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朝史上曹丕在位只有七年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晋朝史上曹丕在位只有七年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83 更新时间:2024/1/27 13:03:56

曹丕如果不篡位,就不会有三国出现。大家都属于汉,只是理念不同,各有地盘,也各有坚持而已。曹丕改国号为魏,等于灭掉汉朝。这才产生魏、蜀、吴三国,互不隶属。蜀国称为蜀汉,不过是一种心存汉室的表示。不能一统天下,仅能维持偏安的局面。勉强延续正统,最后还是向曹魏投降,为期也不过数十年。

由于笃好文学、多愁善感,气质文弱却又喜爱著作,加上兄弟争夺太子宝座,费尽心机。曹丕三十岁时,便发觉自己“未白头已成老翁”。卅三岁篡位,三年后就建设寿陵,下诏死后不造寝室殿,必须薄葬。他自知体弱多病,恐怕活不久。却又不早立太子,临终才把平原王曹叡找来,要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同心辅佐。这时候才四十岁,在位七年。给我们的示,分述如后:

(1)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争夺,反而置自己于不利的地位,害己害人!

曹丕在读书和写作方面,有很好的收获。表示他的长处,在文学著述。但是他的度量不大、处事不公正,则是很大的缺点。可惜他身为长子,盲目争夺太子的位置。对诸弟又心存猜忌,经常思虑到通宵不能成眠。篡位后又遭受很多批评,引起他的忧虑与滥杀。早知如此,不如把王位让给别人。自己专心写作,岂不是更好。

(2)家不齐则国不治,家风与宗教,都十分重要。影响人的一生,莫此为甚。败坏家风,必定遗害后世。

曹丕的母亲,出身娼家。曹丕的妻子,原本是袁绍的子媳。曹操鼓吹重才不重德,败坏了自己的家风。也使他的子孙,在这种家教之下,培养不出良好的品德。曹氏刻薄寡恩的家风,影响到魏国的行政。曹丕即位后,对诸弟百般忌刻。朝臣中意无一人,提出谏言劝阻。可见忠义之士,不是远离,便是不吭声,不敢多言。

(3)开国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 否则新不如旧,或者完全和旧的一样,改国号又有什么作用?

曹丕急于争夺王位,却未能用心学习治国的本事。篡位之后,已经未老先衰,又忙于家族的内斗。开不出新的气象,和原先的期待,相去甚远。值得一提的,只有明文规定太监为官,有一定的限制,以免宦官专权。外戚不得为辅政大臣,也不得无功封侯,以预防外戚干政。总算把汉末的主要弊端,立法禁止,让后世遵守。

曹丕生当乱世,又出生于曹家。要想出污泥而不染,别有一番修养,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刘备孔明的表现,应该知之甚详。如果用以反省自己,至少和曹操一样,有所顾忌而不敢篡位。还可以学习孔明的长处,在自己继承大位后,好好施展才能,来弥补先人的罪恶。曹操被骂为国贼,相信他多少有一些耳闻。为什么变本加厉,由自己来篡位呢?退一万步想,篡了位,开了国,就应该专心一意,把国治好。何至于连自己弟弟都不放过,非整得凄凄惨惨不可?实在没有兄长的器度和爱心。自己体弱多病,就应该早立太子,找合适的人专心教导,以便做好接班的准备。他居然不关心这等大事,可见为国为家的责任,都有很大的疏失。

标签: 晋朝曹丕

更多文章

  • 搅乱三国的第一美女就是她?曹丕对甄宓始乱终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美女,曹丕,甄宓

    三国时代的那位绝代佳人甄洛,不仅姿貌绝伦、气质非凡,而且才智过人,是魏晋时期女性飘逸风雅之美的典型代表。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

  • 曹丕为何能会战胜曹植?曹植自己的不争气是主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曹植,曹操,

    一年,曹操在邺城建起了一座铜雀台。这座铜雀台可谓雄伟壮丽,它濒临漳河,台高十多丈,左面有玉龙台,右边有金凤台,其上更有双层桥相通,整个建筑金碧交辉,雄伟壮观。不仅如此,它的名字本身也饱含深意。“铜雀”是一种名贵的酒器,“雀”又写作“爵”,有“爵位”、“爵禄”的意思。曹操自从迎帝迁都以后,挟天子以令诸

  • 为何说魏文帝曹丕是三国时期最有艳福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丕,艳福,皇帝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去世前,曾立曹丕为魏国太子。曹操死后,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皇帝,建立魏国,曹丕是魏国第一任皇帝,从曹丕代汉开始,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期,曹丕作为一代君王,也比较有雄才大略,史称魏文帝。看过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曹操比较好色,而且很有艳福。你看三国时期的美女,曹操大多想让她们

  • 棋盘上的轶事:曹丕下棋时下毒害死弟弟曹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曹彰,曹魏,

    话说曹操死后,将王位传给了长子曹丕。曹丕的弟弟曹彰,封任城王,是智勇双全的名将。曹丕虽然坐了王位,担心弟弟的才能盖过自己,日后要把自己拉下来,于是心怀忌恨,找机会要除掉弟弟。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内部集团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斗争是很激烈的,往往导致兄弟相残。那曹丕继承了曹操多疑残忍而又虚伪的性格,干

  • 曹丕欲杀同母两胞弟 被其母卞夫人骂猪狗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卞夫人

    所谓“祸延子孙”,至少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真正祸延本人的子孙;另一层是指祸延天下后世。普通人造福或者为祸,其影响只在包括自家子孙的小范围之内,影响不了别人。凡能“祸延天下后世”者,必是个能量很大的风云人物。历史上有许多皇帝本人无恶不作,总还想把子女培育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留意对太子和皇

  • 解密:曹丕皇后郭氏给曹奂改名暗藏哪些天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皇后,曹魏,政权,

    曹奂,原名曹璜。在登基为帝前,“太后诏常道乡公更名奂”(《资治通鉴》)。有人说,郭太后这样做是为了避讳。可笔者对这种看法并不以为然,认为避讳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在笔者看来,郭太后这样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郭太后给曹奂改名究竟暗藏了哪些天机呢?先说为什么不是避讳。何为“避讳”?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 从张绣张泉父子之死看曹丕夺嫡之争的政治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绣,张泉,曹丕,夺嫡之争

    序:后来在购买冯尔康先生的雍正传的时候,反复独到戴铎上书雍亲王以及夺嫡过程中,皇次子、太子胤礽被废以及皇长子请杀允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非常惊异,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若是得逞,后果严重。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

  • 曹丕凭什么让曹操传位于他:因他是长子嫡孙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操,曹植

    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对于东汉末年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的衰败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亲小人,远贤臣”。的确,东汉到了汉灵帝时期,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老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公元184年,在东汉巨鹿郡,以天公将军张角为首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史称黄巾起义,从这时开始,各路诸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

  • 曹丕篡汉的牌坊:《受禅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受禅表

    此碑亦称《受禅碑》。三国·魏隶书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厘米,22行,行49字。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许昌南曹魏故城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古城村

  • 立下大功的吴质为何总得不到曹丕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质,曹丕

    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为曹丕最终被确立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曹丕称帝,对吴质似乎没有过多的赏赐,而且吴质去世后,皇帝给他的谥号是非常低劣的,难道曹氏祖孙三代都卸磨杀驴的主。 想当年,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待自…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