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怎知邓艾偷渡阴平?如果当时刘禅不投降邓艾会赢吗?

诸葛亮怎知邓艾偷渡阴平?如果当时刘禅不投降邓艾会赢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93 更新时间:2024/1/16 8:32:46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直以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连他死后,依然还预言了很多蜀汉的遭遇。比如邓艾偷渡阴平诸葛亮早前就已经预料到了

,诸葛亮怎知邓艾过阴平的?邓艾偷渡阴平导致了蜀汉的最终灭亡,不过倘若当时刘禅不投降的话邓艾会赢吗?邓艾偷渡阴平究竟是不是运气成分多一些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末期,蜀汉第一个灭亡,而蜀汉灭亡的最直接原因是曹魏征西将军邓艾成功偷渡阴平,一举占领涪城,然后在绵竹消灭诸葛瞻的部队,进入成都平原,蜀汉的首府成都再也无险可守,蜀汉草包后主刘禅在谯周的建议下投降,三国鼎立从此进入归晋时期。

邓艾成功偷渡阴平,那是三国两大奇谋之一,其中一个是蜀汉大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惜在诸葛亮的否决之下没有实施,只留下后人无尽的遐想,而且魏延也没有机会去实施,因为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也被杨仪所杀。而邓艾的另一奇谋偷渡阴平却成功了,从而也成就了邓艾的传奇,虽然邓艾最终被陷害致死,但邓艾成功偷渡阴平的传奇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传奇的一幕,50岁左右才被司马懿所识的邓艾凭此一役比肩白起韩信,成为中国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

但是,邓艾成功偷渡阴平虽然传奇,但反观这段历程,其传奇除了邓艾的军事谋略和意志确实高人一等之外,能够成功偷渡阴平其实是因为许多客观因素的出现而促成,可以说没有这些客观因素的出现,无论邓艾的谋略和意志有多辉煌,那都不可能成功。那么,邓艾偷渡阴平能够成功的关键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关键:

最大关键是姜维失去汉中,蜀汉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喜欢三国的人都知道,蜀汉之所以能够以一州之力成为三国鼎立的一方,不在于蜀汉有多强大,而是在于蜀汉拥有两个地方,一是汉中,二是荆州。四川三面环山,东有缺口为荆州,所以,在关羽失去荆州之后,刘备刚称帝为何就举全国之力东征,发动夷陵战役,根本原因就在于荆州太重要了,失去荆州,益州东面门户大开,随时有被敌人进攻的危险,所以,刘备在夷陵战役失败之后,诸葛亮为何把与联盟东吴作为基本国策,一方面是两国联合才能共同对抗曹魏;另一方面化解东面被攻的危险。好在东吴并无大志,只想偏安,所以,蜀汉东边门户一直平安。

但是,蜀汉还有一大危险那就是北面,虽然北面环山,但当年刘邦能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利用了北面环山之间有通道。所以,刘备在取代刘璋成为益州新主之后,黄权建议北取汉中,方可保蜀汉平安。刘备亲率诸葛亮、张飞、法正、黄忠、马超、魏延、刘封等大将,发动了汉中战役,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败曹操,取得汉中战役的胜利,虽然汉中之战没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名声显赫。

但汉中之战的激烈并不逊色于这三大战役中的任何一场战役,其惨烈程度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当时刘备和曹操都是集超豪华阵营参战,双方动用那都不少于二十多万人马,刘备是惨胜,这也是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时刘备无力支援的根本原因,因为无兵可援了。刘备因此汉中称王,蜀汉实际上进入最鼎盛时期。汉中从此在魏延、诸葛亮及蒋琬、费祎等苦心经营下,一直成为蜀汉安全的最大屏障,在诸葛亮之后,曹魏即使多次西征,但都在汉中被蜀汉打败,曹魏无力深入汉中,那也就不可能再深入蜀汉,蜀汉政权虽然是在草包刘禅的领导之下也一直无忧。

但到了姜维时代,姜维改变了蜀汉在汉中的战略,放弃“错守诸围”的传统战略,改为“敛兵聚谷”的战略,也就是将过去的步步设防、错综接应的战略改为坚守关键部位的战略,这样,在司马昭三路大军的同时进攻之下,汉中迅速失守,姜维大军被逼到剑阁一带。失去汉中,整个蜀汉就暴露在曹操三面包围之下,即使是崇山峻岭,但曹魏大军也就有了谋划奇兵的可能,邓艾就在这种情形下想出了偷渡阴平这一奇谋。其实,即使邓艾不想出这一奇谋,在曹魏的三面夹击之下,也会有其他奇谋诞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邓艾能有偷渡阴平的奇谋最关键在于蜀汉失去汉中。

第二大关键在于蜀汉竟不在阴平设兵。

阴平的重要性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或是后来的蒋琬、费祎时期都是相当重视的,因为这几乎是进入蜀汉的唯一通道,虽然看起来没有通道,但在汉中失守的前提下,这是进入蜀汉的最好捷径。所以,诸葛亮就明确指出过“全蜀之防,在于阴平”,当年廖化就是阴平太守,而且姜维也意识到了阴平的重要性,上报刘禅要求阴平驻兵,无奈草包刘禅根本不理政,姜维的上奏被内宠黄皓压下,导致阴平在关键时期竟然无兵马驻守,这样就为邓艾实施偷渡阴平的计划提供了先期能够顺利进行的可能,而且是行军七百余里竟然无人知,可见,蜀汉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了。

第三大关键在于涪城守将马邈不战自降。

邓艾偷渡阴平,其实只有三千人马,而且也没有带多少粮草,虽是精锐,但爬涉七百余里之后,又累又饿又疲倦,到达涪城时其实已是强弩之末,如果涪城守将稍加抵抗,邓艾的三千人马那也只能是有来无回,即使相持,等到援兵赶到,区区三千人马还有生还的可能吗?可惜的是,涪城守将马邈竟然面对从天而降的邓艾三千人马不战自降,邓艾也就有了最好的根据地,同时也能够补充粮草,扩充人马,并且能够得到最基本的修整,特别是能鼓舞士气。可以说邓艾偷渡阴平实施到这里,完全是蜀汉无能而且是腐朽不堪造成的,不在于邓艾有多厉害,他的传奇是蜀汉的无能造就的。

第四个关键是诸葛瞻用兵太无能。

邓艾占据涪城,要想消灭蜀汉政权还有最后一个堡垒,那就是绵竹,这个据点为诸葛亮唯一的儿子诸葛瞻据守,可以说是蜀汉政权最后的长城。没有想到父亲英雄儿狗雄,虽然诸葛瞻忠于蜀汉不比诸葛亮差,但军事才能却是差得太远。诸葛瞻守绵竹,最大的失败在于急躁,只想赴死表忠,而没有想到坚守才是最好的结局,才有希望打败入侵之敌。

虽然诸葛瞻打败了邓艾的先锋部队邓忠和师纂,但继续率兵出城那是最大的失败。这个时候既有士气又是亡命之师的邓艾部队,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坚守不出兵,僵持下去,等待援兵,因为邓艾的部队没有僵持下去的资本,多消耗一天就会多一份绝望。所以,诸葛瞻率领大军最终在与亡命之师邓艾的对攻下光荣殉国,绵竹失守,成都成为一座孤城,而且成都平原一马平川,成都已无险可守,后主刘禅在谯周的建议下向邓艾投降,蜀汉就此灭亡,成为三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邓艾偷渡阴平成功,成就了邓艾人生的传奇。

第五个关键中的关键就是蜀汉政权已腐朽不堪。

无论是蜀汉迅速失去汉中也好,还是邓艾偷渡阴平七百里竟然无人知也罢,无论是涪城守将马邈不战自降,还是诸葛瞻英勇殉国也罢,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蜀汉政权实在是腐朽不堪,虽然蜀汉政权占据着所谓的地利,三面环山,而且是崇山峻岭,表面看来是不可能攻进来的,但是,蜀汉政权在刘禅的主持下,一方面连年用兵,老百姓已经不堪承受,完全厌倦了这个政权。

另一方面由于进入稳固的红二代时期,以诸葛瞻为代表的红二代可以说徒有其名,而无其实,蜀汉已无优秀人才可用;三方面政权内部已经腐朽不堪,完全由黄皓这样的弄臣把持朝政,已经是腐败成风,各级官员多是酒囊饭袋之徒,官兵无意卖命,这也是马邈不战自降的根本原因所在;四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后主刘禅实在太无能,以上问题的出现不要在其他方面找原因,完全在于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无能也罢,如果不重用宠臣,而选拔优秀人才,那也许能够延续蜀汉政权的寿命,不要说只有百万人口的蜀汉人口太少是无能人选拔的原因,实在是后主刘禅是草包的根本原因。

与其说蜀汉的灭亡是邓艾成功偷渡阴平的原因,不如说是蜀汉自己将自己置于被消灭的境地,是自己灭亡了自己,邓艾成功偷渡阴平那只是压垮蜀汉政权的一根稻草而已,最终被灭亡那是必然,所以,天时、地利不是保住蜀汉政权的根本原因,而人和才是一个政权存续下去的根本。

所以,邓艾偷渡阴平的传奇不是他的谋略有多传奇,而是对手实在不堪一击,是蜀汉成就了邓艾的传奇。而诸葛亮当年反对魏延实施“子午谷奇谋”,那是因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要实施的客观条件不具备,即使实施那也必然要失败,而邓艾的“偷渡阴平奇谋”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所有客观条件都已经出现。

标签: 偷渡阴平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都说刘备假仁义,诸葛亮那么聪明看不出来假仁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诸葛亮

    从春秋重义,到汉唐重孝,经历几轮外族入侵,当前社会充斥太多虚伪,以阴谋角度看问题。刘备有没有阴谋我不知道,不过熟悉当时状况的都知道刘备靠的就是关张支持,在益州本质上是外地殖民者(稍显不合适,但我是为了说明当时状况),三兄弟都死了,要是其他历史阶段或者地方,估计差不多蜀国也一样回到以前一样各方势力林立

  • 此人轻易斩杀蜀汉两位大将,诸葛亮束手无策,却被一老将轻松解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蜀汉

    三国是一个修罗场,刀剑无情,有时候小兵也可以杀死大将,比如说张飞便是死于小人之手。今天小知君要讲的这位将领并不出名,却是在诸葛伐魏中先后斩杀两位蜀将。最后,蜀国出来一位老将轻易斩杀此人。我们都知道,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掌大权,并且一心完成主公未完成的愿望,为了这个目的,诸葛亮生前先后出祁山讨伐魏国,

  • 揭秘:为何烧3万藤甲兵诸葛亮却说必损阳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

    大家好,继续讲历史,三国中很多人名字已被历史遗忘,但是诸葛亮的名字却是深入人心,刘备曾这样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而司马炎却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可见所有人对诸葛亮的好评真大,而且蜀汉也因为有诸葛亮,才得以幸存几十年,孔明还没出山便将天下三分,出山后他的三把火更为世人所知

  • 诸葛亮“舌战群儒”事迹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时的诸葛亮,可谓闻名了古今中外。特别是他过江东舌战群儒的故事,更是成了了千古美谈。但是,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舌战群儒”事迹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三国演义》的小说,故意夸大了诸葛亮的能力。但是,不管历史上诸葛亮是否真的舌战群儒,但这件事的历史背景,却是确实存在的——史书记载:“诸葛亮面见孙权,

  • 诸葛亮舌战群儒里面的群儒是谁 他们真的那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三国演义

    “ 诸葛亮舌战群儒”无疑是《三国演义》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诸葛亮能言善辩,面对东吴诸儒的诘问,他从容答复、游刃有余,令东吴诸儒满面羞愧、不能应对。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了诸葛亮身上,但是群儒都是谁?他们真的那么不堪吗?他们分别是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下面小编给大家一一介绍他们。张昭1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 在历史上原因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周瑜

    大家知道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吗,知道其中讲的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讲讲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看看诸葛亮三气周瑜是哪三气,也可以帮助大家多了解些中国的历史,话不多说,快来看看吧。诸葛亮三气周瑜典故由来三气周瑜说的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

  • 刘备要论功行最高待遇的人既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关羽 哪到底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刘备

    说到刘邦,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公元214年夏天,刘备率军进入成都,正式入主益州。此时刘备大业初成,虽然表面上还是汉朝臣子,可事实上却是拥有荆州和益州的诸侯,帐下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法正,武有关羽、张飞、马超等人。成为益州之主的刘备自然要论功行赏,让

  • 为什么诸葛亮每次都是轮椅加羽扇 难道这样显得有士气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诸葛亮

    无论是在众多影视剧作品,还是在游戏等衍生领域,诸葛亮的形象总是离不开羽扇与轮椅。而在正史中,却并无此记载。那么,后人为何要给诸葛亮的形象附上羽扇与轮椅呢?先看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中的一段:..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公瑾的羽扇纶巾形象装束,这显然是苏东

  • 庞统真的和诸葛亮齐名吗 他的能力有没有夸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庞统

    庞统能在后世闻名,其实与诸葛亮有很大的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蔡瑁追杀,不得已骑着的卢马越过檀溪,就此遇到了司马徽,当时司马徽称“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从而让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之名流传于世间,由于诸葛亮的能力愈发得到大众认可,因此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也愈发显得能力出众。但实际上,庞统在小时

  • 关羽大意失荆州 如果诸葛亮和他一起守的话,能守住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失荆州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后人有过许多假设,有人说让赵云留守能否守住?也有人说诸葛亮留守能不能守住?其实个人认为,且不说赵云,如果是诸葛亮留守,应该是可以守住的,尚且还加上关羽,守住荆州应该是比较稳的。哪怕是刘备阵营派一个稳重的老将军到荆州去,陆逊和吕蒙都一定不能占领荆州,因为关羽失去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