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才英雄泪:揭秘诸葛亮为何抱憾终生

天才英雄泪:揭秘诸葛亮为何抱憾终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93 更新时间:2024/1/23 15:58:16

第一:因为关羽。

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中所计划,要刘备一统天下,必需先占有荆州,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再攻占西川一带,到时分兵两路夹击,一路从荆州一路从西川,可以说是当时统一天下的好的可行性方案,而且当时的天下是北方已被曹操统一,江东被孙权占有,而刘备还没根据,乘下可以图取的就只有荆州刘表和西川刘章、东川张鲁。最终诸葛亮把这些地方都帮刘备占领了,可以说已故经实现了他统一天下的基础。

但非常可惜的是这种良好的基础被关羽毁灭了,由于关羽不用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大意失荆州。荆州一失,刘备的地盘失地去了大约一小半,最重要的是没有了荆州,诸葛亮两路夹击的战略无法实行,能进攻中原的路只有一条,而且蜀道艰难,魏国只要用一良将多放些兵固守就行了,后来诸葛亮多次北伐都失败,就是因为师马懿用固守战略,任你诸葛亮多计谋,也飞不过去。所以关羽失荆州是诸不能统一天下的最大因素。

网络配图

第二:刘备

一个将帅能否成就大业,和他辅助的最高决策者个人是有很大关联的,在三国的决策者中(曹操、刘备、孙权),刘备可以说是在文稻武略方面最差(当然收买人心还是很可以的)。根据诸葛亮的战略,要先占有荆州,诸葛亮等人多次出计叫他占有,但他都没有采用,结果被曹操占有了,诸葛亮是很艰难的从曹操手里夺下荆州;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对统一天下多多少少是有影响的。

后来攻占西川,情况也差不多,刘备没有采用手下人的计谋,妇人之仁,结果一个和诸葛亮齐名的副军师战死了,死了不少兵,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当刘备占有两川和荆州时,已经用了很多时间,这时另两个对手也发展了,经过多年的经营,这两国的人民对兴复汉朝已经没兴趣了,老百姓有了饭吃,才不管他是不是汉朝当权呢,可以说这就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政治基础。

网络配图

刘备给诸葛亮统一天下计划的另毁灭性破坏是,关羽死后,刘备自己东征,结果失败而回,给诸葛亮留下的烂摊子是这样的:蜀国的精兵已经不多了,外部环境是两个国家虎视着,蜀国南部少数民族扰乱,南方几个郡还叛乱了;内部是人心荒乱,刘禅这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当了皇帝。这种情况别说一统天下,能保住本国就很难了,幸好诸葛亮文稻武略,外交上把东吴稳定了,北方也挡住了,国内也发展了,并且通过南征击灭了南方的叛乱,少数民族也臣服了。但是这段间魏国和东吴也发展了,这就使得统一天下更难了。

另外还有些因素(比如刘禅的无能)也使得当时蜀国要统一天下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我们纵观历史,能统一天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一个皇朝已经失去了民心,有人起义,天下大乱,这时一个人物能得救人于水火,得了民心,加上良臣勇将的辅助统一天下;第二种情况是天下分为几国,当其中一国衰弱或当权者无能时,另强大的一国趁机消灭它统一中国。汉高祖刘邦时,是前一种情况,当时天下分被各大大小小的王分割,刘邦在一群英雄的帮助下统一中国,汉光武帝统一天下时,是因为王莽无道,人心思汉,而当时的绿林、赤眉起义军只是一时代表了人们的不满,并没有得到人心的号召,所在汉光武帝能兴复汉室。

网络配图

而刘备的情况却没这么好,东汉末年当权者无道,汉朝刘氏政权已失人心,刘备个人虽然比较得人心,但对于兴复汉室已没多大作用。而且蜀汉是个小国,魏国和东吴都比较强,这就使得刘备即没有上述第一种情况的优势,也没月第二种情况的优势。最后三国让晋国统一,晋一统天下就属于第二种情况。所以说诸葛亮没能一统天下,并不是他没有萧何的治国之能,也不是他没有韩信的用兵之策,而是刘备关羽他们毁灭了本来就很小的一统天下的机会。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不可思议!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四次被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之间,鲁肃三番两次的被他“忽悠”,司马懿甚至被他吓破了胆,好像天下人都被他算计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难怪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也有失算的时候,曾经四次中了别人的计,

  • 滴水不漏 无懈可击:会演戏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在《三国》里就是个神人。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五行八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而且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他在军事上的战绩。诸葛亮确实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这在《三国志》《隆中对》里边说得很清楚的。诸葛亮没出茅庐的时候,“躬耕陇亩,

  • 足智多谋诸葛亮为何在火烧上方谷时马失前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足智多谋,天文地理、兵法神算、奇门遁甲无所不能。尤其是夜关星相的本事堪称一绝,犹记得他在赤壁大战中就是靠此技能巧借东风,获得大胜。那为何会在火上上方谷中马失前蹄呢?这里面有什么科学解释吗?网络配图然而,在火烧上方谷时,诸葛亮却只猜到了开始,未估算到结尾。原本在大火之下,司马懿欲自刎而死,岂

  • 历史揭秘:刘伯温为何要挖诸葛亮的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挖开诸葛亮的坟,然后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写的是:我能算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后世出何人?此诗为诸葛亮所写。说明诸葛亮远远胜过刘伯温百倍。因为刘伯温确实算不到他死以后几百年会出个什么样的大人物。而诸葛亮却知道千年以后会出个叫刘伯温的聪明人。网络配图伯温自恃才高技绝,德高望重,常对诸葛亮说长道短,评头

  • 三国之诸葛亮:揭秘诸葛亮为谁抱憾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个厉害角色,凭借一人之力,助刘备称霸三国。诸葛亮也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上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见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说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为什么却没有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刘备。一个将帅能否成就大业,和他辅助的最高决策者个人是有很大关联的,在

  •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关羽?却看得起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飞

    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孔明的联吴方针,他执行不力,就是一证。虽然关羽远在荆州,但这个人从来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马超投蜀以后,为解决益州问题立下功勋,获得殊荣。关羽不服气,要离开荆州到西川来同马超较一高低。诸葛亮连忙给他写信安抚,一

  •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诸葛亮北伐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蜀地, 国小力弱,易守难攻。为何以诸葛经天纬地之大才,竟不顾现实,以短击长,不自量力,坚持北伐?后世

  • 闪过谋士诸葛亮“观人七法” 教你看穿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诸葛亮在选人用人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方法,时至今日他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思路仍有可取之处,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诸选人用人的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网络配图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志趣有何特点。“问之以是非

  • 诸葛亮对待马谡 为何又用又杀又哭?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失空斩是京剧,说的是三场剧目,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在这三场之中,主角都是诸葛亮。但在这三场故事中,诸葛孔明之“贼”,暴露无疑。他的所为,也基本上反映了非常多的管理者,在用人上的“贼”性——即未谋全局,因小失大。网络配图第一场:失街亭。街亭对于诸葛北伐魏国是很重要的。诸葛这次北伐,时机选在魏国国君

  • 诸葛亮为何能打动刘备芳心跟他赴鱼水之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这一对是历朝历代的模范君臣,成都武侯祠更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年轻的诸葛亮高卧隆中却心怀天下,让刘备不辞辛劳三顾于草庐。中年的诸葛亮随刘备东征西讨,为其争得天下三分。晚年的诸葛亮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将为人臣子做到了极致,实现了个人价值,那么他当年是怎样做到让刘备非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