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差点被刘备处死的蒋琬为何会成诸葛亮的接班人

差点被刘备处死的蒋琬为何会成诸葛亮的接班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13 更新时间:2024/2/29 0:50:50

诸葛亮在去世以前,曾经秘密上表给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后主依照诸葛亮的意思,就在他的死讯到达成都之时,任命蒋琬为“尚书令”,这时候蒋琬已经是“丞相留府长史、抚军将军”(抚军将军,是一种“加官”,没有部队供他指挥)。

后主叫蒋琬做尚书令,而没有立即叫他兼“录尚书事”,并非不肯让他继掌诸葛亮的职务,而是蒋琬本来只不过是一个“丞相留府长史、抚军将军”,地位太小,声望不够,所以,必须先升他为尚书令;然后,过了一个很短的时间,再升他为“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又过了若干天,才终于特任他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同时,封他为安阳事侯(不曾被封侯的人,不能作丞相或真宰相)。

蒋琬于过渡期间所做的“行都护”的官,也很不小。所谓“都护”,是“什么部队都能管”。我们所熟知的是班超担任过的“西域都护”,那就比较小,因为宫名上有了“西域”二字,所管的限于在西域的部队。周瑜在东吴做过“中都护”,那就很大。因为他的官名之上的“中”字,不是指的“中等”或“中部地域”,而是“中央”的意思(汉朝的所谓“中二千石”比普通的“二千石”大,也因为那九卿之官是中央的官。中字指的是中央,有时候指的是“宫中”)。

网络配图

蒋琬所一度担任的“都护”,官名上边有一个“行”字。这行字是“代理”或“试用”,意思是说这个人资格稍嫌不够,姑且让他先试试,做得好再“实授”。

后来蒋琬一升再升,于建兴十三年四月升成了“大将军、录尚书事”,他的实权就与当年诸葛亮做“丞相、录尚书事”的时候,不相上下,所不同的,只是在名义上不是丞相而已(诸葛亮却也没有做“大将军”,也没有做过“都护”。都护的位置,刘备绐了李严。李严在建兴九年因罪被废,后主没有把都护的位置另给别人)。

蒋琬是曾国藩的同乡,湖南湘乡人。湘乡在汉朝也是一个县,县城就在今日的县城所在,属于荆州武陵郡。蒋琬于刘备在荆州抵抗曹操,只不过是刘表下面荆州“州政府”的一个“书佐”,地位很低。他不愿留在刘琮那里,随刘琮投降曹操,却选择了刘备。跟随刘备到了益州,被刘备任命为广都县的县长(广都在成都之西三十华里)。

网络配图

蒋琬在广都当县长的时候,作风与庞统在耒【lei】阳当县令的时候相同:把日常的行政事务搁在一边,所喜欢做的只是喝酒与睡大觉。刘备以益州牧的身份来巡查、见到他如此地不尽县长之责,勃然大怒,不仅免了他的县长之职,还把他扣留,关在牢里,说不定想要他的命。

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就此而论,蒋琬是比较幸运的。他很快受到了诸葛亮的注意。一次,刘备、诸葛亮等人出巡至广都,发现蒋县令政务不理,而且沉醉不醒。刘备勃然大怒,要把蒋琬就地处置。诸葛亮忙加拦阻,他另有考虑。他知道大才屈居小任,常醉酒误事。当年刘备牧守荆州,满腹经论的庞统开始也不受重视,居官耒阳令时也是不理公务,每日醉酒高卧,被免去官职。鲁肃致信刘备说:“庞士元(庞统字士元)不是百里之才,使他处治中、别驾(州官的重要属官)之任,才能让他一展宏才。”诸葛亮也同样劝说刘备,刘备便召见庞统,一见如故,方知此人满腹经论,从此委之以大任。后来庞统献计,刘备入蜀,立了大功,却不幸为国捐躯。眼前之人与庞统当年所为十分相似,若是平庸之辈,哪敢在成都附近。

的属县荒废政事,不尽职守?其中必有委曲。于是,他劝刘备说:“蒋琬是国家栋梁,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因为诸葛亮的一席话,蒋琬得以免死,但被罢去官职,不久又被起用为什邡县(今四川什邡县)县令。

网络配图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调蒋琬入中央任尚书郎。在诸葛亮的有意栽培下,蒋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逐步熟悉国家大政、典章制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躬亲政事,日理万机,蒋琬进入丞相府为东曹掾,主管二千石长吏的升迁,地位十分重要。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又举他为秀才,蒋琬谦逊不受,一再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再三勉励,在给他的文告中说:“如果为了四避亲故而舍弃了有德之人,就会使百姓遭受苦难,众人既然于心不安,确实又使内外官员不明其中道理,你应当尽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这种选举是公正慎重的。”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离开了成都,屯兵汉中以备北伐。此时,已提升为参军的蒋琬与长史张裔主持丞相府的一切事务,对于一向谨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来说,这是基于对蒋琬等人的充分信任而作出的决定。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蒋琬又代替张裔为长史,成为丞相府的最高副手。蒋琬没有丝毫的骄矜和大意,他以丞相为榜样,处繁理剧,尽心尽力,一方面为北伐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讲武训练,一方面谨慎地处理公文,使作为当时政治中心的丞相府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为呕心沥血的诸葛亮实在分忧不少。此时,诸葛亮身在北伐前线,对蒋琬的办事能力和表现深感欣慰:他没有看错这个故意醉酒的县令。他多次深有感触地对家人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实在是我复兴汉室的好帮手。”不仅如此,经过对蒋琬多年的考察和培养,诸葛亮决定把蒋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上后主密表。

标签: 蒋琬

更多文章

  • “神算”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带人去挖诸葛亮墓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茅庐中就能的出“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世人称赞,以至人人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周瑜,司徒王朗......?他们大多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认为自己比孔明更胜一筹

  •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真实的吗?祁山到底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看点,前期是曹操,后期是诸葛亮。在小说中,诸葛亮六出祁山是故事的主线。那么,祁山在哪里,为什么要从那里出兵,而诸葛亮真的是六出祁山吗?网络配图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部、西汉水北侧;西起平泉大堡子山,东至盐官镇,绵延约50里。从地图上来看,对蜀汉而言,曹魏在东北,而祁山在西北,

  • 诸葛亮为何要拿着扇子?传说和正解你相信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只要有诸葛亮出场,总离不开一把扇子。这把扇子从早上摇到晚上,从夏天摇到冬天,从年轻摇到衰老,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潇洒和帅气。那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喜欢摇扇子呢?夏天是为了凉爽,冬天摇扇又是为了什么?网络配图传说先走几波吧。一种说法是是诸葛亮出山前他的妻子黄月英送给他

  • 娶个丑女当老婆是秘密:诸葛亮原来如此奸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于他,后世也多了几分关注。不过,对于诸葛亮来说,“孔明择妇”的趣闻佚事也是为后世所津津乐道。据记载,诸葛亮不仅有才华,同时相貌俊伟,《三国志·诸葛亮传》写到: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不过,就是这样一个高大的帅哥,最后竟然选择了“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

  • 最强军师排名 诸葛亮第五司马懿只能屈居第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军师联盟最强军师排名,诸葛亮第五司马懿只能屈居第三。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司马懿被捧上了三国最强军师之列,事实上呢,难道司马懿真是三国之中最厉害的军师吗?实则不然,据悉,军师联盟最强排行,诸葛亮只能屈居第五,司马懿是第三,想知道军师联盟中真正最强军师是谁吗?网络配图第一名:贾诩本为董卓的部下。并献计让李

  • 诸葛亮死后官员评价:若他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此时大臣李邈等人竟上书,抛出匪夷所思的“雷语”:“亮身仗强兵,狼倾虎视,亮之早死,使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意思是如果诸葛亮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刘禅闻此“雷语”勃然大怒,立刻将李邈等人下狱处死。“官不贪污,何以养家糊口”“雷人雷语”在历

  • 人中龙凤诸葛诞跟诸葛亮有什么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诞跟诸葛亮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中国的历史上,诸葛诞一直被人们称作为狗。那么诸葛诞为什么是狗呢?其实在古代,将人比做是狗,不是骂人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诸葛诞是诸葛家族里面的,而在诸葛家族中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诸葛亮,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威望非常大,一直到今天,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是神一样的存在,甚至很多的人们都直接把诸葛亮给神

  • 揭秘:刘备竟然通过“三顾茅庐”考核了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刘备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早年“贩履织席”之时,便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皇室攀宗亲,已有“我为天子”之语。及见黄巾起义,即生“上报國家,下安黎庶”之思,与关羽、张飞结拜,招兵买马,投军从戎,遂厕身政治。厕身政治后,刘备先后依于刘焉、卢植、朱隽、陶谦,甚至吕布也一度成为靠山。最后奔曹操,靠袁绍,依

  • 诸葛亮墓为何没人敢挖?竟因坟头有颗黄果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墓

    诸葛亮墓,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衣冠冢,因为东汉末年盗墓之风横行,为了防范被盗,一般都有秘葬和薄葬两种形式,比如关羽的墓地就有三处,而三国枭雄曹操更是号称有七十二墓。网络配图相传真正的诸葛亮墓,是诸葛亮临终前安排四位年壮士兵,抬着棺出成都城一直向南走,绳断即为埋葬之地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竟带人去挖了诸葛亮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茅庐中就能的出“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世人称赞,以至人人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周瑜,司徒王朗......?他们大多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认为自己比孔明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