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坐视曹刘争徐州:为什么他竟会作壁上观?

袁绍坐视曹刘争徐州:为什么他竟会作壁上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44 更新时间:2024/2/14 13:32:42

演义第二十四回,在平定京城的董承之乱后,曹操准备继续统一的步伐。郭嘉对北方的另外两股势力,袁绍和刘备做了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分析。郭嘉认为:“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此前不久,刘备还在曹操帐下,因袁术骚扰徐州,守将车胄求救。刘备几个月装孙子果然有了效果,曹操答应让刘备率军五万前往徐州。结果袁术没消灭,刘备杀掉车胄,霸占徐州。但是,驻守徐州的军队本就是曹操的部下,并且刘备此人,在笼络部将的方面手腕还算可以,在训练士兵,提升部队的凝聚力上其实很烂。之前早到的刘备被后来的吕布打的满地找牙就是明证。此时郭嘉建议先打军心不稳的刘备,正是击中刘备军团要害。曹操大喜,率军出征。

听到消息,刘备急忙派遣谋士孙乾前往冀州找袁绍,希望袁绍能够攻打曹操。刘备和孙乾都是无谋之人,来到袁绍处,就知道一味要求袁绍出兵相救,说不出攻打曹操袁绍能够捞到什么好处。反倒是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看出时机难得,认为此时攻打曹操,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可是袁绍却因为小儿子生病,说自己无心用兵,放弃了这次机会。那么,袁绍是不是真的就如谋士田丰所说,袁绍是因为顾惜婴儿之病,而丧失最基本的军事决断了呢?

网络配图

我看不是。《三国演义》本是一部拥刘贬曹的小说,而袁绍则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对于袁绍的描写,大都是粗线条的,甚至是丑化式的描写。但是,正史中的袁绍则不然。袁绍能够从一个小小的渤海太守,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成为割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的北方大地势力最强的诸侯,当然有其过人之处。《三国演义》当中的有些情节,是罗贯中主观虚构,但是还有不少精彩片段本身就是正史人物的言行。本回袁绍拒绝刘表就是其一。因此,分析袁绍为何在曹操刘备争夺徐州的大战中,袁绍坐壁上观的原因,若结合正史探讨,或许有更全面的认识。

徐州曹操刘备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的正月月。此前,198年的12月,刘备被吕布击溃,只能投奔曹操,然后引导曹操夺取了徐州,消灭了吕布。刘备在曹操的手下装了六个月的孙子,在199年的六月率军拦截袁术。袁术众叛亲离,兵败而死。就在199年的3月,袁绍攻破盘踞幽州全境,青州、并州一部的公孙瓒,一统北方最为繁盛的四个州。

袁绍势力壮大之后,并不是像演义中一样,胆小懦弱,碌碌无为,而是骄傲得意,一心想要灭到曹操一统天下。从199年的3月份开始,袁绍准备了十万精兵,一万匹战马,准备和曹操展开大决战。袁绍的首席谋士沮授劝说,在消灭公孙瓒之后,袁绍一方实力也受到极大损伤,并且,几个州的百姓刚刚归附,也应该花时间休养生息,安抚百姓,修缮武器,整顿军队。此时不如先和曹操求和,向汉天子告捷,然后率军南下,整顿城防,筹备和曹操一战,这样才是万无一失的好办法。但是袁绍手下的另一波谋士却认为,袁绍已经灭到公孙瓒,以袁绍用兵如神的谋略,统帅四州能征惯战的军士,进攻曹操,易如反掌,又何必等待。沮授的建议尤其稳妥的一面,而其他谋士(郭图审配)则更多是附和袁绍,满足袁绍的虚荣心,并且趁机进攻沮授,说沮授统领袁绍三军,权威已经危及袁绍。袁绍就让沮授、郭图、审配三人各自领一军,并且积极筹备进攻袁绍。

网络配图

应该说,袁绍当时虽然经历一场大战,实力受损,但是总体战斗力依然远在曹操之上。《通鉴》中说,当听闻袁绍要进攻许都,许都的将领都十分恐惧,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和荀彧等人才大力宣扬,袁绍为人志向很大,但是智谋短浅,外表勇武,但内心怯弱,千方百计中伤抹黑袁绍,以安抚众将百姓的心。

并且,为了让进攻曹操的行动进行的更加顺利,袁绍派人向其他诸侯发出邀请,共同讨伐曹操。虽然说,大多数诸侯都表示中立,比如荆州的刘表,凉州的马腾韩遂。但是,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其他诸侯表示中立其实就意味着站在袁绍一边。

就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时刻,发生了这次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徐州之战。

当时曹操提出攻打刘备的时候,将领们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和曹操争夺天下的乃是袁绍。现在袁绍大兵压境,可是曹操作为主帅竟然离开前线,实在是过于危险。可是曹操确认为:“刘备,人杰也!”如果不趁着现在刘备羽翼未丰的时刻消灭刘备,一旦坐大,必然成为心腹之患。郭嘉作为曹操肚中的蛔虫,非常了解曹操的心意。郭嘉告诉众人,袁绍性格迟缓而多心,就算是收到曹军主力东向的消息,也必然不敢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刘备刚刚得到徐州,军心不稳,此时由曹操亲自出征,必然一击成功!

原来,事情并非是像演义描绘的一样,是曹操进攻刘备在先,刘备派遣孙乾向袁绍求救,然后袁绍拒绝。而是曹操在袁绍大军压境,两军大决战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急时刻,出奇兵突袭刘备。在袁绍还在犹豫曹操是不是故意放出假消息,引诱他袁绍的时刻,曹操就把刘备给收拾掉了。

网络配图

结果果然和曹操、郭嘉预料的一样!

正史中并没有孙乾求救,但是却有审配的进言。审配希望袁绍抓住机会,进攻曹操后方,必然可以大败曹军。袁绍以小儿子生病,无心打仗为理由拒绝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担心儿子的病应该就是一个借口。袁绍拿不准此时曹操忽然离开前线是真是假。曹操带兵,一贯喜欢耍诈。作为拥有四州的袁绍,根本不需要搞冒险突袭,双方的兵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于是,我认为,袁绍此时坐壁上观,不掺合曹操和刘备的争斗,也是有其道理的。就算是曹操稳定了徐州后方,袁绍强大,曹操弱小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袁绍只要按照既定的军事部属,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曹操就难逃覆灭的结局。只是世事难料,军情更是瞬息万变,谁会想到参与机密的谋士许攸会最终叛变,投靠曹操,搞得袁绍军粮被袭,最后一败涂地呢?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此人偷改了袁绍的遗嘱 致使了国家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绍

    审配是袁绍的心腹大臣,正直、忠义,单就以衡量臣子的标准来看审配,他堪称完美。只是他看人的眼光可能不够好,他选择忠于袁绍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结局会比较惨烈。网络配图审配年轻的时候在陈球手下不得志,后来投靠了袁绍之后一直担当大任,袁绍特别的信任他。当初袁绍灭了公孙瓒之后审配就建议袁绍向曹操发起进攻,袁绍

  • 揭秘:袁绍和袁术为什么会败在曹操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绍

    相信我们都听过“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我们常常主张男主外女主内,认为女人结了婚之后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支持自己的男人。这其实也没有错,所以男人娶妻一般最看重一个女人的性格。那么不成功的男人背后则肯定有一个绊脚的女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就拿今天袁绍和袁术来分析一下。网络配图 袁绍

  • 揭秘:袁绍官渡大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绍

    从袁绍和曹操两方面对比,袁绍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首先,曹操是集权制度,治国如同治军;袁绍则是分权制度,治军如治国。这就是郭嘉十胜十败论中除去褒曹抑袁之外的干货了。网络配图曹军上下,无论是他的兄弟,儿子,大将,谋士皆唯曹操马首是瞻。就算是官渡最危急的时刻,众将纷纷投书袁绍,曹军依然能够保持与对方

  • 曹操打败袁绍后手下有些部将为何整天提心吊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魏武帝曹操是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历来评价不一。这里我们仅从容人的角度来一窥这位乱世英雄的内心。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之后,袁绍的许多家当都落入了曹操的手中,其中包括大量的辎重,以及珍宝、图书等。网络配图曹操在清理这些战利品时,却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手下文武将官写给袁绍的私人信件。也就是说曹操手下出

  • 袁绍手底下有哪些人?谋士阵容超豪华,可惜没用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

    说起三国历史,自然会想到三国的几场经典战役,也是准基三国历史的战役。官渡、赤壁、夷陵等战,说起官渡自然想到的是一代诸侯袁绍,拥有雄兵七十万,天下七郡他占其四,可以想象袁绍当时的军事实力,其实当时的袁绍不仅拥有强大的兵力,还有三国任何一国都望尘莫及的智囊团。可惜的是袁绍无能,不能留住这些人,更不听这些

  • 袁绍曾经支持刘虞当皇帝,为什么刘虞却拒绝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虞,袁绍

    在东汉末年时任幽州刺史的刘虞可以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在《三国志》里刘虞并没有独立的传记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人物的传记里找到关于他的记载。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这个人物的确很耐人寻味,刘虞不仅仅是汉灵帝时的幽州刺史而且他还有一种身份是汉室宗亲(刘虞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代)。为什么说刘虞是

  • 易京之战:袁绍统一河北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易京之战,袁绍,公孙瓒,三国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袁绍倾力进攻。公孙瓒派到南境营寨防守的将领,自知坚守不住,又知必定不会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大军长驱直入,到达易京城门。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的将领们求援,并准备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出城,奔往西山,带领黑山军反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关靖劝阻公孙瓒说:“如今

  • 曹操从袁绍父子手上得到多少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也即在东汉末年,曹操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之所以能消灭众多对手,一统北方中原地区,和

  • 为什么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袁绍却不能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曹操

    东汉末年,曹操能从官宦子弟变成统一北方的枭雄,实力抵达长江沿线,天下十三州占据九州半,其个人才能当居首功,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也应该功不可没。让人奇怪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有那么大的价值,实力比曹操强大的袁绍为什么不迎接天子呢?袁绍没有与曹操争夺“迎天子”的权力,一方面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官渡之战真的是以寡敌众之战 其实袁绍输的一点都不冤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官渡之战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的战事都是以少胜多,而这些以少胜多的战事又非常为人津津热道,其中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更是最为引人注目,后世对其也有许多的评价。但官渡之战真的是以寡敌众之战吗?还是说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呢?196年的时候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他的实力越来越大,控制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并与袁绍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