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为什么要赌上袁氏安危与董卓为敌?依附董卓换取安宁不好吗?

袁绍为什么要赌上袁氏安危与董卓为敌?依附董卓换取安宁不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92 更新时间:2024/2/13 5:25:05

袁绍为什么与董卓为敌?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最初看到袁绍不顾自己的叔叔袁隗的安危也要和董卓起冲突时,我也很疑惑袁绍为什么要这样不顾大局,后来仔细咀嚼了一下袁绍的行为,我觉得袁绍的心理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

何进掌权时,袁绍希望谋求在朝廷中的更大权力,但以失败告终

十常侍之乱中,袁绍极力怂恿何进诛杀宦官,以图大事,这时候的袁绍野心很大。

他看清皇帝的怯弱无能,也看清了宦官们狐假虎威的专权,同时也认识到何进才是真正掌握力量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时候的何进手中握有兵权。

所以袁绍在反复掂量三方的权力以后,决心还是背靠何进这颗大树,因为有兵有权才是硬道理,十常侍虽然掌握着朝中大权。

但这些虚无缥缈的权力在军队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以至于袁绍不遗余力的蛊惑何进,屡次让他诛杀宦官,但是何进因为顾忌何太后,加上自己又有点犹豫不决,这件事结果没有干成,反倒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

而袁绍为什么不惜让何进引用外援呢?

难道他没有意识到“引狼入室”的道理吗?我觉得很可能是因为袁绍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又凭借何进掌握兵权的底气所以才敢建议引用外援。

因为何进不是花架子,他是有号召力和节制力的,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方军阀都还受他节制,皇权的威严并非被践踏的一文不值。

所以,袁绍才敢让何进引用外援,但很可惜的是何进死了,自此朝中也就失去了能够节制董卓的人。

而何进这棵大树倒了,袁绍自己的心里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当鲍信告诉袁绍董卓必有异心的时候,袁绍也没有了办法,为什么呢?

因为何进这颗大树倒了,袁绍自己也没有了底气。

当董卓议废立之事时,袁绍又为什么要公然反对他

话说袁绍因为见何进这棵大树已经倒了,势单力薄的他不免有点没有底气,对于董卓的许多行径也只好采取了忍气吞声的态度。

但是当董卓越发嚣张开始议论废立之事的时候,袁绍似乎正义感爆棚,他站出来怒斥董卓,大有“杀身成仁”的气魄。

但是,袁绍是不是真的正义感爆棚呢?还是他断定了董卓并不敢杀自己,为什么不敢呢?

就是因为他显赫的家世背景,我认为除了这一点没有合适的理由解释袁绍的行为,除非说他在那一瞬间是真的正义感爆棚。

但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不大,袁绍凭借着自己“汝南袁氏”和“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咬定董卓不会轻易杀了自己。

现实或许正如他所料,董卓没有杀他,反而还卖了一个面子给他,把他封为渤海太守。

所以袁绍很完美的诠释了有恃无恐这个成语,其实越是在乱世,家世背景越能够起作用,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号召力,有凝聚力,就像秦末时项羽也不好自立为楚帝,而是把楚国王室的子孙拥立为楚王,这就是正统的号召力。

所以后来袁绍和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他就凭借着自己的家世背景这块金字招牌成为了各路诸侯的盟主。

说明越是在乱世,越是需要一个正统的、合法的名号为自己树立起大旗,以便笼络人心,所以哪怕刘备只是一个卖鞋的。

他逢人就会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其实就是为了展露自己在血统和地位上的不可取代性。

那么袁绍为什么不顾朝中袁氏一族而要和董卓决裂呢?

其实这就展现出袁绍枭雄本色的一面,从袁绍建议何进引用外援给何太后施压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绝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反而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手段,但我认为他之所以要起兵讨伐董卓有他自己的现实考虑。

袁氏一族最大的仰仗是什么?答案无疑是皇权,只有皇权稳固可靠的时候,他们袁氏一族才能在朝中继续呼风唤雨。

但如今汉家天下已经分崩离析,皇帝如同傀儡已经没有实际权力,皇权衰落带来的后果就是门阀士族的一损俱损。

尽管他还有一个叔叔袁隗在朝中担任太傅,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形同虚设,没有了实际权力,皇权的衰落伴随着的必然是门阀士族的衰落,两者是相互相成的关系。

所以,袁绍必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才不惜破坏袁氏一族在朝廷中的根基,因为他知道汉家天下这棵大树已经要倒了,他们这些啄木鸟只能择木而栖。

所以,这时候的袁绍还不如抓紧利用自己“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另展宏图,而不是抱着汉家天下这棵腐朽的大树一同消亡。

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叔叔也要换取自己的强大。

另一方面,董卓已经把持朝政,而袁绍和董卓又水火不容,在这种情况下,注定袁氏一族在朝中将没有什么作为。

因为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的天下名义上还是汉家江山,他董卓不过是一个专权的权臣,倚靠董卓无法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最重要的是董卓的行径是没有前途的,所以袁绍宁愿得罪董卓,放弃袁氏根基,自己另谋发展,兴许还有一丝作为。

标签: 三国袁绍董卓

更多文章

  • 袁绍想称帝耿苞拍上马屁,一不小心做了袁绍的替死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袁绍,耿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势力是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发展起来的,其实,作为曹操主要对手之一的袁绍接触这个理念的时间更旱,但是,他没有把握住上天赐予的宝贵机会。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郭嘉、贾诩、程昱、荀攸;袁绍帐中亦有为数

  • 曹操的魄力在哪里能看出来?生死关头竟然敢相信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袁绍

    在历史长河中,曹操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官渡之战的故事吗?袁绍在消灭公孙瓒后,拥有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四块地盘,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他只能向南进军。南边是曹操的地盘,和袁绍一样,同样是北方一股强大的势力。袁绍谋求发展,曹操为了生存,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战略决战打响,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官

  • 袁绍败给了谁?正史上的袁绍真的有勇无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袁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上的袁绍真的有勇无谋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志当中这样来评价袁绍,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袁绍这个人吧,很是特别。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袁绍的光芒一直被曹操所掩盖。比如在官渡之战当中袁绍逼走许攸,最

  • 官渡之战真的让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吗?官渡之战对曹操和袁绍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官渡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官渡之战对曹操和袁绍有何影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起官渡之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还是有些夸大了官渡之战的价值。在官渡之战结束以后,曹操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其劣势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袁绍随时都

  •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攻打刘备,袁绍为何不趁机端了曹操大本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曹操,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官渡之战前夕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官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此战的结果想必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应该都非常清楚,最终是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官渡之战”正式爆发前夕,曹操还另外打了一场仗,那就是征讨占据

  •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这里面有袁绍的功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作为三国典型的代表人物,无不让人敬佩。他是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很了不起的一位英雄。他打了无数次的战役,损失最惨重的应该就是赤壁一战了。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想要一统全国而率军南下,不料被周瑜一把火烧了梦想。官渡

  • 牵招跟刘备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仫要替曹操袁绍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牵招,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牵招为什仫不帮刘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备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悲剧的,前半生一直颠沛流离,四处逃亡,也幸好有张飞关羽这两个不离不弃的兄弟,他才最终在天下有了一席之地。其实除了张飞和关羽之外,刘备还有一个从小玩儿到大的发小。然而刘备的发小却不帮助刘备,一生都在为刘备的敌

  • 官渡之战袁绍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袁绍至少避开了六次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绍,官渡之战

    你真的了解官渡之战和袁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发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打少,兵力明显占据优势,袁军士气也很高,将士也不可谓不用命,但结果却惨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袁绍的失败,不得不归究于其本人在指挥上的严重失误,因为在整个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取胜的机会原本

  • 韩馥到底有多窝囊?被袁绍吓得跑进茅房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馥,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最窝囊的诸侯韩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群雄纷争,诞生出了无数的风云人物,最终还是曹刘孙三家笑到了最后,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和曹操同样也是最受读者喜爱追捧的两个角色,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不得不可以说是励志,曹

  • 官渡之战前袁绍为什么会拒绝田丰的建议 袁绍有没有实力能打败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绍,田丰

    对袁绍和田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田丰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此人博学多识,能力出众。在汉朝末年,他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御史,因看到朝廷的混乱,弃官归家。后来他应袁绍的征召,担任了袁绍的別驾。他为袁绍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绍正是用了他的计谋,才讨平了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