战百胜之奇,决机决死之勇,斯亦侔于古焉。及拓定淮、肥,长驱彭、汴,覆勍寇如举毛,扫锐帅同沃雪,风威慴于异俗,功效著于同文。方欲息驾阴山,解鞍浣海,既而师出已老,数亦终奇,不就结缨之功,无辞入褚之屈,望封崤之为易,冀平翟之非难,虽志在屈伸,而奄中霜露,埋恨绝域,甚可嗟伤。

姚思廉《陈书》:吴明彻居将帅之任,初有军功,及吕梁败绩,为失算也。斯以勇非韩、白,识异孙、吴,遂使蹙境丧师,金陵虚弱,祯明沦覆,盖由其渐焉。

李延寿《南史》:古人云“知臣莫若君”,《书》曰“知人则哲”,观夫陈武论将,而周、侯遇祸,有以知斯言之非妄矣。若不然者,亦何以驱驾雄杰,而创基拨乱者乎?故瑱、頠并自奔囚,翻同有乱;〈奭斗〉、量望风景附,自等诚臣,良有以也。昭达勤王之略,远符耿弇;行己之方,颇同吴汉。既眇而贵,亦黥而王,吉凶之算,岂人事也!明彻属运否之期,当辟土之任,才非韩、白,识暗孙、吴,知进而不知止,知得而不知丧,犯斯不韪,师亡国蹙,宜矣哉。

张预: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明彻统内不和,而文帝遽令代之。又曰:“出其不意。”明彻乘夜攻王琳。又曰:“兵之情主速。”明彻因敌结营不进,一鼓而禽之是也。

洪迈: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吴明彻当陈国衰削之馀,北伐高齐,将略人才,公卿以为举首,师之所至,前无坚城,数月之间,尽复江北之地。然其后攻周彭城,为王轨所困,欲遏归路。萧摩诃请击之,明彻不听,曰:“搴旗陷陈,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一旬之间,水路遂断。摩诃又请潜军突围,复不许,遂为周人所执,将士三万皆没焉。此四人(关羽、王思政、慕容绍宗、吴明彻)之过,如出一辙。

陈元靓:美矣南平,星辰炳秀。服教滋川,谒帝京口。忠尽君臣,孝事父母。祀典颂,洋洋不朽。

赵翼:周文育、侯安都、黄法抃、吴明彻等之于陈,皆御武戡乱,为国家所倚赖。

后世地位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吴明彻。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吴明彻亦位列其中。

史籍记载

《陈书·卷九·列传第三》

《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六》

家庭成员

祖父:吴景安,南朝齐南谯太守。

父亲:吴树,南朝梁右军将军。

儿子:吴惠觉,陈后主即位后让他继承吴明彻的爵位。

侄子:吴超,南朝陈忠毅将军、散骑常侍、桂州刺史,封汝南县侯,邑一千户。

影视形象

2014年电视剧《兰陵王妃》:何润东饰演吴明彻。

标签: 南北朝陈国

更多文章

  • 武庙七十二将之吴明彻,成也北伐、败也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武庙七十二将,吴明彻

    ——史料摘译——原文: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馀斛,而邻里饥餧,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陈书·吴明彻传》译文:到侯景侵犯京城时,天下大乱,吴明彻有粟麦三千多斛,但邻居乡人却饥饿不堪,于是就对各

  • 南陈大将军吴明彻:武庙七十二子唯一的陈朝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明彻,陈朝,武庙七十二子,

    吴明彻(512年―578年),字通昭(一作通炤 ),秦郡(今南京市六合区)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将领。吴明彻的祖父吴景安,是南朝齐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是南朝梁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丧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乱时,秦郡大饥,吴明彻将粮食分给邻居。承圣三年(554年)三月,陈霸先在京口与吴明彻结交,封他为戎昭将军

  • 慕容绍宗为什么会自杀 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东汉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早年先后追随尔朱荣、尔朱兆,可惜都不受重用。后来归顺高欢,历任青州刺史、晋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封燕郡公。高欢死后,慕容绍宗击败反叛的侯景,大放异彩。549年,在围攻颍川城时,未免被敌军生擒,被迫投水而死

  • 慕容绍宗用兵如神 为何却在英年时投水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慕容绍宗,侯景,慕容恪

    从东汉末年开始战乱不断,中国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长期的封建割据、连绵不断的战争,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其中也不乏魔将杀星。诸如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他先是在东魏为将,后归梁,掀起叛乱,祸乱江南长达三年之久,使得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

  • 东魏名将慕容绍宗:北朝第一祥瑞克死无数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慕容绍宗,北朝,名将,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早年先后追随尔朱荣、尔朱兆,曾任并州刺史,封索卢县子。可惜都不受重用。后来归顺高欢,历任青州刺史、晋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封燕郡公。高欢死后,慕容绍宗升任尚书左仆射。并率军击败反叛的侯景,在此战中大放异彩

  • 梁士彦要反隋的原因是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梁士彦,南北朝

    梁士彦是北周大臣、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武帝信心大增,率

  • 梁士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梁士彦,南北朝

    梁士彦,字相如,北周大臣、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

  • 南北朝真正的草根英雄,梁士彦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士彦,北周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梁士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这是一个极度注重家世背景的年代,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梁士彦就是这样一种人,一个真正的草根英雄,可惜两个不靠谱的酒友外加一个胡说八道的算

  • 北周大臣梁士彦简介 他生平经历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周,梁士彦

    梁士彦(515-586年),字相如,安定郡乌氏(今甘肃省泾川县)人。北周大臣、名将。少时仗义,刚烈果敢,好读兵书,涉猎经史。积累军功,拜为仪同三司。随从北周武帝宇文邕东征,攻取晋州,进位柱国,授晋州刺史,封郕国公,进位上柱国。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以为徐州刺史,擒捉了陈朝名将吴明彻,夺取淮南之地。从

  • 梁士彦为什么会选择谋反呢 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杨坚

    梁士彦(生卒年不详),字相如,他是北周定安乌氏(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年少时行侠仗义,不愿在州郡做官。性情刚烈果敢,喜欢评判别人的是非曲直。好读兵书,并涉猎经史。北周时凭军功拜为仪同三司。周武帝将要与北齐作战,听说梁士彦勇敢果决,便把他从扶风郡郡守提升为九曲镇将,晋位上开府,封为建威县公,北齐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