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失荆州不是因为大意三大致命硬伤气哭诸葛亮

关羽失荆州不是因为大意三大致命硬伤气哭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64 更新时间:2024/4/13 16:34:49

关羽失荆州,他性格中藏的三大致命硬伤让诸葛亮也无能为力中国有一句成语:“大意失荆州”,很多英雄用这句话来为自己的工作失误做辨解,说:我本来是行的,仅仅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没注意到这微小的细节问题,才造成了工作被动乃至失败。或是因为一个小数点,或是因为记差某个字,或偶尔用错某个人,等等,真是千古遗恨啊!辨解的最后结果,无非是想说明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自责的口气里包含着些许:“老子曾经阔多了”的意味。

网络配图

其实,关羽并非因为“大意”才失的荆州。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

“大意失荆州”的三国故事耳熟能详。人们通常认为,关羽是因为大意而丢失了荆州,实则不然,荆州的丢失决非关羽一时之疏忽,而是他“狂傲”的性格造成的。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同志”,关羽狂傲到了几乎忽视了所有人存在的程度,这样的唯我独尊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关羽这个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大英雄,更是一尊光芒万丈的神。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不打麻药,面不改色,还乐呵呵地下着围棋聊着天儿,等等,这些穿越时空的英雄事迹,足够让中国人崇拜至今的。关老爷给咱们中国人长脸啊。这几年各地发展旅游业,时兴盖庙,关老爷理所当然地又被请出来了。小编走了几个地方,满世界都是关老爷的庙,而且香火腾腾。我的一个姓关的朋友也跟着逐年增长虚荣心:您瞧,我们姓关的祖宗真让后人神气啊。

但毕竟关老爷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误,就会出现问题。关羽也的确给刘备捅了大娄子,他把荆州给弄丢了。

丢荆州这件事情,跟别人没关系,实在是关羽不听劝,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丢了。这荆州得来不易啊。当年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跟人家东吴耍赖,扯谎,胡搅蛮缠,什么不要脸的事都干了,才弄到手里来的,费大劲了。得,让关羽生生给弄丢了。这给刚刚建立起来的蜀国,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哟。也就是关羽吧,如果换个人试试,你把荆州给弄丢了,还不得灭了你九族啊。

网络配图

《三国演义》上讲,诸葛亮临赴川的时候,告诉了关羽八个字,叫做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这话等于是领导指示。可称得上是八字方针。这不只是诸葛亮个人的决定,应该是刚刚发展壮大的刘备集团上层管理者们的统一认识,是集体研究出来的重大决策。可是重要指示得看谁听,正确的方针得看谁执行。想想看,如果把赵云放在荆州留守,赵云敢不听吗?

诸葛亮说了是说了,关羽未必能听到心里去。当面不跟诸葛亮顶嘴,那是客气,那是给你诸葛亮面子。关羽骨子里是什么话儿?读者都能猜出来,你诸葛亮算哪壶醋啊?你是我们雇来的。这公司是我大哥的。里边还有我一份呢,我们都是大股东,你诸葛亮就是个打工的嘛,高级白领也是打工仔嘛。诸葛亮多聪明啊,他当然明白这一点。

把荆州交给关羽看护着,刘备是觉着放心了,自家兄弟,好啊。可刘备怎么就不仔细想想呢?你关羽兄弟这种人是不能让人放心的干部啊,他可是刚愎自用啊。

这里边关羽有几个问题,咱们分析分析。

一:下级服从上级的关系,关羽就一直没有摆正。东和孙权,北拒曹操,是蜀国的大政方针。可是关羽就敢不服从。对外方针,另起炉灶。你关先生自作主张跟东吴闹翻。你跟上级请示了吗?没有。上级对你现在这么干是什么意见你知道吗?不知道。知道了又能怎样?我就这么干了。山高皇帝远,刘备鞭长莫及。

二:仗势欺人。和同僚搞不好关系。可以想像,关羽这人不定多凶多横呢?部下谁惹得起啊?惹不起归惹不起,可是人家心里恨上关领导了。最后关羽出事儿的时候,派廖化去求救刘封孟达,廖化的脑袋都磕出血来了,这哥两个就是赖着不出兵援救,隔岸观火,一边凉快着看关羽的笑话。

网络配图

三:不胜任守荆州的工作。关羽不是独当一面的领导材料。冲锋陷阵,有万夫不当之勇,这还行。可是让他独当一面,独自管理一个全成本核算的企业,就差点意思了。一天半天还显不出什么来,时间长了,企业不全面亏损才怪呢。他接受荆州防务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心理呢?你刘备和诸葛亮可算走了,这回荆州交给我,我可是说了算了,让我也过过当一把手的瘾吧。你刘大哥在成都当皇上,我老关在荆州当土皇上喽。

写到这里,挺感慨的,中国人事工作自古就有一个致命伤。任人唯亲。这种事各个朝代都反对,都嚷嚷着说不行。可是谁上台都这么干,难以纠正。这种事你还别提意见,提了也白提。有一个做官的朋友跟我抬杠,他说,人们都反对这种任人唯亲的干部任用,可是让你上台你也得这么干。为什么?他说,你得提拔熟悉的人啊。我了解他啊,我用着他放心啊,莫非还让你“任人唯疏”不成?笑话。

关羽丢荆州的责任有个人素质上的原因,更多的是刘备的问题,应该由刘备来买单。这是刘备任人唯亲造成的失误。

标签: 关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解密三国:诸葛亮智谋过人最后却为何没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当我们对一个人心存期待的时候,往往也是情绪最为敏感的时刻。”一个人被夸的非常厉害,但后来被发现并不是传言中的那么回事,这时总有些人会走极端而反过头来否定他的一切。这是一件比较悲剧的事情。但它真的就发生我们身边,基于那种所有人都与生俱来的逆反心理。大家既为打破传说而感到欣喜,也为曾经的被欺骗而感到愤

  • 蜀汉丞相诸葛亮长伴君侧 到底有没有称帝的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传奇人物,不仅智商超群,而且在刘备的大业成功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料事如神,智商高,情商也高,就成为诸葛亮最明确的标签。但是在刘备有生之年,有关羽、张飞,还有赵云的忠心护主,并没有很好机会独立。网络配图可是在刘备死了之后,一个无能的后主刘禅,也让诸葛亮更加辛苦的奋

  • 诸葛亮用人的得失:多用赵云为何不提拔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

    一直到《三国演义》发展到将近三分之一,诸葛亮才在铺垫中登上舞台。如果说此前的三国中充满了战、诈、计、策,到了诸葛亮出场,才开始进入到谋和算的新高度。《三国演义》开始时,对于刘备来说,已经建立了以关羽、张飞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将在赵云迅速加入后已经得其三。然而这个强大的军事核心组合除了对黄巾军有不

  • 诸葛亮被气死背后的无奈:因过度劳累引发疾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说穿了,诸葛亮的死,和周瑜、王朗一样,最终都是死于一个‘气’字。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而这个能气死诸葛亮的最大凶手当然就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千百年来,不少人为诸葛亮这颗“彗星”五十四岁便离开

  • 揭秘诸葛亮的墓穴为什么从来都没有被碰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古代盗墓之风盛行,帝王将相的陵墓大多是“十墓九空”,他们生前享尽荣华富贵,而死后却遭侵犯曝尸荒野。然位于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墓从下葬至今日1800余年来从未被盗掘过,是何原因使它躲过了历代盗墓贼的黑手?诸葛亮的武侯墓千年来未被盗掘的原因主要有四,具体如下:网络配图原因之一,诸葛亮神机妙算,计谋多端。历代

  • 少年时代诸葛亮的命运竟曾悬于曹操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走出茅庐之前,和曹操似乎没什么交集,然而,少年时代诸葛亮的命运也曾悬于曹操之手。这还从得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谈起。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诸葛亮的家乡。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老太公。徐州太守陶谦派部下阴平去护送。当时曹家的辎重有一百多辆车

  •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什么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其实却不然。通观《三国演义》,论智慧,论兵法,论谋略,诸葛亮虽然都远胜于司马懿一筹,他不仅能用一座无人把守的空城让司马懿兵退三十里,即便是身后也能让“死诸葛”吓倒司马懿的十万雄兵。但是最后诸葛亮却没有斗得过司马懿,致使蜀军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每一

  • 诸葛亮的一身本领 大多因为娶了一个好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

    提到黄硕,几乎没有谁认识,但是一提到他老公,大家都会知道,诸葛亮,号称卧龙,得之可得天下。一个小小的草鞋匠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完成草根逆袭,与大军阀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而黄硕,正是这个男人的妻子,并且教授了诸葛亮很多本事。网络配图黄硕,又名黄月英,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干向诸葛亮推

  • 揭秘司马懿总败于诸葛亮背后的用心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

    熟读三国之人,对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肯定感兴趣,作为能和诸葛亮一较高下的司马懿,缘何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这背后是否有司马懿其他的考量?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

  •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各位,看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蜀国当丞相、武乡侯,诸葛瑾在吴国做大将军、宣城侯。还有个族弟诸葛诞在魏国也是相当的牛逼,任大司徒、骠骑将军、寿春侯 。诸葛兄弟成就了得,在三个国家都能封侯拜相,可相信各位一定和小编有一样的困惑,为什么他们不在一起,集合力量保一个主公而要各自为政互相伤害呢?网络配图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