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前给儿子的一封信,103个字包含了人一生的精华!

诸葛亮死前给儿子的一封信,103个字包含了人一生的精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23 更新时间:2024/1/27 7:45:59

诸葛亮死前给儿子的一封信,103个字包含了人一生的精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臣。

在中国人心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孝、节、义的代表。

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他临危受命,辅佐幼主。他北伐中原,前仆后继。他才德出众,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是三国里最闪耀的人物。

这样一位驰骋沙场、斡旋在政治中的人物,在操劳了一生之后,在享受了万丈光芒之后,生命走到了终点,想到8岁的儿子诸葛瞻,他寄了一封家书,即《诫子书》,只有103个字,却包含了他一生为人处世的精华。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被誉为“智慧的化身”,在这封《诫子书》里,他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诫子书》中的名句,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当我们细读这封《诫子书》,可见诸葛亮高洁的人品和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作为君子,从宁静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南怀瑾先生说,诸葛亮以字说理,文学的境界非常高,组织非常美妙,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堪称经典名篇。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

诸葛亮将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期望都写在这封《诫子书》中,在这里,他不是蜀汉的丞相,他不是威风八面的将帅,而是一个关爱儿子的父亲,谆谆教导,细微之处,全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诫子书》让我们看到诸葛亮的另一面,任何人,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永远是慈祥的,即使这个人是诸葛亮。

标签: 三国诫子书

更多文章

  • 得卧龙者得天下,刘备得诸葛亮,蜀国却先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三国之中,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这个人本来就是野心十足,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他就去了隆中,希望诸葛亮来辅佐自己,这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但是事实不是像司马徽说的那样,虽然刘备有了诸葛亮,但

  • 诸葛亮老婆是谁?助夫成就一番事业,真乃丑妻家中宝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月英,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老婆原来是机关大师,助夫成就一番事业,真乃丑妻家中宝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相传,在诸葛亮还待在隆中没有出山的时候,有一次有客人来找他,于是诸葛亮就让妻子去磨些面来做饭吃。他刚叮嘱后不大一会儿,就听见黄月英说面已经磨好了。请葛亮感到非常奇怪,心想,

  • 蜀汉被灭,诸葛亮的后人为什么能活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蜀汉被灭,很多官员遭曹魏屠杀,为何诸葛亮的后人却能活下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蜀汉政权灭亡于公元263年,彼时曹魏派出诸葛绪,邓艾,钟会带领大部队发动了灭蜀之战,钟会吞并诸葛绪大军,强势占领汉中和蜀汉大将姜维对峙于剑阁。邓艾偷渡阴平进入蜀汉腹

  • 战国时期打了两百年都不缺粮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就偏偏缺粮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北伐,蜀汉

    还不知道:诸葛亮北伐为何缺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王朝跟跌,战乱不断,打仗总是家常便事,在这么多的战役里,总是遵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就是在出兵之前,一定要准备粮食和草料,这样就会成为打胜仗的基本保障。在三国里面,诸

  • 揭秘空城计的真相 诸葛亮并没有用过此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蜀汉

    还不知道:诸葛亮真的用过空城计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有著名的“请葛亮大概空城计”一节,令读者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了深刻的印象。但据研究,历史上,诸葛亮并未曾用过“空城计”。“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之事最早出自《三国志·诸葛

  • 被诸葛亮看错的两个人!一个被高估,一个被低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马谡,魏延

    被诸葛亮看错的两个人!一个被高估,一个被低估!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多智近乎妖”的形象,能借东风能借箭,能观天象能观人。其实我们知道,作者将蜀汉集团摆在了一个正统的位置上,诸葛亮恰好适应了“忠臣”这个角色,所以被美化一些很正常。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完

  • 诸葛亮的墓地究竟在什么地方 有关于绳断下葬的说法准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的墓地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死时的下葬处,在正史《三国志》中有记载,即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所以诸葛亮的墓按正史来说大致就应该在定军山了,正史上诸葛亮个人并没有向谁刻意隐瞒自己葬在

  • 既然七星续命灯能够续命 为何诸葛亮不给刘备续命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刘备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不给刘备续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七星续命,诸葛亮身为蜀相,统领三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就是说权力大的不行。而且既然用法术续命,续命自然是大事中的大事,容不得一点闪失,肯定要精心布局,确保万无一失。如果因为某人的过失失败,必然会严厉追

  • 五丈原之战究竟是何人坐镇 为何诸葛亮会含恨而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五丈原之战,诸葛亮

    还不知道:五丈原之战诸葛亮为什么会含恨而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都是一个极其惹眼而又忠君的角色。在本篇文章中,小编将会带领大家认识一下,刘备死后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深感统一天下的压力巨大,日日忧心。不仅用心

  • 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 为何他要多次北伐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小时候爱读三国演义,特别喜欢诸葛亮。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算无遗策,简直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而诸葛亮的一生最主要的事迹莫过于北伐了。在历史上当时的蜀国相对于魏国来说地理位置比较荒凉,且国力积贫积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