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军神乐毅 连一代神人诸葛亮都推崇的战国名将

军神乐毅 连一代神人诸葛亮都推崇的战国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50 更新时间:2024/2/7 19:17:25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孔明“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孔明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能让孔明自比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管仲是辅佐和成就了春秋霸主齐桓公的能臣,那么乐毅是谁,他又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他的故事且听作者细细道来。

乐毅的先祖乐羊原是魏国大将,世居灵寿,灵寿这个地方(今河北灵寿县)原属于北方狄族鲜虞部落建立的中山国。说起中山这个国家,也真是命运多舛,先是被乐羊率领的魏军所灭,后来复国,等到赵武灵王继位胡服骑射之后,又被赵国所灭。出生在这样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又受狄族彪悍尚武之风熏陶,乐毅“好兵”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一开始乐毅被举荐在赵国做官,沙丘之乱时,赵武灵王被亲儿子赵惠文王围困饿死,时局混乱不明,于是乐毅离开赵国,去了祖籍地魏国。乐毅替魏国出使燕国的时候,被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相中,拜为亚卿,他一开始是“辞让”的,可能是真辞也可能是做样子,反正后来乐毅在燕国呆得挺久的,而让他闻名于史的也正是他为燕国建立的不世功勋。

那时候的燕国,实力比较弱,受过东方大国齐国的欺负,在内乱的时候差点被齐国借机灭了,这奇耻大辱一直在燕昭王心里憋着。齐国在这段时间,就是个事儿逼,哪哪的矛盾它都得插一脚,跟楚国打过,差点灭掉燕国,跟三晋既打过群架又合起伙胖揍过秦国,赵灭中山国它也掺和了,还破了宋国占了好大一片地,总之一副到处打架揩油的嘴脸,神憎鬼厌的。乐毅和燕昭王一合计,这么多人都讨厌齐国,好事儿啊,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凭燕国一国是打不过齐国的,燕国挑头联合起了赵、魏、韩、秦,五国合纵伐齐,乐毅为上将军,赵国还把相印发给了他,那叫一个声势浩大。联军和齐国在济水以西大战一场,齐国本身就准备得不够充分,加上趾高气昂的齐湣王对着主将触子嚷嚷“给老子打,打不过就毙了你们,刨你们祖坟”,以致主将离心,临阵而逃,齐军惨败,史称济西之战。

齐军主力被打败,为了使燕国利益最大化,乐毅想办法遣散其它四国的军队,独留燕军深入齐境。不过看官们须知,其它那几国岂是那么好相与的,不给点甜头,怎么可能让打就打,说退就退?秦国在济西之战前一年就已经单独攻齐,拔了齐国九城,即已得了好处,加上路途遥远,给养不便,就退了兵。魏国被许诺可以去夺被齐国占领的宋地,赵国可以去夺取河间地,大家都急于吃分到自己碗里的肉,联军既散,燕军自可放开手脚报仇雪恨了。

在燕军深入齐境之前,燕国是有不同的声音的,与其花巨大的代价灭齐,不如蚕食一些齐国边境之地,先逐步壮大自己。齐国虽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国想要一口吃掉它,怕是没那么大的消化动力,何况其它诸侯国虎视眈眈,焉知不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燕昭王仍然准许乐毅继续深入追击,攻占齐国国土,一方面是报齐国差点灭燕之仇,另一方面是太想借此机会使燕国国力整体上升一个层次,这么好的机会如果白白错过,过了这村可就没那店了。齐都临淄被燕军占领,大量财宝被运回燕国,燕昭王亲自劳军,乐毅获封昌国君。燕王押运战利品回朝前留给乐毅三个字,“接着打”。

乐毅领命,这一打就打了五年,连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城没有被占领,几乎名存实亡了,反观燕国的实力却盛极一时。但是,诸位看官可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此天下常理也。燕国的这次上位,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富国强兵稳扎稳打不同,全凭燕昭王的一口气、几位人臣谋士的里外策划和准确地利用了诸侯间的矛盾,毕竟根基不稳,等到燕昭王一死,燕国的锋芒也就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了。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这位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和乐毅不对付,他上了台,乐毅可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此时的齐国,虽还未亡,也就吊着一口气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偏巧出了个能人,此人恰恰还是乐毅的克星,他使了一手漂亮的反间计,利用了新任燕王和乐毅的嫌隙,从而使齐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进而奇迹般地复国。关于这位齐国的能人如何以孤城复国,以后会另外详述,此时先按下不表。

战国时期有名的战役,里头用了反间计的为数不少,长平之战秦国用反间计使赵国用赵括换下了廉颇,王翦灭赵之前也用了反间计除去李牧,此番齐国也是用的反间计,使燕惠王用骑劫换下了乐毅。齐国具体是怎么实施计策的呢?乐毅花了五年时间攻齐,只剩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齐国人放出风声,那两个城乐毅要拿下是分分钟的事,迟迟不动手是因为乐毅和燕国新君不和,故意拖延时间想在齐国自立门户,所以啊,现在乐毅在齐国多呆一天,齐国也就会多苟延残喘一天,要是燕国换了别的忠于新君的大将来,齐国的灭亡只怕就在旦夕之间了。本来就看乐毅一直不顺眼的燕惠王,岂有不疑心的道理,召回乐毅,派骑劫顶替。乐毅能统帅五国联军,也毕竟不是一般人,他没有回燕国复命,而是直接逃到老家赵国。看官们想啊,秦惠文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和商鞅不对付,等到他一继位,就把商鞅车裂了;那乐毅在燕惠王做太子的时候就和人家有矛盾,当然怕上了台的新君拿自己开刀,燕国是万万回不得的,那能去哪呢,看官们还记不记得,乐毅的老家灵寿,在中山国灭之后归了赵国,而五国合纵伐齐的时候,赵王还曾把赵国相印给了乐毅。

怎么说乐毅连克齐国七十余城,声名赫赫,来投赵国,赵国自然大喜,用不用是一回事,光摆在那供着,就能震慑燕齐。赵国把他封在观津,号望诸君。这边厢,骑劫得了误导性情报,觉得灭齐是分分钟的事,加上根本就不比乐毅攻齐五年那么知己知彼,不但没有攻克莒和即墨两城,反而不断地被齐军撵着跑,把以前占领的齐地都吐了出来。齐国复了国,迎立了新君;燕国劳师动众损兵折将,最后的最后,都还来不及对齐国说上一句“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燕惠王这口气总得找个地方出吧,于是就和乐毅展开隔空骂战(骂战倒还不至于啦,怎么说也有点想把乐毅召回来的意思,就是双方火药味都不小,加点孜然都能烤羊肉串了)。燕王:“乐毅,我用骑劫换下你,还不是念你常年在外打仗太幸苦,让你回来休息休息,你小子倒好,以为我想害你,居然跑到赵国去了。你对得起先王对你的知遇之恩吗?”

乐毅洋洋洒洒说了老长一篇话,实在罗嗦得紧,作者捡要紧的说。“大王明鉴,善始善终这件事,不必强求。我为先王立下大功,就是宣扬了先王知人善用的事迹;而我避免杀身之祸,也是全了燕国和先王的颜面。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我从来也没敢给大王您抹黑,给自己洗白啊。”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这句话的典故就在乐毅这里。燕惠王也无法,错原是自己铸下的,乐毅这里不卑不亢给了个软钉子,但又希望乐毅念着与燕昭王的旧情,不与燕国为敌,所以把乐毅在燕国的昌国君封号传给了他儿子乐间。乐毅后来还是和燕国互通往来,被燕赵两国拜为客卿,最终卒于赵国。乐毅的儿子乐间及其同宗乐盛辗转为赵国所用。看官可还记得廉颇奔魏前,和谁闹翻了?就是赵王想以之取代廉颇的乐盛,乐毅的本家后生啊,战国的圈子真小。

话说乐毅能帅五国联军伐齐,又能在破齐主力后支开联军,独帅燕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的确厉害,但是这里还有两位隐身人物的功劳,这两人就是战国名嘴苏秦和他兄弟苏代。苏氏兄弟都是纵横家,但同时也是成功的间谍。苏秦因与燕文侯夫人私通而不得已离开燕国,跑到齐国替燕国做间谍,苏秦死在齐国之后,苏代也是身在齐国心在燕。根据战国策记载,在五国合纵伐齐之前,燕国和齐国就打过仗,苏代争得齐王信任,两次率领齐军和燕军交战,故意不敌,前后致使齐国五万士卒被斩首。各玛丽苏编剧若是有心,苏氏兄弟的战国无间道,可是很好的古装题材,既有奸情,又有谍战,还有战争场面…燕国攻齐,胜利在望却功亏一篑;诸葛亮五次北伐,最终功败垂成。孔明自比为乐毅的时候,他是否想到这一节,冥冥之中犹如谶语。

乐毅:在燕国,赵国都能建立不世功勋的名将

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征伐,今日楚强,明日赵弱,其翻覆之势,可谓波谲云诡。王侯将相既然无种,何妨都去试试。于是,谋士谋臣接踵而至,名相名将层出不穷。乐毅本系中山人,不幸国小民寡,被赵所灭,后又去赵适魏,在代魏使燕的过程中,被燕昭王奉为上宾,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标签: 乐毅

更多文章

  • 春秋战神先轸一生纵横战场诸葛亮崇拜的偶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先轸,诸葛亮

    先轸他的一生纵横战场未尝败仗,在三场大战城濮之战、崤之战和箕之战中均是大胜,但是最后因为过于自责而卸掉头盔铠甲,单人匹马杀入狄人的阵中战死。网络配图兵法祖师先轸,今山西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中国兵法的祖师爷,著有《孙轸》五篇(已失传),正是他,奠定晋国之两百年春秋霸业。《史记》中并没有为他列传,《左

  • 我们都误会了!诸葛亮老婆黄月英其实很美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月英,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诸葛亮于汗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老婆黄月英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

  • 诸葛亮一生之中最信任的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定南)人。自幼刚正雄壮,喜好练武,遇事善于思考,肯动脑筋。青少年时期喜武但不逞强,有勇但不斗勇。曾先后在袁绍、公孙瓒帐下为将,但因此二人皆非仁德之明主,遂改投刘备,与刘备一见如故,倍受重用,从此追随刘备,直至病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为曹操所败,与妻小在当

  • 解密名臣诸葛亮在出山之初为何会屡屡犯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名臣诸葛亮,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

  • 刘备托孤的第一人选是诸葛亮 第二人选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托孤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网络配图危难之际:刘备的遗产《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一样,相似的

  • 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没将奇才诸葛亮收入帐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代枭雄曹操,诸葛亮

    看过三国的朋友,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这样的一个想象,诸葛亮要是投靠到曹操帐下,那三国是不是另一种演义呢?这只是个想象而已!下面来一起了解下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什么未能投靠强大的曹操呢?在三国中诸葛亮是刘备帐下的一名军师,他学识渊博、料事如神,这样一位完美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不投效曹操和孙权,而唯独看中了

  • 名相诸葛亮辅佐之人真的是个渣渣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现在,大家用来形容此人无用到一定地步都会说上一句心灰意冷的话:“你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见,这阿斗刘禅在咱们老百姓心中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形象!虽说,这刘禅在皇帝老爹驾鹤西去后,顺利登上了皇位,但也没过上太平的日子。先是从小就死了娘,再是刘备在一次战役中,把儿子刘禅搞丢了,被人贩子卖给一户土豪家当书童

  • 诸葛瑾与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诸葛瑾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瑾与诸葛亮,诸葛瑾的儿子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神话的人物,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让很多人敬佩不已;草船借箭,一招使以诡计著称的大英雄曹操艳羡不已;而诸葛瑾是诸葛亮之兄,为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两个人都是读书人,也都知道不在同一个篮子里放鸡蛋的道理,大家都各有各自己的圈子,只有

  • 诸葛亮的“交友圈” 为了少奋斗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不过此人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的,因为父亲死得早,他便跟着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玄也下世了,就跟着大哥诸葛瑾过活。诸葛亮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知道自己今后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就积极的“交圈”。网络配图诸葛亮避难在襄阳十四年,能够由一介书生成为大名鼎鼎的“卧龙”

  • 揭秘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后代历史学家对待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共总结出了两个原因,一是街亭失守,使得诸葛亮一招走错满盘皆输,马谡的玩忽职守让诸葛亮三次北伐都化作一堆泡影,第二个因素是因为后主刘禅懦弱无能,他不能给诸葛亮带来贡献反而拖了诸葛亮的后腿,使得诸葛亮5次北伐都失败。网络配图其实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