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司马懿总败于诸葛亮背后的用心是什么

揭秘司马懿总败于诸葛亮背后的用心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4/1/20 10:31:37

熟读三国之人,对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肯定感兴趣,作为能和诸葛亮一较高下的司马懿,缘何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这背后是否有司马懿其他的考量?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网络配图

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懿,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兵权的那次北伐,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始终也不能获胜。他们互相不能奈何得了对方。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而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儿男子气概,便立即退回衣服,定期作战。”司马懿的左右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

网络配图

可以这么说,司马懿几乎靠拖得诸葛亮病死,最终才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

看司马懿擒孟达,不待圣旨,不出十日。其时机把握之准,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其后一次的辽东叛乱,叛军起兵十五万。当时相隔四千里地,魏军兵少路远,司马懿竟然能够做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仅以四万兵力,一年破敌。其攻击之强,战术之主动,与对峙蜀军时判若两人。

司马懿为何前后判如两人?

网络配图

抛开司马懿能力不如诸葛亮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司马懿一直饱受曹氏宗亲的猜忌。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马懿曾被离间下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要靠诈病欺瞒魏国的君主,让魏君以为自己不会造成威胁。而曹魏必须重用司马懿的前提是诸葛亮这个人必须存在,曹操临死前曾对曹丕说“既要防着司马懿,但为了对付诸葛亮又要使用他。”

于是司马懿采用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这样司马懿就能掌握曹魏的军权,为夺取曹魏江山打下基础。

也许在空城计的那个时候,诸葛亮也许是看破了这一点,才大胆用计的吧。遥想当年,司马懿怔怔地看着城头上故作悠闲状弹琴的诸葛亮,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也罢,我注定要成就你诸葛亮的神话。”

“回军!”一声令下。转过头来,是深深的无奈。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各位,看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蜀国当丞相、武乡侯,诸葛瑾在吴国做大将军、宣城侯。还有个族弟诸葛诞在魏国也是相当的牛逼,任大司徒、骠骑将军、寿春侯 。诸葛兄弟成就了得,在三个国家都能封侯拜相,可相信各位一定和小编有一样的困惑,为什么他们不在一起,集合力量保一个主公而要各自为政互相伤害呢?网络配图三公

  • 诸葛亮临死前一天吃一斤大米,为何还被嫌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据五丈原与魏军对峙,不幸病死军中。据《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每天食米仅三升,魏军统帅司马懿得知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断言“其将死也”,意思是诸葛亮只吃这么点儿饭,恐怕离死不远了。按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魏晋一升约合今天0.2023

  • 三国智谋诸葛亮竟然使用美男计来推销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网络配图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

  • 诸葛亮生平两大疑案解析:与其兄弟关系微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一、手足之疑当年诸葛珪早死,其子诸葛亮投靠从父诸葛玄,但诸葛玄打算赴任于豫章郡为太守,就任的同行之人还有诸葛亮之弟诸葛均及诸葛亮的二个姊姊,除了诸葛瑾外。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伯仲之间,为何诸葛瑾得以单身奉养继母远避江东,然后虽被推荐而仕事于孙权,业已荣华富贵,却不顾手足之情。诸葛瑾当初丢弃四位兄弟姊妹

  • 揭秘:为何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并不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简直是四处乱窜,如果,不是请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给灭了,灭完刘备,曹操下一个,就会干掉孙权,这样,就不是由晋朝,而是魏来统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诸葛亮的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形成了三分天下。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既然曹操为了统一,

  • 诸葛亮过继诸葛乔是重大策略失误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五、中监军关兴死亡时间推定关兴死亡的具体时间有没有线索?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关羽传》)。这段话也需要仔细分析:1、诸葛亮“深器异”关兴的意义。关平到底是不是养子,关平有没有后裔,都不得而知,反正嗣关羽爵位的是关兴。章武年间,蜀

  • 此人本领比诸葛亮还高 会搞阴谋也会看天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

    天不下雨,肯定是没有达到下雨的条件,比如说云层不够厚,水气不够足等等。这是一个很浅显的科学常识,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现代人都知道,但是现在被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在古代却被认为是高深的学问。诸葛亮能借东风被描绘的神乎其技,要搁在现代这就是一条天气预报就能解决的事儿。刘伯温被称为“大明第一谋臣”,他不但会搞

  • 神人诸葛亮真有那么聪明?其实被别人耍了四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的张良似的足智多谋的“奇人”。他的才能有如“皓月之明”,他的计谋更是“神出鬼没”。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

  • 诸葛亮吊丧哭周瑜是惺惺相惜还是纯属演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而诸葛亮为周瑜写的悼词也是十分之感人。那么,诸葛亮吊丧真的是多情吗?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

  • 揭秘刘备错过的最优秀人才 能力不亚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登

    刘备有雄才,善于结交豪杰,因此获得了大批贤才的诚心拥护。不过,由于刘备一直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一生都在四处奔波,所以他错过了很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徐庶、田豫、牵招等。不过,最令人遗憾的是广陵太守陈登。网络配图陈登本是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担任徐州典农校尉。陶谦死后,他和孔融等徐州官吏诚心拥护刘备继任徐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