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日本人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

揭秘:日本人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95 更新时间:2024/3/18 3:07:02

导读:作为中国文化忠实粉丝的日本,对中国的很多历史人物都抱有崇拜之情。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日本人也深深为之打动。那么在日本人的心中,究竟是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呢?

日本人对中国三国文化的迷恋与世共知,但关于他们最喜欢三国的哪个人物,说法不一。主要集中到两大人物,一是曹操,一是诸葛亮。网上曾经流传日本媒体搞过一次民意测验,评选日本民族最崇拜的100名人。诸葛亮在所有中国人中排名最高。

而在另一面,日本人对曹操的评价也不低。他们从来没有像中国那样,对曹操评价忽高忽低——要么描述为“白脸奸贼”,要么抬到天上去。日本对三国人物的描述中,曹操一直配享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位置。

网络配图

所以,与其分出曹操与诸葛亮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位置,不如搞明白这样一个问题,或更有意义——日本人分别喜欢诸葛亮和曹操的什么东西?依我看来,日本人喜欢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代表中国古代文化最优秀的那部分——“正统汉才”之兵家文化与“尊王攘夷”的志士正道。

具体表现为品质和能力的两个方面:倡导既要有坚定不移的忠君报国的政治思想、符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品质修养,又要有能应对残酷竞争,应对战争的良好的专业本事。

在五丈原武候祠,有一块“心外无刀”石碑成为引人注目的景观。这是日本学者野吕雅峰1993年为纪念诸葛亮逝世1760周年所立,“心外无刀”是引用中国成语“天下无心外之物”对诸葛亮用兵之道的评价。

日本中国史专家林田慎之助称诸葛亮的一生为“花之生涯”,着名诗人土井晚翠咏叹诸葛亮的诗歌《星落秋风五丈原》,在日本广为流传。日本着名历史小说家吉川英治译着的小说《三国志》写到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为止,其后以“篇外余录”草草了结,原因是他认为三国始于曹操,终于诸葛亮,这个收场也把诸葛亮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日本人心目中。

日本着名史学家渡部升一对现代中国傲慢十足,但对诸葛亮却毕恭毕敬。他自称小学五年级读三国,乃至改变他人生之质。在他眼中诸葛亮真应该是日本志士的楷模,他每读《出师表》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就历史上诸葛亮的“才”而言,比曹操也强不了多少。但为什么诸葛亮会让日本人流泪而曹操却不能?根本原因是诸葛亮的“才”是建立在“兴复汉室”和“忠君”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各种优秀品质基础上。这与“尊王攘夷才”的德才兼备匹配。因此,他成了日本朝野上下共赞颂的典型、民众喜欢的三国第一人。

网络配图

如果说,日本人喜欢诸葛亮是因为他代表正统汉才,那么他们喜欢曹操是因为什么呢?这要从曹操的外战史说起。

东汉末期,北方内战连连,外患并未停止。但自从一个人“问世”后,“胡人”纷纷避其锋芒,很少再犯中原,无论匈奴还是东胡,明显老实下来。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先为汉相、后为魏武帝的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立足北方、尤其是统一北方后,中原外患几乎处于停歇状态。北方各胡人部落,对曹操毕恭毕敬,岁岁来贡“魏王”。连统一的大汉都敢侵犯的匈奴等胡人部落,何以对国家三分之一的主人曹操俯首帖耳、不敢轻慢?

这就必须从东汉末年发生的一起着名征外之战说起,那就是曹操北征乌桓。曹操北征遭到很多人反对,但曹操为什么力排众议、执意北征。

曹操征乌桓采取的是闪电战和血洗战,战事之惨烈,非常规作战可比一二。如果曹操战败,那么全部曹军势必全军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如果乌桓战败,那么他们的“黄龙府”柳城势必失守。

史书对这场恶战多有记录。数万骑兵惨烈混战,“死者被野”。面对游牧民族单兵能力强,曹操骑兵毫不逊色,虎豹骑“获单于蹋顿”,阵前斩首。乌桓群龙无首,三郡主力骑兵先行崩溃,《三国志》记载:“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网络配图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曹军乘胜追击,直捣乌桓老巢柳城,一举平定乌桓三郡。在乌桓之战中,曹操一反中国皇帝对夷狄的怀柔政策,坚持闪电战和“血洗”。这在传统中国人眼里,是有悖正统路线的,但却是日本人欣赏曹操的地方。

曹操的性格,有别于“一般中国皇帝”。乌桓之战体现了曹操“圆外狼”的特征,在中国的君王行列中,曹操虽然算不得完整的大君王,但却是凤毛麟角的“霸气”外露者。他内战、外战通吃,尤其在外战方面,雷厉风行,更显王者本色。而这些特点,都成为日本名将追逐的本领。诸如织田信长,就有“战国曹操”之誉。

喜欢诸葛亮的“正统汉才”,喜欢曹操的“铁血”作风,日本人可谓将中国三国最杰出的两个人物的精髓尽收“血液”中。当现在中国一些所谓“教育家”探讨将《出师表》删出语文课本时,他们确实无法理解日本为什么还有人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流泪。

每一个国家的精神不一样,日本自古崇尚武士精神,所以那些忠心为国,有勇有谋之人,最容易得到他们的赞赏和喜爱。而诸葛亮恰好满足了这两点,既有谋略,又忠心为国。所以当日本人读到《出师表》时会泪流满面。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选墓之谜 历史上的诸葛亮墓到底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墓在哪里?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称他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但他死后究竟葬身何处无人知晓,这与他的神机妙算有关。网络配图 他的墓地,据《》和历代的一般说法,均认为是陕西勉县的定军山。其实,定军山并不是他的真墓。其实,定军山并不是他的真墓。 原来诸葛亮自五丈原一病不起后,自知寿数已尽

  • 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姜维:姜维死后为何被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姜维

    三国时期,姜维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并且是军师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可谓是有勇有谋,是蜀国的第四代政权掌控人。姜维本是魏国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其父亲是战死,所以姜维之后继任了父亲的官位,在魏国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诸葛亮看重了姜维的才华,当时蜀国文臣武将中后继无人,诸葛亮有心培养姜维,使了离间

  • 考古新发现:武则天和诸葛亮竟是亲戚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

    导读:一代女皇武则天被频频搬上电视荧幕,因其独特的身世以及成名史使得人们把目光放在了唐朝,放在这样一个女人的身上。科学家总是说一个人的基因是父母遗传的,那武则天的基因究竟是有多好才能当上女皇帝。原来她竟与诸葛亮是亲戚,我们一起看下事情经过。网络配图武则天婶婶和诸葛亮同宗为配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某住

  • 千古奇冤!揭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导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他们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然而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一直很有争议,真的是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吗?网络配图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遡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尤其是东吴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为什么还要在他墓前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茅庐中就能的出“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世人称赞,以至人人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周瑜,司徒王朗......?他们大多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认为自己比孔明更胜一筹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万世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中国历史上号称是千年才出一位的四大名相是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基(刘伯温),相比之下,诸葛亮的成就相比其他三位应该略逊色,虽然诸葛亮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但诸葛亮没有助刘备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但是,诸葛亮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臣相,即使在三国时期就得到无论是敌人还是民间的敬仰,作为诸葛亮时期的最

  • 诸葛亮武侯墓历经千年 为何依旧无人敢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中国盗墓行业横行,帝王墓都被盗的差不多了,只有那一两个未被盗取,然而诸葛亮武侯的墓历经千年也无人敢盗,这是为什么呢?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的诸葛亮墓,是诸葛亮的真身墓。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集10万大军第5次北出伐魏,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今岐山县五丈原乡)。网络配图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遗愿:遗

  • 诸葛亮为何要劝刘备杀死他亲生儿子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封是刘备沦落荆州时收得一个义子。他本姓寇,是罗侯之子。刘封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作战非常勇猛,膂力过人。当年,刘备西进受阻,刘封与诸葛亮、张飞一起溯江西上,一路上斩将搴旗,立下了不少功劳。刘备得到益州后,封他为副军中郎将。网络配图然而,刘封却不怎么讨人喜欢,至少有一个人讨厌他。此人是谁?他就是刘备

  • 专权跋扈的权臣诸葛亮究竟有无篡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一

  • 惊闻!刘伯温竟然挖了诸葛亮的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伯温与诸葛亮根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刘伯温为何要去挖诸葛亮的墓呢?这里面还有一段野史。刘伯温写的大概是你一个诸葛亮只不过是让三国成鼎立之势,但是最终没能帮助刘备一统天下,但是我刘伯温,比你诸葛亮强太多了,你的能力也就只是龟缩在蜀地罢了,而我能够一统天下,成帝王之势。刘伯温气不过,他过于想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