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允简介 三国蜀国太子洗马蜀汉四相之董允生平

董允简介 三国蜀国太子洗马蜀汉四相之董允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80 更新时间:2024/2/10 17:56:37

董允(?-246),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卒。

当时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相”、“四英”.

董允允的祖上曾是益州巴郡江州人,(现考证为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嘉明镇人,有董允墓位于该镇镇政府背后),所以父亲董和举家从荆州南郡枝江搬迁到益州,之后在益州牧刘璋手下为官。此后,刘备夺得益州,继续信任董和。董允少时与费祎在蜀中名闻遐迩,董和认为他们两人优劣难分。有一次董允与费祎同往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董和给了他们一辆简陋的车驾,董允觉得耻辱,因此神色不安,但费祎却安然自若。董和知道后,于是认为费祎的德行方面要优于董允。

标签: 董允三国蜀国名臣

更多文章

  • 揭秘:立下大功的吴质为何总得不到曹丕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吴质,三国

    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为曹丕最终被确立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曹丕称帝,对吴质似乎没有过多的赏赐,而且吴质去世后,皇帝给他的谥号是非常低劣的,难道曹氏祖孙三代都卸磨杀驴的主。想当年,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待自己的儿子,本来想确立一个最有本事的人。刚开始曹操最为欣赏的是

  • 费祎怎么读?费祎的“费”三国时读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费祎,三国

    费祎(Fei Yi)前者第四声,后者第一声。祎(yi),美好的意思。这是生僻字,现今已不大使用。费祎(?~253)中国三国时期蜀国大臣 。字文伟。江 夏鄳 (今河南罗山)人。刘备立太子刘禅,他与董允同为舍人,迁为庶子 。刘禅即位,他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南征还朝,百官郊迎数十里,祎虽位低,而亮独命祎上其

  • 蜀汉第一大案费祎遇刺案:谁到底是此案幕后真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循,费祎,刘禅,

    蜀汉延熙十六年元旦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怎么呢?这一天,费祎在汉寿大宴蜀国群臣,凡是驻留在汉寿这地儿的官员,不分官职大小,都被费祎请来喝酒。费祎是谁?这个人大伙儿不会陌生。《诸葛亮前出师表》中曾两处提到此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

  • 费祎简介 三国蜀国俊杰蜀汉四相之费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费祎,三国,蜀国俊杰

    费祎(?-253年),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今湖北孝感市孝昌县)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孙权甚异其才,自礼遇之,费祎也因常使吴。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将军

  • 夏侯威: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性格任侠,深具鉴人之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侯威,曹魏

    夏侯威(生卒年不详,)字季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第四子,右将军夏侯霸之弟。夏侯威性格任侠,历荆、兖二州刺史,并与曹丕、曹植等相友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夏侯威少年已有侠义风范,更深具鉴人之能。他身为魏国将领夏侯渊的

  • 三国时期胡遵、胡烈父子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遵,三国

    说到三国父子兵,那可是不少,像霍峻、霍弋父子,马腾、马超父子,孙坚、孙策父子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上阵父子兵、虎父无犬子的意义。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胡遵、胡烈父子,则和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产生了直接的关系。对

  • 三国时魏国大将胡遵简介 胡遵的功绩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遵,三国,曹魏三征

    胡遵,字以道,汉建安十一年(206)丙申生,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魏卫将军。景初二年(238),辽东公孙渊反,司马懿遣遵等击破其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252)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正元二年(255)

  • 揭秘:曹魏时期大将毌丘俭东征攻克高句丽首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毌丘俭,高句丽,三国

    毌丘俭(Guànqiū Jiǎn,?-255年),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继承父毌丘兴爵位高阳乡侯,任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后,上疏劝魏明帝停止加建皇宫的工程,升为荆州刺史。238年从司马懿攻灭公孙渊;244年至245年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攻破丸都,几亡其国,

  • 毌丘俭是谁?曹魏后期文武兼备的毌丘俭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毌丘俭,曹魏,三国,三国将领

    毌丘俭,字仲恭,生年不详,卒于魏正元二年(255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父毋丘兴,魏文帝时为武威太守,官至将作大将,封乡侯。毌丘俭袭父爵,先后为文学教授、羽林监、州刺史、将军等职。因起兵反对司马氏集团兵败而死于草莽之中。他是曹魏后期文武兼备的将领,也是颇有政绩的地方官。毌丘俭一生主要活动于

  • 曹魏后期重要将领毌丘俭简介 毌丘俭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毌丘俭,三国,曹魏三征

    毌丘俭(Guànqiū Jiǎn,?-255年),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继承父毌丘兴爵位高阳乡侯,任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后,上疏劝魏明帝停止加建皇宫的工程,升为荆州刺史。238年从司马懿攻灭公孙渊;244年至245年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攻破丸都,几亡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