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蜀国智谋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探索蜀国智谋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5 更新时间:2023/12/27 5:35:17

正面观点就是以《三国志》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诸葛亮屡次北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是这样说的:“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志向,往大了说他要统一中国,往小了说他要实施割据,震动全国。又因为他怕自己死后,没人有能力对抗北方,因此才在有生之年,屡次北伐。

网络配图

这个种观点一言以蔽之: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北伐,是因为自己的志向和对后人的负责。

陈寿的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杜甫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诸葛大名垂宇宙,千载谁堪伯仲间”,无疑就是这种思想。

反面观点则是认为诸葛亮北伐目的不纯,这一派是非主流,但却越来越有市场。

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北伐,宁愿累死也不停止,因为诸葛亮不想放权。

其实,这派观点绝非近代才有,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蜀汉官员李邈就曾说:“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换言之,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坚持北伐,并不是因为情操多么高尚,而是因为他想用战争保住自己的权力。

我们看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几分道理,诸葛亮的真实想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那么这两派观点究竟谁是谁非呢?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正确的成分更大,但也不全对。

网络配图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自己北伐的目的表述的很清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诸葛亮家族世代在汉朝为官,是汉朝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他本人是铁杆的拥汉派,可以说他之所以不选择曹操而选择刘备,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用魏国降将姜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姜维“心存汉室。”

所以说,诸葛亮坚持北伐确实是一种对信仰的忠诚,对自己理想的坚持,这一点无可非议。

但是,从现代人的观点的分析,笔者并不认为诸葛亮北伐是正确的对待理想和信仰的方式。

史书称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就是说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胸怀大志。

诸葛亮和姜维一样,都是不甘寂寞,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业的人物。

网络配图

他们这种精神和志向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我们现代人可以说,这种精神和志向用在只与自己有关的事业上尚可,而用在关乎亿万百姓生命幸福的军国大事上,则是百姓的悲剧。

天地不仁,古代百姓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军阀混战,谁来了就跟着谁,无从选择。

当国家民族遭受侵略,受到外敌威胁,那么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但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为了让自己封官晋爵而发动战争,让无数苍生卷入战火,我们还能说他的是对的吗?

当然,我们用现代人的观念衡量古人,未免有些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了。

其实,古往今来,百姓对自己的命运多无法掌握,看看伊拉克、叙利亚等地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岂不是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和平时光吗?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一代枭雄刘备兵败身死 原因竟是和诸葛亮斗气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作为创业者,刘备从无立足之地,到拥有益州,荊州,并可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其创业果实可谓巨大。刘备摇身一变,由“织席卖履”的小商贩,变成了大土豪,天地为之豁然开朗,别有一番味道。而土豪,有钱了,内心就会发生一些微妙到连自己也未必能够觉知的变化。网络配图比如,成功之后,刘备再回头看诸葛亮

  • 揭秘诸葛亮为何不敢走子午谷?原因竟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在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的时候,长期驻守汉中的魏延提出,走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计谋。而且提出只需要5000人,就可以乘其不备拿下长安,一定中原。但是被诸葛亮拒绝,这也令后世扼腕叹息,表示如果诸葛亮听了魏延计谋,没准蜀汉就统一天下了!那么当时诸葛亮为何不敢让魏延冒险奇袭呢?这里面有何隐情?网络配图让我们来分

  • 关羽为何对诸葛亮阳奉阴违?原因让人愤怒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

    在三国时代,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那是出了名的,因此蜀汉内部,文武官员对诸葛亮基本上是唯命是从,从不敢违抗。但是,唯独关羽,对诸葛亮始终不待见,对诸葛亮的命令总是阳奉阴违,最后失荆州也是因为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八字方针”。那么,关羽为何如此不待见诸葛亮?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网络配

  • 赤壁之战只是场小战役诸葛亮没传说中那么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赤壁之战

    金秋的日子,空气里都是桂花的味道,不腻不滑,渗人心脾。蔚蓝的天空中,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飞过,留下连串清脆的鸣叫。昨天,本报和良渚博物院携手推出的“三国文化沙龙”,就在鸟语花香中拉开帷幕。我们带着对千古英雄的憧憬,遥想当年诸葛先生运筹帷握,曹操雄霸天下,周郎翩翩风度,赴约。本报邀请的三位民间高手金益民、

  • 三国司马懿是怎样活活弄死了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不停地在和诸葛亮“磨”,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追,反正我粘着你。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牛皮糖”战术——(一)难寻破绽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司马懿是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最后诸葛亮“秋风五丈原

  • 赵云死后,为什么诸葛亮北伐力不从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

    赵云是三国名将,先投奔公孙瓒,后追随刘备征战天下。虽然在刘备时期没有受到太大的重用,未能领兵独当一面,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却非常重用赵云,第一次北伐时,就让赵云率军打硬仗。赵云死后,为什么诸葛亮北伐力不从心了?赵云跟随刘备,是做保护领导的工作,比如,管理禁军,做中护军这样的职位,很少带兵出去打仗,

  • 揭秘司马懿赢诸葛亮的原因 其中一条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

    三国里盛产英雄,一个个英雄角色在罗先生的刻画下,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仿佛在告诫世人,你想不想梦回三国来一较高低?在三国里,看得最过瘾的就是诸葛亮的一个个出奇至胜典故,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到了晚年的诸葛亮竟有一人,让他心生畏惧,那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最后成功帮助他的儿子司马昭封晋王,并追尊为宣皇帝,庙号为高

  • 揭秘刘备如何败光了家底以至于诸葛亮如履薄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

    公元219年,在经过汉中之战以后,刘备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就在这一年,刘备正式称王,这也宣告着与曹操的分庭抗礼。但是刘备的事业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刘备败光了自己的家底。以至于其子刘禅继位时 ,面对的是一个岌岌可危的烂摊子。受命辅佐的诸葛亮更是如履薄冰,那时这位中年人的担子相当重。那么刘

  • 揭秘诸葛亮七星灯续命不成 到底埋葬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一位传奇人物,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然而,诸葛亮六出祁山,病逝五丈原,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夜观天文,发现自己即将死去,于是想禳星之术,大摆七星灯续命,可惜失败了。诸葛亮续命不成,到底埋葬在何处,至今仍是未解之

  • 揭秘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孙权,十月,曹操屯兵于长江北岸,接受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曹操