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干掉曹操与诸葛亮的法宝 世人真该好好学

司马懿干掉曹操与诸葛亮的法宝 世人真该好好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4/2/28 13:21:42

三国中后期发生的事件不少,但诸葛亮跟司马懿在蜀魏边境的军事对峙和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崛起无疑是三国格局演变的主基调。司马懿原本只是文职人员出身,却最终当上了魏国的大都督、大将军,成为魏国政治、军事方面的头号实权人物,最终通过自己及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的功绩,掌控了魏国的朝政,最后由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应该说,三国时代知名的谋略家、战术家人数众多,但有的英年战死(如陈宫被俘不降而死、庞统被乱箭射死)

网络配图

有的不幸病死(如诸葛亮、法正、郭嘉、周瑜、鲁肃等等),也有的因卷入政治斗争、不再受到重用而未得善终(如荀彧、陆逊),虽然也有的人妥善终老(如贾诩),但真正建立巨大功业的,算起来还真只有司马懿一人。从个人成就来看,司马懿在去世之前分封为相国、安平郡公,达到了三国时期位居人臣者的最高水准(诸葛亮也被拜为相国,但只被封为武乡侯,侯爵比公爵差了一大截)。那么,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司马懿呢?司马懿又是如何“登顶”的呢?

首先,司马懿活得长,活了72岁。活得长的优势使司马懿在境外(蜀、吴两国)的对手越来越少(诸葛亮、诸葛瑾等各自离世),也使得在朝内的竞争对手逐步被“淘汰出局”(魏国中后期的曹真病死、其子曹爽却逐步显示出不如司马懿的政治军事才能),连主子也一个个离世而去(曹操、曹丕、曹睿),建立功业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最终在第四个主子曹芳时期成为了全面掌管魏国朝政的权臣。但是为什么其他谋略家却英年早逝,或死于战场或死于病床或死于政治斗争呢?

其实,司马懿仗没比别人少打,战死沙场的概率不比其他人低,朝内的政治斗争没比别人少经历,关键是司马懿善于防守、能保防线不失,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丢,至于朝内的政治斗争则多次采用以退为进的战术,并在关键时刻发起致命一击,实现重大成功(高平陵政变)。司马懿活得长,使他更有机会去建功立业,而他活那么长,本身也是其大谋略、大智慧的体现。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司马懿非常善于判断形势,评价厉害关系,驱动有利因素为己所用,同时预防不利因素。司马懿由于从小就显示出过人之处,名声远播,因此还是在201年的时候曹操(当时任东汉朝廷的“司空”)要让司马懿出来任职,司马懿却看到汉朝已逐步衰微,不愿任职并且装病糊弄曹操。

网络配图

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这一年)曹操以不任职就杀头来威胁司马懿,司马懿才只好在曹操麾下任职。而在曹操逐步崛起之后,在曹魏是否进位称王这个问题上,司马懿较早就表明了态度支持曹操,从而得到了曹操的信任;曹丕继任魏王后,司马懿又支持曹丕称帝代汉,成为曹丕登基的大功臣和亲信大臣(但司马懿却并未留下“篡汉”的“罪名”,黑锅都被华歆等人背了)。在军事谋略方面,215年曹操夺得汉中后曾建议曹操进入西川攻打刚刚取得西川不久的刘备,曹操未采纳(后来刘备先发制人进攻汉中并取胜),但后来司马懿越来越显示出过人的谋略和才能:219年关羽在荆州向北攻打曹氏边境,一时威震华夏,曹操差点想要迁都了,司马懿献出奇计,让曹操联合东吴孙权合谋破关羽,结果不但成功地击败了关羽,而且瓦解了孙刘联盟,关羽死在东吴将领的手中,使刘备对东吴的仇恨更深、直接导致了蜀汉与东吴的战争;

226年,曹魏与东吴在荆州北部发生战事,司马懿成功击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其后升任骠骑将军;227年,司马懿“兵贵神速”擒获叛将孟达;随后在从230年到234年蜀魏交战过程中,司马懿成为抵御诸葛亮的魏国最高军事指挥官,在与诸葛亮对峙的过程中,大力采用“深沟高垒、拒守不战”的防御战略,并成功拖死诸葛亮,让诸葛亮将星陨落在五丈原——其实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北伐面临很高的运输成本和物资压力,在蜀魏边境主要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下,防御就是最好的进攻,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次年年初司马懿带兵去征讨,这次却显露了司马懿的进攻本领,成功地斩杀公孙渊、平定辽东;

网络配图

241年,司马懿当时虽然已改任没有实权的太傅,东吴兵分三路进攻魏国,结果又是司马懿带兵出战,击退吴军。而在后期的政治方面,司马懿以一系列的功绩成为权臣,最后与曹氏亲贵曹爽争权时,以退为进,装病不问政事,有效地蒙蔽了曹爽的眼睛,并等来良好时机成功发动了“高平陵政变”,铲除曹爽之后,司马懿实际上便成为了魏国第一权臣。司马懿懂得评估形势,合理运用强攻、防守、退却、示弱、装病、密谋等战术,取得了政绩,巩固和提升了自己的位置。这一系列的英明决策,充分显示了司马懿不仅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战略家,也是优秀的战术家。

标签: 司马懿曹操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别让三国演义骗了 诸葛亮原来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让三国演义给骗了,真实的诸葛亮原来是这样的。三国演义体现的诸葛亮治国才能与正史中的功绩相比,那可谓是河流与大海相比,蜀锦,都江堰,山河堰,黄沙屯,井盐,炼铁等等,数不胜数,这些演义只字未提。在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道不拾遗,人怀自厉,强不侵弱,风化肃然,这些三国志中的描写,演义也只字未提。三国演义中诸

  • 诸葛亮悔恨一生的错误 北伐兴汉诸葛亮差一点就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古今中外战略思想的楷模之一。如果不是失荆州、关公败亡,诸葛亮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时势变易,战略思想也应该调整。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一不是街亭之战,二不是后继无人,而是他在刘备死后仍然沉溺于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脱离了隆中对的思想,变得一意孤行,穷兵黩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为什么非死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谡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常”。马谡原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国,曾相继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之

  • 为什么诸葛亮在曹操孙权刘备中选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中诸葛亮是刘备帐下的一名军师,他学识渊博、料事如神,这样一位完美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不投效曹操和孙权,而唯独看中了走投无路的刘备呢?诸葛亮最初为何不考虑曹操《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把自己比作古代著名宰相管仲和著名将领乐毅,对此,邻居们都一笑了之。但是,他的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相信

  • 一代忠臣贤相诸葛亮为何难以位列名相之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被大家认为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在三国中,他凭借自己的智谋,为刘备赢得一次次战争,是最有谋略的军师。然而,诸葛亮因其用人不善与谋略上的失败,始终很难跻身名相行列。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才智过人,工作勤恳,处事谨慎,“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致积劳成疾;每次出征必亲自领兵,对于军中、朝中一

  • 诸葛亮妻子真的很丑 诸葛亮的女人竟隐藏这些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妻子姓黄,正史上并没有名字,只是知道是黄承彦之女,在《三国演义》中也同样是称为黄氏。现在的一些朋友经常说诸葛亮的妻子名叫黄月英,暂时还不知道起于何时,源自何人。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是丑女,这一观点流传已久,估计论名气,黄氏可以排名中国古代十大丑女之列。为何人们会认为黄氏相貌丑陋呢?还是由于罗贯中

  • 《军师联盟》三顾茅庐诸葛亮真是被刘备感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5]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

  • 曹操那么聪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什么不放火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川,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土木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庙前的一副对联,把诸葛亮一生功绩基本都包含在里面了。各个事迹都是神乎其技,《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为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前知五百年,后知

  • 西汉官员诸葛丰和诸葛亮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丰

    诸葛丰,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的官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先祖。诸葛丰自幼聪敏好学,少年时期,就因为才气被周围的人所熟知。诸葛丰从小非常喜欢经术一类的东西,自己也非常的熟悉经学,所以就被郡内聘为文学先生,以特别刚直而闻名。汉朝大臣贡禹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就任命诸葛丰为他的属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后

  • 杀人狂魔​诸葛亮​叫人如何崇拜得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起初的诸葛亮,或扁舟湖泊之中;或访僧道山岭之上;或寻好友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貌似闲云野鹤,世中神仙。可他一旦步入乱世江湖,则性情大变。面对老实的鲁肃又哄又吓,使鲁肃屡次空手而回,让孙权好一顿臭骂,扣发一年俸禄并停职反省;面对劲敌司马懿则是连羞带辱,把俘虏的衣服脱光了,满脸涂墨放回去,或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