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奇冤!揭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

千古奇冤!揭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14 更新时间:2024/3/6 18:23:15

导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同为世之人杰,他们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然而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一直很有争议,真的是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吗?

网络配图

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遡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尤其是东吴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策划功亏一匮,尤其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这个大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当时辖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两湖全部和两广的北部,无论处于中国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还是面积之广大,都足以使“有志图王者”“心摇旌迷”。

赤壁一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决定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周瑜和诸葛亮又联合又斗争的故事,不但成为赤壁一役成败的关键,而且还为决胜以后情节的发展增添了袅袅不绝的余韵,留下最着名的的警语,便是周瑜临终前发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

用金庸小说的套语(“套语”为话本小说的语词系统之一,颇近古意)来说,周瑜用尽心机谋害诸葛亮的种种打算失败之后,应该取的正确态度是“学艺不精,技不如人,认栽。”何况“小时候胖不算胖”,“退后一步天地宽”,“留得青山在”,“躲过初一,还有十五”等等,为自个想开点的说词道理有的是,何至于一而再,再而三挑战诸葛亮,而被活活气死呢?

网络配图

说气小量狭,实在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三国志》反而特别赞许过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三国志》引《江表传》则补充说:“(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歉让服人如此。”可见历史上的周瑜和小说戏剧中的周瑜差别之大,远胜于曹操。奇怪的是却没有热心人替他翻案,后人作翻案文章,说不定也有势利心作祟。

唐宋以前,历史上认定赤壁之战的主帅是周瑜,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别》诗就说“二龙相争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还特别强调“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位都是川人,却都没有提到诸葛亮什么事,就是明证。北宋以后理学提倡尊王学说,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遡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说话戏剧艺人讲述三分故事,东吴患得患失的私心被张扬出来,尤其是他们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策划功亏一匮,尤其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网络配图

衬托人物一般都以常人常态为基准,如《福尔摩斯探案》中的华生,《堂·吉诃德》中的潘,以及《西游记》中猴哥儿的兄弟猪八戒的设置,都使主人公或因智谋之高妙出人意表,或因理想之虚幻令人回味。《三国演义》情况略有不同,它先用才智相若的周瑜,后以韬略相捋的司马懿来衬托、突出诸葛亮,以使诸葛亮一线贯穿。以至有读者认为《三国》自五丈原后可以不读,《红楼梦》自焚稿后不忍卒读的感慨来。

中国历史故事网点评:周瑜的死,无论是影视还是喜剧,都是艺术上的需求,负责很难衬托出诸葛亮智谋气度的高超。可惜了周瑜,不幸被选为这种尴尬的角色,自然要写成嫉贤妒能,偏狭忌刻的人物了。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为什么还要在他墓前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茅庐中就能的出“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世人称赞,以至人人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周瑜,司徒王朗......?他们大多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认为自己比孔明更胜一筹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万世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中国历史上号称是千年才出一位的四大名相是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基(刘伯温),相比之下,诸葛亮的成就相比其他三位应该略逊色,虽然诸葛亮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但诸葛亮没有助刘备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但是,诸葛亮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臣相,即使在三国时期就得到无论是敌人还是民间的敬仰,作为诸葛亮时期的最

  • 诸葛亮武侯墓历经千年 为何依旧无人敢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中国盗墓行业横行,帝王墓都被盗的差不多了,只有那一两个未被盗取,然而诸葛亮武侯的墓历经千年也无人敢盗,这是为什么呢?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的诸葛亮墓,是诸葛亮的真身墓。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集10万大军第5次北出伐魏,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今岐山县五丈原乡)。网络配图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遗愿:遗

  • 诸葛亮为何要劝刘备杀死他亲生儿子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封是刘备沦落荆州时收得一个义子。他本姓寇,是罗侯之子。刘封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作战非常勇猛,膂力过人。当年,刘备西进受阻,刘封与诸葛亮、张飞一起溯江西上,一路上斩将搴旗,立下了不少功劳。刘备得到益州后,封他为副军中郎将。网络配图然而,刘封却不怎么讨人喜欢,至少有一个人讨厌他。此人是谁?他就是刘备

  • 专权跋扈的权臣诸葛亮究竟有无篡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一

  • 惊闻!刘伯温竟然挖了诸葛亮的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伯温与诸葛亮根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刘伯温为何要去挖诸葛亮的墓呢?这里面还有一段野史。刘伯温写的大概是你一个诸葛亮只不过是让三国成鼎立之势,但是最终没能帮助刘备一统天下,但是我刘伯温,比你诸葛亮强太多了,你的能力也就只是龟缩在蜀地罢了,而我能够一统天下,成帝王之势。刘伯温气不过,他过于想证明自己

  •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有多乱:两将领公然火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蜀国的刘备儿子阿斗登机之后,蜀国大大事情都有诸葛亮一个人来承担。阿斗其实就是一个傀儡,但是诸葛亮一心为国,不贪恋皇位,否则以诸葛亮的威望,阿斗不要说当皇帝,就算是否能或者都是一个未知数。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但是最终蜀国的命运也最终毁在了诸葛亮的手中。网络配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丑女黄月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那他又是为什么对外宣传自己的女儿奇丑无比呢?还不是不让别人惦记着,而由他这个当爹的来左右女儿的婚事?当他替女儿选中了如意郎君,便主动将女儿送上了门。这是从黄承彦这方面讲。凡事一个巴掌拍不响,搞对象必须要两厢情愿。自古结婚追求的是郎才女貌,英雄爱美人。在外人都认为黄承彦的女儿奇丑无比的情况下,诸葛亮怎

  • 扶不起的阿斗为何治理蜀国41年只因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提起刘婵,想到的都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历史上的刘禅真是这么回事吗?答案自然不是,刘禅治理蜀国41年,前面之所以表现的昏庸一些,实在是诸葛亮的风头太盛。世人对于刘禅,多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为何扶不起,除了自身的资质问题之外,和父母师长失败的教育也分不开。当然,刘备作为君主,自己没空教也可以请人

  • 揭秘:诸葛亮投靠刘备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这位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化身,虽历经了从三国时期至今的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但仍为世人所称颂。那么,就是这位英雄,为什么不投效曹操和孙权,而唯独看中了走投无路的刘备呢?诸葛亮,琅邪郡阳都县人,从17岁起开始,就隐居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